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實習生 陳文怡
通訊員 李芸
土耳其當地時間7月29日,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在伊斯坦堡落下帷幕,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古雲天同學以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成績獲得金牌。
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是考驗全球高中生化學水平的最高賽事。今年,共300多位高中學生參與了本次比賽。中國隊四名同學獲得了三金一銀的傲人佳績。
華附校長姚訓琪歡迎古雲天得勝歸來
一路追趕 學霸煉成
其實,古雲天小學、初中成績並不拔尖,初中考華附惜敗。在高中之前,他從未系統地接觸過競賽,高一進入華附後,從未拿到省獎的小萌新,到高二入選省隊、高三考取全國第一名、入選4人國家代表隊……進步神速。
剛入校時古雲天發現,「我只學了初中化學,連高中化學都沒學過,但同學們都已經在學大學化學了」,第一次大考他排名在年級第163名。
綜合要追,競賽也要追,「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是古雲天摸索出來的經驗,跟同學的差距讓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想做的事:「努力學習,要跟上學習進度。」
「他對未來有強烈規劃和執行力,在學習上非常自律。」班主任陳老師說,到了高二,古雲天的綜合成績已經排到年級第7名,競賽也漸漸出成績了。
學習成績慢慢跟上後,古雲天第二件想做的事是:在華附的各種活動中,認真用心地玩。「一天到晚地學習,會把人逼瘋的。該玩的時候認真玩,該學的時候認真學。除了老師規定的練習冊外,我並不會給自己增加練習量,憑藉課堂上消化知識點,將課內成績儘量保持在年級的前列。」
從第二個學期開始,古雲天第三件想做的事是:認真學競賽。「不是出於考試逼近的壓迫感,是我要學,一種以刷題為樂的,突破自我的自豪感。」
古雲天和同學們
從小受挫:媽媽說沒關係
古雲天的學霸路,並非一帆風順,也充滿挫折。
小學在深圳、初中在中山、高中在廣州,古雲天的求學路不是父母為孩子的學業「孟母三遷」,而是孩子跟著父母的事業走。「小學他就自己上下學,成績中上並不拔尖,我們覺得也沒關係,小學打牢基礎、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就可以了。」媽媽說,對於撫育孩子的唯一堅持就是要帶在身邊,有穩定的家庭教育。
小升初,古雲天考不上深圳四大名校,最後去了中山市一所民辦學校。學校分四類班,一類班是最好的,第四類最差,他在三類班的普通班。父母也很「佛系」,「小時候受點挫折沒關係,小升初考不好,還有中考、高考,我們在可以選擇的範圍內給他儘量好的教育平臺。」
初中以後,父母對兒子秉持「甩手掌柜」的態度,「他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培養學習獨立性,參加什麼培訓班,買什麼參考書都自己決定,我們只負責付款。只要不是方向性的大問題,就由著他嘗試,自己選擇,自己負責。」
對於兒子的未來,古雲天的父母說:「『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孩子過去的努力得到了滿意的回報,希望將來他在更大的平臺上不畏困難,勇往前進,實現夢想。」
古雲天介紹學習經驗
一度偏離「跑道」:想去當輔導老師
去年底,古雲天還一度差點「偏離跑道」。那時他剛入選集訓隊,獲得冬令營全國第一名,但他不想進國家隊了,想去外面機構當老師賺錢補貼家用。
校長姚訓琪找古雲天聊天,肯定他孝心的同時,勸他:「集訓隊是全國50名隊員,再往前一步,國家隊4位同學代表中國出戰,有望成為全世界前20強。山腳下的人太多了,要去山頂看一看。華附的學生,目標不僅是讀北大清華,更要為國爭光。而為國爭光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也不是那麼多。一個人的成長,眼光應該放得更高更遠,為國爭光的機會任何時候都要抓住。」
聽了校長的話,古雲天定下心,全力備戰,最終旗開得勝。
未來:或選擇北大元培學院
接下來,古雲天想選擇北大元培學院大數據科學專業,「因為喜歡數理,想探究背後的原因,分析背後的數據。」
化學成績如此好,而不選擇化學相關專業讓人有些意外,但古雲天表示,「不一定,看以後的興趣,也許也會轉回化學。」
對此,校長姚訓琪表示,希望華附培養的學生,從興趣愛好出發,在大學選擇跟興趣愛好匹配的專業,並走上相關職業。「當今世界的發展,很需要化學人才,尤其在生命科學領域跟化學的銜接越來越密切,希望學生能不忘初心,把興趣和職業發展,跟國家發展所需要的核心技術連接起來,這是華附想培養的人才。」(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羊城派
責編|王敏
審籤|張德鋼
實習生|周仰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