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大中小學生都度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轟轟烈烈居家網課的時光,即使到現在還是有很多地方的學生沒能返回學校與課堂。
我作為一個已經畢業走向社會洪流中的「後浪」,很遺憾因為失去了學生身份所以不能再感受這別樣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經歷了,但我也感受過居家隔離以及居家辦公的日子,倒是令我懶散了不少。
不需要回學校上學或許在短期上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極大地解放,但是脫離了學校和規則的約束,長此以往難以保證會不出什麼問題,學業一時荒廢還算小事,重要的是難以約束孩子的行為。
不信,你看日本就知道了。
事件經過
日本因為疫情影響也不得不實施全國範圍內的停課,一家門戶新聞網站「47NEWS」發布了這樣一篇名為「因新冠肺炎而浮出水面的日本性教育缺失 初高中生懷孕諮詢數據急增 責問孩子之前先反省」的報導。
報導中指出,日本因為新冠疫情影響的各個學校休學期間,一家非營利組織「妊娠SOS東京」在3~5月中收到的來自初高中學生因擔心自己懷孕而諮詢的情況,比往年增長了1.6倍;為青少年普及性相關知識的組織「ピルコン」在3月到4月期間收到的這樣情況的諮詢是在停課前的2.7倍。
在被「我是不是懷孕了」而困擾的青少年中,確實有部分人是真的中了,但更多的是因為不了解正確的避孕方法,對性相關知識缺失因而惴惴不安。
報導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歸結為日本目前性教育的的欠缺,學校在普及正確的性知識方面總是遇到各種方面的阻力。
日本在這方面的實際情況,憑這一篇報導自然無法直接下定論,但有關性教育的問題,近年來也一直頻頻在我國引發熱議。人們對於「性」的態度,大多都能引起直接的好奇和興趣,但不會表現出來。
那麼日本人對於這篇報導所指出的問題,又是怎麼看的呢?
國外網友評論
性教育是大事。要是沒有相關知識,妊娠或者性病這些能防都防不住。只是,像那些成人漫畫和網上的廣告,光是封面和標題就夠不堪入目了,這種東西就不要讓孩子看到了,我希望有關部門能限制一下。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 ...
妊娠、分娩以及養育孩子的辛勞和可貴之處,又或是懂得珍惜除了自己之外的某個人,如果能把這樣的性教育教給孩子就好了。
比起說這樣的教育非常有必要所以要去做,不如說是將重要的事情教給重要的孩子們,因為我希望他們能幸福。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在想,教育是出發於對孩子的愛吧。這是一種因為有讓孩子能更好的生活並且能感到幸福的期望,而產生的伴隨著在教育中不斷犯錯的知識的傳承。
沒戴保險套,也沒吃藥,就進行性行為,所以感到不安... ...
就這個知識量上說,這個人不應該是挺懂的嗎?
只不過,沒有拒絕的勇氣,拒絕不了,或者拒絕了之後被討厭了該咋辦... ...問題出在這裡才對吧?
有一說一,通常男性佔優勢的情況比較多,即使他們一直接受男人應該承擔責任的教育,離婚之後連自己親生孩子的撫養費都不掏的男人有很多,考慮到這個現狀,看到那些只顧自己爽而不承擔責任的男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男女對換也會有這樣的情況。
我覺得,性教育不僅要普及其正確的性相關的知識和方法,更精神層面的教育也是很必要的。
「都到這時候了,我不教大家也都知道了吧,所以領會精神哈。」現在的授課都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進行的。關鍵部分含糊其辭,結果那部分的知識還是任由學生從成人漫畫、成人網站以及AV上獲取。
確實這些東西根據老師的素養很可能會把這些給講成葷段子,我覺得與其這樣倒不如請一些婦產科的醫生和護士以及專家來講課。
說不定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每年開大會(按性別)就挺不錯的。反正一年只開一次課,聽一次可能會忘記其中一些細節聽三次就足夠印象深刻了。專家或講師換人了,角度和切入口也隨之改變了,那這三次課所聽的內容也不完全的一致。
日本的性教育已經遠遠落後了。
與其說性質惡劣,「基本上要遠離」這樣的立場更不負責任。
明知這是很重要的知識,明明要堅守不管怎樣都要重視人的這個立場,卻掛著「要自己從經驗中學到東西」這樣能聽到的漂亮話的羊頭,賣著轉嫁教學責任狗肉。
我認為應該認真教育這些知識。
大人如果認真對待這件事的話,那麼孩子也會有所反饋的。
我認為
其實對於「性」相關的問題,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們不提倡在身體還沒發育成熟的時候就偷吃禁果,因為很容易受傷,首先要愛惜自己的身體。但是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正確的性知識會教女孩應該怎麼保護自己,教男生負起責任避免傷害女生。至於觀念上的保守和開放,並不妨礙你需要去了解這些,這些知識本身也不是引導未成年人走向歧途的罪魁禍首。
因為年輕氣盛,荷爾蒙的吸引,會有性的衝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我們自古以來對性保守,越是避開,這個東西反倒越有吸引力,這樣的矛盾所帶來的求知慾,卻得不到家長和老師等的正確引導,就難保孩子自己不去探索了。
那誰又知道他會以什麼方式去探索呢?
以上,便是我認為性教育很有必要的理由。
文章內容轉載自公眾號【世界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