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葫蘆遇到景泰藍: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之景泰藍掐絲工藝葫蘆

2020-12-19 內蒙古日報

葫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多種功能與含義,是典型的吉祥物之一。景泰藍是製作瓷器的一種高級工藝,至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當葫蘆遇到景泰藍,立刻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吉祥文化與琺瑯彩裝飾藝術的完美融合,不僅增加了葫蘆的美感,也拓展了景泰藍工藝的無限可能。——編者

傳承人馮春柳。

兩種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也可以完美融合。景泰藍工藝被運用到葫蘆製作上,成就了景泰藍掐絲工藝葫蘆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

 小葫蘆蘊藏著大能量

葫蘆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被稱為十大器型之首。葫蘆與「福祿」發音相似,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藤蔓綿延寓意萬代綿長。每個成熟的葫蘆裡葫蘆籽眾多,意指子孫萬代,繁茂吉祥,加之造型優美喜慶,有驅災闢邪、人丁興旺之意,具有「創世」「賜子」「祈福」「收集福氣」的吉祥寓意。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葫蘆是代表吉祥的工藝品,受到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人們的喜愛。人們經常以葫蘆為載體,進行各種各樣的藝術創作,以寄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從古至今流傳下來諸多的經典葫蘆器型,遍布於中國非遺的各個藝術門類。

葫蘆彩繪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它是將葫蘆的表皮剝光,然後以新型的丙烯顏料進行手工繪製。葫蘆雕刻技藝源遠流長,線條流暢,圖案豐富,製作精良。既有實用價值,又能作為高雅的工藝品供人們欣賞。彩繪與雕刻製作中多採用山水人物、花鳥魚蟲、吉祥文字等各式各樣的圖案,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文化特色。

景泰藍作為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更是將葫蘆的吉祥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達到新的藝術高峰!陳列家中是家族興旺的象徵,禮贈友人是福祿財運的傳遞,作為傳家寶是世代傳承的財富。

葫蘆上作畫廣受好評

走進赤峰市紅山區古玩城二樓一處10平米的工作室內,我們見到了正在為葫蘆添加釉彩的景泰藍掐絲工藝葫蘆傳承人馮春柳,她身處各式各樣的葫蘆之中,宛若一位「葫蘆仙子」。

「我們家本是山東東昌府人,傳承這些技藝已有上百年,最早是宮廷畫師傳給我的祖輩,代代傳承,後來我們帶著這些技藝來到了赤峰。」馮春柳從事葫蘆作畫多年,烙畫、彩繪樣樣精通。

「景泰藍」又名「琺瑯彩」,是製作瓷器過程中運用到的一種高超工藝,因為它起源於明朝的景泰年間,所以又稱「景泰藍工藝」,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

景泰藍製作技藝是馮春柳在北京畫畫的時候偶然接觸到的,一上手就特別喜歡,回到赤峰後,她一直鑽研如何將琺瑯彩運用到葫蘆上,經過多次試驗終於成功。

奇妙的構思、豐富的釉色變化、多樣的工藝融合,她不斷超越傳統,作品題材廣泛,造型多彩多姿,風格清逸新穎,以新、巧、俏、美、雅及強烈的時代感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自成一派。

「我製作的景泰藍葫蘆工藝精良,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極大地激發了我製作景泰藍葫蘆的信心。將象徵祥瑞福祿的葫蘆與精美的琺瑯彩結合在一起,搖曳生姿,福上加福,一動一靜,構思精巧。見過的人無不為景泰藍葫蘆的精緻之姿與繁縟之技所折服。」馮春柳說。

 與裝飾藝術完美結合

用景泰藍工藝製作葫蘆,過程並不複雜,但對圖案的審美水平和製作的細心程度有嚴格的要求。

選擇葫蘆是製作的第一步。要選擇表面光滑、形態勻稱,表皮相對較厚的葫蘆。「有人說,葫蘆很常見,不值錢的。其實葫蘆雖然是一年長成,能選到的精品卻很少,漂亮的大葫蘆更是少見。」馮春柳說。

接下來是定稿,每次作畫,馮春柳都要根據葫蘆外形琢磨相匹配的圖案,讓圖案與葫蘆融為一體。

掐絲,按照需求將金屬絲編織成各種花紋,桃子盤成圈,魚鱗要剪成段,花蕊要製作成蝌蚪狀……

然後是注膠,「日常用的膠怕水,我試驗過很多膠水,最後發現萬能膠最好,不會幹得太快,粘和性好,我又加入了一些配方,可以達到百年不掉色。」馮春柳介紹道。

填沙是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序。釉沙相對粘稠,可以煅燒。倘若一個花瓣裡有三四種顏色,要呈現漸變的過程,就要添加好多種顏色的沙,層次分明,最考驗技術。

「製作景泰藍掐絲工藝葫蘆對圖案要求很高,太複雜的不容易製作。目前,採用最多的是荷花、牡丹花、玉蘭花、錦鯉等素材,《吉祥如意》《百年好合》等題材很受大眾喜愛。這些固定圖案一般都是一批一批地做,這樣更省時省力。」馮春柳說。

她還自己原創了一些圖案,如黃財神、孔子、小童子等作品,其中黃財神是製作時間最長,最為複雜的一個作品,色彩搭配和金屬絲排布十分繁瑣。除了這些常規製作還有一些是高端私人定製的圖案。當然,她也經常將掐絲粉彩工藝運用到各種異型葫蘆、雞蛋葫蘆上,創作一些有趣的小工藝品。

目前,她打算製作一些關於赤峰旅遊形象大使耶律小勇的葫蘆作品。她還計劃設計一些更靠近人們生活的圖案,例如《金榜題名》等。

掐絲琺瑯工藝葫蘆集「非遺」絕技於一身,精雕細琢,其造型精妙,工藝繁複,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突破創新,更符合現代審美需求,可謂是當代景泰藍作品中的匠心之作。

 期待大舞臺盡放華彩

景泰藍掐絲工藝葫蘆雖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但因為從業人員少,且有些加工企業過於急功近利,攤位上看到更多的是烙畫、片花葫蘆,還有一些雷射機器製作的商品,這在藝術性和收藏價值上都大打折扣,影響了這一品牌形象。

「參與的人大多是作為愛好,少有人把它當做職業。製作慢,認可程度不高,基本都是分散經營和銷售,不能量化,這些都是目前面臨的問題。我的理想就是把這些葫蘆帶到更好的地方去展示,提升它們的價值。」馮春柳說。

過去幾年,馮春柳被聘為當地回民實驗小學的特聘教師,教孩子們學習最原始的彩繪葫蘆。她還經常到社區、單位開展民族傳統工藝課培訓。在疫情期間,馮春柳響應抗疫非遺作品徵集的倡議,創作了《吉祥如意》等葫蘆作品,獲得了赤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肯定。

馮春柳笑著說:「我經常在快手、抖音發一些作品。但是目前我還不太會拍攝製作過程,只能發一些成品照片。我會更加努力,傳承傳統文化,讓古老的手工藝發揚光大。我相信成功來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幸福源自平凡的奮鬥和堅持。」

中華國粹景泰藍與葫蘆文化交融的產物景泰藍掐絲工藝葫蘆,以其精湛典雅的紋飾技巧、金碧交輝的迷人色澤、動人心弦的華美氣韻、流光溢彩的藝術韻律、獨樹一幟的氣質風格屢次徵服大眾的審美,不斷譜寫和而不同、交融共享的精彩傳奇!(文/圖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

相關焦點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國家是什麼時間把景泰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呢? 丁偉華:景泰藍被殊稱「紫禁城皇家寶庫神秘的珍品」,收藏界有「收藏若為景泰藍,藏盡天下也枉然」之贊說。明清時代,景泰藍一度為皇室貴族所擁有,成為顯富和尊貴的象徵。而今,已成為現代裝飾時尚和傳遞友情的紐帶。新中國成立以後,景泰藍製作大師日益稀少,國務院2006年將景泰藍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重點保護。
  • 講給孩子們聽: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景泰藍技藝」
    景泰藍(Cloisonne),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類之一,也稱「銅胎掐絲琺瑯」。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孔雀藍和寶石藍)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景泰藍誕生於皇宮,是皇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皇宮大殿的主要陳設,亦是鎮殿之寶。紫禁城金鑾寶殿,或者是國子監闢雍宮、頤和園排雲殿等,在這些帝王尊屬的殿堂,景泰藍的寶石般的光芒總是令人讚嘆。
  • 「燕京八絕」之—,景泰藍掐絲琺瑯彩
    景泰藍經常擺在顯眼的地方。也難怪,景泰藍是京城工藝美術的奇葩,也是與玉雕、花絲鑲嵌、金漆鑲嵌、雕漆、內畫、漆畫齊名的工藝美術「燕京八絕」之一。景泰藍,也叫琺瑯。古代生產景泰藍的工廠就叫琺瑯廠。琺瑯是譯音,琺瑯的工藝最早是由阿拉伯人發現的。
  • 當代景泰藍藝術大師及代表作品
    曾被國家輕工部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擅長景泰藍這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景泰藍上所達到藝術成就為最高,以其細膩的描繪風格和高超的景泰藍工藝而著稱,被譽為中國景泰藍第一人,並多次獲得海內外各種榮譽。
  • 山東聾啞工藝師專注景泰藍工藝 創新型藝術品
    【解說】作為清朝乾隆帝最喜愛的金屬工藝品之一,景泰藍色彩鮮豔奪目、圖案華麗多姿、造型品種繁多、製作工藝複雜,已在2006年被國家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解說】李峰是一名聾啞人,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接觸工藝美術,2008年正式拜師學習景泰藍工藝,目前已成為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並多次斬獲國內相關大獎。由於身體上的不便,在學習過程中,李峰也遇到了不少困難。
  • 景泰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的瑰寶!
    景泰藍在中國有著幾百年文化歷史,它歷史悠久,它與雕漆、牙雕、玉雕並稱北京四大特種工藝品,從元末由大食傳入中國,所以最初的元代景泰藍存世已經相當稀少了,又從明朝開始景泰藍正式走上輝煌的舞臺,明朝景泰藍無論是造型還是工藝或是琺瑯原料上有了相當大的發展,並被列為宮廷御用品,是皇家重要的組成部分
  • 再來說說景泰藍和景泰藍掐絲工藝畫
    以前我們學的語文教材裡有一篇葉聖陶先生寫的《景泰藍的製作》,文章詳細介紹了景泰藍製作的六道工序過程。今天再來擴展一點景泰藍和與其相關的內容。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的金屬工藝品之一,在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7)這種製作工藝達到頂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當時品種有瓶、盤、碗、爐、圓盒、香燻等,後來才出現了鼎之類的欣賞品。因為釉彩多為藍色,後人便稱這種工藝品叫「景泰藍」。現如今我們說到景泰藍就是指「銅胎掐絲琺瑯」。因為黃金太貴,金胎製作的景泰藍專供皇帝個人享用,銅胎就成為製作景泰藍的首選。
  • 張同祿「中國景泰藍第一人」 講述景泰藍工藝
    最初的景泰藍多為仿古青銅器皿,到了現代景泰藍工藝進一步發展,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打破傳統景泰藍器物講究左右對稱的造型,創造出一系列具有動態美感的異形作品。另外他還把牙雕、木雕、玉雕等多種工藝融合到景泰藍作品中,合理取捨,刪繁就簡,創作出古樸典雅,雍容華貴,自然和諧的藝術作品。  張同祿:景泰藍這門藝術是火、釉料、銅三者在火當中不斷地燃燒出來的精美的東西。
  • 景泰六福話吉祥:中國景泰藍與中國福文化的完美融合
    中國文化中的「福、祿、壽、喜、財、吉」以「福」為首,其內涵既可淺顯而人盡皆知,又可高深至莫名其狀。比起後五字而言,它並不具體,卻統領其他,故有「天下第一為福」之說。形而上的「福」字若要具象呈現,最佳者非葫蘆莫屬。葫蘆,諧音福祿,具有福祿雙全、吉祥平安、健康長壽、子孫萬代等美好寓意,凝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福文化的第一象徵。
  • 景泰藍六大殿堂級大師,個個身懷絕技,你不得不知
    著名景泰藍大師,中國特級工藝美術大師,也是健在的精通景泰藍設計製作全套工藝的藝術家。曾被國家輕工部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擅長景泰藍這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景泰藍上所達到藝術成就為最高,以其細膩的描繪風格和高超的景泰藍工藝而著稱,被譽為中國景泰藍第一人,並多次獲得海內外各種榮譽。
  • 看藏身老道外的景泰藍掐絲琺瑯畫如何驚豔時光
    製作景泰藍工藝掐絲琺瑯畫。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其工藝繁瑣、製作流程考究,通過十幾道重複手工步驟才可製作出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指尖藝術品。由於景泰藍的歷史意義及工藝,2006被國家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景泰藍掐絲畫工藝流程簡介(景泰藍掐絲琺瑯彩工藝製作過程)
    本號中景泰藍畫系列文章《原創—景泰藍畫(掐絲琺瑯畫)製作技術詳解》中我們詳細介紹了景泰藍金絲彩沙畫、景泰藍畫製作過程,文章有些長,可能有些人沒有耐心看完,今天就寫個簡化版的製作技術資料。一幅景泰藍畫(也叫金絲彩沙畫、掐絲琺瑯畫等),在製作時,大致有5個環節:一、畫板和畫稿:選好畫板,把圖案轉印到畫板上。
  • 河北大廠:打造「中國景泰藍之鄉」
    4月10日,在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一家景泰藍企業內,工作人員在為景泰藍銅胎鑲嵌掐絲拼裝圖案。近年來,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積極推動景泰藍傳統工藝發展,目前成規模的景泰藍生產廠家已達10餘家,景泰藍釉料產品佔全國市場份額的70%。該縣申報的「景泰藍製作技藝」於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8年9月,大廠回族自治縣還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景泰藍之鄉」榮譽稱號。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 景泰藍工藝畫—和景泰藍的趣關聯,從皇宮飛入百姓家,再走進網絡
    景泰藍也算是我們的國粹了,很多外事活動中,經常作為一種貴重的國之禮,承擔禮儀之邦的友好物證。景泰藍是怎麼製作的,普通老百姓,還是很少能直接看到過程的,不過大體都知道,這玩意製作起來挺不容易的,要手工製作,挺費事,至於怎麼個費事法,就說不清楚了。
  • 【香河非遺】景泰藍雜識
    花絲是將金銀等貴金屬加工成絲再經過盤曲、掐花、填絲、堆壘等手段加工成金銀首飾的細金工藝,而凡是在金屬上施釉的工藝都可以稱之為琺瑯,景泰藍則是琺瑯的一種,叫做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合的傳統工藝品,是北京地區所獨有的一種特種工藝,位居「燕京八絕」之首(另七絕分別是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2006年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香河的景泰藍項目則在2007年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通俗易懂——快速了解景泰藍及景泰藍畫
    想一想,還真是快,當初誤打誤撞接觸了掐絲畫,還是一個毛頭小夥子,二十年裡,成家緣此,也因此立業,感慨頗多!今天開通了百家號,以後藉此平臺,將會把我在景泰藍掐絲畫領域的心得感悟,形成圖文,想了解或嘗試這一手工藝品的愛好者,如能因此獲得幫助,天命之年,我心足慰。
  • 揭秘景泰藍「誕生」之旅(6)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9年12月19日揭秘景泰藍「誕生」之旅這是北京景泰藍藝術博物館展示的景泰藍藝術珍品(12月12日攝)。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是北京特色傳統手工藝品之一,也是馳名世界的手工藝品。
  • 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掐絲琺瑯鋼花瓶,可與官窯比肩的當代藝術品
    帝王御用,極盡奢華銅胎掐絲琺瑯,這名字乍一聽不像是藝術品,倒像是道工藝。俗名喚作是「景泰藍」,看到這兒就恍然大悟了。之所以俗名更廣為人知,要說到明朝景泰年間,只因皇帝極其喜愛此類工藝品,在朝廷督辦下達到巔峰。
  • 論景泰藍工藝畫的發展
    景泰藍工藝畫,也叫做金絲沙畫、水晶金絲彩沙畫、景泰藍掐絲琺瑯、金絲畫、景泰藍裝飾畫、景泰藍沙畫等,它起源於元朝,發展於明朝。特別是在明朝景泰年間特別興盛,因此被稱為景泰藍,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在新中國以前,景泰藍工藝是一種高貴的工藝,比玉石珠寶都貴重,被列為中國工藝美術的「燕京八絕」之一(燕京八絕:玉雕、牙雕、花絲鑲嵌、金漆鑲嵌、雕漆、內畫、漆畫、景泰藍)。景泰藍工藝畫是一種高檔的裝飾畫,作畫一共需要六道工序製作而成,且都是由手工來完成。它採用鑲嵌工藝,畫面平整光滑、顏色亮麗、栩栩如生,顯示出景泰藍工藝畫的古樸、典雅、華麗,具有其特有的藝術特色。
  • 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展現景泰藍氣質
    原標題為大師力作驚豔亮相:國禮景泰藍 「長城英雄尊」  當你走進故宮太和殿,景泰藍製作的御前陳設一覽無餘,種類繁多,不勝枚舉。  「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不但說明了景泰藍價值高貴的同時,也說明了在收藏界,景泰藍的地位高於官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