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中:為什麼要讓孩子閱讀妖怪故事?

2020-12-25 新京報

撰文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如何拉近現實與想像的距離,如何讓孩子在閱讀中提升創造力和想像力?為什麼我們傳統所接觸的妖怪故事,總是離不開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妖怪設定?近期,由新經典文化·愛心樹童書推出的原創幻想冒險長篇小說《妖怪學校》在北京坊pageone書店舉行新書首發活動。活動現場,該書的作者、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藝術總監吳玉中以「為什麼要讓孩子閱讀妖怪故事」這一主題展開了現場分享,用全新的「妖怪符號」演繹一場懸念迭起的幻想之旅。

吳玉中在活動現場。吳玉中,國家一級編劇,曹禺文學獎獲得者,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藝術總監。吳玉中創作了多部兒童劇,其中跟繪本大師宮西達也合作,導演了國家大劇院上演的首部兒童劇《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十年間演出近千場。

在一個孩子們經常會聽到的故事裡,刺蝟可以滾動它的刺,然後扎很多棗帶回家。那麼,這個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吳玉中從這個故事講起,他說,這個故事聽上去很像真的,因為刺蝟長著刺,蜷起來圓圓的,容易打滾,刺蝟一滾就可以紮上棗,帶回去很多。但這個故事其實是想像出來的,因為刺蝟的刺其實是保護身體的武器。這個故事和吳玉中的生活有關,他住在北京西山的半山腰,這個地方與自然相接,有蛇,有刺蝟,有很多野貓,秋收的時候還有野豬。在這樣的環境中,吳玉中做了一個夢,由此創作了《妖怪學校》。

《妖怪學校》,吳玉中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妖怪學校》講述的是小學生莫非機緣巧合來到妖怪學校,見識到了各種奇妙的法術,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古怪之處。吳玉中說,莫非的原型其實是他認識三十多年好友的孩子。與以往幻想主題兒童小說不同的是,在設定主人公莫非的形象時,特別強調了平凡的特質。吳玉中認為,平凡並不意味著平庸,作為男孩子,有責任心,有勇氣,敢於擔當,最主要的是有愛的能力,這樣的男孩子就算一生平凡,也會在生活中散發出迷人的光彩,莫非的平凡故事則是平凡人生的完美逆襲。

妖怪在文學作品中並不少見。從某種層面來講,妖怪體現了民間想像力與創造力。日本的《廣辭苑》對「妖怪」做出了這樣的解釋:「所謂妖怪,是指在人的認知領域所無法解釋的奇怪的現象或異樣的物體」。在創作《妖怪學校》以前,吳玉中對妖怪並沒有太多的了解,但開始寫這本書後,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才意識到真正的妖怪在中國古代特別多,從最早的《山海經》,到魏晉時期的《搜神記》,再到《西遊記》,裡邊都有大量的妖怪。比如《西遊記》中,妖怪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豬八戒、沙僧等,是天上的神被貶下凡,變成了妖怪。另一種是孫悟空等,這是真正的妖怪。《封神演義》也中有大量的妖怪設定,包括今天的影視劇中,妖怪也是其中的常客,但都沒有跳脫出為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妖怪設定,無論是仙神、鬼怪、妖精,幾乎都可以在古代典籍中找到。

《妖怪學校》插圖

吳玉中發現,除了書以外,民間也有旭東妖怪,比如北京的兔兒爺,是神也可以說是妖,它住在月亮上,整天搗藥,看到北京城裡有人生病,就騎著老虎披著紅袍來送藥。但在現代生活中,似乎日本的妖怪文化更加興盛。J.K.羅琳創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更是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對於神秘西方巫師文化和魔法的閱讀浪潮。

那麼,現如今,我們的中國就沒有妖怪文化了嗎?各種影視劇的熱播,以及相關書籍的暢銷,都可以看出人們對妖怪、法術、魔法世界的熱情與好奇絲毫沒有退卻。對此,吳玉中表示,「妖怪是中國文化裡承載著無限想像力的一個符號,很容易被孩子接受。我們不應該一直讓它只停留在古代社會,應該把它現代化。」

如何講述好一個妖怪故事呢?吳玉中說,現在的小朋友更多接觸的是魔法而非妖怪,因此他希望創作一本屬於中國的「妖怪書」,希望可以像《哈利·波特》介紹魔法一樣,把中國的妖怪介紹給大家。吳玉中說,對於小朋友來說,獲得講故事的能力,首先得聽故事、看故事、熟悉故事。熟悉之後,則需要在原本故事的基礎之上進行發揮,融入生活中的一些想像,讓這個故事更加完善,也就是去改編這個故事。接下來,則是在養成改編故事的習慣以後,嘗試將這個故事寫下來。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餘雅琴

校對丨翟永軍

相關焦點

  • 《妖怪學校》放飛想像力 讓國產妖怪走進孩子生活
    有感於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中國妖怪形象的親近度不高,國家一級編劇、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藝術總監吳玉中便萌生了創作新的妖怪題材兒童小說的想法:憑藉多年以來對兒童藝術作品的理解與沉澱,《妖怪學校》應運而生。《妖怪學校》講述的是小學生莫非機緣巧合來到妖怪學校,見識到了各種奇妙的法術,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古怪之處。
  • 童書市場好書不斷,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兒童分級閱讀啟蒙讓孩子愛上閱讀《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大J、盧俊,吉林出版集團)是一部兒童分級閱讀啟蒙工具書,幫助孩子從閱讀興趣萌發開始,到核心的閱讀能力訓練,再到基於閱讀的表達能力訓練包括7大閱讀進階主題,共計28個閱讀啟蒙工具,兼具科學和實用的特點,不僅細緻地演示親子閱讀時家長可以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手把手教大家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地讓孩子愛上閱讀,還詳盡介紹每一個閱讀啟蒙工具背後的兒童心理學、認知科學和腦科學依據,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讓讀者學會「怎麼做」,並理解「為什麼這麼做」。
  • 創想力是孩子成長的超能力
    發生在這套故事中的恰恰是「妖怪不僅會施展法術,還跟人類學習語數外」,以一種極其親近孩子日常生活狀態的樣子出現。本套幻想兒童文學作品《怪怪奇小怪》作者吳玉中老師把「妖怪」視作承載著無限想像力的獨特符號,力圖讓豐富有深度的妖怪文化融入當代孩子的生活,拉近現實與想像的距離。
  • 《鼻呼吸妖怪與口呼吸妖怪》:站在孩子的視角,感受孩子的呼吸
    隨著一聲聲歡快的口哨聲,森林裡面,緊張十足又充滿期待的鼻呼吸妖怪和口呼吸妖怪比賽開始了。觀眾席裡面坐滿了看熱鬧的鄰居們。兔子爺爺興奮的瞪大眼睛,左手舉起槍,右手做好下口令的姿勢,嘴巴張大,大喊一聲:&34;為什麼鼻呼吸妖怪和口呼吸妖怪要比賽誰跑的快呢?原來,口呼吸妖怪認為自己用口呼吸肯定跑的比鼻呼吸妖怪快,好勝的口呼吸妖怪,想到用跑步比賽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 《鼻呼吸妖怪與口呼吸妖怪》:站在孩子的視角,感受孩子的呼吸
    隨著一聲聲歡快的口哨聲,森林裡面,緊張十足又充滿期待的鼻呼吸妖怪和口呼吸妖怪比賽開始了。觀眾席裡面坐滿了看熱鬧的鄰居們。兔子爺爺興奮的瞪大眼睛,左手舉起槍,右手做好下口令的姿勢,嘴巴張大,大喊一聲:「預備,開始!」為什麼鼻呼吸妖怪和口呼吸妖怪要比賽誰跑的快呢?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一、為什麼妖怪文化在國內是封建迷信,在日本卻百鬼夜行?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衝擊和受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妖怪文化受到極大的破壞,還被貼上了「封建迷信」「腐朽落後」等標籤。日本著名妖怪學者水木茂稱,「如果要考證日本妖怪的起源,至少有70%的原型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剩下的10%才是日本本土的妖怪」。比如我國上古傳說中的姑獲鳥,這種九頭鳥身的妖怪,是怨婦的化身,往往在夜間抱走人類的孩子,而日本神話中,姑獲鳥卻有撫育孤兒的現象,可見,同類妖怪在不同的地緣文化中,有著不同的存在意義。
  • 勇敢的孩子從哪裡來?——圖畫書《妖怪山》閱讀推薦
    他的《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是千千萬萬中國年輕父母必備的繪本閱讀指南。他喜歡寫妖怪,是因為他相信,每個孩子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妖怪,它是孩子童年最好的夥伴。《妖怪山》是彭懿的繪本處女作。圖:九兒,原名楊洪力,雕塑家,畫家。在東北一座小山下長大,從小總是赤腳在山上跑上跑下,至於遇見了什麼妖怪,她都畫在了《妖怪山》裡。
  • 男孩子不愛閱讀該怎麼辦?陪孩子看西遊記的故事
    孩子小時候,要樹立做一件事的規矩意識。學前的孩子,開始學會察言觀色,他們會捕捉大人的神情,然後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調整。閱讀的時候,如果孩子東張西望、無精打採,我們應該停下來幾秒鐘,孩子會覺得奇怪。等他進入狀態了,再繼續講故事。繪本裡的精彩之處和孩子互動起來。當孩子對故事很感興趣的時候,鼓勵孩子把故事情節描述出來。
  • 3歲孩子怕黑,奶奶非要去燒香,為什麼小孩一直說「有妖怪?」
    天黑了,妖怪就來了!」婷婷趕緊抱著兒子安慰道:「哪有妖怪,那是電視虛擬出來的騙人的。」君君還是緊緊的抱著她說:「真有妖怪,天黑的時候,妖怪要跑出來吃小孩的。我怕,媽媽別燈關呀!」婷婷這才知道,家裡的燈為什麼全開著,原來是因為兒子怕黑!
  • 當紅繪本《妖怪山》,一個關於「妖怪抓小孩」故事
    澎湃新聞比較少關注童書,這次要介紹一本最近很紅、被賣斷貨的繪本《妖怪山》,而且這是一本原創繪本。
  • 過年為什麼要給孩子壓歲錢? 壓歲錢的傳說故事?
    ,雖然很多時候都被父母收走,但是,孩子們依然盼望著過年,那麼,你可知道長輩過年為什麼要給孩子壓歲錢?本文目錄:1、過年為什麼要給孩子壓歲錢?2、關於壓歲錢的傳說故事3、壓歲錢的發展歷程4、春節壓歲錢一般給到幾歲?5、壓歲錢給多少合適?6、壓歲錢怎麼花?
  • 如何用閱讀打開孩子的想像力
    但是橫亙在現代中國人面前的問題不是知識量,而是閱讀的質量,更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開始出現了——當今的孩子不缺知識,缺乏想像力。從現在的小學生的作文中,就可以看出來,一個班寫作文,雷同率極高,讓人眼前一亮的立意和作品,越來越少。激發少兒想像力的方法多種,比如說多參加文化活動,多關注身邊的故事。
  •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故事?
    在英語學習方面,故事也是最佳的啟蒙素材之一,插圖精美的故事總是可以獲得孩子的喜愛,他們在閱讀中可以收穫許多。為什麼給孩子讀故事?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們讀故事呢?其實讀故事有許多好處,尤其是對低齡段的孩子。閱讀和故事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尤其是想像力。
  • 妖怪百科大全,1080個有趣的妖怪歷史故事
    在近代,日本通過電影、動漫等載體推出了各種妖怪形象和故事,推動了日本妖怪文化的發展。隨著市場的增大和認可,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文化效益。像治癒系的妖怪動漫《夏目友人帳》,推理和妖怪故事結合的《少年陰陽師》等,都出現了很多妖怪形象。其中有些妖怪形象對中國觀眾來說並不陌生,甚至還有些熟悉。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令國人尷尬的是,有著粉絲後援團的日本妖怪,其源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比如大天狗。有著日本漫畫第一人的水木茂曾經說:「日本妖怪至少70%來自中國,日本本土的妖怪不過10%。」為什麼日本妖怪能夠風靡全球,其源頭中國妖怪卻連國人自己都幾乎遺忘了呢?
  • 清華大學歷史教授推薦的一本「妖怪」書:適合給孩子讀,傳承文化
    《中國妖怪故事》書籍介紹書名是《中國妖怪故事》,但其實,這就是一本中國妖怪的大百科全書。書中一共有1080個妖怪以及他們的故事。那些起源於中國的日本妖怪,張雲也還原了他們在中國的本來面貌。而後將這1080個妖怪的故事翻譯成白話文,於是,便有了這本《中國妖怪故事》。
  • 民間故事:妖怪抓小孩,屠夫抓住責罵受害者,讓把妖怪接回家照顧
    這不,大家都來幫忙尋找著,雖然心裡對財主張不是很滿意,可孩子是無辜的。大家接連找了兩天沒見到影子,時不時大夥也會發現那妖怪在不遠處覓食,可當大家一走進,就被撞得七葷八素,妖怪跑了。大家都知道,要想找到孩子,就只有抓住妖怪,找到妖怪老巢。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您的支持將是我最大的動力。2016年,網易上線了手遊《陰陽師》,立即便在我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同時,《陰陽師》背後的各種日本妖怪文化也在玩家中流行起來,隨即日本的「妖怪文化熱潮」藉助遊戲橫掃日本甚至世界。
  • 《中國妖怪故事》:孩子,乖!否則就會被老馬猴吃掉
    任何人都知道,這只是民間傳說,極有可能是為了教育孩子,而被某個鄉下老太太創作出來,由於效果顯著,得以廣泛傳播。沒有文化的老人,教育不懂事的小孩子,難以做到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只能採用最簡單的方式,那就是懲罰或者恐嚇。恐嚇的手段之一,就是講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