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無視,將影響其一生

2020-08-27 申昜談

1

昨日,在公園看見了這樣一幕。

公園出口處,一位30歲左右的女人怒氣衝衝的從身旁快速走過,而身後緊緊的跟著一個小男孩兒,大概兩三歲的樣子。他快速地邁著小步伐,一邊跑一邊嘴裡焦急的喊著「媽媽、媽媽」。可能因為年齡還小的關係,小孩兒快速走路還是顯得有些吃力,仿佛一不小就會摔倒。但那一刻他或許顧不上那麼多,因為他擔心一不小心,前面的媽媽就不見了。

令人震驚的是,那麼長的時間裡,這位媽媽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依舊快速的向前走。我當時甚至都在期盼,期盼這位媽媽能回頭看一眼緊追在她身後的兒子,結果直至她們消失在我的視野,這位媽媽都未曾停下腳步,未曾回頭看過一眼身後的孩子。

望著那幼小的身軀,那一刻,我恍惚進入到了那個孩子的身體。自己最親的媽媽,此刻正在快速的離我而去,內心儘是惶恐和不安。「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我要趕緊加快腳步,否則媽媽一下子就會不見了,我就成了沒人要的孩子了。我要加快腳步......加快......加快......媽媽,等等我.......等等我......不要丟下我.......

自己最親近的人,最大的依靠,給予自己一切的人,現在要離自己遠去,能不恐懼?那個在後面哭著追趕的孩子,當時的內心該是多麼的無助。

出口到拐角只有20多米的距離,但那20多米的路,可能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巨大的傷。這並不是一句聳人聽聞的話,有些事,可能只發生了10s,可能會對一個人影響10年,卻需要一輩子的時間來修補。

我們試著從媽媽的角度來揣測一下:

有可能是寶寶不聽話,不停的吵鬧,怎麼講也不聽,所以惹得媽媽生氣不管了;

有可能當時媽媽正在氣頭上;

有可能這是這位媽媽管教孩子不聽話的一種方法,只是想教訓一下他,讓他漲漲記性。但這個教訓,似乎有點過了.......

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但這絕對是一個錯誤的行為。你可能想不到,某一刻,某件你認為件毫不起眼的事情,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


2

孩童時期,是人構建自己認知的開始,是開始對這個世界和他人感知的開始。如果他感知到的世界和人是冷漠的、毫無安全感的,那麼在他的認知世界裡,就會形成這樣的一個觀點,大家是冷漠無情的,這個世界是對自己不友好的。他會很恐慌,把自己緊緊的保護起來,防止外界傷到自己,進而形成了孤僻、膽小懦弱等性格。

相反,如果他感知的世界和他人對自己是友好的、幸福的,那麼這個孩子就會構建一個好的價值觀,樂於跟他人接觸,樂於分享。而影響這一切的重要因素就是原生家庭,孩童時期父母的一些行為可能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你看很多開朗、善於交際、成績斐然的人,他們通常都有一對對他疼愛有加、懂得育兒、溫馨和睦的父母。而很多性格扭曲,甚至是罪犯的人,他們的都有著黑暗的童年。

上面那位媽媽的行為或許不會有那麼嚴重,但在一些日常小事上,父母還是應該多多注意一下。孩子渴望被你看到,渴望得到你的關注。可如果你不關注,甚至拋下他,離開他,他會瞬間感受到了「拋棄」,進而產生「深深的恐懼」,會感覺世界仿佛就要崩塌。

3

記住,這不是一件小事,不要拿大人成熟的思維來考慮這件事,你是那麼大孩子的時候,你也如此思考。

記住,我們不能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懂事。

記住,以後類似的事情儘量少做,即使你當時很生氣。

父母應該做的是:

  • 給孩子足夠的關注、關懷,哪怕他有些不懂事、有些煩人;
  • 做的好了認可他,做的不好了安慰和鼓勵他;
  • 不要想辦法限制他,搞得孩子什麼都不敢做,小心翼翼,唯恐不一小心惹得你的責罵,這樣話他們太累了;
  • 要讓孩子活出自我,而不是活成父母期待的樣子,做個一個乖寶寶。他是乖了,可是卻壓抑了自己,沒有活出他該有的野性生命力;相比於孩子長大以後成為一個中規中矩的老實人,很多父母其實還是更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光芒四射的灑脫之人。

而對於那些因小時候被忽視,長大後習慣「隱身」的孤獨者,或許也應想辦法走出自己的世界,重新與這個世界連接。

要努力的去嘗試構建自己的關係,將自己內心壓抑的渴望大膽展現出來。多去接觸那些善於理解傾聽、積極陽光的人,他們會不斷的幫助你打開心扉。甚至,你也可以去找心理諮詢師,他們會從更專業的角度幫助你;

「世界依舊美好,只因我在你的眼中看到了自己!」

End

相關焦點

  •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一生命運的影響
    身為父母尤其是媽媽,無法控制的情緒對孩子來說是場災難,這場災難足以讓孩子心裡的安全堡壘土崩瓦解,堡壘的建起需要極大的努力,而瓦解只需大人的情緒災難。而長久的情緒風暴,給孩子帶來的是性格的缺陷,或懦弱,或暴躁,或膽小,或自閉,甚至可能直接釀成惡果。
  •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決定了他們的一生
    但是,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早教階段,孩子對於父母的言行舉止,早就刻畫在自己的腦海裡,以至於他們長大後,性格和思維同父母差不多。這樣的情況,是好事情嗎?比如:夫妻之間的爭吵,本來簡單的一家人吃晚飯,但是突然發生某個事情,導致父母之間的意見產生分歧,進而開始激烈的爭吵和語言攻擊,家長之間情緒的宣洩和互相詆毀,不僅導致家庭氛圍和環境出現問題,而且讓孩子也跟著受到「傷害」。那麼,父母的語言對孩子來說,主要影響在哪些方面呢?給大家總結為以下3點。
  •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提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會聯想到一個詞「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而在家庭環境中,父母言行舉止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的言行。短期之內可能察覺不出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但是等到孩子組建一個新家庭以後才會發現原來父母的言行對自己的影響那麼大。
  • 你對孩子冷暴力嗎?父母的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
    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1. 孩子對家長沒有愛。如果家長對孩子經常冷暴力的話,那麼孩子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家長。想想家長和孩子都是每天用冷漠的態度,去相處的話,怎麼可能會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呢?
  • 父母如何處理,才能減少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被同學嘲笑,被他人欺負,這可能是很多孩子都遭遇過的經歷,有些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走出了陰影,而有些孩子一生都在陰霾的籠罩下,看不到陽光的照進。朋友家的孩子叫沐沐,可能是遺傳的問題,沐沐從小就是胖胖的身材,很可愛乖巧,但上了學之後總有同學對她冷嘲熱諷,嘲笑她胖,還給她起各種外號,比如「豬女孩」、「肉肉」、「球球」等。
  • 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用心教導,如果家庭中,親子關係和諧溫馨,那麼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親子關係也是孩子一生中情感的基礎,也是孩子情商發展的關鍵。在孩子年幼時,親子關係能直接影響孩子的情感發展情況,也直接關係到孩子未來的情感發展健康。根據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態度和關係將直接影響他們未來的性格和感情。
  • 《重要的「性」影響孩子的一生》:缺失的性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但我們往往將其運用到人物形象上面,然而在對待一件事情上也可以用到。如果家長面對性的態度是逃避的,是羞於啟齒的,那麼給孩子也會造成這樣的印象。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我們並沒有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但是孩子卻總是受到錯誤性教育的暗示。父母的那些含糊其辭讓孩子想要了解這一信息時只能通過別的渠道進行。
  • 父母對孩子一歲前撫養,或將影響孩子一生,為人父母當引起注意
    文/菠蘿媽媽育兒課堂一個人長大後是何種性格,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往往與父母在早期階段的撫養有直接關係。可以說在父母對孩子一歲前採取何種撫養方式時,就已經基本定型了。而孩子性格的形成,不僅來源於孩子本身,或遺傳因素,更離不開父母的撫養方式和家庭環境的影響。然而,很多的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往往都存在一些不當的撫養方式。
  • 父母吵架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陰影,而這個陰影則會伴隨他一生。父母吵架對孩子會有那些影響:1.會影響孩子的學業。因為父母經常吵架,孩子也非常的擔心,希望父母幸福,不要吵架。沒有心思去學習,成績肯定好不到哪去。討厭父母吵架,久而久之,心裡太累了,則會討厭父母沒有給自己快樂的家庭。
  • 脾氣暴躁的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父母脾氣太暴躁,對孩子不太好,其實影響遠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嚴重。據研究,暴躁易怒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容易形成討好性人格,人格缺陷帶來的影響,很多年難以消除。第一、無法拒絕別人。因為孩子從小為了爸媽不生氣,已經習慣了聽話,拒絕別人的話怎麼也說不出口。
  • 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深?
    原生家庭其實就是我們從小長大的那個家,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全球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會影響每個人的一生。可恨的人也有可憐的一面,她在這個家庭中感覺不到一絲愛與關懷,這樣的家庭對張蓓蕾的影響是一生的,她內心極度渴望被愛但又怕擁有愛,她只能用一次次傷害別人來讓自己忘記家人帶給她的疼痛。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像張蓓蕾這種成長經歷的人還有,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像張蓓蕾這樣以傷害別人來慰藉自己內心的疼痛,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痛苦消除不掉,現實裡,又還有多少人被原生家庭苦苦折磨呢?
  • 探究父母管教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在寫「父母管教方式對孩子的影響「這個主題之前,我想了很多,要不要去寫,因為它足夠的沉重,我們每個做父母的每天都在面對這樣的問題。上一篇只是聊了一下父母的四種負面想法,就足夠讓我們傷痕累累的。我們每一個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好,只是選擇的方式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因為我們自己固有教育思想產生了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父母管教方式,才有了不盡人意的結果。那先來看看我們都會有什麼樣的管教方式?
  • 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影響,是一代代複製下去的。當我們能夠理解我們過去是如何在今日啟動時,我們對自己的行為、習慣、脾氣就更容易理解了。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1、如何發現父母情緒對孩子影響
  • 談談父母的教育對孩子影響的重要性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我認為無論父母自己成功與否,做父母的也應當在幾個方面對孩子施加影響。讓孩子吸取經驗和教訓,健康成長。父母的經驗應該傳授給孩子,這對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比如說有的父母年輕時有機會去上大學,但是沒有去,錯過了機會。結果影響了整個人生,後來去當工人,去下崗,去自謀職業,這些經歷對孩子來說是最直接最現實,最好的教育。還有小的方面,生活上工作上處理,人際關係處理上都有很多深刻的值得吸取的教訓,在孩子不同年齡段,應當向他們說清楚這些事。使他們不在這些問題上再摔跟頭。 父母在教訓方面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更直接更有用。
  • 家庭教育的影響孩子的一生,可見其重要性
    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按照現代觀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且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 李開復:父母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我總結了四個建議:第一,對孩子的成長要多稱讚、少批評,多鼓勵,少懲罰。我給我大女兒的那封信裡,從她的出生,一直到大學,一直到她在課外活動的表現,小時候乖巧的表現,初生時父女的感情,我沒有保留地描述出來,我覺得這就是感情的交流、正面的回饋,給孩子一種感情、一種認可、一種鼓勵的做法,這才是讓孩子長大的時候需要的一種父母親應有的態度。
  • 動畫《吵架的父母》:父母吵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這部短片講述的就是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在那部短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可怕的,在孩子眼裡面。與孩子陪伴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影響孩子,而這種影響作為孩子成長初級階段中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雙標父母對孩子的錯誤影響
    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但有時候,父母可能會發出錯誤的信號,無視孩子的意見或違反家長自己設定的規則。這不是說要停止對孩子進行管教,而是要給他們可能需要的空間。8.「我不在乎你的感受,但你必須在乎我的。」
  • 從《影響力》看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行為影響的重要性
    導語: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決定著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言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要知道,天天與父母相伴,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人生就像野草,需要專業人士的修剪移栽。好的父母會產生好的影響,壞的父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 對孩子冷嘲熱諷的父母中,有沒有你?你可知會影響孩子一生?
    相信大部分家長說出這些話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只是用錯了方法,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冷嘲熱諷式批評的話語會對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甚至影響一生的走向。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