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有個男同學,小學畢業就沒再上學校了,跟著敲白鐵的父親學手藝,一直以來也沒什麼交集,前幾年突然接到另外一位小學同學的電話,這位同學說,他現在在小學沒畢業的那位同學手下謀生,這個電話是奉那位小學畢業同學的命打的,目的是召集一些小學同學聚一聚。突然悟出:對於只讀過小學的人來說小學同學是他唯一的同學。
小學同學的聚會在某個比較體面的場所,也沒有全到,大約也就十幾二十來個吧,見面後,才知道,這位小學畢業的同學是縣城某知名企業的老總,據我所了解,他是我們小學同學中產業做得最大最好的。
另一位是初中女同學,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幫著擺攤的父親賣雜貨,若干年後,在縣城某繁華地段看見一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雜貨店,一打聽,果然是她開的,那個繁華地段的店鋪是她自己家的,據說其他地方還有店面,房子也有好幾套。
我們那個年代,農業戶口和居民戶口的差異是很大的,居民戶口高中畢業甚至是初中畢業,夠到就業年齡就可以包分配的,而農業戶口的則只有一條回家種田的 道,但農業戶口的如果書讀得好是可以跳出農門的,我是憑此跳出去的一個,我們初中的班長也是其中一個,並且畢業分配後官運亨通,目前是我們初中班裡職位最高的,前幾年是鄉鎮幹部,這些年有所變動,變動到哪不詳,因為交集也很少,總之是上升的,照理說,以這樣的身份,開同學會時是想當然要到場的,不知何種原因,任同學們怎麼邀請,就是千呼萬喚不出來。
都說同學情是最真的,其實不然,富貴顯達的比較是無處不在的,風光的,心態自然就好,落泊的,一定不喜歡同學聚會的場合,總會以各種託辭避免在諸如此類的場合中出現,也算是圖個自在吧。
好心態不是憑空就出世的,總要有相應的物質或者精神或者別的什麼的支撐著,只要達到一樣就足以支撐出好心態來,否則,一切都是扯談。
就拿自己來說,在正高沒有出來之前,惶惶恐地擔心著被後浪拍到,位先者不幸被位後著超越,年長者不慎被年少者趕超,總是一件不怎麼讓人開懷的事情,有能力總想攀到最高峰,到達最高峰了,別人再怎麼追也只是平級,於是心態自然好,性情自然平淡。無奈而被追被超了,只能阿Q一番,聊以自慰。
心態好了,一切跟著就會好起來,良性循環就此開啟,心態不好了,接下去的一切都會糟糕起來,惡性循環在所難免,成功者永遠無法理解失敗者的痛,幸福者永遠不能理解不幸者的悲。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改變命運的不僅僅只有知識,總之,天道酬勤吧。
(圖片提供:西風瘦馬徐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