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是我國京劇藝術表演家,他在幾十年的舞臺生涯中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他不僅是京劇老生的重要人物,而且對其他行當、其他戲曲劇種的表演藝術也有較大影響。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這位京劇大師和「丹桂第一臺」發生的故事。
周信芳第二次涉足銀幕,是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前。上海聯華影業公司為他拍攝《麒麟樂府》的第一部《斬經堂》。6月在上海新光影院首映,田漢、桑弧分別在《聯華畫報》上撰文做出了正面的評論。
「丹桂第一臺」的舞臺經理是許少卿,後臺經理是尤鴻卿,還有個王德全擔任後臺協理兼派戲。
許少卿很精明能幹,是滬上大名鼎鼎的「經紀人」。有一回,他從北京邀來梅蘭芳、王鳳卿,上座情況良好。梅蘭芳極重義氣,自此以後來上海演戲,幾乎只搭許少卿的班子。
後來,許少卿嫌「丹桂第一臺」座位少,就另外租下新新舞臺,而把「丹桂」盤讓給尤鴻卿。這樣一來,尤鴻卿就當了「丹桂」的舞臺經理,後臺經理則由王德全擔任。
可是,由於尤鴻卿不擅經營,王德全又吃裡爬外,以致「丹桂」的營業每況愈下。直到邀來周信芳、汪笑儂、賈璧雲等一批名角後,營業情況才開始好轉。
正當尤鴻卿為此感到高興時,不料後臺鬧起矛盾來。原來後臺經理王德全處處刁難周信芳,尤鴻卿非常氣憤,一怒之下,把王德全辭掉了,讓周信芳當了後臺經理。
為了留住周信芳,尤鴻卿後來索性送給他兩成乾股。周信芳更加感激尤鴻卿的知遇之情,千方百計要把「丹桂第一臺」的後臺整頓好。
不料,這又引出了一場不小的風波。班裡有個叫劉鳳翔的,早先唱花臉,後來改行了,專門帶領徒弟搭班。這一次,他正帶著徒弟在「丹桂第一臺」搭班,看到尤鴻卿這麼抬舉周信芳,非常眼紅,決心取而代之。
他見尤鴻卿的妻子耳根子軟,就以她為突破口。兩人私下談妥,由劉擔任後臺經理。當尤鴻卿知道這件事時,已經晚了,劉鳳翔已經和尤妻訂下了合同。
尤鴻卿為此大怒,與妻子大吵大鬧。周信芳聞訊後,覺得事情已經鬧僵,而且劉鳳翔已經派人四處邀角兒,另外組班。
周信芳只能反過來勸說尤鴻卿。尤鴻卿眼看事已至此,無可挽回,忍痛讓周信芳離去。
周信芳走後,「丹桂」由尤妻掌管前臺,劉鳳翔擔任後臺經理。
可是,劉鳳翔欺尤妻是外行,乘機獨攬大權。劉鳳翔雖然邀了不少好角兒,但組織工作欠妥,賣座情況並不佳。
角兒們見此光景,堅持了一段時間也就各奔前程去了。
劉鳳翔眼見混不下去,索性回北方去了。尤鴻卿再度出山,收拾殘局。他派兒子去往濟南,把正在那裡搭班演戲的周信芳重新請回了上海。
元旦這天,周信芳重新在「丹桂第一臺」登臺。不料剛過幾個月,尤鴻卿就病倒了。這時,尤的兒子聽了別人的慫恿,擅自把戲園盤了出去。等到尤鴻卿病好得知此事,已經晚了。
就這樣,這位紅遍大江南北的京劇大師周信芳只能無奈再次離開「丹桂第一臺」,對此,他也很無奈,他來到尤鴻卿面前,嘆了口氣,說:「看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然後便無奈離開了這裡。至此,他和「丹桂第一臺」的緣分便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