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 今年溫醫大最小新生今到校 父母眼中的她:自律,上學後不需要...

2020-12-09 瀟湘晨報

溫都訊 溫州醫科大學3403名2020級新生定於9月18日報到。今天,寧波籍女生張齡尹在父母陪同下來溫,她是溫醫大這屆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5周歲,而絕大部分新生為18周歲、19周歲。

在今年高考中,張齡尹以588分的成績被溫醫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今天下午,張齡尹到校後忙著收拾寢室。因疫情關係,家長不能入校,很多整理和安頓的事兒都要她自己來做。不過這難不倒她,她從小自理能力強,高中時也住校鍛鍊過。

張齡尹的爸爸告訴記者,女兒出生於2005年7月19日,讀了一年幼兒園後,4周歲便上了小學。他說,家人曾經在深圳工作生活,張齡尹的姐姐也是提早一年在深圳的私立學校讀書,一家人並沒有把提前讀書當作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他工作調動回到寧波的小鎮上生活,張齡尹吵著要像姐姐一樣去上學,於是就讓女兒去讀了幼兒園隔壁的小學。

張齡尹雖然比普通孩子早上學,但性格穩重,在學習能力和生活獨立方面絲毫不輸於班裡的「大哥哥大姐姐」,一直以來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從初中到高中都擔任班長。在當地中學就讀後,因成績優異被提前招至寧波知名中學姜山中學。

高中時期,張齡尹每個周末回到家,都會跟父母暢談學校裡發生的事、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事,跟父母相處就像朋友一樣,凡事有商有量。在張齡尹爸爸看來,家庭裡民主的環境和長期的良性溝通對孩子很有幫助。「她不懂就問,待人處事很妥帖,與年紀大一點的同學溝通也很順暢。」

張齡尹爸爸說,女兒進入溫醫大就讀,作為家長很放心,因為她很自律,上學後就不需要父母「包辦」。況且,張齡尹的姐姐也在溫州讀大學,姐妹之間離得近。

張齡尹對學習有計劃有目標,她對大學生活充滿憧憬:「我早就了解過,溫醫大是所很不錯的學校,希望在這裡我能收穫更多!」

溫都記者 華曉夏

編輯 孫立彭

校對 徐卉

版式 邵海若

審核 李躍

監製 陳博盛

【來源:溫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5歲 今年溫醫大最小新生今到校 父母眼中的她:自律,上學後不需要家長「包辦」
    溫都訊 溫州醫科大學3403名2020級新生定於9月18日報到。今天,寧波籍女生張齡尹在父母陪同下來溫,她是溫醫大這屆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5周歲,而絕大部分新生為18周歲、19周歲。在今年高考中,張齡尹以588分的成績被溫醫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今天下午,張齡尹到校後忙著收拾寢室。因疫情關係,家長不能入校,很多整理和安頓的事兒都要她自己來做。
  • 15歲上大學!溫醫大來了一位年齡最小的新生,她4歲上小學,初中到高中都是班長
    提前一天,來自寧波的女孩張齡尹在父母陪同下來到學校。她是今年溫醫大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5年,年僅15歲!在2020年高考中,張齡尹以588分的成績被溫州醫科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9月17日15時許,張齡尹到校後,馬上開始忙著收拾寢室。
  • 15歲上大學!溫州醫科大學來了一位年齡最小新生,她4歲就上小學
    提前一天,來自寧波的女孩張齡尹在父母陪同下來到學校。她是今年溫醫大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5年,年僅15歲!在2020年高考中,張齡尹以588分的成績被溫州醫科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9月17日15時許,張齡尹到校後,馬上開始忙著收拾寢室。
  • 15歲上大學,初中高中都是班長,厲害了
    提前一天,來自寧波的女孩張齡尹在父母陪同下來到學校。她是今年溫醫大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5年,年僅15歲!9月17日15時許,張齡尹到校後,馬上開始忙著收拾寢室。疫情關係,家長不能入校,很多整理和安頓的事兒都要她自己做。不過這也難不倒她,她從小自理能力強,高中也住校鍛鍊過。張齡尹的爸爸對記者說,2005年7月19日出生的張齡尹是寧波海曙區古林鎮人,讀了一年幼兒園後,4歲便上了小學。
  • 16歲少年捐器官救7人被拍成動畫片 拍攝素材來自溫醫大醫生
    2017年,酷愛籃球的湖南16歲少年葉沙突發腦溢血離世,他的心、肺、肝、兩個腎和一對眼角膜,分別捐獻給了7個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其中5位受捐者康復後組成了「一個人的球隊」,延續了葉沙的籃球夢。溫醫大第一臨床學院的師生知道此事後,於今年1月去葉沙家裡拜訪他的父母,了解葉沙的感人故事。
  • 從溫大校長到溫醫大校長 李校堃接受專訪時這樣說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由溫州大學校長轉任溫州醫科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的李校堃開始履新後的走訪調研。在工作間隙,他接受了記者專訪。  李校堃:我是在上周五接到崗位調整的通知,之前沒有專門找我談話,只是在一些會議中有詢問我關於溫醫大發展的想法和建議。我覺得這次崗位調整還是比較突然的,但是我對上級的這個決定是比較認可的,上級可能是考慮到更好地發揮我的醫學專業特長。  記者:您覺得溫大和溫醫大對校長的要求有何不同?
  • 溫醫大「牛保安」說英語 留學生直言考不倒他
    昨天下午,記者邀請兩名外國留學生特地去考考他,結果,一番考試後,外國留學生「考官」直言「考不倒」。除了和留學生聊天,還一起吃飯、打球昨天下午,「牛保安」孫永真是蒼南人,今年32歲,未婚,只讀過初中。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和幾名外國留學生用英語聊得歡,口語流利,標準的美式發音。孫永真說,他常和留學生用英語交談。
  • 15歲女生突然做不了仰臥起坐 竟與她愛斜趴著做作業有關
    溫州網訊 家裡有上學的孩子家長一般會知道這麼一個道理:上課學習、做作業姿勢要正確,但這往往容易被忽略,且可能導致不良後果。溫醫大附二院醫康復醫學中心近期發現不少脊柱側彎的患兒,他們致病誘因主要是不良坐姿。
  • 「五四青春詩會」頌出新時代溫醫大青年的使命擔當
    她朗讀了《理想》一詩作為他們用青春實踐努力拓展生命寬度的真實寫照,號召青年人在青春逐夢道路上永不停歇。藥學院博士陳珺分享了自己實驗接連遭遇挫折時不言敗,用青春特有的「倔脾氣」不懈堅持付出,最終苦盡甘來,收穫3篇SCI論文和2個專利,正如《青春萬歲》中所吶喊的那樣:「多沉重的擔子,我不會發軟;多嚴峻的戰鬥,我不會丟臉。」
  • 北京大學開學了,最小的15歲,是個女生,來自農村,縣高考狀元
    >據了解,屈詩穎出生於2005年, 家裡還有兩個妹妹,對於農村家庭來說,三個孩子同時上學,負擔很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屈詩穎的父母沒有讓他們做留守兒童,母親在家照顧他們三個,父親則出外打工掙錢。另外,她最小的妹妹雖然現在讀小學二年級,但是,一直把兩位姐姐做自己的榜樣,刻苦學習,成績優異。我想說,這樣的家庭、這樣付出的父母、這樣的學習氛圍,他們三個將來都會有不錯的發展!
  • ​新華社報導:為了一位陌生的姑娘,溫醫大10名師生剪去留了多年...
    ​新華社報導:為了一位陌生的姑娘,溫醫大10名師生剪去留了多年的長髮!對疾病和未來的恐懼和不確定,無處籌措的巨額治療費,把這個美麗的女孩打入了痛苦的深淵。而化療帶來的一系列副作用,特別是一把一把掉下的長髮,讓小璐意志消沉,整日以淚洗面。怎麼樣才能給這個女孩更多的信心?經過對接,37℃生命支持服務(為晚期腫瘤病人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發起人、溫醫大附二院血液內科醫生林曉驥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溫醫大第二臨床醫學院杏林青年志願者服務社「娟發行動」。
  • 溫醫大附二院:全程護理為早產兒保駕護航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溫醫大附二院)從院前、院中和院後三方面入手,建立了一套全程救治體系,為早產兒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護理。目前溫醫大附二院圍產醫療救治水平已與國際接軌,圍產護理尤其是早產兒護理技術水平國內領先,並打造了"水晶寶寶"護理服務品牌。
  • 10歲成為選美皇后的伊丹·伍德,今年15歲的她怎麼樣了呢
    10歲成為選美皇后的最美女孩伊丹·伍德,今年15歲的她怎麼樣了呢美國小小選美皇后,年僅10歲,就被譽為「全美國最漂亮小女孩」之前還接連接到死亡恐嚇,不準她角逐全球兒童選美。因此,她被稱為地球上最著名的女孩之一。
  • 3歲上小學 15歲讀大學利川女孩吳茜: 身心健康最重要
    4歲就已上2年級的吳茜隨著各大高校陸續開學,2019年湖北民族大學本科新生已入校報到。近日,該校新生大數據出爐,今年共有4231名本科新生入學,其中年齡最小新生共有3名,均為2004年出生。9月9日,恩施晚報記者採訪到年僅15歲的女孩吳茜,因父母患病多年,人小卻懂事的她選擇就讀生物製藥專業,她向記者訴說自己特別且有趣的成長經歷和故事,並立志「要製造出低價且有效的良藥,減輕家人和他人的痛苦和負擔。」
  • 廈大新生最小15歲最大25歲 人沒到網上已「入學」
    ­  【新生故事】­  廈大新生 最小15歲最大25歲­  當年「小學霸」剛畢業 15歲小鮮肉又來了­  新生祁乾(左)舉著學院迎新牌賣萌。­  文/本報記者 曾嫣豔 見習記者 葉舒揚 張彥宇­  今年廈大本科新生中「00後」共有17人,光環境與生態學院就佔去4個名額,其中年紀最小的就是生於2001年的祁乾,今年15歲。­  「進廈大環境與生態學院,可以說實現了我的願望。」祁乾說,報考了兩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溫醫大眼視光專業連續3年位列第一
    溫醫大眼視光專業連續3年位列第一 2019/07/18 00:05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3463
  • 8歲孩子印刷體字爆紅:最自律的孩子背後,站著最狠心的父母
    但是孩子的自律並不是天生就會形成的,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引導與嚴格要求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前不久,一名8歲小女孩因為一手印刷體字體爆紅網絡,網友大呼:爽死強迫症。孩子的自律也並不是天生就會形成的,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每個愛拖延、不自律的孩子背後,一定有個需要被看到的原因,家長看到了,問題就解決了。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引導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那麼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呢?
  • 15歲女生來漢報到成「最小大學生」
    9月2日、3日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新生報到日。「我覺得自己除了個子不那麼高,也不顯得特別幼稚呀。」原來,她就是今年本科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學生之一,2002年出生的任夢薇。 據記者了解,「00後」由今年開始大規模進入大學校園。以中南大為例,2017級本科新生有5071人,其中「00後」有606人,所佔比例超過10%,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2年。而去年,該校2016級本科新生中的「00後」僅有30人。
  • 駱嘉杉來珞珈山上學了 武大「上新」:最大26歲最小13歲
    駱嘉杉來珞珈山上學了武大「上新」:最大26歲最小13歲美麗的珞珈山,迎接又一批「新主人」。9月11日,武漢大學2020級本科新生從全國各地來到武漢大學報到,拉開武漢高校本科新生報到序幕。據悉,武漢大學7242名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年僅13歲。
  • 孩子自律全指望自己?父母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文/魚小跳一位12歲的小男孩,從西班牙馬德裡獨自乘飛機回國,因父母反覆叮囑,男孩從登機到新國展集散點,全程戴著帽子、口罩等防護用品,堅持了20多個小時,在飛行途中,水米未進。直到飛機落地後,小男孩接受檢查時,被現場的醫護人員發現有異常,臨近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