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與南極、北極並列,被稱為世界「第三極」,而「生命禁區」可可西裡就在這青藏高原腹地之中。可可西裡在蒙語中意為「青色的山梁」,他背靠崑崙山脈,平均海拔4600米左右,溫度最低可達零下40度。惡劣的環境之下只有野生動物才能生存下去,所以那裡成為了著名的無人區之一。同樣它也是世界遺產,是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無人區的神秘眾所周知,也正是因為神秘,總是有人單獨前往一探究竟。所以,漸漸的可可西裡變成了「死亡地帶」。即使如此,也無法阻攔大家對於神秘的探索!
遠赴萬裡,共進青海
「駛向第三極」一行幾十人,駕駛著東南DX7 星躍,在穿越可可西裡第一人,有亞洲車神之稱的曾凡仁老師的領隊下從福建福州一路穿越廣東、湖南、湖北、陝西、甘肅,最終到達青海。帶著對大自然的敬畏,前往神秘的淨土可可西裡。
上萬公裡的路程,我們從四季如春的福州一路向西,越過了山嶺、穿越了戈壁、邁過了沙漠,感受氣溫的逐漸降低,從短袖到外套,再到毛衣羽絨服我們只用了33天的時間。
讓我們驚訝的是,如果換成其他的車輛,在經歷了上萬裡的連續駕駛,0-4600米海拔的跳躍,以及經歷了20多度到-40℃的溫度變化之下,是否還能如東南DX7 星躍一樣不出一點故障?
高海拔低氣壓創造的澄澈天空下,255條冰川、7000多個大小湖泊星羅密布,天寒地凍的荒原一望無際,當這一切真實展現在眼前之時,我們才感受到大自然的不可戰勝,而這一切都成為了東南DX7星躍品質的試金石。
挑戰極限,重塑自我
在可可西裡,最考驗的便是人心。因為在這裡方圓百裡都見不到一個人的蹤影,一旦遇到壞人就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因為這裡遍地都是動物的屍骸,充滿了死亡的氣息;因為這裡氣溫極低,稍不注意便有凍死的可能。
在4600米的高海拔之中,我們頂著8、9級的狂風,駕駛著東南DX7星躍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縱橫馳騁,看著窗外飛沙走石以及快要壓下來的烏雲,那一刻我們的心情猛地收縮了起來,手套都快被汗水浸溼了,不過萬幸的是同車的幾個夥伴都是些樂觀開朗的人,在大家神情緊張的時候,不斷的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也讓緊張的氛圍頓時輕鬆起來。
半小時後,風漸漸的停了下來。烏雲也逐漸散去,獨留一輪刺眼的太陽高懸於碧藍如洗的天空之上。不得不感嘆一句,可可西裡的天氣就跟女孩子的脾氣一樣,說變就變!時而烏雲蔽日,雷電交加;時而豔陽高照,彩霞滿天。
在這半小時的時間裡,我們將速度壓得很慢。即使地面的碎石不斷的壓制我們的步伐,打亂我們的方向,我們依舊朝著我們的目的地不斷的前行,絲毫不變。
在過去,可可西裡的腹地,向來是「四驅」的天下,在DX7星躍到來之前,從未有過兩驅車徵服可可西裡腹地的記錄。而這次我們帶著東南DX7星躍,東南DX7星躍載著我們,在全新的「三菱1.5T GDI發動機+7DCT格特拉克溼式變速箱」動力組合保障下。徵服了狂風、徵服了低溫、徵服了高海拔、徵服了可可西裡。
在可可西裡,最多見的便是被冰雪覆蓋的凍土以及碎石遍地戈壁。在這兩種路面上行駛,除了需要優秀的動力,還必須擁有良好的通過性。東南DX7星躍以200mm的最小離地間隙縱橫在可可西裡之上,遊刃有餘。
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架,通過調校進一步提升了舒適度,雖然路況溼滑坎坷,但車輛吸收了大部分震動,讓乘坐在車內的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的衝擊,但是神奇的是它的路感回傳卻是比較清晰的,並沒有因為舒適性而讓路感變得模糊。
在高原上行駛,爛路是必不可免的。在一些較深的溝壑裡,再加上溝裡還附著著很多的碎石,要想越過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好在DX7星躍的低扭確實給力,掛上一檔,輪胎空轉了幾圈之後,依靠澎湃的動力我們順利越了過去。
而這些其實還不算什麼,在一些低洼路段行駛時,一個溝坎就是一次震動,如果車輛的性能稍微差點,那很有可能就是一場巨大的麻煩。不過好在DX7星躍的前懸比較短,所以接近角比較大;再加上較短的後懸,車尾抬的較高,所以離去角很大,同時最小離地間隙達200mm, 在這種千瘡百孔的路面上,一次託底的情況都沒出現,這樣脫困能力真的是不得不佩服。
這次可可西裡之行,所有人都深刻感受到在大自然惡劣的環境氣候條件下,人類顯得多麼的渺小。而東南DX7星躍以其強大的自身能力,竟然可以讓我們輕鬆應對各種惡劣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並沒有讓我們在零下40度的酷寒下感受到恐懼,更沒有讓我們有可能深陷泥淖而無法自拔的擔憂。
阿川評車
33天,從溫熱溼潤的東南沿海,到丘陵密布彎多坡急的華南,跨跨過長江越過黃河,從橫貫關中的秦嶺到風雪交加的雪域高原,「駛向第三極」途經7省10000多裡,從0海拔到4600米海拔,從零上到零下,65℃的溫差。高海拔全路況大溫差,走別人不敢走的路,做別人不敢做的事,不僅源於DX7星躍超高的品質與性能,更源於東南汽車永無止境的鑽研魄力和敢於挑戰的企業精神。這樣一款兼具實力與品質的車型,值得您前往當地經銷商品鑑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