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別的出訪——可可西裡申遺離成功更近一步

2020-12-14 青海省人民政府

  生態觀察

  

  今年2月19日,遠在歐洲的瑞士首都日內瓦來了幾位中國客人。這幾位客人中,大部分來自地處世界屋脊的青海省。他們此行並不是普通的參觀考察,更不是遊覽,而是肩負著推進可可西裡申遺離成功更近一步的重大使命。

  這支代表團由青海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姚寬一率領,成員由5人組成:玉樹藏族自治州州長才讓太、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布瓊、省世界遺產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康學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分院工程師(兼翻譯)於涵、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副處長申玉彪。

  接下來的日子裡,這支代表團要訪問瑞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部和法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協調可可西裡申報世界遺產相關工作,報送青海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補充材料,溝通、解釋答覆有關問題,拜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遺產項目負責人和專家,了解世界自然遺產表決列入程序和申遺的最新動態。

  在這裡,有必要先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可可西裡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為什麼要申請世界自然遺產呢?

  面積4.5萬平方公裡的可可西裡保護區位於青海省西部,是中國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被譽為高原野生動物基因庫。這裡既具有獨特的地貌特徵,又有獨特自然景觀,更是獨有的珍稀和瀕危動植物的棲息地,符合「申遺」條件。

  2014年底,青海省正式啟動可可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工作。通過申遺,可以進一步深化對可可西裡的保護,喚起更多人關心和參與。申遺的過程,既是對可可西裡進一步深化保護的過程,也是青海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和推進「四個扎紮實實」的有力舉措。

  2016年10月,世界自然遺產評估機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委託專家卡洛·奧索拉、齊麥德奧齊爾·巴扎薩德對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開展了為期10天的現場考察評估,這是對可可西裡申遺的一次大考。「大考」之後,可可西裡申遺進入了倒計時階段。今年夏季,可可西裡能否申遺成功將迎來表決。在這最後的關鍵時刻,每一點努力都可能使成功的天平向我們再傾斜一點。

  2016年12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遺產項目組召開會議,對申報文本評審、現場考察評估和外圍其他專家的意見進行了討論,於2017年1月3日來信,對青海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有待補充和完善的材料提出了要求,並邀請青海省代表團訪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部,面對面就有關問題進行討論。這也是本次出訪的直接背景。

  按照來信意見,青海省迅速組織編制了青海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補充材料,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遺產中心代表團同時成立。

  

  此次出訪並不輕鬆,意義非常重大。在可可西裡申遺工作進入最後決戰階段,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遺產項目組負責人面對面進行解釋和答覆,是溝通可可西裡遺產價值、保護管理工作和解決相關問題的一次重要機會。

  出訪前,代表團專程前往北京,拜會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一邊訪問聽取意見,一邊修改補充材料。2月19日,隨著代表團踏上瑞士的土地,出訪拉開了帷幕。

  下面,我們選取幾個側面來勾勒出代表團8天的活動與反饋,了解此次出訪的情況。

  ——拜會IUCN官員聽取意見。2月20日,代表團赴瑞士格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部,拜會世界遺產項目組主任提姆·巴德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行動官員。代表團逐條對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補充材料進行了說明,對藏族群眾對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保護傳統做了進一步闡述。提姆·巴德曼肯定了代表團所作的說明,高度評價了中國政府在全人類遺產保護中做出的貢獻,並就青藏公路崑崙山口至沱沱河段沿線緩衝區按照遺產提名地進行保護管理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約見考察評估專家。2月21日,代表團約見了赴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現場考察評估專家卡洛,就擬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的補充材料具體答覆內容進行了說明。卡洛·奧索拉高度評價了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遺產價值和保護管理水平,對青藏公路崑崙山口至沱沱河段藏羚等野生動物遷徙通道的保護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一邊訪問一邊修改補充材料。提姆·巴德曼提出的意見建議具有國際視野,從世界遺產評估專家角度概括了各評估專家意見,符合青海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實際。代表團接受提姆·巴德曼的建議後,在出訪路途中進行了專門研究,再次修訂完善了補充材料中文文本,由國內專家翻譯、校對、排版後,於2月23日在法國巴黎完成英文文本列印工作,提交世界遺產中心綜合處秘書,按時完成了青海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補充材料的報送工作。

  ——在法國巴黎,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杜越向代表團介紹了《執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操作指南》第61條規則實行後對我國世界遺產申報的影響。代表團了解了世界自然遺產表決列入程序、世界遺產委員會議事規則及要求、締約國申遺的最新動態、專家對申遺關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等,並力爭國際上相關世界遺產申報和保護管理機構的支持。

  由這些側面可以看出,代表團在有限的幾天時間裡,盡最大可能為申遺做著努力。申遺不能閉門造車,拜會國際上的專家、官員,聽取他們的意見,利用最後的時間修改完善材料,對最後的結果具有重要作用。而了解最新情況,可以使可可西裡申遺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

  經過持續多年的保護,可可西裡的生態環境大為改善,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各種野生動植物繁榮生長,成為了一座生命的樂園。

  

  出訪任務圓滿完成了,接下來的任務依然不少。下月,青海省將組團參加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舉辦的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加大青海及可可西裡遺產提名地宣傳力度,展現青海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取得的成就,向世界展示可可西裡特有的自然遺產資源和良好的保護管理,提升國際影響力,打一次可可西裡申遺的「宣傳戰」。

  表決列入前的相關跟蹤工作也十分重要。青海省將繼續加強與世界遺產相關機構和專家間的溝通,了解世界遺產項目組討論動態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推薦建議,加強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全委會、外交部的溝通,積極應對再次提交補充材料的可能性,做好答覆工作。

  最後迎來的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是決定努力了幾年的可可西裡申遺能否成功的大會,最終建議將在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召開前2周左右在其網站上公開。回憶這幾年來,從國家到青海省,再到各州、市所做的大量工作,回望專家考察帶來的良好反饋,結合此次出訪的圓滿成功,我們對最終的結果充滿信心。可可西裡,這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一定會得到更多的保護與關注。(黃瑾辰)

  生態故事

  保護可可西裡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人間四月芳菲盡,地處我省青南牧區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索加鄉卻還沒有揭去寒冬的「面紗」。從治多縣城出發,一路上都是白雪,不時出現藏野驢、白唇鹿等草原上的精靈。

  一整天的顛簸後,我們到達了天邊的索加。這個海拔4500的長江源頭第一鄉,透露著原始的純淨,土生土長的藏族牧民和野生動物是這方土地的主人。

  進入索加鄉君曲村的路上,20歲的永迪江才和父親騎著馬穿梭在白茫茫的山野。與世代生活於此的祖輩們不同,他們不是在放牧,而是在撿拾垃圾,保護野生動物,胳膊上那印有「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巡查」的紅色袖章,賦予了永迪江才一個全新的身份,一份光榮的使命。

  索加全鄉面積5.2萬平方公裡,其中4.3萬平方公裡屬可可西裡地區,全鄉有君曲、當曲、莫曲、牙曲4個牧委會。1996年,牧民自發成立君曲村藏野驢保護區、牙曲村雪豹保護區、莫曲村野犛牛保護區和當曲村藏羚羊保護區,以四個牧委會為中心的索加鄉四大保護區隨之產生。

  索加鄉地理位置特殊,生態地位重要,不僅僅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更是可可西裡申遺的的前沿陣地。生態管護員與其說是巡護三江源國家公園,其實更多的是巡護可可西裡。

  永迪江才是君曲村巡山馬隊中年齡最小的,別看年齡小,做起事情來卻是一絲不苟。馬背上背著褡褳和編織袋,褡褳裡裝著一周的食物,編織袋是用來撿垃圾。見到牧民丟棄的垃圾就隨手撿拾,身上背著個小袋子,裡面裝著巡護日誌,每次巡山開始沿著草原、山谷、草甸一路巡護下去,巡護日誌上記錄著:藏野驢有沒有闖過護欄侵佔牛羊的領地?垃圾站是否已被清理?草原鷹架是否完好無損,這些瑣碎的小事卻關乎著可可西裡的環境保護。

  「說起巡護草原,並不是想像中的遊山玩水。我們這裡的草原很大,而且大部分還是可可西裡地區,我和阿爸騎著馬,背上一周的乾糧和帳篷一路巡護,走到哪就睡到哪,最苦的就是冬天巡護,夜裡要到零下30多度呢。」永迪江才說的起勁,一旁的父親默默不語微笑著。

  如今的索加鄉儼然同可可西裡有著同樣的的地位,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去年,索加鄉野生動物普查記錄,全鄉現有雪豹60隻,藏羚羊3000多隻,各種猛禽60多種,野生動物傷害牛羊的事件,時有發生,但牧民從來不會因此傷害野生動物。永迪江才說,呵護好這裡的草山,保護好這裡的野生動物,也是為可可西裡申遺做出貢獻。

  「就在去年寒冬,最冷的時候,雪豹覓不到食物,就襲擊牧民的牛群,牧民們損失慘重,我家的兩頭小牛就被雪豹吃了。即便如此,我們也依然選擇保護雪豹和其他野生動動物,沒有採取報復行動」。永迪江才回憶道。

  「治多縣的索加鄉是為保護藏羚羊而犧牲的『環保衛士』索南達傑的家鄉。如今英雄逝去,英雄的故鄉,仍然有這些人追隨著英雄的腳步,繼承著英雄的傳統,肩負著保護藏羚羊、保護可可西裡的重任,不論風霜雪雨、嚴寒酷暑。」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區(可可西裡)管委會治多管理處專職副主任才仁鬧布充滿感情對記者說。(張多鈞)

相關焦點

  •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背後
    (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7月20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不只是保護藏羚羊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背後》)「可可西裡滿足了世界自然遺產的兩條標準:具有無與倫比的自然現象、自然美景或審美價值,擁有生物多樣性和瀕危物種。」申遺成功並不意味著生態威脅的解除。
  •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這支北大團隊的作用「無可替代」
    【編者按】「作為可可西裡申遺專家組組長,呂植教授在申遺工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無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7月7日,可可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審議通過,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7年9月初,一封來自青海的感謝信遞到北大校長辦公樓的案頭,信中,青海省委、省政府如是評價北京大學呂植教授的工作。
  • 「世遺」保護的中國答卷——可可西裡、鼓浪嶼申遺成功啟示錄
    摘要:題:「世遺」保護的中國答卷——可可西裡、鼓浪嶼申遺成功啟示錄 2000年,廈門頒布了《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2011年通過《鼓浪嶼文化遺產地保護管理規劃》和《鼓浪嶼控制性詳細規劃》;2012年通過《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 可可西裡、鼓浪嶼申遺成功!其實無錫也有世界文化遺產!
    7月7日,「美麗少女」——青海可可西裡申遺成功,成為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7月8日,世界遺產大會又傳喜訊,「海上明珠」——福建鼓浪嶼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可可西裡】這片嚴酷的荒野一望無垠,美景令人讚嘆不已,仿佛被凍結在時空中,然而其地貌和生態系統卻在不停地變化。這裡保存著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裡間的遷徙路線,支撐著藏羚羊不受幹擾的遷徙。
  • 26年了,槍殺《可可西裡》主角原型的嫌犯被抓!還記得捨命保護藏羚羊的索南達傑嗎?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別忘了捨命保護藏羚羊的他們1997年12月,國務院批准並公布可可西裡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將藏羚羊的受威脅程度由瀕危降為易危;2017年7月,可可西裡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自然遺產。
  • 26年了,槍殺《可可西裡》主角原型的嫌犯被抓
    記者從青海省公安廳獲悉,近日,青海省公安機關成功抓獲一名參與殺害「改革先鋒」傑桑·索南達傑的在逃犯罪嫌疑人。案發至今,青海省公安機關從未放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緝捕工作,於近日成功抓獲當年參與殺害索南達傑的犯罪嫌疑人馬某。目前,馬某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當中。可可西裡所在的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貪婪的盜獵者進入可可西裡瘋狂盜獵,導致藏羚羊數量從20多萬隻一度銳減至不足2萬隻。
  • 「赤腳前行,才會離神靈更近」西藏:一生要去一次的朝拜聖地
    西藏,這個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的雪域高原上,存在著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感召著很多人前去,無論是大冰這樣的名人,還是你我這樣的無名之輩,都想要去一次西藏,一睹它的真容。今年五月份,和朋友們策劃了一場畢業旅行,我們自駕,沿著318川藏線進藏,一路奔波,我們成功抵達了西藏。去年的時候,稻城亞丁這個名字突然火遍了各大媒體網站,很多網紅大咖紛紛都去打卡,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其實,我們去旅遊,目的性不要那麼強烈,我認為,這是一件讓自己放鬆的事情,隨遇而安就好。至於路途上那些你始料未及的意外,那都是天賜的機緣,正巧讓你遇見。
  • 槍殺《可可西裡》主角原型的嫌犯被抓
    近日,青海警方與新疆警方合作,成功抓獲一名參與該案的犯罪嫌疑人馬某。2004年,一部名為《可可西裡》的電影上映。其中,主人公日泰為保護藏羚羊,慘遭盜獵者殺害。這部電影的原型正是傑桑·索南達傑,1954年4月出生,青海治多人,生前任治多縣委副書記、西部工委書記。
  • 【城市】鼓浪嶼申遺成功誰之憂?
    今天,【此刻】,正在波蘭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 41 屆大會,在批准了可可西裡為世界自然遺產之後此刻,為」申遺「努力多年的廈門市政府諸多部門和協會,」申遺「志願者們,新老鼓浪嶼居民們,以至今天在鼓浪嶼島上的遊客們,都在翹首等待審查委員會的最後決定。。。鼓浪嶼」申遺「,一直伴隨著各方面的爭論和意見。
  • 顧瑩做客抖音直播,在線科普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被稱為生命的禁區,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4月7日,野生動物攝影師顧瑩以「青海可可西裡申遺特邀攝影師」的第一視角,在抖音直播間向廣大用戶介紹中國最後一塊保留原始狀態的自然之地——可可西裡。
  • 可可西裡、鼓浪嶼被正式推薦申請2017年世界遺產
    教育部網站消息,2月1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函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青海可可西裡」作為2017年自然遺產項目,「福建鼓浪嶼」作為2017年文化遺產項目。兩個項目有望於2017年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可可西裡被稱為旅遊禁區,這裡的什麼都保留著原生態的模樣
    蒙語"可可西裡"意為"青色的山梁",是世界上保存原始生態環境最完善的地區之一。該區平均海拔5000米,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以上兩段話,表面上是介紹可可西裡的概況,實則是告訴你隱藏的危險!「原生態環境保育最完美」:意思是不在這裡進行開發,一切保留著大自然最純真的面貌。這其中肯定有野生動物。
  • 曾參與槍殺《可可西裡》主角原型索南達傑
    案發至今,青海省公安機關從未放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緝捕工作,特別是公安部「雲劍一2020」行動開展以來,玉樹州公安局黨委始終堅持以「命案積案清零」「命案逃犯清零」為目標,對歷年命案逃犯信息進行了全面排查梳理,進一步充實偵查力量,加大偵查力度,於近日成功抓獲一名26年前參與槍殺傑桑·索南達傑的犯罪嫌疑人馬某。
  • 駛向第三極丨東南汽車DX7星躍以「極限」品質挑戰可可西裡
    可可西裡的腹地,向來是「四驅」的天下,在DX7星躍到來之前,從未有過兩驅車徵服可可西裡腹地的記錄,在全新的「三菱1.5T GDI發動機+7DCT格特拉克溼式變速箱」動力組合保障下,起步順暢,沒有絲毫的遲滯,澎湃動力隨叫隨到。同時,加速穩健不突兀,如果不特別觀察,換擋時很難察覺到頓挫感。
  • 可可西裡失蹤女孩已經離我們而去,當今大學生心理教育問題突出
    這幾天大家都一直擔心的「可可西裡失蹤女孩」在7月30日傍晚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清水河南側無人區找到,在附近相繼找到其身份證與學生證和相關的其他隨身物品。也在現場發現了人體骨骼組織,經DNA比對確認為黃某遺骸,初步排除也排除了他殺可能。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離我們而去。
  • 可可西裡終於被禁!「生命的禁區」有多可怕,看完你就知道了……
    前一段時間,可可西裡事故頻發... 為有效保護可可西裡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9月4日,青海格爾木市公安局發布通告: 禁止一切社會團體或個人隨意從格爾木前往玉樹州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開展旅遊、探險、非法穿越等活動。
  • 「生命禁區」可可西裡被禁!去了可能就回不來的地方,終於清靜了
    >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開展旅遊、探險、非法穿越等活動。被大家追捧的可可西裡原始狀態的背後,就是藏著如此惡劣的環境。搜救隊員還說,劉銀川挑戰的羌塘無人區裡太冷,氣溫會低於零下40攝氏度。他們帶上發電機和電熱毯都感到無力,更別說只帶了羽絨睡袋的劉銀川了。
  • 「e汽車」駛進可可西裡——DX7星躍的守護之旅
    可可西裡真正的主人是這些野生動物,一些人類的出現叨擾了它們以往的生活。人類造成的問題總要由人類來彌補,於是真正的「勇士出現」,他們肩負起了保護可可西裡的責任,而他們的安全由東南DX7星躍來守護。DX7星躍:守護者的守護者「勇士」不止是一個名詞,更是一份責任,可可西裡的巡防隊員憑藉著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一腔熱血鑄就可可西裡的新風景。
  • 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幼兒園」
    嚴冬季節的可可西裡滴水成冰。  上午九點,在索南達傑保護站駐站的巡山隊員趙新錄、鄧海平、達才,帶著奶瓶和奶壺,來到保護站後面的一片草地。  「可可西裡戶外太冷,手很容易粘在鐵鎖上。」鄧海平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圍欄的門鎖。「奶爸」來了,遠處8隻小藏羚羊迅速跑到巡山隊員身旁,用頭蹭他們的褲腿、咬衣角,簇擁著向草地的低洼處移動。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到底什麼是太極拳?申遺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讓我們走進太極之鄉——溫縣,聊聊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