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胡培明 通訊員 耿彤彤 趙玲玉
■凝聚「幸福育人,責任於行」的家園文化
臨清市實驗小學秉承「和樂尚美,臻於至善」的校訓,以「明禮、崇德」為宗旨,追求幸福快樂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在工作中積澱和凝鍊,內化於每個「實小人」心中的家園文化。
定期舉辦教師生日會
生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為讓教師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留下一份甜蜜的回憶,感受學校大家庭的溫暖,該校每個月都會為老師們集體慶祝生日,讓這個特殊的日子塗上一層溫暖的色彩。生日party簡單卻不失隆重,會場充滿了溫馨,大家品嘗著香甜的蛋糕,共同分享著生日的喜悅。
潤物細無聲,細小見真情。生日會雖小,卻體現了學校對教師們的情感慰藉和人文關懷,增加了學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從教幸福感,營造了「大愛?幸福」的校園文化。
評選「十佳愛人」
學校每一份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廣大教職工的無私奉獻、紮實工作。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所以很難用時間來計算教師的工作量,每位教師的工作更離不開廣大教職工家屬的關心與厚愛、理解與支持。為向他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元旦文藝晚會上,學校專門為教職工及其家屬頒發了「十佳愛人」榮譽證書,感謝他們的默默付出,鼓勵他們一如既往地支持學校工作,成為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的堅強後盾。
舉辦聯歡會
2019年12月31日,該校隆重舉行2020年元旦文藝晚會,大家齊聚一堂,喜迎新年。演出在《相親相愛》充滿青春和活力的歌舞中拉開帷幕。師生們奉獻了精彩的文藝演出,既有歌,也有舞;既有小品,也有朗誦;整個演出凸顯臨清市實驗小學這個「大家庭」的歡樂時光。每個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單位就是老師們的家,在體現自身價值的同時,老師們感到無比溫馨與快樂。
■歷練「以人為本,剛柔並濟」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學校的文化契約,是師生共同遵守的契約。該校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營造師生和諧發展的制度文化。
開啟建設學校章程,積極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學習和借鑑先進學校經驗,組建學校章程建設領導小組,從學校、師生、課程、教學等多方面明確職責、權利與義務,明確學校的追求目標,彰顯學校的辦學個性。
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發揮教師的主人翁意識,重新修訂各項制度。尤其是考勤管理制度,讓老師們有規可循,依歸而行。同時加大了「全勤」職工的獎勵力度,採用「10+5」模式,專門有5分用於對全勤教師的獎勵。考勤情況實行「周統計,月匯總,全勤人員每月公示」。
■伸展「自主整合,亮麗多彩」的課程文化
課程文化是臨清實驗小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校借課程改革的東風,本著繼承中發展,發展中創新,進行了獨具學校特色的課程文化建設。
著力打造英語品牌特色課程
該校在全校教師中精心選拔了10位經驗豐富的教師參加英語課題研究。積極創造條件,支持這些骨幹教師們參加各類業務培訓,邀請專家、名師來校現身說法,傳經送寶。選送英語學科帶頭人赴北京、濟南、青島等地名校參觀學習。英語骨幹教師在點讀技術的支持下,利用自然拼讀教學法,經過精心研究、大膽實驗,科學論證,創設了英語繪本閱讀課程。
自2018年10月份,課題研究步入正式軌道。前期該校對課題參與教師進行了專題培訓,對於「點讀技術支持下基於自然拼讀教學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量的研究」這一課題通過問卷調查,確立了課題實施方案。市教體局領導及校領導非常重視,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促成這一國家級課題順利完成。
開發學科特色課程
語文學科舉行了「居家聞書香」活動,鼓勵孩子多讀書,號召學生寫讀書感悟,擇優在公眾號發表。該校還開展了親子閱讀主題周活動,提倡家長和孩子同讀一本書,高年級把讀書收穫用思維導圖進行整理,低年級用圖畫的形式呈現。
數學學科則打破常規,突破時空的局限,開展了別樣的「空中數學周」活動。一年級「我是小小設計師」、二年級「我和數字交朋友」、三年級「創意對稱美」、四年級「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五年級「跟我一起還原現場」、六年級「思維先行導圖助力」。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孩子們發現數學中蘊藏著無窮的快樂。在遊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他們開始主動思索、發現總結、嘗試創新。
音樂教學採用最新的柯達伊教學中的科爾文手勢進行教學,並採用奧爾夫音樂遊戲對律動節奏進行訓練。
體育教學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並新編一套YES OK室內韻律操和之前的室內泡泡操大夢想家結合。
美術教學選取抗疫故事作為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孩子們的成長有藝術相陪。
■形成「仁愛敬業,樂學進取」的行為文化
收穫滿滿的研學之旅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和旅行都是人類豐富見聞、拓展視野、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而研學則是將二者完美融合在一起的非常有意義的活動。2019年10月6—8日,在臨清市實驗小學校長郭守峰的帶領下,該校五年級師生前往臨沂中印矽谷人工智慧研學營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學習體驗及創新實踐。2020年1月11日開始,六年級的孩子們赴天津參加了「傳承紅色基因,領略國之重器」主題研學活動。研學既提高了學生的生活技能,培養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團隊精神,又增強了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每次研學,都是一次特殊的教育與挑戰,一次不平凡的體驗與成長!
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
學校通過「升旗儀式」、學雷鋒活動月、「清明節」主題系列活動、「實小少年過五一」等形式,積極倡導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學生心中播下愛的種子。該校師生精心錄製的端午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等系列微課,全部榮登學習強國平臺。由此,學生了解了理論知識,受到了情感薰陶。
廣泛開展「十個一」行動
學會一項體育技能;掌握一項藝術才能;參與一次講故事(演講)活動;參與一次校園保潔護綠活動;參與一次研學活動;參與一次全天家庭小主人活動,承擔家務,盡孝心;參與一次創意體驗活動;開展一次諒解活動;參與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動;畢業時進行一次感恩活動。
■構建「立德樹人,家校攜手」的共育文化
學校與家庭緊密合作,互相配合,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人才的培養提供更健全的平臺。
建立家委會微信群,推動線上線下家校互聯互通
家委會是學校管理可靠的「同盟軍」。該校專門建立了一個由學校領導和所有家委會成員組成的微信群,號召家委會所有成員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工作獻言建策;提供教育資源,為孩子開闢更廣闊的發展天地。家委會微信群的建立,讓家校溝通更順暢,更快捷,讓家校共育更有效、更有價值、更富有生機。
舉辦班主任論壇,激活家校合作共育磁場
該校舉辦了兩次由全體教育幹部、班主任和所有家委會成員參加的班主任論壇,旨在讓班主任結合自己工作實際,現身說法,暢所欲言,搭建一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既有教育思想的碰撞,又有家校合作疑難問題的探討。「班主任論壇」的開闢,激活了家校合作共育磁場,有力地推動了「家校共育」新教育實驗的開展。
邀請家長進課堂,架起家校合作新橋梁
2019年12月16日,臨清市實驗小學「家長進課堂」活動拉開帷幕。家長進課堂,架起了家校共育的橋梁,既讓孩子們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拓寬了視野。又讓家長走進課堂,融入學校生活,零距離、全方位地了解學校的管理與發展,為家校合作開闢了一條新的綠色通道。
特殊時期「雲家訪」,攜手共進戰疫情
疫情期間,為保障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安全,幫助孩子們順利完成假期學習任務,該校在積極籌備線上教學的同時,組織全體老師開啟了一場「特殊時期」的「特殊家訪」。隔著時空,各班主任老師、任課老師針對學生在家遠程學習狀況和生活情況、掌握防控知識政策等方面,通過電話、QQ、微信、釘釘視頻等線上方式對每一名學生進行家訪。引導家長與學生共同製作假期活動計劃,讓學生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參與家務勞動,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舉辦「校長接訪日」活動,實現家校零距離接觸
本學期復學後,臨清市實驗小學舉辦了四期「校長接訪日」活動。帶領家長代表們參觀了文化氛圍濃厚的校園,詳細地向家長介紹了疫情期間學校開展的各項工作,以及開學後學校在教學常規、學生習慣、心理教育等方面的銜接。該校家長代表為學校的發展建言獻策,並對學校的常規性工作提出了寶貴的建議。「校長接訪日」活動,使家長們對實小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水平有了更深的認識,進一步密切了家校聯繫,實現了家庭與學校有效合作,互動共贏。學校將把「校長接待日」常態化,在學校與家庭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家校攜手,潛心育人,助力孩子美好的明天!
在實施文化薰陶的過程中,臨清市實驗小學堅持以開放的思路敞開大門辦學,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等立體式的策略引領老師們幸福快樂發展。學校充分開發、利用整合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陶冶和引領學生學生的精神狀態、文明舉止、行為習慣,讓學生懂得謙讓,懂得尊重,懂得珍惜。懂得關愛,懂得感恩。最終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