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寶玲:以「和」立校,辦師生共同成長、和諧發展的學校

2020-09-10 三秦教育視野

中考成績今日公布,學生和家長紛紛開始了擇校的過程 。華商報記者田雨菲採訪了陝西師範大學錦園中學校長助理、德育處主任崔寶玲,崔老師從《以「和」立校 辦師生共同成長、和諧發展的學校》,為我們介紹了師生共同成長、和諧發展的錦園中學。

   陝西師範大學錦園中學秉承以「和」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堅持把「和諧文化一亮點、學本課堂一特色、學生發展一專長、一個學生不掉隊」,作為學校發展的特色。通過和諧的教育,打造和睿的教師團隊,培養和雅的學生,建設和美的校園,讓教師與學生在「和」文化中浸潤,成為內涵豐富、氣質優雅的人。
   學校目前教師團隊中,省、市級教學能手、骨幹教師20多名市級教壇新秀15人,市級基礎教育名師25人,市、區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40多人,中高級職稱佔81%、碩士研究生佔45%。
   目前,錦園中學傾力打造了藝術類、體育類、學科類、科技類、文學類、社會類6大類共35個社團,比如:啦啦操、武術、外交英語、天文地理、趣味數學、漢字聽寫、創客人工智慧、航模、國學、錦帆文學社、書法、攝影、陽光心理、烹飪、傳媒等。為每一位師大錦園學子提供了多元化、層次化、特色化的教育內容。
   2020年陝西師範大學錦園中學面向城六區計劃招生人數200名,共分為4個班級,分別為2個重點班,2個普通班。

華商報記者 田宇菲

相關焦點

  • 辦一所師生共同成長和諧發展的學校 陝西師範大學錦園中學歡迎您
    這一年,學校堅持特色發展、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中、高考再創佳績,高考一本、二本上線率又有大幅度提升。學校緊密圍繞「四五規劃」總目標,堅持和諧發展,教育教學以及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 科學發展仁德文化 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學校注重學生的成長過程和生命意義,追求師生的精神與理想的和諧發展,崇尚一切有關人文發展的價值與追求,塑造課程改革、師生人格以及教育發展的完美。對此,昌平二中校長吳宇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說:「二中把『師生共同成長』作為學校科學發展的永恆主題。
  • 課程立校成就學校卓越發展
    學校以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為導向,抓住課程育人的主陣地,堅持課程立校,從頂層設計到課程開發,再到課程實施的全過程,集思廣益,精心打磨,尊重差異,科學布局,構建了「三層五向」課程體系,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成為促進學校卓越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成就了名校辦分校的典範。
  • 辦一流學校 育一流人才 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正式啟用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光明區區委書記王宏彬,區領導張宗平,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校長羅燦參加活動。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立校典禮拉開序幕。活動現場,與會人員觀看了學校宣傳片,與會領導共同為「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校牌揭幕。據悉,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總投資近10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6.1萬平方米。
  • 構建師生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樂園——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學創新發展...
    原標題:構建師生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樂園——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學創新發展之路側記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學創建於1964年,1999年晉升為西安市重點中學,2011年4月被評為陝西省標準化高中,2017年6月躋身陝西省示範高中之列。
  • 臨清市實驗小學:文化立校,為師生的發展謀幸福
    該校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營造師生和諧發展的制度文化。開啟建設學校章程,積極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學習和借鑑先進學校經驗,組建學校章程建設領導小組,從學校、師生、課程、教學等多方面明確職責、權利與義務,明確學校的追求目標,彰顯學校的辦學個性。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發揮教師的主人翁意識,重新修訂各項制度。
  • 建立和諧師生關係需加強自律和他律(圖)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師生在溝通方式、師生關係以及教師責任的理解等方面都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當前的高校師生關係存在哪些問題?建立和諧的新型高校師生關係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本版圍繞建立和諧的新型高校師生關係展開討論。
  • 王建新:辦一所不是校長說了算的學校
    分班分層為什麼不讓家長和孩子自己去選?智慧校園建設為什麼不讓信息技術老師去做?校園文化設計為什麼不找美術老師去問?今天上午,聽了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趙宏強教授所做的《學校共同體重構與治理體系變革》的專題報告,感觸良多。我想,時代在發展,原來我們認為是真理的話,今天未必就是。先前我們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 和而不同,師生共同成長一所偏遠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德育實踐
    或者說,我們究竟該為這樣的學生提供怎樣的幫助與服務,促使他們能像其他學校的孩子一樣積極向上、健康成長,甚至發展得更好?  所以,我們也在追問:我們的教育立足點該是什麼?應從何處切入?學生最需要什麼?我們該如何滿足?如果說教育是一種引領,那我們該如何引領?我們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依據是什麼?……要理出個頭緒,得出個結論且能取得個實效,真的不是那樣簡單。
  • 青島實驗初級中學:人本立校結碩果,五育並舉育英才
    在青島,提起青島實驗初級中學(青島育才中學),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這是一所著名的「金牌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根基的、成功的學習者和合格的世界公民。坐落在風景如畫的青島前海之濱的校園,形成了「人本立校,快樂育才」學校文化。
  • 洛陽市西工區實驗小學 讓和美文化陪伴師生幸福成長
    「和美」既和諧美好。和相應,美相隨。在洛陽市西工區實驗小學校長閆峰霞看來,和諧的人際世界,尚美的心靈世界,求真的知識世界,向善的精神世界的構築、積澱形成的是一種全新的和美文化。這種文化關注師生的生命質量和人生幸福,為學校教育帶來強大生命力。
  • 齊魯名校|青島實驗初級中學:人本立校結碩果,五育並舉育英才
    在青島,提起青島實驗初級中學(青島育才中學),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這是一所著名的「金牌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根基的、成功的學習者和合格的世界公民。坐落在風景如畫的青島前海之濱的校園,形成了「人本立校,快樂育才」學校文化。
  • "和諧與發展」話題作文導寫
    就社會而言,和諧意在建立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是我們的未來。構建和諧社會首先是構成社會的各個團體、各個團體的成員要和諧相處,人與自然之間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體現出團體與個人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學校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和諧學校,就是要把學校建成一個能實現師生和諧相處,實現學校和教師、學生的雙贏的理想、穩定、融洽的團隊。
  • 立德樹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新洲中學引領師生綻放幸福之花
    ,就是要為人民服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優質公平的教育,讓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讓他們都能夠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自建校以來,五任校長不斷探索,引領學校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內涵豐富的辦學思想體系,並被全體師生員工和家長所認可。2016年8月,張新燕就任新洲中學校長,她在學校原有文化積澱的基礎上,提出以「幸福教育」為辦學追求,打造「善文化」教育生態,為師生創造美好的家園。張新燕說,教育不僅是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同時更應該為人的發展服務。
  • 培養和諧師生關係之我見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繼續深入,很多教育專家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前提是要在校園裡建立一種健康和諧的師生關係,要求教師要把學生當朋友看待,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使學生真正能成長為一名社會所需的人。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要培養師生之間的這種和諧的朋友關係,應以平等、民主著手,愛是根本。
  • 我們追求咋樣的新時期師生關係?
    有學者指出,優良的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學校文化是以校內師生為主體創造並形成共識的價值觀念、辦學思想、群體意識、行為規範等構成的體系,是一個學校精神與氛圍的集中體現。學校文化的產生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活動,以及在活動中形成的關係。
  • 國務委員陳至立:加強學校管理 共建和諧校園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學校安全工作為中心,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首先我代表國務院,向不辭辛苦、默默奉獻、踏實工作在教育工作第一線的廣大中小學校長、老師們表示親切的慰問!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各有關部門,特別是為廣大中小學生安全健康成長做出貢獻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 泰安市岱嶽區山口鎮西太平小學:打造「善知文化」促進學校加快發展
    於校長在節目中為網友詳細介紹了上學年學校工作的亮點以及新學年學校重點工作的計劃。西太平小學前身是西太平聯中,始建於1964年,2015年搬入新校。學校確立「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辦學宗旨,堅持「以人文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打造「至善至美,惟知惟新」的「善知文化」為依託,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校加快發展。為加強學生管理,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培養善知少年,學校深入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 【優秀家長學校】促進家園和諧 形成教育合力
    為了結合我園「尊重幼兒的需要,培養健全的人格,激發大腦潛能『發展心智能力」的辦園理念以及「楷模立志,人文育人」的德育方針,家長學校也著重從提高家長自身素質、指導家長培養孩子德行習慣養成入手,積極探討摸索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中產生的各種問題,以促進家園和諧。一、組織健全,目標明確。
  • 家園協同 和諧創生——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長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曾說過:「幼兒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園協同教育各項活動的開展對共同致力於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