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遊戲《外科醫生》:醫學生練習新途徑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2日報導,越來越多的醫院、醫學院將虛擬實境手術列入外科醫生訓練中,虛擬實境遊戲《外科醫生》(Surgeon Simulator)提供的虛擬手術與醫學中的訓練有異曲同工之妙。

外科醫生在成熟之前,高壓專業要求他們至少用5年時間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年輕醫生從觀察手術開始,逐步可以在手術室中負責更多環節。在美國,醫學生在5年的學習中,每周需要練習80個小時,才能勝任實際手術。即使是熟練的外科醫生,在實際操作之前也需要排演一遍複雜的手術程序。如今,許多機構利用虛擬手術來讓醫生練手,提供一個仿真的手術預演的同時也可以安撫病人的心情。

《外科醫生》這款遊戲,利用虛擬實境,讓玩家沒有實際手術中的壓力,可以多次練習。遊戲融合了輕鬆娛樂的元素,並且還帶有黑色幽默風格,整個遊戲血腥但不失搞怪有趣。

李醫生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受過訓練,但他對準備虛擬的心臟和大腦的移植手術並沒有把握。遊戲的心臟移植過程中,在開始的一分半裡,李醫生檢查了病人的重要體徵,以便將傷害降到最低。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開始變得慌張起來,從有條不紊變得手忙腳亂。最終他及時地把心臟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但由於病人失血過多,因此他只得到了D的評價。

在他第二次嘗試中,李醫生操作更加自信,即使手術刀刺破了手指他還依然保持鎮定,發生小意外依然能夠臨危不亂。這次嘗試耗時短並且病人失血少,因此他得到了A的評價。

李醫生說,虛擬手術讓自己明白了手術中不能著急,不能想著更快,而要想著更好。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能將手術做到完美。如果將這款遊戲當做實際手術,首要考慮就是病人的狀況和手術的質量,這些都是需要訓練的。(實習編譯:武晗露 審稿:李宗澤)

相關焦點

  • VR大型遊戲設備價格一套vr設備大概多少錢
    無論是多好的投資項目,面對偌大的市場,強大的競爭壓力,都要在投資之前了解並清楚VR體驗館行情,還有對VR大型遊戲設備價格一套vr設備大概多少錢要了解清楚,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VR體驗來看,它更適合去體驗和嘗鮮,並不適合大眾消費者購買和使用,但是現階段VR線下體驗館卻給了我們一個好的選擇,我們可以花更少的錢來體驗新的VR技術,感受VR所帶來的魅力,就像曾經的網吧一樣vr虛擬實境設備的價格一般在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之間,詳細價格需要根據您選擇的產品及選擇的配置來定,這是正常價格區間。
  • 推薦給外科醫生看的書(合集)
    雖然沒有美國的華盛頓住院醫生手冊那樣更新的版本多(美帝住院醫生手冊基本上都是每年有新版),但對於一線的外科醫生來說,這仍是國內最好的案頭必備書。勸各位醫學生,年輕醫生熟讀這本書。在這個醫患矛盾激化的年代,也許這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3. 指南系列(NCCN)
  • 賤玩遊戲《外科醫生》 根本停不下來的殺人手術
    這就是《外科醫生》這款模擬扮演遊戲所呈現的美妙光景,通過見證可憐的Bob一次次突然死亡,將你培養成一名「對生命負責」的"白衣天使"。準備迎接開膛破肚的快感了麼《外科醫生》是一款手術題材的3D模擬扮演遊戲,遊戲中玩家將化身為一名"得了間歇性帕金森"的外科醫生,通過一遍遍重複讓患者Bob死的更快的手術,來「拯救」這位可憐的病人,遊戲口味偏重,
  • 醫生越老越值錢?斯坦福外科教授傳授 「獨家秘籍」
    這,其實就是醫學外科教育中嚴重缺失的一環:醫學院學生們臨床的觸覺教育。外科醫生們不論是動手術,還是外科檢查,手法和觸感都十分重要,但現有的傳統外科教學是怎麼教未來醫生們的呢?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還是靠筆、紙、幻燈片等年代感十足的方法,把理論教給醫生們。
  • 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
    2013,黑色幽默手術模擬遊戲。手術模擬2013中,你可以當外科醫生,親自操刀。獨特物理引擎的運用,讓玩家體會醫生的緊張感。下面來看下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攻略。 巴士單機遊戲
  • 模擬手術遊戲《外科醫生》安卓版8月14日上線
    最近伊波拉病毒肆虐,蠶豆網小編看過不少報導,現在對醫生可敬佩了,近日開發商Bossa宣布血腥醫療遊戲《外科醫生》(Surgeon Simulator)安卓版將於8月14日上線,《外科醫生》iOS版5月份就已經上線了。
  • 男女朋友是醫生(醫學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寫在前面:上周六的問題「男女朋友都是醫生(醫學生)是怎樣一種體驗」,坤妹收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回覆,感嘆大家都是靈魂段子手啊
  • 《外科醫生》評測:手術室醫生都是牛人
    其中外科醫生就更是一門技術活了,畢竟是一份靠刀吃飯的職業。沒有兩把刷子、容易手抖的小夥伴們,請儘快遠離,千萬別瞎鬧。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出人命的,人命關天你懂的。今天小編蝸牛給玩家帶來一款重口味的醫生職業模擬遊戲《外科醫生》,讓玩家在遊戲中體驗一下救人一命後的那種滿滿的成就感,同時也了解下醫生這份光榮職業背後的辛酸。下面咱們就馬上來個變身吧!
  • 惡搞手術模擬遊戲《外科醫生》登陸PS4
    【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2013年4月在PC平臺發行,並登陸iPad等平臺的惡搞手術模擬遊戲《外科醫生》製作公司Bossa工作室日前宣布:遊戲會在近期登陸PS4平臺。
  • VR恐怖遊戲《紙娃娃》上線PS VR應用商店
    作為VR遊戲發行商Winking Entertainment已經成為相當多產的公司,此前發布了諸如《Do not Knock Twice》,《Fated:The Silent Oath》和《Unearthing Mars》等遊戲。
  • 人民日報評「住培制度」:從醫學生到醫生 路有多長?
    經歷醫學院校教育的畢業生只是醫生的「半成品」,醫學生要成為住院醫師,畢業後必須接受為期3年的規範化培訓。周彬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2015級在讀研究生,目前在中日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他的帶教老師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曹彬。不久前,周彬接診了一位患者,初診為肺結核。
  • 顛覆傳統醫療:泌尿外科全息影像系統 給醫生一雙「透視眼」
    」發送出這樣一句話的簡訊,給北京各大醫院20餘位泌尿外科專家的一周後,吳階平泌尿外科中心首席醫學專家、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那彥群,在北京召集會議,為一項「冉冉升起」的創新——泌尿外科全息影像系統的臨床應用,展開學術討論,收到簡訊的主任、副主任們無一缺席。
  • 我是外科女醫生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總是以男性居多。實際上,女外科醫生更希望被公平對待。能不能幹好一件事從來與性別無關。 所以我認為,對女外科醫生來說,工作環境真的很重要。」福建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治醫師楊媛媛是基本外科開科以來上任的第一位女醫生。80後的她,言語談吐非常冷靜。
  • 業內:內科醫生收入靠回扣 外科醫生靠手術
    「內科靠回扣,外科靠手術」  —在「以藥養醫」體制下,醫生收入來源,除了醫院薪酬外,還有回扣、紅包和「走穴」等隱性收入  醫生收入,一直是醫改中的敏感話題。隱性收入不好統計,醫院發的錢有多少?  今年兩會前,鍾南山對廣州市所有三甲醫院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醫生帳面上的平均年薪是4.6萬餘元,但實際收入19萬餘元。
  • VR虛擬實境在遊戲行業的應用優勢
    虛擬實境技術最先在娛樂領域落地,大家最熟悉的3d電影,ar互動遊戲等,近幾年,vr技術在網頁遊戲中的應用也逐漸生成,那麼虛擬實境在遊戲領域的應用優勢有哪些呢虛擬實境技術可以大大增強遊戲的真實感、沉浸感,結合手、眼、耳多感官上刺激人的興奮感。
  • 重慶醫科大學第五臨床學院:把「醫學生」培養成「好醫生」
    重慶醫科大學第五臨床學院:把「醫學生」培養成「好醫生」永川日報記者 付 麗/文 劉 燦/圖        從「醫學生」到「好醫生」的角色蛻變,絕不是一紙大學畢業證那麼簡單。從2014年開始,國家大力推進以「5+3」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這意味著,一名醫學生想成為一名醫生,在經過五年的本科系統培養之後,首先要到國家認定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進行三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通過考核並獲取職業資格許可之後,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臨床醫生。
  • 頭條 「醫學生專業導航」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場實錄
    楊 璐:從病種上來說,我們主要關注免疫類、炎症類以及增生腫瘤類疾病。另外我們科現在也開展很多涉及顱底的手術,難度很大。因為顱內結構很複雜,因此我們醫院最近引進了一名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的醫生,大家聯合進行開顱手術。
  • 夏利民 | 心臟外科醫生的自我修養
    「如果,醫學院校能開設一門選修課程,專門講述外科史,由各專業的老師們授課——神經外科老師可以從顱骨上的鑽洞手術,講到導航下準確切除腦部深處的腫瘤,心胸外科老師則可以講巴提斯塔手術其實已經慘遭淘汰——或許這些歷史,能成為普通醫學生渡海之舟,指引前行。」我說。 他點頭同意。
  • 超越現實 不僅遊戲 VR/AR/MR應用一覽
    但這並不代表行業式微,相反經過時間和市場的大浪淘沙,剩下的這些公司已真正將技術實用化,很多僅局限於遊戲娛樂領域或者賣概念的公司都已經消亡。在看似平靜的環境之下,VR、AR、MR三大技術其實愈加成熟。隨著HTC Vive、Facebook Oculus、索尼、微軟等軟硬體廠商共同發力,讓視界超越現實已不再僅僅局限於遊戲中,而是逐漸走向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 醫學生畢業不想當醫生,還有哪些出路?
    醫學專業畢業後的對口工作自然是醫生,去醫院工作,但是很多學生畢業不想從事醫學,想要轉行,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事情。醫學專業畢業後不當醫生可以考公務員,進入市場監督管理機構,從事醫藥行業的監管工作,也可以考慮醫療保障局,為我國的醫療保障事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