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麟,資深媒體人,香港衛視副總裁兼執行臺長,前鳳凰衛視資深時事評論員。
笑傲江湖
提筆寫下這一行字時,天麻麻亮,一宿未眠,也不覺得睏倦。
這六個字,是閩南語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你自己喜歡做的事,無論其過程和結果如何,那都是你自己的選擇,都必須樂意去承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心甘情願地為此而擇善執著,而堅持不懈,而無怨無悔,是正確的人生取態。
記得在網絡上看過一篇介紹自己心路歷程的文章。作者說:「所有選擇都很難在事前論斷對錯或優劣,也許,根本也無所謂正確與否。跟著自己的真心走,充分思考,多一些權衡、少一些衝動,原則只有一個——莫讓此刻的決定成為明日的遺憾!還有一點,願意為所有選擇負責、要有承擔後果的擔當,就可以使任何決定都結下好的果子,所謂『歡喜做,甘願受』!人生本來就是來經歷的,只要能讓我們有所成長,就是好的。以此看來,沒有選擇會是『不好』的,端看個人的智慧,是否可以去蕪存菁,如此罷了!」多麼豁達的人生感悟!跟著真心去走,願意為所有選擇負責、要有承擔後果的擔當,就可以使任何決定都結下好的果子,所謂「歡喜做、甘願受」!
據說,比「歡喜做,甘願受」更高的境界是「甘願做,歡喜受」,前者指平時隨心所欲,錯誤的、不該做的,即使有人阻止仍明知故犯;而做了之後所受到的煩惱,當然必須自己承受,別人無法替代。後者則是分辨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該做的,再辛苦也很甘願去做,並抱著歡喜心耐勞、耐煩。
也許,這又是另一種境界,另一種解讀。
我是凡夫俗子,原本六根不淨,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總會遭遇到一些形形色色的人,既有逢場作戲的,也有認真執著的,既有帶著某些藉助或利用目的主動迎合的,也有基於真誠信任希望獲得某些幫助的,人難免會有識人不明之處,若心有旁騖,慧眼真睛頃刻變得老眼昏花,釀成諸多煩憂,也是人生常態。這時候,往往會用「歡喜做,甘願受」這句話來搪塞敷衍自己,過來人都明了,這種甘願受的滋味難以言盡,有過類似經歷或經驗的人,勢必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現代的人用糾結來加以概括,但也只能觸及到一點點皮毛,靈魂深處的那一點撕肝裂膽的痛,無以言狀。
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過困難時期,「瓜菜代」,「文革」,下鄉,接著就是改革開放,恢復高考,畢業之後匆匆忙忙成家立業,四處漂泊,謀生艱難,幾乎沒有經歷過當下年輕人青春期的歲月年華,這也就是王功權的私奔以及心路歷程剖白,會在我們這一代人中有所共鳴的緣故。
迄今為止,我大概只能停留在對「歡喜做,甘願受」的某種字義解讀,至於「甘願做,歡喜受」的境界,恐怕還要有更多的人生經歷沉澱之後才能有所領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