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媽媽:甘願做,歡喜受

2020-12-23 上觀

 

大寶的失落

 

自從去年聖誕節前我家老二出生後,每回我和老公一手推著嬰兒車一手牽著四歲的女兒逛商場,總能吸引不少同齡夫婦的羨慕眼神。不過人家羨慕之餘,總少不了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們好有勇氣啊。」

 

生二寶帶來的經濟壓力、精力消耗,已經被談論得太多。作為一個剛剛生好二寶的過來人,我想說說自己的經歷。雖然這個細節似乎有些「不起眼」,但實際上卻有著「隱形的力量」,並且你想繞也繞不掉。那就是有了第二個孩子,家庭關係會產生明顯的變化。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多一個孩子,家庭中每一條關係線都得「布好」,後方穩定了,才能順利過渡到雙子女家庭的新格局中。要是準備工作不到位,恐怕不得「產後焦慮症」也難。

 

首先感受到變化的,當然是大寶。我懷二寶的時候,女兒才剛過三周歲生日沒兩個月。計劃懷孕期間,我就常常給女兒「灌輸」有小弟弟小妹妹後的好處,讓她有個心理準備。

 

但真正懷孕後,孕初期我身體一直不適,常常要臥床休息,小心翼翼生怕肚子出狀況。自然不能像以往那樣,成天抱著女兒蹦啊跳啊肆無忌憚地玩鬧,也沒有心思去顧及女兒的心態變化。

 

直到有天晚上睡覺前,女兒突然嚎啕大哭:「我不想要媽媽生小寶寶,因為媽媽太辛苦了!」我意識到自己的緊張,無形中讓女兒承受了很多壓力,這才開始覺察自己對女兒情緒的忽略

 

真正的挑戰還沒有開始呢。我懷孕6個多月時,女兒開始上小班了,開始上學的兩個多月,女兒的情緒一直反反覆覆,不時哭鬧不肯上學。有一天,幼兒園的園長拉著我談心,反覆提醒我,孩子不肯上學,和你懷孕肯定有很大關係,一定要引起重視,否則後果很嚴重。班上老師也和我發微信,提到孩子有很強的焦慮感,總說擔心媽媽會離開自己。

 

懷孕8個多月時,有天送女兒上學,在班級門口,她突然大哭轉身往家的方向奔回來。我捧著肚子在後面踉踉蹌蹌地邊追邊跟著哭,那個狼狽樣至今歷歷在目。

 

照顧每個人的情緒

 

我知道,必須要重視女兒的心理建設問題了。和孩子爸爸深入交流後,我們決定做幾個方面的調整:

 

首先,每天都要給女兒充足的有質量陪伴時間,比如全心投入地玩遊戲、講故事、聊天,還有親吻和擁抱。其次,無論誰在孩子面前說「媽媽要生小寶寶了,不喜歡你了」這類話,必須當場堅定地告訴孩子「不可能的,爸爸媽媽永遠都愛你」。另外,買一些孩子喜歡的東西,告訴她是肚子裡的寶寶請「送信小天使」送給姐姐的。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不那麼好「忽悠」了,孩子會問「天使怎麼來送禮物?用什麼交通工具?小寶寶怎麼告訴小天使的?」這時候就是「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了,每次回答必須足夠真誠,連自己都相信是小天使送來的了,孩子也就信了嘛。

 

總而言之,當女兒逐漸感到媽媽有了小寶寶後,一如既往地愛自己,並且還得到不少額外好處,她也就慢慢接納了。二寶出生後,我依然提醒自己要儘量給女兒單獨的陪伴時間。所以現在,女兒是家裡最喜歡弟弟的。 

 

如果你認為搞定老大就可以順順利利養二胎帶孩子,那就錯了。又要做飯又要忙家務,還要幫忙帶兩個孩子,無私付出了一次後,還得繼續跟著你加倍付出的婆婆,有沒有情緒?當然有!

 

還有從老家趕來、和親家關係不怎麼地的老爸老媽,因為女兒生孩子不得不又一次與親家「親密互動」。彆扭的老媽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情緒?答案還是一樣,當然有!

 

要在自己身體經歷巨大變化的這段時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情緒,讓自己不受到周圍人情緒的幹擾,還得向他們展現出自己對他們的理解…… 這種種挑戰,事先哪裡會料到?如果提前知道的話,恐怕自己在計劃二胎時也得患上「二胎焦慮症」吧。

 

說到這裡,不知道是不是會嚇退一批還在猶豫要不要二胎的媽媽。經濟上的雙重壓力,體力上的雙倍付出,精力上的更多消耗,已經讓人望而卻步,更不用說還要經歷這麼多精神上的考驗。

 

意料之外的收穫

 

如今二寶出生已有100多天,細碎的牢騷發完,我還是要真誠且真心地說:生二胎,得到比付出要多得多,這完全出於我們意料

 

比如夫妻關係,因為兩人都變得更辛苦了,我們互相體諒對方的辛苦,彼此之間自然而然多了一層更深的理解。比如午夜,好不容易把兩個娃都哄睡後,兩人做賊般偷偷打開電腦一起看場綜藝節目,居然也變成了無比甜蜜而美好的事。

 

比如婆媳關係,以前女兒剛出生時的衣服都是婆婆洗的。有了二寶後,家務事多了一大摞,我主動將二寶的髒衣服攬了過來。每天頭一低「吭哧吭哧」搓衣服,才知道這些小衣服小褲子上無窮無盡的奶斑和便便是這樣難洗。

 

每次一邊洗衣服,就一邊在心裡默默感謝婆婆曾經這樣辛苦付出。對於她日常的嘮叨和指責,也有了更多的理解與包容。而親愛的婆婆大人,在目睹我因為有二寶變得更加勤快後,對我這個「搶走寶貝兒子」的媳婦,也變得更溫和了。

 

比如姐弟關係,有了小弟弟以後,女兒的愛心指數和關心指數「飆升」,對弟弟哭鬧、吐奶、不開心的敏感程度比我這個當媽的還要高。有一天我帶著女兒在樓下坐電動搖搖車,玩到一半,老公打電話來說二寶哭鬧著要喝奶。女兒一聽小弟弟肚子餓了,二話不說「噌」一下從還在唱歌的搖搖車上跳下來,催著我趕緊回家去餵奶。

 

當然,我也並非堅定的二胎「支持派」,每個家庭具體情況不同,每個媽媽的心態也不同。想要二胎可以有一百個理由,不想生二胎也可以有一千個理由。

 

對我而言,換尿布洗髒衣服、還有半夜陪倆娃睡覺的苦與累,是愛的代價。每個家人因二寶的到來而改變,是愛的流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多攢點勇氣帶在身旁是必不可少的。

 

所謂「甘願做,歡喜受」,自己在心態上準備好了,生養二寶,無論多麼不容易,也會幻化成「值得」兩個字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編輯:李寶花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相關焦點

  • 人間菩提:慈濟人的哲學 甘願做歡喜受
    長假症候調心性樂在工作耕福田遺愛捐軀救病患善用生命慧綿長2013年2月19日,在美國紐約有一位人間菩薩羅媽媽將近八十歲,但每天還是積極投入慈濟志業,負責紐約分會的香積工作,之前桑迪風災,所有餐點都由她的香積團隊來負責,不僅如此,慈濟各項工作也積極投入。
  • 甘願做歡喜受 探秘《風雲》泡妞秘籍
    在愛的國度裡,「你情我願」是最佳狀況,一個人甘願為心愛的TA做任何事,被愛的人歡喜接受著對方給予的愛意,愛與被愛在這裡完美展示。在《風雲》的世界裡,相愛的人們自有一番秘訣,接下來就來看看無往不勝的《風雲》泡妞秘籍吧。
  • 蘇錦章:甘願做歡喜受
    他說,閩南語中有句話叫「甘願做歡喜受」,意思是內心很甘願地去承擔這件事,即使做得很疲憊,仍然滿懷歡喜地接受。   新廠房年內投產對未來信心滿滿   蘇錦章是臺中縣沙鹿鎮人,在那100多戶人家的村子裡,每家都有一人出外做肉鬆生意。   1993年3月,蘇錦章在北京幫朋友做生意時,認識了一位來自武漢的大學教授。這位教授邀請他來武漢看一看。
  • 如瑞法師:甘願做 歡喜受
    我們知道了因緣果報的道理,就不要總是埋怨領導不公平,上天不公平,這個不公平,那個不公平,總覺得自己受委屈。實際各有前因的,都是我們自作自受的。你想想,世界上還有比自作自受更公平的嗎?因果絲毫不爽,是最公平的。
  • 父親冤獄學歷遭質疑 洪秀柱哽咽:歡喜做甘願受
    華夏經緯網6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洪秀柱25日傷心哽咽地表示,父親冤獄、她的學歷等流言「糟蹋」到她「要流眼淚」,但是她「歡喜做、甘願受」。這條路是她選擇的路,必須接受四面八方的考驗,自己的選擇,「歡喜做、甘願受」。   責任編輯:侯哲
  • 賴清德:歡喜做、甘願受
    賴清德則以「歡喜做、甘願受」來形容,他提及,自己是棒球迷,棒球哲學深深影響他,他說他如果是投手,就是把每一球穩穩投出,跟教練群一起面對,而目前事情推動還算順利。    針對明年總體經濟的期待,如何擴大內需?
  • 歡喜做,甘願受
    這六個字,是閩南語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你自己喜歡做的事,無論其過程和結果如何,那都是你自己的選擇,都必須樂意去承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心甘情願地為此而擇善執著,而堅持不懈,而無怨無悔,是正確的人生取態。記得在網絡上看過一篇介紹自己心路歷程的文章。作者說:「所有選擇都很難在事前論斷對錯或優劣,也許,根本也無所謂正確與否。
  • 甘願做歡喜受 記省紅會水上安全志願服務魏勇生
    「甘願做,歡喜受」 從始於個人興趣的從事公益活動,到執著於紅十字水上救生事業,不論如何艱辛,魏勇生都一路堅持著走了過來。 從「歡喜做,甘願受」到「甘願做,歡喜受」,是魏勇生從事公益事業以來的心路歷程,也是魏勇生對水救隊志願精神的詮釋。
  • 從事文化要歡喜做甘願受
    吳清友感慨,從事文化行業就要「歡喜做、甘願受」,值得用生命去投入,要是不能長時間保持這份熱情,就堅持不下去。他坦陳,自己從黑髮青年做誠品,今天已是一位老人,但至今也沒有在商業和文化之間找到平衡的模式,「沒有商業,誠品活不下去,但沒有文化,誠品也不想活了。」吳清友的一番真情演講,讓現場聽眾直言,「感動得熱淚盈眶。」
  • 臺牙醫不計花費赴偏鄉義診 稱「歡喜做甘願受」
    臺牙醫不計花費赴偏鄉義診 稱「歡喜做甘願受」 2014-05-27 10:46:15這位孩子口中的「王爺爺」,每月都自費搭飛機從澎湖往返新竹、雲林等地,為偏鄉小學生義診,俠醫義行卻十分低調,笑笑說:「只是做應該做的事情」。   26日一大早,雲林縣古坑鄉華南小學一群牙疼了好多天的孩子,早已排好隊等著「王爺爺」檢查。學生蔡嘉佑知道要拔牙,緊張得一直發抖,王醫師則一邊和他親切地聊天,突然鏘一聲,他的牙齒已經掉落鐵盤上,他說:「王爺爺人很好,讓他看牙齒一點都不可怕」。
  • 8月離職 吳清山不委屈:歡喜做 甘願受
    華夏經緯網7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教育部公教署長」吳清山昨日表示,依照個人生涯規劃,8月1日將歸建臺北市立大學,未來會繼續為教育奉獻,做行政不覺得委屈,「歡喜做,甘願受」。    臺「教育部」昨日舉行2015年度適性輔導列車第5班列車發布記者會,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做出上述表示。
  • 生了二寶後,聰明媽媽這樣做,媽媽開心大寶不孤單
    身邊有不少的二胎媽媽都有這種體驗,說生了二胎後,大寶受到了不少委屈。媽媽明明知道大寶受委屈想著對大寶好一點,可是常常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就把氣撒在大寶身上,事後感覺對不住就在物質上過多地滿足大寶的要求,以此來彌補心中的虧欠。說實話,我們家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那是我家二寶剛出生的時候,當時在醫院看到媽媽摟著二寶睡在床上,大寶寶突然哭著往外跑,邊跑邊說小寶寶跟他搶媽媽。
  • 孕媽媽謝依霖生二胎:盤點養兩娃的歡喜與憂愁、和諧相處的秘訣
    現在是二孩時代,雖然大家紛紛恭喜hold姐二胎得子,永遠幸福,但同時不可否認,二胎家庭會面對新的變化期,其中有歡喜,也有憂愁。一邊是看著兩個孩子在一起和平相處,畫面溫馨,爸爸媽媽自然會感覺歡喜又幸福;另一邊父母感覺憂心的是,對於二胎家庭來說,最大的困惑,莫過於在兩個孩子同時需要媽媽,這個時候父母多半認為做到公平很不容易。而且,如何引導兩娃良好的相處模式呢?
  • 讓大寶愛上二寶,聰明媽媽這樣做
    讓大寶愛上二寶,聰明媽媽這樣做文/清音01媽媽接著說:&34;&34;大寶突然很惱怒,聲音提高了八度。媽媽怔住了。媽媽沉思了一會,又問:&34;&34;大寶答。&34;媽媽又問。&34;大寶回答。&34;媽媽吹滅了那根最短的綠色蠟燭。隨後,大寶用他那根紫色蠟燭點燃了它。&34;大寶很堅定地說。這真是一位聰明的媽媽,她用非常巧妙的方式告訴大寶,二寶的到來,不僅不會讓媽媽的愛減少,相反,他們家庭裡的愛會越來越多。
  • 大寶一靠近剛出生二寶,二寶驚慌哭泣,媽媽打開襁褓後臉色難看
    但是二孩家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越來越多「大寶將二寶扔下樓,姐姐帶妹妹跳海」等讓人害怕的新聞出現,所以父母如何平衡兩個孩子,在二胎家庭非常重要。一天她打開裹著二寶的棉被,發現二寶身上青一塊死一塊的痕跡,本來媽媽還不相信這是大寶幹的,沒想到一問大寶,大寶竟然承認了,還說自己討厭妹妹,聽到真相寶媽臉色都變了,感覺到非常害怕。
  • 婆婆不滿二寶隨母姓,拿二寶當外人,媽媽認為自己沒錯,說出原因
    婆婆不滿二寶隨母姓,拿二寶當外人回顧內容:兩個孩子的媽媽小爽和丈夫約定好了大寶跟丈夫姓,讓二寶跟自己姓,卻反讓二寶遭受了婆婆的冷落,婆婆處處拿二寶當外人。小爽很迷茫,不知是否自己的決定錯了。外公其實很久之前也表示,如果自己有兩個孩子,會讓其中一個跟小爽媽媽姓,因為這樣更能體現夫妻相互理解,牢固感情。可能受父親的影響,小爽堅持覺得,讓二寶跟自己姓,是有好處的。為何執念?
  • 決定要二寶的前因後果
    在大寶9個月的時候為了更好的生活把她交給了婆婆帶,我和老公在北京上班,想著存點錢可以給寶寶點好的生活,半年後我和老公決定在北京周邊買一套房子,可是腰包太癟只能買一個40年產權的公寓,當時滿心歡喜想著這下可在這個城市落下了根,誰知道公寓這麼多的坑,買完房本身就欠一堆債是知道這時候又迎來我們的二寶,盡力壓力太大的我本身已經約好了手術。
  • 南京3個二寶媽媽的生存史
    NO. 1|職場媽媽帶二寶這類媽媽是「鋼筋混凝土」做的,上班、帶娃、家務一手抓,如果有老人幫忙還好一點,沒有的話請個下午接孩子做飯的鐘點工,小家庭就吭哧吭哧地運轉起來啦。媽媽們的時間是精確到分鐘的,走路都帶著風。
  • 二胎媽媽的焦慮:二寶沒人願意帶怎麼辦?
    微信媽媽群裡因一條急招月嫂消息炸開了鍋:爸爸長期出差,即將臨產的二胎媽媽晚上陪二寶在小區遛彎兒時摔了一跤,提前生下二寶。二寶出生了,兩邊家長還沒有決定誰來帶娃,寶媽出院後在微信媽媽群裡急招月嫂。算好年齡差,3—5歲最科學許多要二胎的爸爸媽媽直到二寶出生才發現大寶二寶之間的年齡差的重要性。有些家庭大寶比二寶只大了一兩歲,家裡時常發生爭搶,從搶爸爸媽媽到搶玩具,每天「雞飛狗跳」弄得父母精疲力竭。
  • 二寶駕到,如何搞定大寶的心理建設?
    我一鄰居三十七八歲了,最近生了個小兒子,全家人上上下下都圍著這個初來乍到的小寶貝轉上轉下的,歡喜得不得了。可唯獨她的大女兒看到剛出生的小弟弟,卻一直悶悶不樂。她有些不知怎麼辦才好?按她的內心,兩個寶貝都是她的「心頭肉」,她一個都不想冷落,卻一個不小心傷害了大女兒。她來問我,怎麼辦才好?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好像大寶還沒有從心底接受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