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在馬嵬驛殞命,李隆基的做法到底值不值,歷史已給出了答案

2020-12-16 黎顧百年

陛下,此女不可留!如不是此女魅惑陛下,又怎麼會走到如今的地步,現在全軍將士都對此女恨之入骨,請陛下下詔賜死此女。

盛世王朝在馬嵬驛這個地方用一個女人的性命湮滅了大軍將士的怒火,大唐終於興於李隆基,衰於李隆基。

盛世王朝最鼎盛的時刻,應該是中國唐朝的開元年間,此盛世正是由唐玄宗李隆基造就的,但是這個盛世因他而衰敗。李隆基在位之初,勵精圖治,任賢選能,大唐一步步地走向了繁榮富強,在當時的世界上,可以說讓任何一個國家都望其項背。

但是這個盛世的結果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就像是秦始皇一樣,也是奮六世之餘烈才有的結果,唐玄宗也不例外,有了祖上的積累,到他這裡,只需要繼續的延續之前的治國方略,在選賢任能方面不糊塗,那麼所有的事情就不會出現失誤了。

用現在的話說,男人有錢就變壞,作為擁有全天下的李隆基來說,前期的勵精圖治只不過是為了培養自己的聲望,培養自己的人脈,結果不成想還就如償所願了,既然這樣,全天下都是自己的,那不是可以高枕無憂了,玩樂也是可以的,要不然這個帝王不久白當了嗎?

盛世的坍塌就在於李隆基開始忘乎所以,只顧著盡情享樂了,而楊玉環此時進入了李隆基的生活中,正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李隆基似乎已經可以高枕無憂了,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只任用會說話的人,只要是能讓自己開心的那可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仕途前途無量,李林甫應運而生。

自從李林甫當丞相,整個大唐就開始變了味,欺上瞞下的本事李林甫做得滴水不漏,結果這個只知道享樂的李隆基,對外面的很多事情都是只知道好的,不知道壞的,報喜不報憂成了家常便飯。這就算了,還來了一個安祿山,這個胖子更是什麼能逗皇帝開心,就做什麼,結果把李隆基給逗得合不攏嘴,好處那就不用說了,藩鎮之間,如果真的像李隆基那樣設想,各有制衡,區域相對較小,也不會出現安史之亂了,但是當時的李隆基不知道是怎麼了,竟然把三個藩鎮的權力都交給了安祿山,不亂又怎麼可能呢?畢竟哪一個男人對權力都很重視的。

很不幸"安史之亂"來臨了,正是盛世而衰的那一刻,聰明的李隆基竟然拋妻棄子,只帶著楊玉環跑了,扔下了大唐的基業,扔下了萬千的黎民。封建時代這或許不算是什麼,但是也是對世家大族,王侯公子沒法交代的啊!

馬嵬驛成了楊玉環的喪命地,雖然不是李隆基下令處死的,但卻是他下令默許的,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皇位和女人比起來還是要重要得多的,縱然不是她的錯,但是面對著跟隨著自己的這些將軍臣子,有怎麼能放過她呢?

其實李隆基也知道,並不是他們不肯放過楊玉環,而是他們想殺了他這個皇帝,但是礙於封建時代的禮教,只能是殺皇帝身邊最重要的人才能解恨。奈何楊玉環就這樣被賜死了,封建時代,女人的命都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這一點可想而知,無論做到了什麼樣的位置,到頭來,還是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相關焦點

  • 大唐兵變馬嵬驛
    距今1200多年前的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六月十四日(農曆),午後,「刀槍劍戟嚴相逼」下的楊玉環梨花帶雨,千般無奈萬般愁怨地走向驛外佛堂。此驛名為馬嵬驛,此地名為馬嵬坡,史稱此變為「馬嵬兵變」。所以,當六月十四日中午行至金城縣西的馬嵬驛時,行進隊伍之怨戾已如欲噴之火山。對此,宰相楊國忠和天子李隆基,卻都不甚瞭然。已與李隆基歡愛十六年的楊玉環,更是一無所知。
  • 楊玉環之死對李隆基來說如精神大廈塌方,他晚年是怎麼過的
    在馬嵬驛兵變中親自下令賜死楊貴妃,這對李隆基來說,相當於一次精神自殘。風燭殘年,雄風掃地的李隆基從此真正過上了悽慘的生活。李隆基知道大勢已去,難以抵擋。大敵當前,曾經威鎮四方的一代君王亂了方寸。他作出了最為顏面描地的抉擇——逃跑。李隆基帶著楊貴妃,楊國忠,陳玄禮,高力士等一桿子親信西出長安,打算逃到四川。
  • 楊玉環趙飛燕打一成語是什麼?楊玉環古屍容貌復原圖是什麼樣的?
    楊玉環趙飛燕打一成語是什麼?楊玉環古屍容貌復原圖是什麼樣的?時間:2015-05-05 21:05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楊玉環趙飛燕打一成語是什麼?楊玉環古屍容貌復原圖是什麼樣的?
  • 美女楊玉環究竟有多美?容貌復原圖曝光後網友們都評價:太好看了
    隨著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妖貓傳》上映,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人楊貴妃又被大眾所關注。她香豔的宮廷生活、迷之死亡,以及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塑造出來的與玄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悽絕愛情,都令人想一探究竟。
  • 風流皇帝李隆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楊玉環只能排名第三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有許多風流人物,如毛澤東詞中的唐宗宋祖、秦皇漢武;羅貫中筆下的周瑜、孔明;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賈寶玉。他們都是風流人物。今天在我們這裡說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千古風流人物。上官婉兒是李隆基生命中第一個女人。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上官婉兒比李隆基大了21歲,他們之間怎麼會有什麼瓜葛呢?是的,他們之間是沒有什麼感情糾葛,但上官婉兒是才女,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謂千古第一才女。
  • 安祿山給楊玉環使了個眼色,就讓李隆基皇位不保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民在現實生活中,茶餘飯後談資。歷史是文化的傳承,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人類文明的軌跡。在歷史先河中,先人們通過筆記來記載歷史,讓後人可以更好的了解歷史和傳承歷史文化。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安祿山給楊玉環使了個眼色,就讓李隆基皇位不保的故事。
  • 楊貴妃35歲被勒死在馬嵬驛,為什麼會被日本人奉為觀音菩薩,怪哉
    導語在唐代時期,被日本人譽為觀音菩薩的女性到底是誰?據歷史資料記述,這名被日本人譽為觀音菩薩的女性便是楊貴妃,她是中國唐朝知名的舞蹈家和音樂家,因為才氣和姿色突出,被我國普通百姓稱之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原來是唐玄宗兒子壽王的皇妃,之後楊玉環遁入空門,後經唐高宗招回,封號為妃。那麼這名正宗的中國美女,怎樣變成了日本人的觀音菩薩呢?
  • 李隆基因楊玉環而差點亡國,楊玉環是歷史的罪人嗎?
    在歷史行進的拐彎處,男人們往往把罪孽歸於寵愛的女人身上,於是很多女人成了「歷史的罪人」。然而,比起其他紅顏禍水,面對唐玄宗的作為,楊玉環並沒有太多的責任。然而,在這方面,楊玉環似乎沒有太多的主動權。眾所周知,楊玉環曾是李隆基兒子壽王李冒的妃子,被公爹看上了,強娶了過來。這其中並沒見楊玉環勾引李隆基,主動請求成為皇妃,李冒也未見不滿。成為唐玄宗李隆基的皇貴妃之後,楊玉環也並沒有什麼政治野心,為自己爭取太多的政治利益。
  • 楊玉環為何獨愛吃荔枝?現代醫學道出原因,難怪被李隆基寵幸16年
    憑藉皇帝的信任,橫行不法,幹擾朝政,李隆基很快意識到了這種局面的壞處。外加楊玉環的故意作態,使唐玄宗心中明白過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天寶五年,楊玉環被趕回娘家,李隆基大腦明白,自己不能再沉迷美色,尤其是外戚專政。
  • 楊玉環一進宮,就與唐玄宗打的火熱,楊玉環死時李瑁是什麼心情
    歷史上的壽王李瑁是個悲劇人物,本身與太子妃楊玉環過得還算幸福,唐玄宗的武惠妃死後,唐玄宗開始尋覓新的愛人,而他偏偏看上了兒媳——楊玉環,於是就有了進梨園、入道觀、納為妃的情節。安祿山發動叛亂後,楊玉環跟隨唐玄宗流亡蜀中,途徑馬嵬驛,唐玄宗害怕士兵倒戈,採用丟卒保車的策略,用繩子結束了楊玉環的一生。流亡的途中,李瑁一直在唐玄宗身邊。當李瑁得知,唐玄宗用楊玉環的死來討好士兵時,他是什麼心情呢?
  • 31歲的楊玉環憑什麼受寵,讓唐玄宗魂牽夢繞,怎麼也離不開
    不知道她用了什麼法子,把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李隆基迷的顛三倒四,竟然不顧倫理綱常,硬是奪走了自己兒子的老婆。如果楊玉環僅僅是長得漂亮,斷然不可能這麼受寵,作為皇帝的唐玄宗什麼樣的美女沒有見過,怎麼可能僅僅因為漂亮就被迷住。更何況到了楊玉環31歲的時候,在惹怒了唐玄宗被送出宮後,依然讓唐玄宗魂牽夢繞。楊玉環的家庭背景可不簡單,能追溯到東漢末年的大士族弘農楊氏。
  • 從醜聞到佳話:唐玄宗楊玉環的「真愛」演變史
    次年,皇帝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等人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譁變,將楊國忠寸斬。唐玄宗讚揚軍士為國除奸,但陳將軍等力主處決楊氏。皇帝為求自保,不得已賜楊貴妃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年三十八。
  •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53歲的李隆基遇上22歲的楊玉環,真的是愛情?
    比如說李隆基和楊玉環所謂的「愛情」,其實真的有點可笑。電視劇裡面,李隆基遇見了楊玉環,才遇見了真愛,之前的一切都是逢場作戲。所以他關不上楊玉環是兒子的老婆,是自己曾經最愛的武惠妃的兒媳,也要讓她成為自己的女人。搶了兒子的老婆是事實,所以電視劇也只能把李隆基對楊玉環的愛表現得更狂熱。
  • 李隆基為何獨寵胖妞楊玉環?她不光身材豐盈,還有一項特殊絕技
    眾所周知,楊玉環是一個比較胖的女人,在現代人看來,胖女人相對於瘦女人來說更沒自信,但李隆基為何喜歡胖子楊玉環呢?01關於楊玉環和李隆基的愛情故事,只要是中國人都能說上兩句,就連小孩兒也能娓娓道來。但楊玉環的胖就真的非常胖嗎?事實上,從歷史記錄推斷來看,楊貴妃的真實體重應該不超過七十公斤,因為這畢竟是皇帝的妃子,李隆基本身是一個身材健碩的人,即便是中老年時期,也不可能因為發福而變成大胖子,以帝王的尊嚴來看,他不可能讓一個胖得變形的人和自己站在一起,楊貴妃當然不可能是一個一百公斤的大胖子了。
  • 李隆基為何會娶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原因說出來很羞恥
    楊玉環是李隆基霸佔的兒媳,後來又成為楊貴妃。他的兒子叫李瑁。他是李隆基與寵妃武惠妃的兒子,名列第十八位,小名十八郎。在五歲時李瑁被封為壽王,十七歲時娶楊玉環為妃,五年後,母親武惠妃死於李瑁之手。當武惠妃死的時候,她38歲,李隆基52歲。那時候李隆基妃還不少,但武惠最寵愛。
  • 當年李隆基最愛的女人並不是楊玉環,而是另有其人
    當年李隆基最愛的女人並不是楊玉環,而是另有其人在大唐的歷史之中,不管是新唐書記載的還是舊唐書記載的。讓當時的李隆基一度的變的口風非常差,有人覺得他已經開始昏庸了。但是如果不是這個樣子,當年的按時吃飯,可能也就不會發生了。當時李隆基一手創辦的大唐江山也就不會變得如此狼狽不堪。這樣的結局和當年誘惑商紂王的妲己又有什麼區別呢?不過不同的是。楊貴妃這個女人確實得到了後人的同情,人們都覺得大家都覺得在故事的結尾中,楊玉環的遭遇是最讓人同情的,而他們之間的愛情也是最能夠被原諒的,不管最後的江山變成什麼樣。
  • 李隆基與楊玉環老夫少妻,為了助興研究的「風流陣」是怎樣的呢?
    七十二年,李隆基經歷了刀光劍影、風雨交加,終於登上了夢想中的王位。那年,李隆基二十七歲,正是個精力充沛的少年,開創了彪炳史冊的「開元盛世」。人們所說的溫飽思淫慾,隨著年齡的增長,李隆基對所取得的成就也逐漸滿足了,逐漸開始沾染了驕奢淫逸的惡習。李隆基本上是一個多情的人,他風度翩翩,是世上少有的風流之人。楊玉環和李隆基的愛情故事也為世人廣為傳頌,在這段時間裡,一些宮廷秘密也慢慢流傳開來。當唐玄宗遇上楊玉環之前,他曾對後宮眾美人,實行過「雨露皆沾」的戰略思想。
  • 中國歷史上突然消失的4人,至今下落成謎,他們到底去哪了?
    其實這樣的道理在歷史事件當中也廣泛存在。比如說我國歷史上,有神秘消失的4位名人。直到現在,歷史學家們也沒有辦法從任何文獻古蹟當中找到這4位名人的下落。第1位名人就是西施。西施在我國的影響力比較大,是我國四大美女之一,同時也被譽為四大美女之首。可見其美貌與才華已經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認同。而關於西施的最終結局,有不同的說法。
  • 楊玉環為何獨愛吃荔枝?現代醫學給出答案,難怪被唐玄宗獨寵16年
    楊玉環又名楊太真,於公元719年出生,比唐玄宗整整小了34歲,但是歷史的奇特之處就是:皇帝的愛情不受年齡的約束。楊玉環經過重重的挫折之後,最終還是跟李隆基之間發生了讓人羨慕、遺憾、不屑百感交集的愛情。很多人以為,李隆基就是一個見了美人就走不動的昏君,看到楊玉環之後就被她深深地迷住不能自拔。其實不然,李隆基曾經也是開闢過開元盛世的明君,而且他對於自己「好色誤國」有過清晰的認識,並曾經試圖克服過——但都失敗了。為什麼李隆基那麼愛楊玉環呢?也許可以從楊貴妃愛吃荔枝這個角度來解釋:現代醫學揭開真相,難怪被李隆基獨寵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