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父母虐童事件,「該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孩子?」

2020-12-19 家有學霸不用愁

今天上午,宿州市埇橋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一起虐童案。2019年9月23日,由宿州市公安局埇橋分局提請審查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喬某某虐待兒童案,經宿州市埇橋區人民檢察院審查,依法以故意傷害罪(重傷)批准逮捕。

事件回顧

8月19日,一則「宿州5歲女童不幸遭遇」的爆料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女童小婷(化名)遭到親生父母虐待,渾身傷痕累累。日前宿州警方發布通報,小婷母親已因涉嫌虐待罪被刑拘,父親因要照顧家裡8歲男孩而被取保候審。

據爆料透露,今年5歲的女童小婷(化名),家住宿州市埇橋區南關街道某社區。8月18日上午10點左右,小女孩的姑姑帶女孩到皖北總醫院看病,醫生揭開小女孩身上裹著的被單後,當時就心疼得落淚了。孩子身上有多處大大小小的新舊傷口,有燙傷和燒傷,還有牙齒掉落。護士在換藥時發現,孩子有的手指指甲蓋都沒了。由於病情比較危重,上午10點孩子進的醫院,11點醫生就為孩子下達了病危通知。此後,受傷女童被轉到河南永城市新城醫院接受救治。

據悉,小女孩的遭遇被曝光後,宿州眾多愛心人士自發前往該院看望孩子。多名愛心人士及組織為孩子捐款數萬元的醫藥費用。

社會思考

一個孩子面對虐待自己的父母要怎麼自救?這個答案恐怕很難給出。有機構對2008年—2013年6年間媒體報導的697例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進行統計後發現,84.79%的案件為父母施暴,其中親生父母施暴佔74.75%。但實際上,很多孩子連「說出來」這一步都做不到。

因為和父母之間天然的情感聯繫和人身依附關係,被虐待的兒童往往是默默忍受,不知該向何處求救。父母和孩子在資源和力量上存在著天然的差距,孩子力量弱小,無法獨立生活,他們必須依賴父母無微不至的愛和關懷、生活上的照顧和經濟上的支持才能順利成長。

這種依賴關係,在不同的父母眼中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有些父母覺得孩子沒有能力獨自面對這個世界,自己一定要多呵護他,讓他有安全感,讓他快樂成長。但在另外一些家長眼中,孩子的這種依附則成為了家長的權力來源。

因為擁有這種權力,他可以掌控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服從於自己,在孩子不聽話、惹自己生氣的時候通過資源的控制和言語、行為上的暴力懲罰孩子,從而讓孩子被迫屈服。

即使虐待行為被社會發現,怎樣妥善保護受害兒童,仍然是一個難題。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條,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那麼什麼樣的情形構成虐待罪?比如身體虐待,對兒童所造成的非意外性身體傷害,導致其死亡、外型損毀、身體功能損害或喪失;精神傷害,辱罵、恐嚇、排斥兒童等行為。

但家庭內部的暴力,處理起來確實更為複雜和棘手。尤其是未成年人,沒有自訴能力,類似事件的發現,往往是靠「意外」或者「多管閒事」的路人。因而鼓勵孩子說出來並尋求幫助,就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在保護兒童方面的法律主要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反家庭暴力法》。但是前者是指導性、原則性法律,可操作性不強;後者是立法方面的一大進步,但由於缺乏制度配套,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有虐待行為的父母,要追究其責任,剝奪其監護人資格,門檻還比較高。如果受虐兒童經法醫驗傷沒有達到輕傷或輕微傷的話,一般對其父母僅僅是批評教育。

但是如果長期使用暴力和壓迫的方法管理孩子,他會變成什麼樣呢?沒有溝通,沒有關愛,甚至不顧及孩子自尊的辱罵毆打,只能讓他心中的叛逆和反抗越來越多,甚至在他稚嫩的心靈種下仇恨的種子。

去年,12歲男孩殺害媽媽的事情震動全國,村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不為什麼,我恨她。還有那個20年後打老師的人,他說:當你就因為我上課打瞌睡,老師讓我蹲在講臺下面踹我的頭,那個畫面折磨了我很多年,在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我要為13歲的自己討回公道。

強權和暴力壓迫下,永遠沒有真正的和平與穩定,即使是在最親近的人之間。

事件中虐童的父母相信一定會得到法律的嚴懲,但永遠也喚不回這個孩子童年的記憶了。

所以,那些真正智慧的父母從來不會用這種不平等的權力來壓迫孩子,而是把孩子當作他們的朋友,尊重他們的選擇,傾聽他們的聲音,解答他們的困惑,陪伴和支持他們的成長。

最好的教育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最重要的東西是看不到的。父母給予的尊重和愛就像孩子生命裡的光,讓他們即使身處最艱難的環境也依然能看到生命的方向和未來的希望。

兒童保護是一項複雜而系統的工程,目前我們社會對兒童的保護,還比較粗疏。當一件又一件虐童事件曝光時,公眾的怒火一次次被點燃,但是僅有憤怒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的是改變。

相關焦點

  • 「踢貓效應」作祟,「虐童事件」頻發:孩子,該拿什麼拯救你?
    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誰都希望有一個充滿幸福與歡笑的童年,但有很多孩子卻在棍棒的邊緣徘徊,每天都在驚恐與無助中惶惶不可終日。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推算,中國受虐待兒童數可達1000萬。僅2014年上半年,被媒體曝光的虐童案就有104起,其中死亡兒童47名,而親生父母卻是虐待兒童的主力軍。
  • 虐童事件頻發,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據了解,2017年11月22日晚開始,有十餘名幼兒家長反映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並提供孩子身上多個針眼的照片。隨後,北京警方展開調查,並於11月26日晚就該幼兒園疑似遭針扎、被餵藥一事進行了通報,涉嫌虐童的幼兒園國際小二班教師劉某被刑拘。
  • 虐童事件讓人揪心,家長該怎麼辦,給你這幾點建議
    目前該教師已經被停職,並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15日,處1000元罰款。近幾年,幼兒園虐童事件時有發生,每次這樣的新聞一出來總能揪住父母的心。被曝光的幼兒園虐童事件當事人都受到了處罰,一般的都是被開除、單位罰款或者公安機關拘留並處罰款。
  • 幼師虐童事件頻發:針扎虐打、性侵,如何保護孩子免遭侵犯?
    【導讀】:近些年來,幼師行業頻頻曝出虐童事件,很多懵懂的孩子被幼師進行毆打虐待,乃至於性侵。我們無法想像經歷過這些不幸的孩童會有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幼師對孩子教育生涯起到一個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即使頻發虐童事件,家長們都不得不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中。
  • 幼兒園8名孩子身上現針眼,家長該如何防範虐童事件?
    虐童事件不止此一件,許多虐童幼兒園都曾被報導過:有家長懷疑孩子被虐待後,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作為一名家長,每每看到有虐童事件後,都無比擔心自己的孩子,他在幼兒園裡是否安全?家長又該如何保護他呢?建議可以從這三點出發:(1)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繪本書還是孩子喜愛的閱讀方式,而目前可以買到的繪本中,有很多是教導孩子如何自我保護,包括防性侵、防虐待等方面的內容,適合家長陪伴孩子多次閱讀。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家的是男孩,是不是不用學「防性侵」的知識了。
  • 幼兒園虐童事件:弱者何苦為難弱者!
    近日,攜程親子幼兒園虐童事件持續發酵,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通過進一步的調查發現,虐童非一個老師所為,也非偶然事件,也就是說這是一件多位老師參與,長期性的虐童事件隨著這樣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更多細節曝光,網上一下炸開了鍋,眾多網友們表達著自己的憤怒與同情!
  • 虐童致死事件過多,日本擬頒布「禁止體罰」法案
    ,令人寒心憤怒的虐童事件時不時就會發生。每次一發生「虐童致死」的事件,心裡就會有一萬句媽賣批跑出來,真想把這些父母揪出來好好質問一番。由於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虐童致死事件,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怒。這樣的父母,是孩子身邊「披著羊皮的狼」,嘴上說是為了「教育」,其實不過是為了發洩罷了。而且,在日本發生的惡劣虐童事件遠遠不止這一件。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焦洪昌談虐童事件折射的法律缺陷
    [焦洪昌]:我覺得虐童事件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問題。首先,我的一個基本判斷,虐童事件還是一個個別性的事件,不是整個社會幼兒園都存在虐童的問題,這還是一個個別的現象。【詳細】 加強法律普及宣傳 減少法盲悲劇   [網友一天一地一廣仔]:從「彭宇案」、「小悅悅事件」到現在的「虐童」事件,你怎麼看道德淪喪的問題?作為法律專家,你會呼籲什麼?   [焦洪昌]:我覺得這個網友提的問題非常的重要。
  • 虐童事件背後是「不合格父母」 律師呼籲虐待兒童罪入刑
    虎毒尚不食子,可這對父母卻對親生女兒痛下狠手,實在讓人難以理解。《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此案更讓人詫異的是,法院認定,父親郭某雲在共同犯罪中罪責相對較輕,而母親唐某玲對女兒小玲施暴更狠更多。事實上,在目前辦理的虐童案件中,不幸的孩子遭受的暴力絕大多數都來自於父母,可以說每一起虐童案件背後,都有一名情緒失控的家長。
  • 幼師虐童事件再現!年輕家長深感焦慮:我們該何去何從?
    近年來,教師違規體罰學生事件和幼師虐童事件頻發。9月18日,合肥廬陽區南國花園幼兒園發生了一起幼師虐打兒童事件。一名幼兒園老師在幼兒園樓頂連續掌摑一名小男孩。旁邊樓上的監控拍到該園老師虐打小男孩持續近5分鐘。期間還有老師上來查看,但是當她看到這一幕時不是選擇阻止而是選擇直接離開,似乎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 盤點今年14起嚴重虐童事件 繼父母超三成
    人民網9月24日電(歐興榮 實習生 田暢)9月22日,廣州汕頭一父親虐待其親生兒子,並在網上曝其慘照說「打到6點,天亮了,哈哈,還沒死」此虐童事件在網際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在微博接力、公安機關的共同努力下,確認事件發生在汕頭市潮南區。目前涉事男子去向不明,男童身體暫無大礙。 「虐童頻發到底為何般?」
  • 虐童事件背後:受虐的孩子們該如何面對早已殘破的世界
    網友紛紛指責生母及生母男友對女童的惡魔行徑,並建議嚴懲罪犯,甚至有人提出了死刑,雖然大家對「虐童案件」的審判力度心知肚明,但此次事件的惡性程度觸及到了人性底線,唾沫星子滿天飛,要是真能將兩人拖出來遊街示眾,想必連口水都能淹死他們。
  • 虐童事件父母扎心,預防幼兒園虐童,重點不在裝監控,而是這三點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間,媒體報導過的幼兒園虐童事件高達19起。 虐童事件頻頻發生,每一次虐童新聞的出現,就是在扎父母的心,所以家長們為了避免自家孩子受到同等遭遇父母想要真正做到預防幼兒園虐童,關注的點不應該是監控,而是以下這三點。
  • 幼稚園老師虐童現場:毆打推倒餵芥末,杜絕虐童事件要注意3點
    9月28日,呼和浩特鼎奇幼兒園昭君園的多名孩子身上有針眼的消息讓我想起了之前刷屏的親子園虐童事件。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真的是氣憤不已。竟然還有這樣的親子園老師!毆打、推倒、還有餵芥末(居然是半管,一小口我都承受不了),噴消毒水,餵安眠藥……而那些孩子都基本上不到2歲!
  • 虐童事件:施暴者可恨,但家長更應該注意這些!
    昨天,紅黃藍幼兒園虐童,給孩子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11月初,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打罵孩子,餵孩子吃芥末;太多虐童事件,多到我只能長長呼氣壓抑心裡那份沉重,不想再列舉了。 海恩法則說過,每一起嚴重的事故背後,必然有29起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 把孩子當搖錢樹的父母們,虐童絕非家務事
    哪怕是親生父母,只要涉嫌虐童,法律就是不允許的!3歲的小佩琪長期被非正常餵食,體重已達70斤,遠超同齡兒童的正常體重標準。如果不是疾病所導致,而是因為父母的過度餵食導致並經檢測、評估等,確定存在實質性損害的,一般可以認為父母過度餵食侵害兒童健康權。從主觀角度看,父母強迫進食並不是直接追求折磨摧殘的結果,而是為了追求流量,對損害後果有放縱和默認,可構成間接故意。
  • 義大利華人幼兒園被曝虐童被捕 幼兒園虐童事件何時休?
    義大利普拉託一華人幼兒園曝出虐童事件,兩名華人女教師被捕,一名接受調查。警方隱蔽攝像頭拍下的錄像顯示,這些教師多次強行拖拽、腳踹、推搡,用棍棒毆打幼童。一名名為Zheng Moli的嫌疑人稱自己在中國獲得教育學位,這種教育方法在中國很正常,「沒人跟我說在義大利不能用教棍打孩子」。
  • 長春幼兒園老師虐打男童,警方已經立案,虐童事件引人深思
    11月27日,吉林長春新學都幼兒園一家長稱給孩子洗澡時,發現孩子身上多處淤青且伴有紅腫。查看幼兒園監控發現孩子被老師孤立,並對其又掐又打。據家長稱起因是孩子不吃飯,該老師也已經承認有打孩子的行為。對此幼兒園回應稱,涉事老師已停職,目前警方已立案調查。
  • 虐童!又是虐童!用這25個問題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不要只問「今天過得怎麼樣?」
    ,留給我們的陰影還沒散去,昨天又看到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再次讓人出離憤怒。我們不禁要問:面對著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出那樣的事情?事情還在發酵,我們在等真相的同時,也許最該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了解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保持順暢的溝通對話,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那句簡單的「你今天過得怎麼樣」,已經遠遠不能作為庇護孩子的護身符。
  • 法治日報:逾八成虐童案為父母施暴,織密法律保護網預防抵制
    事實上,在目前辦理的虐童案件中,不幸的孩子遭受的暴力絕大多數都來自於父母,可以說每一起虐童案件背後,都有一名情緒失控的家長。相關專家認為,這與傳統的教育陋習和父母的人格失範不無關係,「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傳統觀念在不少父母心中根深蒂固,一些父母容易將自身產生的負面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將發洩的途徑投向無力反抗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處於弱勢的孩子很少會主動尋求救濟,虐童事件很難被及時發現,而施暴者在這一過程中往往變本加厲。上述《研究報告》顯示,未成年人對父母的家暴行為進行報案的只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