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孩子們已經開學了,在此提醒廣大家長,在校期間、上下學路上仍然莫忘孩子的健康防護。
正確戴口罩
現階段,仍需要在必要時佩戴口罩,特別是人員密集的相對封閉場所。戴口罩的注意點:
一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臉型選擇符合標準的口罩。天氣比較炎熱時,建議使用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二是要讓孩子隨身帶好備用口罩。口罩戴的時間長了就易被汙染,一般建議連續佩戴4小時即應更換。孩子到了學校後,如隨手脫、隨意放口罩,也存在各種被汙染的隱患。所以家長要在孩子書包裡放1-2個備用口罩,放在乾淨的保鮮袋內,提醒孩子按時、按需更換。
三是要提醒孩子勿隨意用髒手觸摸口罩。要告訴孩子,戴、取口罩時都需要先清潔雙手,暫時取下的口罩不要隨意放在桌上或塞進口袋。如需再用,可以用一個乾淨的袋子裝好,以免被汙染;如需丟棄,要丟棄到指定的垃圾箱。
做好手衛生
這是提倡所有人長期保持的好習慣。學校要對公共重點場所每日定時消毒;教室門口要放置洗手液,學生進教室前先洗手。
孩子自我管理意識較薄弱,又頑皮好動,很容易弄髒雙手,還有些孩子有下意識用手揉眼、摸鼻子、觸口唇的行為,萬一手上沾染了病原菌,就可能「趁虛而入」,誘發疾病,所以勤洗手非常重要。
老師要經常提醒孩子,在進出教室、吃飯前後、兩便前後以及弄髒手的時候,都要仔細清洗雙手,讓他們養成自覺洗手的習慣。
上學途中如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也要提醒孩子不要四處亂摸。家長可以讓孩子隨身攜帶一小瓶免洗洗手液,在手弄髒又沒有水源的時候,可以及時清潔手部。
聚集保距離
密切接觸容易導致病菌交叉傳播,疫情期間大家都有意識保持社交距離。但孩子上學後自我保護意識比成人差,學生之間難免接觸,防聚集對孩子來說確實有一定難度。
在課間說話、活動、就餐等情況下,都要反覆提醒孩子保持一定的間隔距離。同時,學校教室內的開窗通風也很重要,以利空氣流通。
此外,孩子身體不適要及時在家休息,及時就診,千萬不要帶病上課,杜絕病情交叉傳染。
營養要全面
家長仍需要重視孩子的飲食營養,保護脾胃之氣。特別是早餐,為保證整個上午的學習供能,應注重搭配合理。雞蛋、牛奶能夠提供蛋白質等,滿足孩子需要的能量;另可適當進食米粥或包子,充飢和胃;還可以在早餐菜單中適量加些蔬菜、水果。
總之,孩子早餐關鍵在於營養要全面、清淡易消化,能量要保證,要顧護脾胃之氣。在校期間多飲水,提倡喝溫水或常溫水。
中醫來調理
回到學校後,聚集的機會會增多,學習的壓力會增大,上學往返的疲勞會增加,兒童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隨之會上升。
此時,對容易生病的兒童,中醫中藥調理也非常重要,根據體質,辨證施治,體質調理後,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後防復」。
作者:姜之炎(作者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編輯:儲舒婷責任編輯:唐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