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開學
孩子在校的安全
是每個家長的心頭大事
防疫常態化下
教孩子學習下面的防疫九圖
記牢防疫10條
父母更放心
1
口罩隨身備
返回校園意味著孩子們聚在一起,家長們不免擔憂:天氣還沒涼快,口罩戴不戴?上海市疾控中心兒童青少年健康所副所長羅春燕表示,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及教育部發布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開學後中小學生應隨身備口罩。她建議,如果使用公共運輸工具上下學,路上應戴口罩。如果是私家車接送或步行上學,也要在書包裡多備兩個口罩,有需要可以拿出來戴。羅春燕說,市面上孩子的口罩有許多選擇,家長要選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最好根據孩子年齡選擇不同的型號,不要盲目追求花哨款式、特殊功能或者太高的防護級別。
2
體溫每天測
暑假裡,學校、幼兒園要求家長每日上報學生的體溫,這個習慣仍要保持。家長需要和孩子再次強調防疫的重要性,開學後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各項防控措施,尤其是每天早晨出門前要監測孩子的體溫和身體狀況,一旦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立即向老師請假,不要再去上學,不要怕耽誤課程而隱瞞病情。本地疫情防控形勢穩定,不必過度擔心,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仍需注意防護和健康狀況監測。
3
健康狀況及時報
家長幫助孩子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咳嗽、乏力、腹瀉等症狀,不要上學,居家觀察科學就醫,及時報告班主任。
學生和教職員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應當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並及時報告學校。
4
洗手不偷懶
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規範的洗手方法:洗手時,應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仔細揉搓手心、指縫、指關節、大拇指、指尖、手腕,再用流動的水衝洗不少於20秒鐘。外出隨身帶上手消毒劑或消毒溼巾,在不具備洗手條件的時候,及時進行手消毒。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這十種情況一定要洗手:
5
謹防秋冬傳染病
上海市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發熱門診負責人張婷表示,從往年經驗來看,秋季開學後,會出現流行性疾病逐漸增多的情況。暑假期間,孩子們不是在密集接觸的環境,所以接觸感染疾病的機會較少,而開學後加入集體生活,呼吸道傳播疾病、流感、秋季腹瀉等患者可能會增多。
「秋季腹瀉主要是輪狀病毒引起。5歲以下的嬰幼兒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大部分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輪狀病毒腸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也有少部分孩子因為腹瀉嚴重導致脫水等問題,除了輪狀病毒之外,稍大的孩子也會感染諾如病毒,所以家長們依然要提高警惕。」
6
食堂就餐應注意
7
教室、宿舍防疫這麼做
出宿舍:準備好所有出門的物品,洗手或使用免洗酒精凝膠,正確佩戴口罩(氣密性檢查),宿舍開窗通風。
上課時:注意通風,出入教室最好洗手,隔位就坐。
回宿舍:摘下口罩,回收到指定位置或廢棄,用免洗消毒劑、洗手液洗手,及時消毒手機、鑰匙等隨身物件。
8
均衡飲食強體質
兒童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和行為形成的關鍵期,防疫期間更要注意膳食,保證兒童青少年營養均衡和身體健康。
9
鍛鍊身體提升免疫力
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讓孩子通過鍛鍊身體提升自身免疫力很重要。學校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同時,保證學生們的體育鍛鍊時間,引導學生恢復體能、放鬆心情。
此前,教育部發布《關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師生體育活動應安排在戶外或通風較好的體育場館進行,一般保持1.5米間距,或對間隔距離進行最大化安排,儘量減少接觸。不得佩戴N95口罩進行體育運動。低風險地區學生在校參加體育活動時不需戴口罩。體育課前教師應帶領學生充分做好熱身運動,課中要關注學生的機體和情緒變化,合理調控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注意學生學練動向,防止扎堆聚集運動,要提醒學生課後及時休整。
10
保障睡眠時間
規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對提升孩子的免疫力起到重要作用。開學後,孩子們面臨學業壓力,更要保障睡眠時間,才能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青少年睡眠建議時長:小學生不少於10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小時,高中生不少於8小時。睡覺時保證臥室安靜,創造良好的睡眠的環境,不要將電子產品帶進臥室,不要熬夜,保障睡眠質量。
養成保持個人衛生的好習慣,
把防疫融入校園生活的點滴。
願孩子們度過一個
安全、充實的開學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