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戰爭繪製精確的三維地圖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給未來戰爭繪製精確的三維地圖

——記「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廣州軍區某測繪大隊大隊長張書祥

嚴德勇 塗學建 特約記者 鍾友國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3-20    [

列印

] [

關閉

]

    10多年前,當遠在千裡之外的海灣地區燃起戰火時,正在廣西十萬大山腹地翻山越嶺進行測繪作業的張書祥,內心深處也在進行著一場「戰爭」:

    美軍通過電話線便能傳真地圖,幾乎所有的地理數據均以數字格式實時傳至一線部隊。而我們還在依靠三稜尺、小筆尖製作單一的紙質地圖。

    軍事測繪領域存在的代差,激起張書祥強烈的憂患意識,他在心底暗下決心:一定要將長期沿用的「一把刻刀,一根刻針」等器具送進隊史館,帶領測繪官兵邁入數字時代。

    從傳統手工作業向信息化跨越,基礎和關鍵在於打造「地圖資料庫」。資訊時代的「數據」從何而來?必須依靠雙腳,一個個、一組組「踏」出來。

    張書祥背著普通一兵的行囊,開始了測繪兵的「長徵」。在大山深處,張書祥為攀上一個通視條件好的制高點,背著數十斤的工具爬上山頂,結果由於山勢太險,最後靠一根老藤救了命;野外作業,經常遭遇毒蛇、黃蜂,有時還會遭遇野豬,張書祥風餐露宿,學會了不少和大自然鬥爭的本領;在一次島礁測量過程中,突然遭遇颱風和巨浪,扎紮實實往鬼門關裡走了一遭。

    擔任大隊長5年來,張書祥每年都有100餘天奔走在野外作業一線。他帶領測繪官兵足跡遍布中南五省,行程約480萬公裡,完成上萬個測點和數據採集、處理。經過長時間艱苦的努力,「地圖資料庫」在該大隊建立,傳統手工刻繪開始向數字製圖轉變。

    在此基礎上,張書祥又帶領部隊探索出「計算機輔助航測外業數字標繪」的做法,並研製開發「三維影像系統」,電子地圖按比例尺可隨意放大縮小,且可從多角度觀察,實時獲取戰場地理信息。

    張書祥說:「我們推出的電子地圖、戰場環境三維圖、正射影像圖等十多個嶄新的地圖品種,在部隊網上對抗演練和實兵演習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張書祥深知,未來戰爭的勝負相當程度上決定於測繪兵手下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數據點。今年年初,大地測量隊一次野外做點結束後,張書祥前往現地檢查時發現,該點出現了0.06角度秒的偏差。而此時,大地測量隊由於任務繁重,已經轉場到了千裡之外。陪同檢查的機關人員向張書祥建議,這一偏差值在測繪標準允許範圍之內,就不用折騰部隊返工了。

    出人意料的是,一向溫文爾雅的張書祥卻勃然大怒,他命令大地測量隊官兵火速折返原地,糾正這一細小偏差。

    面對許多官兵的不解,在一次軍人大會上,張書祥語重心長地告誡全體官兵:「圖上差之毫厘,戰時就可能謬以千裡。我們若有半點馬虎,都將給未來戰爭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話音未落,臺下掌聲雷動。

    地圖是指揮員的眼睛。為了讓「眼睛」更加明亮,張書祥對此有著近乎苛刻的追求。前年,大隊受領了為某地區編撰綜合性軍事圖集的艱巨任務。原本2~3年的工作量,留給大隊的時間不到7個月。

    工作馬不停蹄,張書祥大隊長的要求卻沒有打絲毫折扣。圖集印刷到一半,一個芝麻大小的「砂眼」挑動了張書祥的敏感神經:在某張地圖上,細心的張書祥發現有一個米粒大小的白色斑點。

    印刷被果斷叫停。憑藉多年經驗,張書祥敏銳地意識到,「罪魁禍首」一定是印刷機裡摻進了細小的沙粒。

    拆開進口印刷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張書祥帶著工程師,在印刷機房裡一待就是一晝夜,像篦子一樣細心尋找,不放過一個細小的角落,終於清理出了那個沙粒。

    張書祥果斷宣布重印,先前所印的那些有少許瑕疵的地圖全部作廢。業務處一名領導覺得一個米粒大小的斑點無傷大雅,且拆開印好的圖集重新裝訂,是件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建議算了。

    張書祥一句話就將他頂到「牆」上去了:「軍事測繪兵,如果沒有一點吹毛求疵的認真勁兒,怎能為三軍指揮員提供精密地圖?」

    夜深人靜時,張書祥經常佇立在一幅幅繪滿等高線的軍事地圖前,用他的大手撫摩著那細如髮絲的弧線,細細研讀那些精確到小數點後數位的高程數據,這時,他仿佛聽到了飛彈在空中呼嘯,狼煙升起,火光沖天,飛彈準確摧毀敵方目標。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繪製出了心臟神經元的第一張三維地圖
    這項研究利用了兩種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涉及一種叫做刀鋒掃描顯微鏡(KSEM)的新成像技術,該技術允許研究人員建立整個齧齒動物心臟的精確三維模型,這也是該技術首次用於心臟研究。
  • 天文學家繪製三維地圖
    天文學家通過追蹤遍布銀河系的數千顆大的脈動變星,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系地圖。從地圖上看,由無數恆星組成的星系盤並非扁平,而很明顯是彎曲的、扭曲的。研究人員於上周四公布了一張銀河系的三維地圖,其中包括太陽在內共有1000多億顆恆星。這張地圖全面展示了銀河繫結構:由四個大的螺旋型枝節和一個條狀的核心區域組成的星系盤。
  • 日軍地圖精確詳細,讓國軍感嘆仗沒法打,韓戰美軍仍然在用
    日軍在二戰期間侵略了亞洲許多國家,在軍事方面尤其是軍事地圖繪製方面處於絕對領先水平。在日軍侵華戰爭期間,使用的軍事地圖標註比中國軍隊自己的地圖還詳細,日軍知道的山間小道,許多附近村民都未必知道。日韓合併以後,日軍曾在1918年進行過一次國土調查,繪製了朝鮮的五萬分之一大比例地圖,該圖在1945年被美軍翻印,直到韓戰中美軍仍然在用。
  • 天文學家公布迄今為止最精確銀河地圖
    不過,2020年12月7日,天文學家發布了迄今為止最為精確的銀河系3D地圖,這使得人們可以在自己的家中窺視銀河精妙的模樣。這張龐大的地圖來自於隸屬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計劃。「蓋亞」於2013年在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起飛,進入太空。至今,它仍在距離地球150萬公裡的拉格朗日2號點上運行。
  • 第一個精確的3D地圖曝光,地球或出現扭曲
    根據科學最新報導,我們可能對銀河系的認知又要「刷新」了,科學家們對銀河系製作出了「第一個精確的3D地圖」,這個地圖是什麼樣子呢,根據銀河系繪製的結果顯示出,它表現出了一個奇怪的翹曲形狀,證明了我們銀河系實際上是扭曲的。
  • 高解析度完整小鼠大腦三維地圖集發布—新聞—科學網
    他們繪製了複雜「地形」,包括高峰、山谷和邊界,但實物只有半英寸長,重量還不及一粒軟心豆粒糖:實驗室老鼠的大腦。 在5月7日發表於《細胞》上的一篇論文中,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科學家描述了這一製圖壯舉——艾倫小鼠大腦通用坐標框架第三版(CCFv3),一個完整的、高解析度的小鼠大腦三維地圖集。研究人員表示,該框架將成為神經科學領域的一個參考。
  • 古代沒有衛星,古人是怎麼精確繪製地圖的?看後不得不服
    現在我們的科技十分發達,繪製一份地圖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簡直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了。都不說地圖,現在的導航已經發達到什麼程度想必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人們出行絲毫不用擔心,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走遍世界各地。又是用什麼方法精確繪製地圖的呢?現在請各位讀者朋友們和可可一起來聊聊這個問題。
  • Marco Hutter現場演示動物機器人,機器人可以精確繪製環境地圖
    去年,北海海上平臺的實驗證明了現在的進步:機器人上配備了傳感器頭,有各種不同的傳感器,完全可以克服樓梯,通過狹窄的通道,精確繪製環境地圖。原來,我們是通過繪製地圖,然後反饋給機器人,而今天,新的技術可以讓我們直接把機器人送到現實世界。
  • 戰前日本早已偷偷繪製的中國城市地圖,敵人早為戰爭做好了準備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與中國國土面積懸殊巨大的日本憑什麼敢發動侵華戰爭?  是自不量力,還是胸有成竹,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明白了。
  • 古代沒有衛星和無人機如何繪製最早的「世界地圖」?
    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1602年,明代地理學家李之藻和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起名字叫《坤輿萬國全圖》。地圖的繪製參考了西方的相關資料,但並沒有把歐洲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以中國為中心。這幅最早的世界地圖勾勒出五大洲,並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
  • 美國醫學家繪製"3D人類腦部地圖" 潛力不可估量
    然而現在這一難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決,就在昨日(4月2日),一位美國醫學家繪製出了一套完整的「3D人類腦部地圖」,有了這張地圖,人類對大腦的認知程度會上升至一個全新的水平。據了解,這套完整的人腦地圖包含兩個部分,由於採用了3D製作技術,所以這張地圖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模型,科學家們還在這個模型中建立了一個三維直角坐標系,以便快速給模型中的任意一個點定位。
  • 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明白了!
    而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今天小編則是要給大家說明一下其實在侵華之前,日本人早就繪製好了一份,中國的地圖,畢竟打仗之前都是會有計劃的,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們也常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日本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它若是想要攻擊哪個國家必定先了解這個國家的局勢和軍事力量,近代中國的國情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日本很了解我們國家,但我們對日本一無所知,只知道他是一個島國,不足為懼!
  • 地圖,旅行,時間機器|近未來 ⑩
    這位因「日心說」常常被作為反面教材的古羅馬佔星師,為了製作星象佔卜圖,把羅馬帝國許多城鎮的位置進行了精確標註,他還設計了使大地的三維球面投影在二維平面上的方法,並稱之為「地理」。無心插柳,造就了人類史上首個具備實際導航意義的地圖。
  • 世界上最早的古地圖究竟是何人繪製出來的?
    可是一幅幾千年前的古地圖的發現打破了現代人的認知,這幅地圖的出現說明了幾千年以前就已經有人類對南極洲進行過探險並且繪製成了地圖。這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啊。最早的古地圖是皮瑞雷亞斯地圖,它不是任何騙局,而是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繪製而成,1957年送到了美軍海軍製圖專家汗南姆那裡,經過極其科學的分析研究,這幅地圖不僅精確到描繪了地球的外貌,還包括了現在都沒有發現的地方,這幅古圖被稱為「古地圖之謎」是世界重大奇蹟之一。那麼那最奇在哪裡呢?
  • DroneDeploy公司繪製出世界最長無人機地圖
    DroneDeploy公司繪製出世界最長無人機地圖 2015年11月19日 14:03作者:宇辰網編輯:畢小菊   不僅如此,DroneDeploy還繪製出了世界最長的商業無人機測繪地圖,全面展示了1000公裡長的墨西哥公路。在這項令人驚嘆的成果背後,是869次無人機操作和114000張無人機航拍圖像。
  • 古代沒有衛星,也沒有飛機,是如何準確繪製地圖的
    古代沒有衛星,也沒有飛機,是如何準確繪製地圖的文/馬熊熊說歷史在現在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出行可以靠著地圖精確的找到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因為地圖的精確度足夠高,我國通過北鬥衛星可以對位置進行精確的定位
  • 中日甲午海戰,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曝光,網友:精確程度堪比GPS
    清朝末年,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一些有志之士也是意識到只有發展科技才能救國於水火當中,洋務運動就此展開,然而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也宣告近代化工業終結,西方列強趁機大肆瓜分。
  • 讓城市在地圖上「站」起來 重慶全域實現三維實景地圖
    讓城市在地圖上「站」起來 重慶全域實現三維實景地圖 原標題:   3D魔幻重慶不僅城市是立體的,地圖也有了立體的。4月12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勘測院發布重慶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實景三維建設成果,整個重慶8.24萬平方公裡首次實現了全市域不同數據源、不同尺度實景三維模型全覆蓋。這也是全國首個省級全域實景三維模型系統。
  • 開源軟體分享-基於JS的三維地圖,可加載3D模型/BIM模型
    最近一個朋友的一個項目需要在web上實現三維地圖的功能,並且要能將車輛等3D模型放置在三維地圖上進行數據驅動,動態參數展示等功能。朋友問我有什麼可行的技術方案沒有,於是我給他推薦了cesiumJs這個開源的Web三維地圖框架,以前在某個項目中使用過,雖然踩過坑但是最終都解決了,感覺cesiumJs還不錯。
  • 高德地圖三維實景導航:立體實景指引更清晰,複雜路口不再猶豫
    高德地圖的三維實景導航,帶來虛擬+現實全面清晰的導航指引使用高德地圖的三維導航功能非常簡單,我們只需在高德地圖中進入「我的」頁面,點擊「路口放大圖」,再點擊頁面上方的「立即下載」進入可用城市列表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