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垃圾」無處不在,街頭巷尾的垃圾分類桶,也關係著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切身利益。
去年年底,《甘肅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方案》提出,從2019年起,在全省14個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城區及蘭州新區城區範圍內啟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逐年穩步推進;2020年,蘭州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同時明確,個人和單位分投垃圾行為逐步納入社會誠信體系。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全省15個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在特殊背景下,把愛國衛生運動與防疫工作相結合在全國各地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
那麼,垃圾為什麼要進行分類?您知道如何才能合理分類嗎?
垃圾分類 有啥「歷史」?
超大城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歷程,可追溯到2000年開始在全國8個城市進行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8個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均在列。
近年來,各地也陸續出臺了地方版條例、法規等。
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在全國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2019年6月,住建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
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強制」時代。
為什麼要進行 垃圾分類?
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較好的地區,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導致臭氣蔓延,並且汙染土壤和地下水體。
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費用是非常高的,根據處理方式的不同,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一百元至幾百元不等。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生產著垃圾。後果將不堪設想。
垃圾分類如何分?
在當前我國各城市試點垃圾分類的行動中,每個城市分類的標準並不完全一樣,有的地方按「幹」「溼」分,有的地方則是分為「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進行投放。那麼,到底該如何正確區分這些垃圾呢?
平常生活中的垃圾,主要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幹垃圾)。
一、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具體範圍:
1.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
2.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等。
3.玻璃:主要包括酒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4.金屬: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這些垃圾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汙染,節省資源。例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汙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汙染75%,減少97%的水汙染和固體廢物。
二、廚餘垃圾(溼垃圾)
廚餘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
具體範圍:
1.食材廢料:
穀物及其加工食品(米、米飯、面、麵包、豆類)、肉蛋及其加工食品(雞、鴨、豬、牛、羊肉、蛋、動物內臟、臘肉、午餐肉、蛋殼)、水產及其加工食品(魚、魚鱗、蝦、蝦殼、魷魚)、蔬菜(綠葉菜、根莖蔬菜、菌菇)、調料、醬料等。
2.剩菜剩飯:
火鍋湯底(瀝乾後的固體廢棄物)、魚骨、碎骨、茶葉渣、咖啡渣等。
3.過期食品:
糕餅、糖果、風乾食品(肉乾、紅棗、中藥材)、粉末類食品(衝泡飲料、麵粉)、寵物飼料等。
4.瓜皮果核:
水果果肉(椰子肉)、水果果皮(西瓜皮、橘子皮、蘋果皮)、水果莖枝(葡萄枝)、果實(西瓜子)等。
5.花卉植物:家養綠植、花卉、花瓣、枝葉等。
三、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廢電池、廢螢光燈管、廢燈泡、廢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廢家電類、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等。有害有毒垃圾必須單獨收集、運輸、存貯,由環保部門認可的專業機構進行特殊安全處理。
具體範圍:
1.電池類:
紐扣電池、充電電池(如手機電池)、鉛酸電池、蓄電池等。不含普通乾電池(如1號、5號、7號電池,因其生產已達到國家低汞或無汞技術要求,現作為其他垃圾投放)。
2.含汞類
廢螢光燈管、廢節能燈、廢水銀溫度計、廢水銀血壓計、螢光棒、水銀體溫計、水銀血壓計等。
3.廢藥類
過期藥品、藥片、過期膠囊藥品、藥品包裝等。
4.油漆、廢農藥類
廢油漆桶、染髮劑殼、洗甲水、過期指甲油、消毒液、老鼠藥、殺蟲劑等。
四、其他垃圾(幹垃圾)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果殼、塵土、食品袋(盒)等。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汙染。
垃圾分類的幾大誤區
垃圾分類有一些誤區,需要我們非常小心。
誤區1
「衛生紙屬於紙張,是可回收物」
在分類時,有很多小夥伴會陷入這樣的誤區,認為衛生紙屬於紙張,應投入可回收物。但實際上,衛生紙遇水即溶,不宜再生利用,不屬於可回收的「紙張」。類似的還有面巾紙、溼巾紙、廚房用紙等,也不可回收,應投入其他垃圾(幹垃圾)箱內。
誤區2
「大骨頭屬於廚餘,是廚餘垃圾」
大骨頭可以說是燉製高湯的好材料,不少小夥伴都會自然而然地將其歸類為廚餘垃圾。但其實不然,大骨頭因為難腐蝕且質地堅硬不易粉碎,甚至有可能會在處理過程中損壞廚餘垃圾末端處理設備,因此我們將其歸類在其他垃圾中,類似的諸如榴槤殼、椰子殼等。但其他一些如雞骨頭、魚骨頭、玉米棒、蘋果核等較軟且易腐蝕的垃圾,則屬於廚餘垃圾。
誤區3
「玻璃瓶收垃圾的都不收,是其他垃圾」
玻璃瓶本身是玻璃製品,屬於可回收物,但是因為它們個頭大、分量重、回收利潤低,現在許多收垃圾的小販都不願意回收。因此許多小夥伴在整理可回收物時,都將玻璃瓶投入了其他垃圾中。對於玻璃瓶的正確處理做法是將其投放到小區公共區域設置的可回收物垃圾桶中,進入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後再將其送往廢玻璃處置廠進行統一處理。
誤區4 「生活中使用的
塑膠袋、包裝袋,是可回收物」
在分類細則中,我們將塑料歸入了可回收物中,這裡的塑料一般包括塑膠袋、塑料瓶罐盒、塑料盆桶、泡沫塑料、塑料玩具及用品、橡膠及其製品。當然,以上提到的可回收塑料一般多指可降解、未受汙染的塑料。在生活中,許多小夥伴經常會將使用過的塑膠袋、食品包裝塑膠袋、塑料垃圾袋、一次性塑料製品等也歸為可回收物,這其實是錯誤的。生活中常用到的塑膠袋、食品包裝袋等多數是受汙染、不可降解的,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很難腐蝕,所以一般將這些塑料垃圾投入其他垃圾桶內。
誤區5
塵土和殘枝落葉屬於其他垃圾
在垃圾分類中,塵土屬於「其他垃圾」,但殘枝落葉屬於「廚餘垃圾」,包括家裡開敗的鮮花等。
誤區6 速凍餃子、豆腐包裝盒,
都是廚房裡產生的垃圾,是廚餘垃圾
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裝袋都歸類「其他垃圾」。另外,用過的餐巾紙、衛生間的紙,還有抽過的菸頭、舊衣物,也屬於「其他垃圾」。
誤區7 熱水瓶膽和
廢舊燈管一樣,屬於有毒有害品
熱水瓶膽本身是玻璃的,有一層很薄的水銀,應該劃為其他垃圾。另外,像修正液之類,毒性不強,也可以歸為其他垃圾。一般,有危害性、傳染性、易燃易爆的才劃為有害垃圾之列。居民生活中產生的有毒有害垃圾不是很多,像頭髮上擦的摩絲,裡面有壓力容器,易燃易爆;再比如用剩的香水,裡面的酒精成分多,易揮發,這一類可以作為有害垃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