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半男童長18顆蛀牙 吹「氣球」全麻下治療

2020-12-19 大蘇網

一口20顆牙,有18顆是爛牙,這事發生在一名4歲半男童的身上,但他卻又極不配合牙醫治療!怎麼辦?最終,他在江蘇省口腔醫院通過全麻技術,完成了治療。昨天是「920愛牙日」,記者在江蘇省口腔醫學會等聯合在江蘇省口腔醫院舉辦的大型口腔健康宣傳活動上了解到,我省5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在70%左右,但70%沒達到有效治療,其中有一大原因是兒童不配合治療。

案例 4歲半男童20顆牙齒爛了18顆

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軒軒(化名)的牙齒,一點都不為過,雖然他只有4歲半,卻已是滿口蛀牙。家人直到他不肯吃東西,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據其家人介紹,軒軒在飲食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習慣,對於甜食,也沒有太大的偏好,但是,他自小不愛刷牙。「小時候睡前是一定要喝一瓶奶的,常常喝著喝著就睡著了,自然也不可能讓他漱口。」孩子大一點後,家長也曾有意培養他的刷牙習慣,但小朋友就是不配合,慢慢地,家長也就放棄了。但是,由於口腔衛生狀況太差,軒軒漸漸就出現了蛀牙,一開始情況還不算嚴重,但媽媽帶他到醫院補牙時,年幼的軒軒看到醫生就哇哇大哭,好不容易連哄帶騙躺上了牙椅,他就是死活不肯張嘴。從普通醫生看到專家,從這家醫院換到那家醫院,軒軒媽媽為了帶他看牙,真是煞費苦心,卻始終沒有成功。「乳牙反正要換的,隨他去吧!」最終,家人這樣勸軒軒媽媽,她也只能妥協。

再次帶軒軒走進江蘇省口腔醫院兒童牙病科時,媽媽實在是迫不得已,因為軒軒一吃東西就說牙疼,不肯吃飯,連零食都不肯吃,只喝點牛奶,原本肥嘟嘟的小臉明顯瘦了下來。媽媽好話說了一籮筐,軒軒自己也被牙疼折磨得很痛苦,終於接受了醫生的檢查,這一查把醫生都嚇了一大跳,他滿嘴20顆牙齒,竟然18顆都有問題。這麼嚴重的口腔問題,又遇到極度不配合的軒軒,要在門診治療,不知來來回回要跑多少趟,關鍵是每次治療都是一場「戰爭」。針對軒軒的情況,江蘇省口腔醫院副院長、兒童牙病科主任醫師梅予鋒告訴家長,該院新引進了兒童口腔全麻技術,通過全麻,讓軒軒安靜地接受治療。

考慮再三後,家長同意了梅予鋒的建議。「整個手術做了4個多小時,補牙、牙髓治療、上牙套……兒童牙科的治療方法他都用上了。」梅予鋒說,就牙髓治療,門診的話要分3-4次完成,因為兒童治療時張口時間最好控制在15-20分鐘之內,張口時間太長,一方面患兒的配合度會下降,另一方面,清醒狀態下張口時間太長,對患兒的肌肉也會有損傷,所以,門診牙髓治療都是分多次進行的。不過,梅予鋒表示,在全麻狀態下,肌肉處於放鬆狀態,即便張口時間長也不會有影響。

突破

吹個「氣球」患兒安然入睡

看了軒軒的情況,肯定有人會疑惑,看牙不配合的軒軒,又怎麼會配合醫生打麻藥呢?其實啊,給軒軒上麻藥,醫生並沒有像常規那樣給他打針,而是讓他吹了個「氣球」。

雖然軒軒是由媽媽陪著進入治療室的,但看上去還是有點緊張,不過,當醫生拿出一個形似橄欖球的藍色「氣球」時,好奇心很快就戰勝了恐懼。「來,小朋友,先吹個氣球,看看你厲不厲害,把氣球吹大。」省口腔醫院麻醉科主任孫強說。軒軒吹了不到1分鐘,就漸漸睡著了。

「這其實不是真的氣球,而是一個氣囊,我們會把面罩、氣囊接入麻醉迴路,氣囊裡面裝的是七氟烷,麻醉藥物的一種。當孩子通過面罩吹氣的時候,氣囊會鼓起來,裡面的麻醉藥就能被患兒吸入產生作用。」孫強介紹。隨著麻藥的作用顯現,醫生迅速為軒軒靜脈給藥,這是為了維持麻醉劑量,利於手術的順利進行。

正是有了全麻技術的配合,軒軒的18顆爛牙才得以一次搞定。孫強表示,由於是全麻下治療,除了治療的醫生和護士外,還有兩名麻醉師在現場「保駕」。

現狀

已有230多人預約全麻下治療

梅予鋒說,兒童口腔全麻技術是使用麻醉藥物(吸入氣體或注射藥物,或者二者聯合應用),使兒童進入無意識狀態,沒有能力自主保持生理功能,如呼吸和保護性反射等,在嚴密的監護下,由訓練有素的麻醉師和兒童口腔科醫師共同完成口腔治療。這項技術可以為兒童提供安全、有效的口腔治療,消除焦慮和疼痛,利於對精神上、身體上或醫學上不合作兒童的治療。

「北京、重慶、西安等地區,開展此技術的較多,華東地區我們是第一家。」梅予鋒說。雖然省口腔醫院開展此項技術才半年多,但是預約手術已經如潮水般湧過來,梅予鋒說,「現在有230多人在排隊,我們也在想辦法增加手術,滿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孫強說,適合全麻的主要是2-7歲的小孩子,對於低齡兒童,會通過吹「氣球」的方式實施全麻,而年齡相對大一點、能配合的孩子,則可以通過注射麻醉。「全麻下治療的患兒,基本上都是口腔問題相當嚴重,有大面積齲壞的。」梅予鋒說。

我省5歲兒童

七成有蛀牙

據江蘇省口腔醫學會會長、南京醫學會口腔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林教授介紹,兒童口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我省5年前就啟動了兒童護齒行動,每年投入500萬用於6齡牙免費窩溝封閉。

江蘇最近一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省5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在70%左右,平均每人有3.5顆齲齒。但兒童齲齒的治療率卻不到位,在齲齒患兒中,70%左右沒達到有效治療。「很多家長認為,乳牙齲齒沒關係,反正以後會換牙,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孩子在5-12歲會經歷一個換牙期,但不代表乳牙不用補。兒童口腔健康有問題,不但會影響孩子的進食,而且,對後續的牙齒和頜骨發育也會有影響。」王林教授說。

數據

調查

牙科畏懼症患兒成功治療曾僅六成

在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的齲齒患兒中,有一部分是因為患兒不配合,口腔科醫生把它稱之為「牙科畏懼症」。江蘇省口腔醫院兒童牙病科護士林琳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2014年9月2日至2014年10月28日,她共收治了218例有牙科畏懼症的患兒,其中完成治療的只有132例,治療成功率為60.6%。江蘇省口腔醫院兒童牙病科周紅豔主治醫師告訴記者,臨床上有比較嚴重的牙科畏懼症的患兒,往往一看見牙科銳利器械或者一聽到鑽牙的聲音,就開始哭鬧、抗拒,給治療帶來一定的風險和難度。

為了幫助患兒克服牙科畏懼症,林琳說,該院醫生、護士除了提高技術,增強溝通外,還購置耳機,播放音樂,這樣可以很好地掩蓋住鑽牙的聲音和其他孩子的哭聲,減少周圍環境的影響;目前該科診室的每張椅位上方都安裝了電視機,不間斷地播放兒童節目;適當給予患兒鼓勵或獎勵,例如:五角星、貼花等,以增加患兒的自信心。

不過,招數使盡後,還是會有患兒不配合。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1月20日共收治的203例牙科畏懼症病例,完成治療182例,牙科畏懼症患兒治療成功率89.7%,雖然較改善前的60.6%有了較大提高,但還是有患兒無法接受治療。

據周紅豔主治醫師介紹,她曾遇到一名7周歲的患兒,因齲齒、牙齦發炎就診,一開始還配合醫生補過一兩顆牙,但因磨牙時鑽頭的嘶嘶聲讓他倍感恐懼,後面死活不肯再配合,有一個爛牙根一直處理不了,最終,家長只能為他預約全麻下拔牙根,現在還在排隊中。

■相關連結

全麻會不會損傷智力?

孫強說,全身麻醉下藥物在患者體內產生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使其進入意識消失的狀態。這種抑制是可逆的或可控的,手術完畢患者逐漸清醒。從目前的權威研究來看,沒有全麻會導致智力損傷的結論。專家介紹,從國外學術刊物的研究成果看,做過全麻等手術的孩子,跟蹤調查一直到長大成人,沒有發現有影響智商等方面的情況。

全麻下兒童牙病治療首先吸入麻醉藥物,數分鐘出現淺睡眠後,採用靜脈複合麻醉,這樣可以免除因喉部肌肉鬆弛及舌後墜造成的氣道梗阻,免除喉痙攣引起的窒息,防止治療時誤吸及嘔吐的危險,是進行氣道呼吸管理和控制呼吸的最好方法。患兒沒有任何痛苦,一次性完成治療。因配合度高,治療效果相對更好。

專家說,全身麻醉下行牙體治療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不是說一點風險沒有,這需要醫生進行詳細嚴密的監測以及對症處理。比如,術中併發症有喉痙攣和支氣管痙攣,術後併發症主要為頭暈、噁心嘔吐、體溫升高和術後疼痛。

三大原因致乳牙患齲率高

之所以現在兒童的齲齒率如此之高,專家表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很多寶寶喜歡晚上喝完奶再睡覺,奶粉偏甜,利於細菌滋生。二是吃飯速度太慢,一頓飯吃下來要一兩個小時,有的孩子喜歡嘴裡含著食物,食物殘渣易發酵產酸,侵蝕牙齒而產生齲齒。三是有孩子大量攝入糖分,喜喝碳酸飲料。

第一、二個原因可以通過刷牙來保護牙齒,而碳酸飲料則需要少喝甚至謹慎攝入。

另外,專家提醒,新生寶寶的口腔不需要頻繁清洗,每次給寶寶餵完奶後,媽媽可以再給寶寶喝少量溫開水,將口腔內殘存的奶液衝入消化道,以免食物滯留在口腔中,引起病菌繁殖。1歲左右的寶寶,可以用專用的矽膠牙刷配合可吞食的牙膏來清潔口腔。2到3歲時可選用小朋友專用的小頭牙刷刷牙。

通訊員 杜祥永 記者 華琳月

相關焦點

  • 3歲女童20顆牙全是蛀牙 趕赴南京全麻下成功治療
    三歲的孩子,全口20顆牙竟然全是蛀牙,好幾顆牙齒都有很大的牙洞,不能正常吃飯,已經到了不得不儘快治療的時候。更讓人心疼的是,因為恐懼,孩子從緊閉嘴唇和雙眼到放聲大哭,繼而渾身因恐懼而顫抖,根本無法在普通門診自己配合看牙。
  • 江蘇一醫院開展全麻兒童口腔治療 系華東首家
    專家告訴記者,以前低齡孩子補牙,不僅需要家長哄騙,甚至還有「五花大綁」的,現在有了全麻技術,讓孩子做個遊戲、吹個「氣球」就睡覺了,渾然不覺地做完口腔治療。專家提醒,這種手術必須經過嚴格的術前評估。  3歲女娃娃不配合治療  「孩子18顆牙都不行了,有的已經爛到牙根了。」3歲女娃娃倩倩(化名)的牙齒狀況,讓她媽媽很擔憂。
  • 4歲娃滿口18顆乳牙齲壞,濱州市人民醫院實施全麻下一次性治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李鵬翀 記者 郗運紅近日,濱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為一名4歲的患兒實施全麻下一次性兒童口腔治療,為濱 州市首例。一名4歲的東營市小朋友就因牙齒疼痛就診多家醫療機構,不配合,哭 鬧、咬碎口鏡,拒絕治療,最終無功而返,讓家長束手無策。經身邊朋友介紹,家長帶著 孩子走進了濱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經檢查發現,該患兒全口有18顆乳牙存在不同程度齲 壞,均需治療處理。如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患兒正常飲食生活,而且嚴重者將會導致兒 童營養不良生長遲緩也會影響到頜骨的發育。
  • 14歲小患者滿口「蛀牙」,「睡一覺」一次性治療22顆
    孩子滿口「蛀牙」,治療次數多、難度大,年齡小很難配合,成為不少家長的困擾。而通過全身麻醉下兒童口腔治療可以讓患兒在無意識狀態下完成全部治療,兒童不會感覺到疼痛。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兒童口腔健康越來越重視,開展舒適化口腔治療的需求也日益增高。
  • 3歲女童20顆牙壞了16顆,全麻治療畫面讓人觸目驚心
    最近,一位來自海口的3歲女寶寶小語(化名)卻有些「笑不出來」。她全口20顆乳牙蛀了16顆,部分牙齒僅剩殘根,有多顆牙齒發展為慢性牙髓炎。小語的媽媽說,孩子有睡前喝奶的習慣,但又不喜歡刷牙,有時喝完奶直接睡覺,在1歲多時便發現有了蛀牙。
  • 4歲女童20顆乳牙爛了16顆,不得不全麻補牙
    楚天都市報9月27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出生後就習慣含著奶嘴入睡,平時也不注重刷牙,年僅4歲的萱萱竟然已經是一口黑牙,最近牙疼得飯都吃不成了,家裡人才把她帶到醫院。檢查發現,她的20顆乳牙已經爛了16顆。
  • 3歲寶寶20顆牙齒壞掉18顆,這事會讓孩子變醜
    9月7日上午,陝西就有一位3歲半的寶寶,在口腔醫院經歷了全麻手術治療,因為他的20顆牙齒壞掉了18顆!聽著都讓人震驚。 因為洋洋年紀小,齲齒多,醫生只能建議實施全麻手術。 醫生說:「20顆牙齒,有18顆壞了,不同程度的,有的很嚴重,已經損傷到牙髓了,有的甚至牙髓已經壞死了」。
  • 5歲娃14顆爛牙全麻治療,奶瓶齲的危害,牙醫應採取的措施
    很多2-5歲的小朋友都喜歡在睡覺之前含著奶瓶,但是長期養成這樣的習慣對於兒童來說隱藏著巨大的危害。如果家長對於這樣的情況視而不見的話,那麼對於兒童的牙齒來說有著非常嚴重的傷害。一名來自長沙的4歲小朋友小寶一直以來都有含著奶瓶入睡的習慣,本該是一口整齊牙齒的小寶卻有著14顆爛牙,在剛開始的時候家長並沒有對小寶的情況特別在意,認為孩子總是需要換牙的,因此就耽誤了治療,但是後來的情況就越來越嚴重,甚至小寶的牙齒開始慢慢發黃,而且出現了紅腫發黑的情況,已經沒有辦法正常進食。
  • 山大二院全面開展低齡兒童全麻下治療牙齒疾病技術
    日前,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口腔科在麻醉一科的協助下開展全麻下兒童牙病治療技術,已成功為多例兒童牙病患者順利完成治療。5月6日,科室收治一名3歲患兒,因上前牙及雙側後牙多顆牙齒夜間痛、自發痛,嚴重影響進食休息。但患兒哭鬧嚴重拒絕治療。
  • 孩子一覺醒來滿口爛牙變白牙,全麻口腔治療安全高效
    孩子一覺醒來滿口爛牙變白牙,全麻下兒童口腔治療讓孩子看牙安全高效 很多人都體會過牙疼的痛苦,嚴重的時候這是一種連成人都無法承受的疼痛,而現在有很多三到五歲的小孩子已經超前體會到這種痛苦了。隨著家長對孩子口腔健康的關注度的提高,帶著孩子前來諮詢全麻下口腔治療的家長越來越多。那麼,究竟什麼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適用於哪些小朋友的口腔治療,這種治療手法到底安不安全呢?
  • 4歲寶寶滿口黑牙,醫生說全麻補牙,媽媽心疼:後悔刷牙晚!
    主題:4歲寶寶滿口黑牙,醫生說全麻補牙,媽媽心疼:後悔刷牙晚!文/程爸育兒「我兒子的牙全部黑了,再不看就不行了,所以去了醫院。醫生就有2個建議,要麼等著六七歲的時候自然換牙,要麼就現在換,不過現在換得全麻換牙。才4歲的寶寶,打全麻換牙要誰能接受?真後悔給他刷牙晚了!」一位育兒群裡的寶媽這樣在群裡訴說。寶寶牙齒變黃、變黑的情況,在日常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其實很常見。根據程爸爸調查的數據,5歲以下的寶寶每10個裡面就有一半以上有齲齒。像上面育兒群裡寶媽這樣的現象,算是很平常了。
  • 3歲半女童嘴裡長了20顆「蟲牙」,吃飯喝水都喊痛
    3歲半的珍珍幾乎全口都是蛀牙,絕大部分牙齒僅剩下了「星星點點」的殘冠。說起孩子的情況,珍珍的爸爸無奈又心痛。在珍珍3歲的時候,孩子頻繁出現牙齒疼痛的現象,特別是在夜裡,經常痛的睡不著覺。珍珍的家人也嘗試過帶孩子到醫院看牙齒,結果孩子一到醫院就大哭大鬧、恐懼看牙,根本無法躺在牙椅上配合治療,家人只好作罷。另外,珍珍的爸爸覺得,壞掉的牙齒反正是乳牙,沒多大關係,到了換新牙時,這口蛀牙自然也就掉了。近段時間,珍珍的蛀牙情況越來越嚴重,喝水吃飯都喊痛,家人只好又把孩子抱到了醫院。
  • 德州市人民醫院兒童牙病全麻下舒適化治療呵護兒童口腔健康
    12月10日上午,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在全麻狀態下,三歲患兒佳佳順利完成12顆齲壞牙齒的規範治療。這是德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近三年來第200臺低齡兒童全麻下牙齒治療手術。佳佳平時非常喜歡甜食,沒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一年前牙齒開始發黑,家長忙於工作,未予重視。近幾個月發現多顆牙齒變黑有洞,速度加快,壞牙甚至要多於健康的牙齒。
  • 【育兒】小孩現在三歲半蛀牙很厲害,兒童蛀牙該怎麼治療?
    【育兒】小孩現在三歲半蛀牙很厲害,另外幾顆大牙被蛀變黑,大牙有三顆發黑,其中一顆嚴重一點有一個小洞。兒童蛀牙該怎麼治療? 1、齲病就是齲齒,也叫蛀牙、蟲牙,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牙齒的硬組織逐漸破壞消失的一種疾病
  • 4歲女孩20顆牙壞了16顆,全麻送進手術室,醫生的話讓媽媽後悔
    前幾天就看到個新聞,有一名4歲的小女孩蕭蕭,就因為牙齒的問題被送進了手術室。根據蕭蕭媽媽的說法,蕭蕭在小的時候吃東西,都是挑著軟的吃,稍微硬一些的食物她都不願意吃。當初蕭蕭的恆牙才剛長出來兩顆,不僅變黑了,而且還斷了。
  • 4歲娃15顆爛牙全麻治療,害人不淺的奶瓶齲,再不注意就晚了
    來自長沙的4歲女寶寶珍珍(化名)一口牙爛了15顆,就是因為從小含著奶瓶入睡,久而久之形成了「奶瓶齲」。一開始家長也沒在意,覺得總是要換牙的,暫時不治療。牙醫根據珍珍的情況,在全身麻醉情況下才治療完所有牙齒。看到這裡,估計寶爸媽們會問了:奶瓶齲是什麼?有那麼嚴重嗎?怎樣有效預防呢?別著急,這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 1歲寶寶就有4顆蛀牙!寶寶多大開始刷牙最好?很多爸媽都開始晚了
    最近群裡寶媽們聊到,關於寶寶牙齒的問題:「寶寶8個月了還沒長第一顆牙,是不是缺鈣了?」「寶寶1歲2個月,有4顆牙齒已經開始爛了,平時都有刷牙,我還特意買了兒童無氟牙膏來著。」不過每個寶寶存在個體差異,有的長牙早,4個月就開始冒第一顆牙,有的長牙晚,到一歲才長牙,這些都是正常的情況。但如果寶寶超過18個月還沒長出一顆牙,就要及時帶娃就醫檢查。
  • 六歲小女孩長20顆乳牙 有12顆出現蛀牙發炎
    六歲伢兒長了十二顆蛀牙  進入暑假,省中醫院下沙院區牙科總是天天人滿為患,其中,還沒換牙的小孩子佔了近半。  「孩子的乳牙蛀了,需要補嗎,還是等牙齒自然脫落,或者直接拔掉?」這些天,這是家長詢問最多的問題。  沈金虎醫生苦笑著說:「最近每天至少回答5遍。希望通過報紙普及普及,乳牙是幼兒吃飯的工具,乳牙齲壞了一定要補。」
  • 4歲娃15顆爛牙需全麻治療,害人不淺的奶瓶齲,再不注意就晚了!
    來自長沙的4歲女寶寶珍珍(化名)一口牙爛了15顆,就是因為從小含著奶瓶入睡,久而久之形成了「奶瓶齲」。一開始家長也沒在意,覺得總是要換牙的,暫時不治療。可後來,珍珍成了滿口黃牙,其中一些牙還紅腫發黑,一吃東西就疼得哭,無法正常進食。牙醫根據珍珍的情況,在全身麻醉情況下才治療完所有牙齒。
  • 兒童全麻口腔治療知多少
    什麼是兒童全麻下口腔治療?有什麼意義?兒童全麻下口腔治療是在全身麻醉的狀態下進行口腔治療,包括靜脈麻醉、口腔治療操作、術後復甦幾個階段。健康的牙齒對兒童咀嚼、發音、面部發育、心理健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恆牙還是乳牙發生齲壞時,都應當及時、積極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