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十大名曲欣賞【十面埋伏】

2021-01-19 騰訊網

十面埋伏(琵琶曲)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國琵琶大曲,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基本簡介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關於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鬥場景的琵琶音樂。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陰平楚》。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全稱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傳》,又稱《華秋萍琵琶譜》)。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樂曲由來

傳統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關於《十面埋伏》產生於何時迄今尚無定說,曲譜最早見於《華秋萍琵琶譜》(1819)。明王猷定(1598—1662)著《四照堂集·湯琵琶傳》一文中記述琵琶家湯應曾奏《楚漢》。自公元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埋伏》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如:《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凡十三段;《李氏譜》名《睢陽平楚》,隋秦漢子作;一名《睢陽平楚》,凡十八段;《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演變歷史

後人根據這一段垓下之戰作了兩個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漢》。明朝王猷定為明代琵琶演奏家湯應曾寫的《湯琵琶傳》中生動的描述了這支曲子。此曲一開始便是兩軍決戰垓下,一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金聲、鼓聲、劍努聲、人馬闢易聲」此起彼伏,然後一陣沉寂。勝負已見分曉,一片哀怨的 「楚歌聲」 響起,英雄末路的項羽發出「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後有「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等等。

《楚漢》後來演化為兩個不同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雖然反映相同的歷史題材,但兩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和漢軍,重點內容是「十面埋伏」、「雞鳴山小戰」、「九裡山大戰」等,樂曲高昂激越、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和楚軍,重點段落是「楚歌」、「別姬」,樂曲沉雄悲壯,又悽楚宛轉,重在描述項羽在四面楚歌聲中與虞姬訣別的場面。前者是讚歌,後者則是輓歌。

出處

《山海經·卷七·海外西經》中提到一個神話中的天神,「刑天與天帝爭,帝斷其首,乃以乳為目,操幹戚以舞。」 後人說,「幹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 「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 」這樣的詩句。每當看到這些文字,總令人想起歷史上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這個人也一樣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氣蓋世」超凡氣概,雖然最後失敗,卻在歷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項羽。華夏如果有一個戰神似的人物,項羽無疑應屬第一人選。

性格特徵

項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膽識和氣勢,古今少有。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終結者。誠如太史公所言,「(項羽)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做為暴秦的終結者,項羽創造了很多奇蹟。例如巨鹿之戰,面對秦軍,諸侯皆懼。唯項羽率領楚軍迎戰強大的秦軍。從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項羽任上將軍渡河北上起,至這年七月章邯投降為止,歷時九個月,先後全殲王離軍,收降章邯軍,使秦軍的全部主力喪失殆盡,為推翻秦皇朝創造了條件。又如彭城之戰,千裡奇兵突進,以三萬擊敗數十萬劉邦聯軍。

然而,打碎了舊王朝後,他卻不能建立一個新王朝。而劉邦,以一地位低微的亭長出身,與他的平民追隨者們一道,締造了一個新的大一統帝國,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勇猛之餘,項羽殘暴的一面也相當驚人。早年攻襄城之戰中,由於秦軍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後項羽將守城將士「皆坑之」。巨鹿之戰後,項羽下令將秦將章邯手下二十萬秦軍將士全部坑殺。漢高祖二年,項羽還支使手下殺了「義帝」。手下謀士韓生勸項羽不成,說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立即被項羽烹殺。項羽還烹殺了劉邦的御史大夫周苛等人。

然而,殘暴並非項羽的致命傷。項羽最大的失誤在於,沒有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政治聯盟。秦亡之後,天下紛爭。項羽曾經自封西楚霸王,並以裂土分封、功臣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這次分封后,諸侯們並沒有效忠自己。由於他的殘暴和賞罰不明,使得他在諸侯間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後回到徐州不到才幾個月時間 ,就已經反叛四起了。正如賈誼所說,仁誼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裡的仁誼當然是一種政治手段。項羽顯然不是一個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劉邦最後與項羽決戰時,和韓信、彭越相約合力伐楚,當時韓信、彭越沒並有發兵。最終劉邦承諾把齊地封給韓信,梁地封給彭越,兩人才引兵而來,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對等的資格結下了分地之盟。所以,與其說楚被漢滅,項羽敗於劉邦之手,不如說項楚實際上為被諸侯的聯盟軍隊所滅,漢高祖不過是聯軍領袖罷了。

兩軍陣前,項羽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劉邦雖在氣概上雖已略遜一籌,但他不以為意,大笑著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最後的勝利總是屬於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權謀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前,楚漢相爭接近尾聲,雙方會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三十萬漢軍圍住了十萬楚軍。漢方為瓦解對方軍心,就叫兵士們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離家已久,早已厭倦了連年徵戰。楚軍中有人開始唱和,軍心徹底動搖。一看大勢已去,項羽已無計可施,對虞姬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則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劍自刎而死。項羽後來逃到烏江邊,面對滔滔的江水,仰天長嘆道:「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拔劍自殺。

相關焦點

  • 細說中國古典十大名曲
    細說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中國古典的十大名曲,很多一聽名字,就已經神為之奪,中國韻味之美,由此可見一斑。那麼中國古典的十大名曲,都有哪些呢?《高山流水》先秦的琴師伯牙所創作的《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 【請您欣賞】中國古典十大名曲
    曲意爽朗,樂思開闊,給人以肅穆而又富於生機之感,借鴻雁之高飛遠翔,抒發和寄託人們的胸臆,體現了古代人民對祖國美麗風光的歌頌與熱愛。明楊掄《伯牙心法》記載:「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三弄之意,則取泛音三段,同弦異徽云爾。」琴曲中採用完整重複三段泛音寫法不多見,「故有處處三疊陽關,夜夜梅花三弄之誚。」(《律話》)。
  •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如果放在今天,它會對應哪首歌
    在中國的古代,有十支樂曲堪稱經典,它們被後世譽為「中國古典十大名曲」,那麼,「中國古典十大名曲」,如果放在今天,它們分別都會對應哪首歌呢?一、《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它取材於春秋戰國時期「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
  • 浣溪沙:古典十大名曲,你最喜歡哪一首?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豐富多採的民族音樂,其中,具有含蓄深沉的意境、典雅優美風格的古典十大名曲尤為人們所喜愛。如能在閒暇時候常聽這些名曲,定能給生活增添幾許樂趣。其實關於十大名曲,有不同的版本和說法。古典君也只是參考最普遍的看法,以詩詞詠之。
  •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你知道哪些呢?
    中華古韻,向有十大名曲一說,這些古代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今天流傳的不少譜本都是後人偽託之作。這些樂曲被歷代樂師冠以十大古曲名,以歷史典故為旁襯,從而借古人之舊事以壯聲勢。樂曲表現了中國古代深宮之中的嬪妃宮女們,在悽涼寂靜的秋夜裡回憶往事,哀嘆命運的故事。全曲以哀怨、鬱悶和傷感的情緒為主。五、《陽春白雪》《陽春白雪》又名《陽春古曲》,出自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後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春江花月夜,中國十大名曲之一
    中華古韻,向有中國十大名曲一說。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這些古代中國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今天流傳的不少譜本都是後人委託之作。
  • 了解中國琵琶的十大名曲
    了解中國琵琶的十大名曲琵琶是中國最有名的樂器之一,而至今也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琵琶十大名曲是什麼?《塞上曲》此曲細膩地描寫了王昭君對故國家園的思念。《夕陽簫鼓》又名《潯陽夜月》、《潯陽琵琶》或《潯陽曲》,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蕩漾於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十面埋伏》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
  •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除了高山流水、梅花三弄與廣陵散,還有哪些呢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分別是《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聽這些名字就讓人神魂顛倒,再加上傳統樂器演奏優雅,盡現中國韻味之美。一、高山流水《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主要有琴曲和箏曲兩種,風格完全不同。
  •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及其背後的歷史典故
    中華古韻,有十大名曲一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由漢族傳統樂器演奏,聲音優雅,盡現中國韻味之美,是漢族傳統音樂的精髓。這些樂曲以歷史典故為旁襯,借古人之舊事以壯聲勢。大多數人並非行家,雖偶爾聆聽古曲,覺得好聽,卻不知其深刻內涵。今日知行君與大家共聽名曲,了解其背後的那些故事。
  • 中國十大名曲有哪些?都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中華古韻,向有中國十大名曲一說。據說這些古代中國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今天流傳的不少譜本都是後人委託之作。中國十大名曲有哪些?分別用什麼演奏的?  中華古韻,向有中國十大名曲一說。據說這些古代中國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今天流傳的不少譜本都是後人委託之作。
  • 十大古典名曲,喚醒你耳邊的感動
    此時不妨換一個頻道,走進古典音樂的世界。當古典樂流瀉而出的一剎那,你看到了高山、流水、秋月、冬雪、千古的生命,以及一份說不出、道不盡的感動。《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大古典名曲,喚醒你耳邊、你心底的感動。高山流水
  • 中國歷史上十大古典樂曲,除了《十面埋伏》,你還知道哪幾個
    (千年風霜·第69期·史談 文案/沐小瞳 圖片/沐小瞳)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博大精深,在先人們非凡的創造力之下,留給我們今天非常多的文化財富。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聽英文歌曲,認為那種快節奏和動聽的旋律能給人帶來激情,殊不知我們國家的古典樂曲、民族樂曲更能陶冶人們的情操。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討論討論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古典樂曲,看看你了解幾個。一、《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琴曲,其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
  •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傳至今日形成眾多樂器,也有很多名曲。中國有十大名曲一說。分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高山流水(古琴曲)高山流水覓知音,說的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
  •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陽春白雪》單聽了名字就已經神為之奪了。
    嵇康所彈奏的《廣陵散》是這一古代名曲經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正像一首民歌一樣,凝聚著歷代傳頌者的心血。正因為嵇康臨刑索彈《廣陵散》,才使這首古典琴曲名聲大振,一定程度上,《廣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來的。但所謂「於今絕矣」則非指曲子本身而言,它主要反映了嵇康臨刑時的憤激之語。由於具有「譜簡腔繁」特點的記譜法,嵇康所奏《廣陵散》在節奏上的處理無法標於譜面流傳後世。
  • 中國古典名曲欣賞,了解中國幾千年文化精神,值得收藏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其中音樂文化也是淵源流傳,博大精深。今天,我們從眾多的古典曲目中精選7首古典名曲與大家分享,隨著芬享藝術在音樂中一起品味中華文明獨特的思想情境,共同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一首:《箏簫吟》《箏簫吟》力求通過鋼琴展現箏與簫這兩件民族傳統樂器的音色和意境。
  • 教師資格備考:中國傳世十大名曲介紹
    在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中,經常會涉及到中國傳統音樂的知識,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中國十大傳世名曲」,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1.《十面埋伏》——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陽平楚》。明《四照堂集·湯琵琶傳》中記載琵琶家湯應曾奏《楚漢》:「……兩軍決鬥是,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金、劍擊聲、人馬群易聲,俄而無聲。
  • 一首曲子一段情:從中國十大名曲的曲聲中,你聽到了什麼(二)
    十大名曲,流傳至今,他們的韻味越發醇厚,接下來,小編接著上一篇的內容,來談談還沒有說到的那五首曲子。《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琵琶曲,它所演奏的是「楚漢之爭」的故事。西楚霸王項羽,在最後的決戰中不及劉邦,且戰且退,殺死愛馬,愛姬自刎,最後被圍困於烏江之側,拔劍自刎。
  • 《國樂飄香》經典十大名曲音樂會舉辦
    10月14日,中國歌劇舞劇院《國樂飄香》經典十大名曲音樂會在北京喜劇院舉辦。熟悉的曲目、精彩的演奏,帶領現場觀眾共同領略中華國樂之美。  音樂會上,中國歌劇舞劇院為觀眾精心挑選了《將軍令》《廣陵散》《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陽關三疊》《月兒高》《鷓鵠飛》《梅花三弄》《夜深沉》《十面埋伏》十首聞名遐邇的經典民樂。
  • 我國的古代十大名曲有哪些?上
    其中以「十大名曲」最為出名,那麼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主要包括哪些呢?我們先介紹一下前五個。1、先秦的琴師伯牙的《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琴曲,為先秦的琴師伯牙所創,鑑證了俞伯牙和鍾子期的友誼,更是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
  • 《中華文摘》文章:中國十大古典音樂名曲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殷悅  一、十大古曲之高山流水   此曲最初刊見於我國現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譜》。該書在解題中寫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