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是華夏文化的兩個巔峰,短短幾十個字就能表述意境恢弘的事物,眼見遺骸,尤其格律詩固定之後,這種文學體裁完美、簡潔,平仄有序,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多詩人手法嫻熟,寫出來的詩句,過了千百年依然熠熠生輝。後人編撰的《全唐詩》是中華文化的詩歌寶庫。
即使誰都能看到的事物,經過詩人的潤筆,一下子優雅了很多,譬如唐朝李嶠的《風》,短短20個字,把自然界中最普通不過的風寫的威風凜凜又不失溫潤,技能鏗鏘有力地吹起千層浪,也能夠吹開二月花。技能吹落三球落葉,也能吹斜竹林中的竹竿。
風·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這首詩是描寫風的,解釋開就是,風可以吹落秋天的樹葉,也能吹開二月春天的紅花,如果從江面上吹過,就能激起千層水浪,如果吹入竹林,筆直的竹竿立馬都會變斜。
詩人手法非常巧妙,前句裡面的風溫柔、輕飄飄給人溫暖的感覺,話題一轉,到了後句,過江千層浪,入竹萬竿斜。立馬讓人感覺狂風席捲江面,引起一層又一層的大浪,讀起來猶如置身於驚濤駭浪之前,驚迫感不言而喻。
而入竹萬竿斜五個字即描述風的威力,又讚美竹子不折腰的品格,對於文人士大夫來說,梅蘭竹菊都是他們精神嚮往的絕佳品質,其中竹子就代表氣節,有氣節的人會受到別人的讚美。譬如,這個詩裡面,竹子即使面對狂風,也不彎腰,僅僅傾斜而已。而且還非常一直,齊刷刷的萬竿連動,畫面很美。
當然,詩這樣,寫詩的人未必有竹子這樣的氣節,這首詩的作者李嶠,和唐朝皇帝一個姓,但是他是趙郡李氏,皇帝則是隴西李氏。所以和皇家搭不上邊。不過,就這樣也不影響他仕途,高宗時期進士及第,從基層小官做起一直到宰相。
整個仕途貫穿唐朝前期,從高宗、武后、中宗、睿宗一直到玄宗。一路身兼要職,幾次被拜為丞相,但是為人複雜多面,有時候看起來剛正不阿,不附權貴,曾經為了搭救狄仁傑等被武則天貶斥,後來又依附張易之等人,再後來更是唯韋皇后馬首是瞻。
在宰相任上,多次主張大設官爵來叼賣人心,李顯病死後,他為了爭權主張罷黜相王李旦,結果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後,李嶠作為韋後的親信一起被貶,開元年間,當初李嶠上奏韋後的奏章爆發,於是再次被貶廬州別駕,死於任上。
李嶠為官多面,很難從某方面評價他忠貞活著奸佞,但是他文學成就很高,甚至對他深惡痛絕的唐玄宗也感念他的詩寫得不錯,唐玄宗喜歡戲曲,有一次命令伶人唱,有個唱了李嶠的詩,偶然間聽到李嶠早年的詩,頗為傷感。
《本事詩·事感第二》:天寶末,玄宗嘗乘月登勤政樓,命梨園弟子歌數闋。有唱李嶠詩者云:「富貴榮華能幾時,山川滿目淚沾衣。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時上春秋已高,問是誰詩,或對曰李嶠,因悽然泣下,不終曲而起,曰:「李嶠真才子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