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包」清單,另附最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2020-12-20 人道赤峰

在步入2020年以前,我們總以為自己離災害很遠,但2020年開啟的「hard模式」,讓許多人感嘆「災害」其實離我們如此之近。

中央氣象臺連續第30天發布暴雨預警,持續時間為近年來少見。重慶、雲南昭通等地甚至因為暴雨引起洪災。

6月30日新昌縣遭受暴雨襲擊,受強降雨影響,該縣南明街道燕窠村發生一起山洪災害,村內12戶房屋被衝毀,2人失聯。

雲南昭通多地遭受強降雨襲擊,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導致多地房屋倒塌、莊家摧毀、道路中斷、山體滑坡,3萬餘人受災。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今年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300餘次,6.0級到6.9級2次。最近一次6.4級地震,於6月26日發生在新疆于田。

6月12日,北京大興區興一商務樓發生火災,2名救援人員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殉職。

除了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異物入眼、扭傷、流鼻血、燙傷......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也總是難以避免。

因此,家中常備一個「家庭急救包」以及掌握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尤為重要,關鍵時刻能幫助我們保護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

近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對《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進行了完善。此次特別增加了個體防護用品,將醫用外科口罩等列入清單。

在此基礎上,我們整理出一份「家庭急救包」清單,以便各位寶媽們準備、整理。

家庭「急救包」

藥物準備

01

抗感染藥物

準備一兩種,如青黴素類、頭孢類、蒲地藍口服液等。

02

止瀉類藥物

準備一兩種,如止瀉寧、藿香正氣丸等。

03

抗過敏藥

周圍環境變化還可能會放大過敏原,所以也要儲備如氯雷他定、息斯敏等抗組胺藥。

04

止痛藥、退燒藥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傷患情況,最好準備一些止痛藥物如芬必得等,以及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燒藥。

05

治療慢性病的藥

家中有老人或慢病人群,常用藥物也應在急救包中儲備一份。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儲備一些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有高血壓患者的家庭要儲備降壓藥;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要儲備降糖藥或胰島素等。

口罩

特殊時期,如疫情期,別忘記在急救包中儲備醫用外科口罩。

呼吸面罩

呼吸面罩作為火災中抵禦有毒煙氣和粉塵吸入的「有效武器」,應該將面罩兩頭的密封塞全部拔掉才能佩戴,不能只打開一端,否則很難保證正常呼吸。

止血帶

止血帶多用於大出血時急救,但盲目使用可能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四肢部位出血難止時,才用止血帶,頭部等部位出血不能使用;綁紮位置應該為動脈集中的上臂的上1/3處大腿的下1/3處

綁紮時間一般為40~60分鐘,鬆開兩三分鐘後再綁,最多連續3小時,如肢體遠端皮膚發白、發紫,說明需要鬆綁,恢復供血。

準備「急救包」注意4件事

需要注意的是,急救包一定要體積小、重量輕且花費代價不太大。

基礎物品,家家必備

基礎版清單每個家庭必備,有些儲備有難度的,如滅火器、防火毯、呼吸面罩等,可用浸溼的毛巾替代,也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擴充物品,按需準備

擴充版清單中的物品可以按需儲備。耐用品一般按家庭成員人數來決定量;消耗品最好儲備2周用量

半年檢查一次

急救包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就仔細檢查並更新,尤其藥品,如果儲存條件不當,會出現變質、失效等問題,可通過是否變色、保質期是否過期、說明書儲存條件要求是否滿足等來判斷。

放在容易拿的地方

急救包在家中擺放的位置應該是除幼兒外所有家庭成員都熟悉且容易拿到的地方,儘量避光儲存,放在鞋櫃、床頭櫃、衛生間等地。

除了整理出一個家庭「急救包」,掌握一些基本家庭急救常識也必不可少。

基本家庭急救常識

01

異物入眼

急救辦法: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淚水將異物衝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將眼皮捏起,然後在水龍頭下衝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將隱形眼鏡摘掉。

亮警報:如果是腐蝕性液體濺入眼中,必須馬上去醫院進行診治;倘若經過自我處理後眼部仍舊不適,出現灼燒、水腫或是視力模糊的情況,也需要請醫生藉助專業儀器來治療,切不可魯莽行事。

02

扭傷

急救辦法: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儘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繃帶包好,並將受傷部位墊高。24小時之後,開始給患處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

亮警報:如果經過幾日的自我治療和休息之後,患處仍舊疼痛且行動不便,那麼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傷或者韌帶斷裂,需要立即到醫院就醫。

03

流鼻血

急救辦法:身體微微前傾,並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軟骨部位,持續約5-15分鐘。另外,放一個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亮警報:如果鼻血持續流上20分鐘仍舊止不住的話,患者應該馬上去醫院求助於醫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數過於頻繁且毫無原因,或是伴隨著頭疼、耳鳴、視力下降以及眩暈等其他症狀,那麼也務必去醫院診治,因為這有可能是大腦受到了震蕩或是重創。

04

燙傷

急救辦法:一旦發生燙傷後,立即將被燙部位放置在流動的水下衝洗或是用涼毛巾冷敷,如果燙傷面積較大,傷者應該將整個身體浸泡在放滿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將紗布或是繃帶鬆鬆地纏繞在燙傷處以保護傷口。

亮警報:三級燙傷、觸電灼傷以及被化學品燒傷務必到醫院就醫。另外,如果病人出現咳嗽、眼睛流淚或者呼吸困難,則需要專業醫生的幫助。二級燙傷如果面積大於手掌的話,患者也應去醫院看看,專業的處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05

窒息

急救辦法:首先要迅速叫救護車。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需要採取以下措施:讓患者身體前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後背兩肩中間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麼需要站在患者身後,用拳頭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隻手握住那個拳頭,上下用力推進推出五次,幫助患者呼吸。

患者也可以採取這樣的自救措施:將自己的腹部抵在一個硬質的物體上,比如廚房臺面,然後用力擠壓腹部,讓卡在喉嚨裡的東西彈出來。

亮警報:只要窒息發生,都需要迅速叫救護車搶救患者。

06

中毒

急救辦法:如果患者已經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難,應迅速呼叫救護車,並準備好回答如下問題:攝入或吸入什麼物質,量是多少,患者體重、年齡以及中毒時間。

亮警報:只要中毒發生,都需要迅速叫救護車搶救患者。

07

頭部「遇襲」

急救辦法:如果你的頭上起了個包,那麼用冰袋敷患處可以減輕水腫。如果被砸傷後頭部開始流血,處置方式和被割傷的方式一樣,即用乾淨毛巾按壓傷口止血,然後去醫院縫合傷口,並檢查是否有內傷。如果被砸傷者昏厥,那麼需要叫救護車速送醫院,一刻也不能耽擱。

亮警報:當傷者出現驚厥、頭暈、嘔吐、噁心或行為有明顯異常時,需要馬上入院就醫。

08

燙傷

急救辦法:用冷水局部降溫10分鐘;用一塊乾淨、潮溼的敷料覆蓋;傷處腫脹時,去掉手錶、手鐲、戒指等,將敷料輕輕固定包紮,注意不要太緊;於傷處對側系往繃帶。

來源:首都教育

赤峰市紅十字會接受捐贈方式

重要提示:捐贈時請註明捐贈資金用途,如未註明捐贈資金用途,則統一記入日常捐款,按期予以公示。

赤峰市紅十字會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多份關注 多份溫暖

相關焦點

  • 官方最新版「家庭急救包」清單,另附最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關鍵...
    通州時訊(微信號:bjtzsx)記者 提醒您: 因此,家中常備一個「家庭急救包」以及掌握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尤為重要,關鍵時刻能幫助我們保護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 世界急救日|最全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建議收藏
    心臟驟停、中暑、骨折、燒燙傷、煤氣中毒、溺水、觸電、手指切斷、蜂蜇……意外總是突如其來,若救治不當很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會延誤救命。   今天是第21個「世界急救日」。掌握一些正確的急救知識,說不定哪天你也可以成為生命的守護者。快來學學這些急救常識,關鍵時刻用得上!
  • 世界急救日:最全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建議收藏
    心臟驟停、中暑、骨折、燒燙傷、煤氣中毒、溺水、觸電、手指切斷、蜂蜇……意外總是突如其來,若救治不當很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會延誤救命。掌握一些正確的急救知識,說不定哪天你也可以成為生命的守護者。快來學學這些急救常識,關鍵時刻用得上!
  • 這些急救常識能救命!
    當意外發生的時候,是否能進行有效和及時的急救措施就顯得至關重要,甚至是關乎生與死的。而在這種生死關頭,往往第一時間起到關鍵作用的,不是遠水難救近火的醫務人員,而是每一個平凡的你我。每年9月的第六個星期六都是「世界急救日」,旨在呼籲人們更重視急救知識,並讓更多人掌握急救技巧技能,降低意外事故傷害程度並儘可能挽救生命。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必備的急救常識,掌握心肺復甦、人工呼吸和使用AED除顫儀等的急救技巧時,才能在必要的時候拯救身邊的人。
  • 最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這20條你必須知道!關鍵時刻能救命!
    當關節周圍的韌帶被拉伸得過於嚴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會發生扭傷,扭傷通常還伴隨著青紫與水腫。 急救辦法: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儘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繃帶包好,並將受傷部位墊高。24小時之後,開始給患處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
  • 交通工具上的急救包有點「過時」了 專家給出急救包升級清單
    但目前公共運輸工具上配備急救用品,仍按多年前制定的標準執行,難以滿足現實需求。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建議將交通工具上的「急救包」升級,不僅方便醫生搶救,普通市民經過培訓也可使用。楊毅教授表示,「我們也希望能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關口前移,第一時間發現後的急救很關鍵。」  中大醫院創傷中心副主任、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松橋介紹,根據調查發現,在火車站、公交車站、機場等站點,大多會配置治療外傷、心臟病、低血糖等常用藥物和儀器,但在交通工具上,配備最常見的只是一些外傷用藥,而且很多人不會心肺復甦、使用AED除顫儀等「救命技能」。急救的「硬體」「軟體」都需要升級。
  • 手握「胸痛急救地圖」,關鍵時刻能救命|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情況危急,後果嚴重,發現這些症狀後,有什麼辦法能儘快自救嗎?記住兩個「120」,關鍵時刻能救命對於急性胸痛病人來說,發病後120分鐘內是「救命」的黃金時間。早識別、早呼救、早確診、早救治十分關鍵,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延誤,都會影響救治效果,現階段,患者的就診延遲是影響救治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急救意識薄弱及無法精確獲取周邊具有胸痛急救能力的醫院信息。急性心梗一旦發生,心臟的血液供應就會突然停止,這時就得及時通過放支架或者溶栓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讓心臟重新獲得血液供應。
  • 單兵急救包使用指南來了,關鍵時候能救命……
    在戰場上,緊急處理傷情非常重要,所以每個官兵隨身攜帶單兵急救包就很有必要。那麼這個單兵急救包裡面究竟放了什麼?這些東西怎麼用? 今天讓我們走進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臨床教學中心,一起來學一學單兵急救包怎麼用。
  • 【職工健康微課堂】「家庭急救包」清單快收藏!關鍵時候能救命……丨職工科普
    為了保障自身及家人的健康每個家庭都需要配備一個家用急救箱以便能在危急關頭救自己一命那急救包裡到底應該準備些什麼呢?
  • 高鐵站教急救志願者受追捧 急救知識應是一種常識
    「學了以後才發現,急救知識應該是一種常識,我希望人人都了解,在關鍵時刻能救人一命。」假期回家後,他還把這些技能教給家裡的親戚朋友。  他演示時,動作標準,娓娓道來,神情也不緊張。「第一次在這麼多人面前演示的時候,我很緊張,多試幾次就好了,也很鍛鍊能力。」為了把動作做標準,金文和同學經常在下課後在人體模擬器上練習。
  • 最新版「家庭急救包」清單建議收藏!危險來臨時救你一命
    >當居家生活中遇到地震、火災等突發情況一聲哨響就可以讓救援人員及時找到你一瓶碘伏棉棒可以幫你迅速處理傷口……家庭急救包示意圖近期,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對《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進行了調整、豐富和完善,適當增加了個體防護用品,提出了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的基礎版和擴充版。
  • 急救包要進入中國4億家庭,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
    近日,北京急救中心發布《家庭醫療應急物品指導目錄》(以下簡稱《指導目錄》),包括醫用外科口罩、酒精消毒片等基礎配置和特殊配置。藥械網在提供給健康界的一份數據中顯示,應急物品基礎配置清單中包含28項,預估價為1500元,應急物品特殊配置清單中的19項物品,預估價為2000元。
  • 關鍵時刻能救命!0-3歲寶寶突發意外的急救處理和必備藥品清單
    寫過這麼多,如果你只有看一篇的精力,那就一定要看這篇——帶娃出行必備藥品以及突發意外的急救處理。因為關鍵時刻,也許它能救你的孩子一命。過年人多常常自顧不暇、再加上不熟悉的環境,小意外在所難免,再說,咱們也做不到讓孩子一分鐘都不離開視線對不對?
  • 多個孩子被噎到後身亡,家長掌握這些急救知識,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麼多孩子,都有被噎到的經歷,幸運的是爸媽在身邊,關鍵時刻用了正確的方法,挽救了孩子的命。可是,有些孩子就沒有那麼走運了。浙江慈谿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當天上午九點多,一位婦女抱著孩子,衝進了兒科大門,孩子當時吃饅頭被噎到了,臉色特別嚇人,四肢很涼,但呼吸心跳還有,立即就被醫生帶到了搶救室。
  • 關鍵時刻,這3種急救辦法能救命
    而這些意外也並不僅僅是車禍等事故,日常生活中多的是突發事件:廣東3歲男童溺水,父母「倒掛急救」錯過最佳搶救時機……湖南益陽某幼兒園,一名4歲男童吃飯時因異物卡喉,沒能及時處理,最後送醫搶救無效死亡……崑山一大學生幫老師搬家,坐送貨車廂內中暑死亡……如果當時有人能及時發現,並且在幾分鐘的黃金急救時間裡,及時進行正確的急救,有些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
  • 「家庭急救包」清單來了~
    為了避免意外發生時的手足無措,提前做好準備很重要,比如,備齊一份「家庭急救包」。參考最新版《北京市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我們可以做如下的準備:具備收音功能的手搖充電電筒、救生哨、毛巾、紙巾/溼紙巾。呼吸面罩,有刀具、螺絲刀、鋼鉗等多功能組合剪刀,應急逃生繩,滅火器/防火毯。
  • 掌握地震自救知識、備好急救包,關鍵時刻能救命!
    防震急救包 水、食物和繃帶不可少當災難發生時,你很可能在72小時之內得不到任何救助,如何撐過這72個小時至關重要,可事先備好防震急救包,儘可能地減少地震帶來的衝擊。水、便攜食品、手電筒、消毒水、繃帶等是急救包中的必備物品。
  • 廣東博大學院 |兒童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孩子的命
    意外時有發生,若救治不當很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會延誤救命!各位親愛的園長、老師、家長們,快來學學這些急救常識,關鍵時刻用得上! 小兒驚厥的急救處理: 1、急救分秒必爭的,必須執行近求醫原則。 2、一定要保持鎮定,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必要時採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3、取側臥位或放平,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口腔內的分泌物、嘔吐物,保持呼吸通暢,避免吸入氣管引起窒息。
  • 較真丨心梗時大力咳嗽能救命?這10個錯誤的「急救常識」,千萬別用
    網上流傳的不少「急救常識」,不僅救不了人,反而延誤了急救的時間,造成更大的傷害。這哪裡是急救,明明是害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面臨很多突發狀況,胸痛、燒傷燙傷、休克中風。遇到這些情況,爭分奪秒進行急救非常重要。網上流傳不少「急救常識」,比如心梗發作大力咳嗽能救命,針刺足底可以治療腦溢血。
  • 貝樂虎攜手王牌出版社,打造影響百萬兒童的急救指南
    2020年,貝樂虎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合作,共同出版了系列繪本《貝樂虎兒童自救急救書》,通過貝樂虎在學齡前兒童領域的知名度,提高兒童的急救常識,是中國家庭健康防禦認知升級大潮下的重要代表作品。只有在兒童建立了危險意識,掌握了急救與自救常識,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及周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