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於寒窗苦讀十幾年的莘莘學子來說簡直是太重要了。畢竟,高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人今後的前進道路。所以,每年的高考,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
而今年高考的時候,有個高考學子憑藉幾句話,就迅速走紅了網絡。當大家都以為這肯定是個學渣在吹牛的時候,事情卻來了一個超級大反轉。讓人感覺現代的年輕人,還是太會玩兒了!
要說當今的網絡有啥不好的,那就是消息傳播太雜了。比如,有些話,在經過一些有心人士的刻意精簡之後,就會完全變成另外一個意思。然後再經過一些誇張宣傳,最後就會出來一個非常抓人眼球、但是卻完全虛假的消息。
就好比廣東女孩兒冼奇琪的發言:懶得考清華北大。如果單看這句的話,很多人會認為,這完全就是個學渣的吹牛宣言呀!這樣的發言,不僅可以掩蓋自己的無能,還能順便黑一把清華北大,用自己的不屑去遮掩自己的差勁兒。
然而,事實上呢?事實上,當時冼奇琪原話是這樣說的: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萬一還不小心考砸了,就上不了了。而當時冼奇琪為何會有這樣的發言呢?這是因為,作為一個高二學生的她,已經被中國科技技術大學少年班給錄取了。
在2020年中國科技大學官網公布的少年班的錄取名單上,有兩個廣東考生,其中一個就是冼奇琪。16歲的她,在高考中考出了663分的好成績。其實,當成績出來以後,她就知道自己會被錄取了。
看到自己成績的冼奇琪表示:雖然考場上感覺題目都還有些難度,但是總體都還在自己的複習範圍內。所以,她認為自己應該可以考出一個還不錯的成績。
於是,當看到自己的成績以後,冼奇琪發現自己的內心還是很平靜的,畢竟這都在自己的意料範圍之內。而後,她的發言就被有心之人經過裁剪之後,發表了出去。
其實,從冼奇琪的成績就可以看出,這個女孩兒的確是個妥妥的學霸。早在1978年時,中國科技大學就創建了少年班,目的就在於為國家挑選和培養超常少年。
因此,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也被譽為中國科學家的搖籃、中國版的「麻省理工」。考取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難度,可想而知!況且,2020年,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總共也才錄取了48名學生,冼奇琪能成為這四十八分之一,其優秀程度完全可以想像。
而她不想上高三的理由,其實也可以理解。首先,自己已有能力去少年班接受更好的教育了,為何還非要通過高三來證明自己呢?其次,她也的確是怕遇到一個「萬一」。然而,就是這麼簡單一件事兒,在經過渲染之後,就完全變了味道。
不明真相的人,要麼是把冼奇琪想像成了一個學渣,要麼是把冼奇琪想像成了一個說大話、不謙虛的吹牛人士。而這些對於一個好好學習、積極向上的小姑娘來說,是多麼大的一種惡意!
況且,生活中的冼奇琪其實是一個特別正能量的小姑娘,在日常相處中,她也會跟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方法。
在冼奇琪看來,學習主要講究「主動」。何為主動呢?意思是說,在學習中要有自己的學習計劃,不能完全被老師拖著走。其實,不少家長也都發現了這樣的問題:自家的孩子太懶惰了,課前從來不預習,完全等老師講。
那麼,聽老師講難道不對嗎?自然不會。但是,需要知道的是:老師是個過來人,知識對於他來說已經完全掌握了。如果,一個學生完全等著老師拖著走的話,那麼她還能跟得上老師的腳步嗎?
所以,冼奇琪的方法就是:自己主動學習。在每章內容開始前,冼奇琪都會主動完成練習冊。通過預習練習冊,從而發現對自己來說難學的點兒。這樣的話,老師上課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去接受知識。
其次呢,還要培養課外興趣愛好。學習,是個耗費時間、耗費精力的事情,而學生的精力和集中力畢竟有限,一天天練著學習下來,難免會感覺厭煩或者是吃力。而這個時候,愛好就會發揮作用。
用自己喜歡的東西,去紓解內心的壓力,這樣既可以轉換思想,又可以緩解疲勞,豈不是一舉兩得?但是,這裡的愛好最好不要是玩兒手機、打電腦遊戲啥的。
最後,學習還是要有系統性的規劃。在平時每個點兒的學習上,都要有明確的規劃。比如,對於數學,要怎麼學、怎麼練,心中一定要有個大的規劃。
不能說今天想起來了,就狂刷幾個數學題,明天不想學了,就把數學放在一邊了。而對於其他每門課,也都是一樣的。只有做出系統的規劃表,學習起來才會事半功倍。
每個成功,都不是偶然,它是經過日積月累之後,才會產生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尤其是學習。想要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畢竟,每年的高考都是千軍萬馬硬闖獨木橋,假如你在平時的學習中稍微不努力,就有可能會被擠下去。所以,學霸如冼奇琪才會說出「懶得考清華北大」這樣的話來。
當然,這樣經過加工的話語,其實也反映出當代人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八卦好奇心。的確,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是,一定注意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
在現如今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因為誤會而產生網絡暴力的事兒還少了嗎?有心人甚至因為遭遇網絡暴力而想不開。
那麼,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呢?就是因為大家的發言都太隨意了。在往後的日子中,大家還是要做到:不要隨意去評價或者是批評任何現象,除非你確定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