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大聲朗讀?董卿的《朗讀者》給出來最美好的回答!

2020-12-25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親子百科

《朗讀者》節目的爆紅,是否讓更多的人有所思考:在忙碌的電子資訊時代,我們為什麼讀書?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語文教育的老前輩、學識淵博的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吟詠的時候,對於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朗讀的好處有不少,小學時期的孩子為什麼要進行朗讀,孩子朗讀對孩子的成才及成長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大聲朗讀對成長的十大意義

有利於開發右腦。

因為大聲讀實質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孩子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

能改變孩子的性格。

性格內向者往往發出的聲音也很小,如果孩子都能堅持大聲讀課文及其它文章、書籍,很容易使孩子愛講話,性格也就隨之而變。

有利於孩子體會到辯論、爭論的價值。

這是更好的、高質量地參與未來的事務的一種素質。

有利於改變自卑。

大多數的差生的突出表現就是不會大聲讀課文,大聲讀不好課文,從大聲朗讀開始訓練,許多差生能在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大聲讀,使腦神經處於極度興奮狀態。

這本身就能刺激孩子深入理解文章、書籍。

大聲讀需要集中精力,大腦處於「排空」狀態,有利於記憶材料。

大聲朗讀文章是語感形成的必走之路。

可以這麼說,沒有真正的大聲讀文章,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語感。

大聲讀文章有利於「詩性美」的再現。

每篇文章、書籍都有著「詩」的美,都有著作者美的靈感,而大聲讀,可以將這種美還原。

大聲讀有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需要廣泛深入思考、記憶的學科如果運用了大聲讀,學習效率一定會很高。

有利於提高寫作能力。

大聲讀他人作品是學習的過程,大聲讀自己的作品實質是修改完善的過程。瘋狂朗讀好處多,瘋狂誦讀和背誦可以把情緒最廣泛地調動起來,名篇佳作的音韻美、節奏美、氣勢美,只有在誦讀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轉、合,只有在誦讀中才能深刻地體會到。

瘋狂朗讀的好處

瘋狂誦讀和背誦可以把情緒最廣泛地調動起來,名篇佳作的音韻美、節奏美、氣勢美,只有在誦讀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轉、合,只有在誦讀中才能深刻地體會到。

長期堅持誦讀,就會從感性上、從直覺上、從整體上去認識、去體驗、去佔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動地消化和吸收;長期堅持誦讀,就能養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誦讀習慣。

瘋狂誦讀可形成良好的語感,背誦又是內化語文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把誦讀形成的語感積澱下來。瘋狂誦讀的結果就會使同學們「出口成章」,它所積累的大量詞彙、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對於我們的寫作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鑑作用。

關於誦讀我們將精華總結如下:

朗讀越早開始越好,並儘量堅持到孩子小學畢業。

對於自己重視的事,我們一定抽得出時間。每天至少安排一個固定的朗讀時間,儘量使之成為習慣。

不妨從由韻律感的童謠、兒歌和幾行字的繪本開始,再逐步朗讀文字較多、圖畫較少的童書,再到有章節的故事及小說。

只要時間允許,就頻繁地為孩子朗讀。但開始時一次時間不要過長,保持孩子對朗讀的熱情。隨著孩子的接受度,慢慢增加時間。

聆聽習慣是後天養成的,需要逐步教導、培養孩子——聆聽不會在一瞬間學會。

要注意變換讀物的長度和主題。鼓勵孩子自行挑書。

在朗讀前,一定要提一下書名、作者和圖畫作者。

只有極少數人是天生的朗讀者,每個家長都要積極練習。大量運用自己的表情,甚至改變聲調,扮演人物。

千萬不要讀得太快。建議不要讀自己不喜歡的書,因為你的表情很容易洩露出你的想法。偶爾讀一些內容較艱深的書,挑戰一下孩子的大腦。多啟發孩子思考,嘗試跟孩子討論書中內容。

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與百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做《朗讀者》? 董卿:因為文章在那裡
    原標題: 面對面 | 董卿:為什麼做《朗讀者》?因為文章在那裡上海電視節開幕論壇上,董卿回「家」講述自己與《朗讀者》的故事。一上臺,董卿就開起了玩笑,現場氣氛輕鬆愉快。喧囂的時代,回歸到文字的世界言歸正傳後,話題直指《朗讀者》。董卿說:「這個節目成功以後,大家問我:你當初為什麼要做這個節目?我突然想到喬治·馬洛裡,他要攀登珠穆朗瑪峰,後來不幸喪生。有人曾問他:你為什麼要攀登?他說:因為山在那裡。我的回答是:因為文章在那裡。」
  • 你可願聽我的朗讀?董卿談《朗讀者》和文化類節目熱播
    正如董卿被問到為什麼辦《朗讀者》節目時回答的:「那麼多優美的文字,就等在那裡,我想問的是,為什麼不呢?」通過文字,感受美好春節後,《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引發的熱議餘溫未散。似乎在一夜之間,文化類節目忽然被刮目相看。2月18日晚8時,《朗讀者》第一期開播了。
  • 董卿《朗讀者》告訴我們:孩子大聲朗讀的10大好處
    大聲朗讀、培養語感、加深印象、提高理解、產生自信、體驗成功!1.有利於開發右腦因為大聲讀實質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孩子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2.能改變孩子的性格性格內向者往往發出的聲音也很小,如果孩子都能堅持大聲讀課文及其它文章、書籍,很容易使孩子愛講話,性格也就隨之而變。
  • 朗讀需要什麼?董卿攜《朗讀者》第二季為你解答朗讀的意義
    作為文化類節目的卓越代表,由董卿擔綱製作人與主持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更是從一眾清流中脫穎而出,三次斬獲業內權威獎項。四月初,《朗讀者》官方微博誠摯發聲宣布回歸,網友們激動地表示:"靜候初心不變的第二季,卿姐帶著滿滿的故事向我們款款走來""董卿老師的節目永遠不會失望,期待直抵靈魂的朗二。"在大家的期盼下,日前,節目組終於曝光了一則《朗讀者》第二季的總宣傳片,質量之高堪稱電影級宣傳片。
  • 孩子大聲朗讀的十大好處
    中國當代詩文學家、教育家、詩人南懷瑾老師,在聊關於兒童為什麼要讀古詩詞、古文,怎麼讀的問題的問題時,指出:讀書,尤其是讀中國書,就要高聲朗誦。高聲朗誦,有什麼道理呢?這個含意很多,朗讀多了,自然懂得言語與文字的音韻學。換句話,也懂得文字和語言之間拼音的學問。
  • 《朗讀者3》重磅推出,董卿重回央視舞臺
    《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文化情感類節目,由董卿擔任節目主持人與製作人。該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
  • 董卿《朗讀者》:讀到最心愛的文字時,那般歡暢
    「當時的我是何等溫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發間,當你離開,我的心不會變涼,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為了讀書,董爸爸每天上學之前,都要先到池塘裡抓魚、抓蝦,再跟著母親到集市上把魚蝦賣掉,掙些生活費。董爸爸很喜歡文學,高中時老師建議他考復旦大學新聞系。農村少年憑著滿心喜愛和不屈的韌勁,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堅持,考上了這座名牌大學的名牌專業。  董爸爸對董卿心愛至深,卻也嚴厲至極,董卿稍能識字,爸爸就讓她每天抄成語、古詩,大聲朗讀並且背誦。稍大一點,又讓她抄古文。
  • 董卿攜《朗讀者》第二季歸來 為你解答朗讀的意義
    作為文化類節目的卓越代表,由董卿擔綱製作人與主持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更是從一眾清流中脫穎而出,三次斬獲業內權威獎項。今年四月初,《朗讀者》官方微博誠摯發聲宣布回歸,網友們激動地表示:「靜候初心不變的第二季,卿姐帶著滿滿的故事向我們款款走來」「董卿老師的節目永遠不會失望,期待直抵靈魂的《朗讀者》二」。
  • 明天,董卿的《朗讀者》走進浙大紫金港!期待你的朗讀,感動全國觀眾!
    溫暖的節目——朗讀者  朗讀者、書和書架,沒有炫目的舞臺,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相比其它娛樂綜藝而言,這樣一個看似「冷淡」的節目,背後充滿著溫情。  做主持21年,董卿說,創作《朗讀者》這樣一個節目,感覺是「應該到了這樣一個時刻」。
  • 董卿:朗讀吧,讓我們向光而行
    在一個秋日清晨,《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朗讀亭以「向光而行」的主題,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地開啟了這一季的朗讀之旅。 「雖萬般不舍,然生活所迫,餘永生不忘你東莞圖書館」而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他說「是書本敞開了他寬厚的胸脯,接納我」; 我們看到了從小膽子就不大的羞澀小夥因為熱愛文學,做了一件人生20多年來最有勇氣的事情——來朗讀亭,在直播裡向所有人大聲讀出自己喜歡的文字,還在這裡收穫了一份因朗讀而結緣的珍貴友誼;
  • 董卿講述《朗讀者》幕後 曾被老翻譯家拒之門外
    為此,董卿和模式研發者以及國內的眾多學者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研究「《朗讀者》誰來讀?讀什麼?怎麼讀?」最後大家形成的共識是,朗讀者的情感、所要朗讀的文本的寫作者的思想、聽節目看節目的觀眾情感,這三種元素要和諧凝結,一定要凝結起來。
  • 警營朗讀者丨她和董卿朗讀不一樣的《家》
    」系列宣傳活動,通過新穎的朗讀形式和網上網下接力傳播參與,講述大家身邊公安民警感人故事,暢談公安民警愛民情懷,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共同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家是我們每個人的避風港但我們卻守衛著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平安與祥和我愛我的家人但總要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警營朗讀者
  • 董卿首當製作人聚焦文化 讓平凡者發聲以朗讀觸動心靈
    董卿希望節目能夠給人一些精神撫慰 「你想說的話,你的情感,都可以從朗讀的篇目中傳遞出來。」日前,由董卿擔任主持人和製作人的文化節目《朗讀者》在京發布。董卿說,她希望朗讀的文章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嘉賓的標準也要超越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之所以節目有這樣的呈現,也是因為過去20多年,我走過的路、看過的書、愛過的人、想過的事。」 而談到對朗讀節目情有獨鐘的原因,董卿承認,她一直想做一檔有著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我們有一位朗讀者,1986版《西遊記》作曲許鏡清先生讀了巴金先生的《燈》,其中有一句話,『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你……有多久沒有朗讀?美女主持董卿,大眾女神!隨著央視欄目《朗讀者》的回歸,美女主持董卿也重新回歸大眾視野,滿足了大家的期待。央視主持眾多,董卿被大家稱為央視一姐,不僅得到大家的讚譽,還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除了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外,董卿柔和的性格也得到了大家的喜愛。走在大地上朗讀,讓朗讀扎進大眾的心底。
  • 董卿的《朗讀者》中,這7句經典語句,讀一遍,讓人受益終身
    董卿的《朗讀者》中,這7句經典語句,讀一遍,讓人受益終身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閱讀,可以讓我們跟隨書中的文字,去感受不同人不同的人生,或者是對人生不同的理解。而在《朗讀者》中每一段文字的選取和朗讀,都展現著他們的期望。
  • 董卿首當製作人聚焦文化 平凡者發聲朗讀觸動心靈
    「你想說的話,你的情感,都可以從朗讀的篇目中傳遞出來。」日前,由董卿擔任主持人和製作人的文化節目《朗讀者》在京發布。首次擔任製作人的董卿表示,希望以朗讀的形式為平凡人發聲,推動心靈相互靠近。董卿說,她希望朗讀的文章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嘉賓的標準也要超越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之所以節目有這樣的呈現,也是因為過去20多年,我走過的路、看過的書、愛過的人、想過的事。」 而談到對朗讀節目情有獨鐘的原因,董卿承認,她一直想做一檔有著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我們有一位朗讀者,1986版《西遊記》作曲許鏡清先生讀了巴金先生的《燈》,其中有一句話,『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
  • 《朗讀者》第二季5月播出 董卿:朗讀依舊初心不改
    原標題:董卿 朗讀依舊 初心不改「在準備這個節目的過程中,我無數次在心裡說,謝謝你們所有用命在寫字的人,這些文字給世界帶來了光,而如何讓這道光照亮在更多人的頭頂,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朗讀者》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契機。」這是董卿在今年的電視文藝星光獎上的獲獎感言。在過去的一年中,《朗讀者》成為「全民閱讀」風潮的螢屏引領者和有力推動者,也成為了一股文化現象。《朗讀者》第二季將於5月5日起每周六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和第一季一樣,節目依然會邀請科學家、企業界、文化藝術大家,同時還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物。
  • 學語文,我們為什麼要大聲朗讀?
    語言學習最講語感,而說到鍛鍊語感的好方法,那就是朗讀。不過也有方法不對的,一打開書,讀上兩段就開始犯困。今天,勤藤教育就準備了朗讀需要注意的一些點以及方法。說起來大聲朗讀其實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把文章大聲讀出來,關鍵是怎麼讀,怎麼把控其中的情緒和節奏,發揮朗讀的最大作用。
  •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編輯:貝貝豆審核:貝貝豆孩子的天性是貪玩的,他們很少有時間能安靜下來,因此讀書這項考驗耐性的活,就讓他們倍感無趣。「媽媽,為什麼要讀書?」「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孩子們關於「為什麼讀書」的疑問一直存在鮮有停歇,可如何回答卻成了考驗家長檔次高低的「測試」。
  • 「詩詞大會」火了 董卿借「朗讀」回歸電視人初心
    而最火的兩檔節目都有央視主持人董卿的身影。先是董卿擔任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引起廣泛討論,節目的餘溫未散,2月18日晚8點,董卿帶著另一檔文化類綜藝《朗讀者》和觀眾見面。這也是董卿首次擔任製作人。作為一檔用文字承載情感的節目,《朗讀者》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和佳作美文相結合的方式,用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