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火了 董卿借「朗讀」回歸電視人初心

2020-12-12 南方新聞網

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夫婦

全媒體記者 劉長欣

讓很多人意外的是,在2017年開年強勢突圍的,竟是多年處於邊緣化位置的文化類綜藝節目。

而最火的兩檔節目都有央視主持人董卿的身影。先是董卿擔任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引起廣泛討論,節目的餘溫未散,2月18日晚8點,董卿帶著另一檔文化類綜藝《朗讀者》和觀眾見面。

這也是董卿首次擔任製作人。作為一檔用文字承載情感的節目,《朗讀者》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和佳作美文相結合的方式,用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熱愛閱讀的董卿說,她經常把自己關在家裡朗讀,有時,甚至讀到淚流滿面。而藉助《朗讀者》,董卿終於有機會把積累在內心多年的表達欲和分享欲全然釋放。此節目之於從業二十多年的董卿,是職業生涯的又一個新的起點,也是她於浮躁之處回歸電視人本心的作品。

《朗讀者》並非純粹的讀書節目,定位為人文情感類節目的它,更想藉助一段段朗讀,一個個故事,讓觀眾產生共情,燃起閱讀的欲望。

每期節目的六組嘉賓的朗讀,都由董卿的一段採訪作為開始。透過嘉賓的講述,會發現他們朗讀的每篇文章,都源於他們的真實生活。節目組希望能褪去名人的光環,讓他們以平凡人的姿態和觀眾交流。

從這一點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比如說,柳傳志朗讀的是他前些天在兒子婚禮上的致辭,讓大家感受到,身為商業大亨的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父親。

有觀眾為96歲翻譯家許淵衝的故事所動容。聊到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故事時,老人家情難自禁,眼眶紅了;而他在和董卿聊天時,流露出的那股執著勁兒和可愛的一面,讓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忍不住笑出了聲。

也有觀眾留意到了一些有趣的細節。濮存昕朗讀的是老舍的一篇文章,結果發現,念了那麼多年的老舍(三聲)是念老舍(四聲)。「真是漲知識了!」有網友發文稱。

南方+記者還了解到,節目組特別在北京、廣州等城市搭建了「朗讀亭」,內設專業錄音設備,及供朗讀者查詢讀本的平板電腦。「在步伐匆忙的日子裡,暫停一下,感受文字的力量,表達內心的情感。」節目組稱。

節目熱播之際,南方+記者得以採訪製作人兼主持人董卿,和節目的兩位導演劉欣、田梅,聽她們講述《朗讀者》背後的故事。

對話製作人董卿:

南方+:選擇嘉賓的標準是什麼?

董卿:有影響力、有知名度、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也希望他有獨特的人生經歷,或者說他身上有些特別的品質值得弘揚。

南方+:和其他同類節目的演員多少帶有表演成分相比,《朗讀者》似乎更注重真人真事,在表現力上會有不同嗎?

董卿:在節目的設置上,我們採用了先講故事後朗讀的方式,是因為在我看來,大家在對這個人物有了一個更加全面和豐富的了解之後,對他的朗讀才能更有代入感,更能感同身受,有更深刻的理解。

南方+:為什麼會採用「星素結合」的方式呢?

董卿:其實在最初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全明星陣容,但是後來我們發現,明星已經被過度消費了,在他們身上,很難或者說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而在普通人或者說一些有特殊經歷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讓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人生經歷和感悟。

現在看來還是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的,像第一期裡鮮花山谷那對夫婦,就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意想不到的人生,讓我們發現竟然還有如此真摯美好和單純的生活,給我們大家帶來的無限的想像空間。

對話導演劉欣和田梅:

南方+:以往的讀書類節目,多是嘉賓和主持人讀,觀眾聽,是相對垂直和小眾的。《朗讀者》如何進行模式的創新,讓節目跳出小眾的範疇?

劉欣:我們觀察到中國人的閱讀量,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太少了,我們的節目也是倡導大家讀書,但目的太明顯的話就把節目做小眾了。

《朗讀者》的定位是大型文化情感類的節目.「文化」和書籍有關,但同時也強調情感。通過每個人有關親情、友情、愛情、同學情、夫妻情、母子情的真摯的故事,讓觀眾產生共情。借著一個個具體的故事,帶大家走進文學的世界。

南方+:前段時間剛好也有一檔主打朗讀的節目《見字如面》,《朗讀者》和它的差別在哪裡?

劉欣:我覺得它們沒有可比性。《見字如面》是英國一檔節目的翻版,這讓它有個先天的硬傷,即觀眾會覺得,「嘉賓讀的那些信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而《朗讀者》是以情感故事作為切口入手的,這跟每個人都有關係,而且我們節目的每期都有一個關鍵詞,這會讓節目更貼近於大眾情感。

南方+:近些年綜藝節目領域娛樂化傾向很嚴重,你如何看待文化類節目存在的意義?

田梅:的確,現在娛樂化和明星化的節目非常多,當然也不乏優秀的作品。《朗讀者》希望承載的首先是一種社會屬性,希望更多的人能注重文字的精美,希望更多人去讀書,更多人用朗讀去表達情感。另一方面,文化類節目自然也承載了文化屬性,號召更多的人能夠撿起書本。現在太多的人都嚴重依賴電子產品,很少去讀書。當然電子產品也能看書,但是我們希望更多看到的場景,是就像一些國家,走上地鐵的時候幾乎人手一本書。

南方+:最近這幾年,尤其近段時間,文化類節目突然火了,你覺得一檔合格的文化類節目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田梅:的確,最近《中國詩詞大會》特別火,其實《朗讀者》去年3月份就開始策劃了,那時「詩詞大會」還沒那麼火。

當然,文化類節目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以前有「成語大會」、「詩詞大會」,今天有《朗讀者》這樣經典文本的朗讀。有人認為《朗讀者》更多是成年人關注的節目,可我們也希望青少年能夠去關注。其實,每個人在朗讀的時候是很安靜的,朗讀能刺激你大腦的腦波,促使你去思考。這是別的節目沒有效果。很多綜藝節目,大家看了,就圖個樂呵,但觀看《朗讀者》,有歡笑也有淚水。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回歸 龍洋接替董卿主持
    新春期間,人氣文化綜藝紛紛回歸,《經典詠流傳3》大年初二首播,《中國詩詞大會5》則在大年初四亮相,帶觀眾領略傳統文化之美。節目中,龍洋接替董卿主持帶來新氣象,更多普通人的「詩意人生」給大家帶來感動。
  • 《朗讀者》第二季5月播出 董卿:朗讀依舊初心不改
    原標題:董卿 朗讀依舊 初心不改「在準備這個節目的過程中,我無數次在心裡說,謝謝你們所有用命在寫字的人,這些文字給世界帶來了光,而如何讓這道光照亮在更多人的頭頂,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這是董卿在今年的電視文藝星光獎上的獲獎感言。在過去的一年中,《朗讀者》成為「全民閱讀」風潮的螢屏引領者和有力推動者,也成為了一股文化現象。《朗讀者》第二季將於5月5日起每周六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和第一季一樣,節目依然會邀請科學家、企業界、文化藝術大家,同時還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物。用董卿的話來說就是:這一季會展示更多元領域的豐富性、稀缺性和代表性。
  • 董卿邀請的嘉賓是他!《中國詩詞大會》回歸第一集就看呆了
    導讀3月23日晚7點半,央視科教頻道,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回歸!!!出人意料的是,第一集中,節目組就放出了重磅「炸彈」。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回來了,昨晚正式播出。前兩季有多火不用多說了,這些人你一定知道。
  • 你可願聽我的朗讀?董卿談《朗讀者》和文化類節目熱播
    等到《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開播,大家才一臉黑線:很多字真不會寫。你要是問一個中國人「喜歡詩詞嗎」,他可能不屑地說「誰還讀那些」,等到《中國詩詞大會》推出,大家才仿佛剛剛驚醒似的:古典詩詞這麼美!你要是問一個中國人「平時讀書嗎」,他一般會回答「太忙沒空讀,不過經常看手機」。是的,很多人把在手機上刷微博微信當閱讀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朗讀者》節目推出了。
  • 她有啥能力代替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董卿的回答讓網友沉默
    《中國詩詞大會》我們都很熟悉,可以說這是一檔全民參加的詩詞節目 ,老少男女,不管什麼身份,年紀多大隻要擁有對古詩詞的熱愛就可以報名參加, 在舞臺上共同享受詩詞之美。在我們的人記憶中主持人都是董卿主持的,有文化有內涵帶給每個選手溫暖,憑藉專業的素養和對綜合的知識儲備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 3年前,被董卿點名誇獎的「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變成啥樣了?
    很多人都看過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到了2020年我們發現強調國學的綜藝越來越多,從最經典的《百家講壇》到後續有趣又有文化的《國家寶藏》、《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成語大會》等等都受到了大家歡迎,其中大家印象深刻的《中國詩詞大會》到今年已經開始開播到第五季了。
  • 《詩詞大會》正不過癮,《主持人大賽》總決賽來。久違了,董卿!
    連著看了四期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內心五味雜陳,也有點憋屈和不過癮。對龍洋不討厭,但是,我是真的想念董卿了!也真的想念有董卿的《中國詩詞大會》了。就在此時此刻,《主持人大賽》總決賽竟然播出,董卿作為點評嘉賓,端端正正地坐在點評席位上。
  • 董卿的「詩詞大會」是什麼神仙節目,火了這麼多民間學霸帥哥
    董卿的詩詞大會真的是個神仙打架的節目,不但主持人腹有詩書氣自華,選手也各個不示弱,關鍵是人家不但各個是學霸,還有不輸於明星的顏值,簡直醉了!估計大家沒有醉在春風閒適的夜晚,各個醉在小哥哥溫柔的微笑裡。比如這位↓《中國詩詞大會》的人氣選手,宋明糠。
  • 《中國詩詞大會》中秋專場海選啟動,董卿缺席,候補主持人引爭議
    央視作為國內電視媒體的領頭羊,憑藉多年來影視劇、新聞、綜藝等不同類型電視節目的製作,不斷加深著自己在市場的影響力,除了觀眾表現出對央視足夠的認可之外,不少年輕的主持人也將央視作為自己事業發展的目標,渴望通過進入央視被更多觀眾所了解。回顧央視的發展成長史,不難發現,是一檔檔膾炙人口的經典節目讓其成為無數觀眾交口稱讚的電視媒體。
  • 主持人大賽後,「第二個董卿」火了,網友:下一屆詩詞大會讓她上
    李七月之所以能在大賽中嶄露頭角,我覺得跟董卿及她曾主持過的《中國詩詞大會》有莫大的關係。說到《中國詩詞大會》,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想到董卿,因為董卿在節目裡面的精彩表現,已經深深地烙在了大眾心中,她的知性與氣質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腹有詩書氣自華」。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播出,董卿去哪了?
    但是一說到《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主持人董卿,從第一季到現在,董卿陪伴著觀眾和選手們整整四季時光,大家已經習慣了董卿擔任這檔節目的主持人,習慣了在每一期的開場看董卿的開場白,習慣了每一期看董卿背詩詞、讀詩詞。都說流水的嘉賓鐵打的董卿,連續四季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董卿可謂是雷打不動。
  • 沒有董卿的《中國詩詞大會》,還有什麼看點?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如約開播了,不過,與以往熟悉的陣容相比,這一季最大的爭議,是作為主持人的董卿,不再主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年輕的主持人——龍洋。對於突如其來換將的《中國詩詞大會》,好多網友們紛紛有些失落。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龍洋接替董卿主持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龍洋接替董卿主持-中新網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祖薇薇)《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於1月28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開播。大家熟悉的康震、蒙曼、王立群、楊雨、酈波等人,繼續坐鎮點評席。主持人由新人龍洋擔任。
  • 中國詩詞大會:一場春風,惹董卿康震相談甚歡,引出大唐晴朗之色
    看《中國詩詞大會》,真的是非常漲知識。曾經因為杜甫的一場春雨,康震蒙曼老師給我們展現了,古人的人生境界,董卿卻讓我們看到了詩詞花開!董卿這時候就又說:「詩人嘛,永遠都有孩子的天性!」這就是看詩詞大會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你隨便說什麼,董卿總是有話接下去,還自然而然的引出你別的話。康老師馬上就順著董卿的話往下說了!
  • 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口成章,讓人感嘆不愧是「才女」
    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口成章,讓人感嘆不愧是「才女」在《中國詩詞大會》中,董卿腹有詩書之氣的氣質讓人折服,而她在節目也讓觀眾看到了她知識的儲備量。不僅在開場白中能夠把詩句融會貫通的運用,而且在節目中各位老師對詩句的點評和講解的時候也能夠出口成章很準確的解說,讓人忍不住的感嘆真不愧是「才女」。1.董卿的經典開場白「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 詩詞大會第四季董卿十場唯美開場詞
    詩詞是心靈的綻放,映照每一回寒來暑往,它是「草長鶯飛二月天」,它是「稻花香裡說豐年」,我們走過春夏秋冬,詩意始終伴隨左右。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的每一場開場詞,都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焦點。董卿,有著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知性美,也有著媒體人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與擔當。
  • 她憑什麼代替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董卿的回答讓網友沉默
    在這季度的《中國詩詞大會》播出以後,就頻繁登上熱搜,有一個問題備受關注。大家都知道,過去幾季,董卿一直以來都是固定的主持人,觀眾已經習慣了在每一期節目的開頭看見董卿如何用優美動人的古詩詞引入這期節目的內容。然而這一季的節目,主持人變成了龍洋,為此網上議論紛紛,很多網友表示她憑什麼代替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你……有多久沒有朗讀?美女主持董卿,大眾女神!隨著央視欄目《朗讀者》的回歸,美女主持董卿也重新回歸大眾視野,滿足了大家的期待。央視主持眾多,董卿被大家稱為央視一姐,不僅得到大家的讚譽,還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除了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外,董卿柔和的性格也得到了大家的喜愛。走在大地上朗讀,讓朗讀扎進大眾的心底。
  • 詩詞大會才女選手出上句,難住了董卿,評委也眉頭緊皺,默不作聲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火熱,各種電視節目接踵而來。可是要說哪個最有名,那必須是《中國詩詞大會》了!從嘉賓到主持人,甚至是觀眾們也是非常厲害的。從第一季開始,就有人形容主持人董卿是「落落大方、溫婉知性」的才女,也有人感嘆「董卿到底讀了多少書」。
  • 董卿離開詩詞大會後,新人美女主持漸入佳境,網友:董卿虧了
    說起央視的《詩詞大會》這一檔綜藝,大家應該會首先想到的是是董卿。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詞大會》的成功多半也得益於董卿的主持。她能夠以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將高深的古詩詞,敘述得栩栩如生,同時也沒有讓整個節目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