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秀月
今年很多影視劇都在關注女性。《致命女人》《坡道上的家》《俗女養成記》,將女性的婚姻危機、育兒壓力和年齡焦慮一一道來。
最近,還有一部電影在韓國引發強烈反響,票房連續奪冠,觀影人次超過160萬。但在韓國,這部電影卻遭遇了兩極評價。
微博截圖
演員鄭裕美宣布參演後,便收到大量惡評。有女星因發表影評,還被網友罵到關閉社交帳號。女團成員裴珠泫因為讀了同名暢銷小說,被過激的男粉絲謾罵,還被燒掉照片。
這部電影和書的名字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海報
因「媽蟲」而寫作的書
2014年,韓國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媽蟲」,是結合英文「mom」和「蟲」的韓文新造單字,用於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媽媽。後來,這一詞彙的使用擴大,也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這一事件發生後,韓國作家趙南柱深受觸動,她切身體會到社會對女性,尤其是對母親的苛責,於是下筆,寫下了這本《82年生的金智英》。
小說自2016年在韓國出版,銷量突破100萬冊,成為現象級暢銷書。最近,《82年生的金智英》中文版也正式發行。
雖然是小說,但《82年生的金智英》並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它講述了女主人公從出生、上學、工作、戀愛、結婚、生育,短暫的30多年的故事。
人物也很普通,就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甚至名字——金智英,在韓國的80後中,也沒什麼特別。
《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劇照,圖為鄭裕美
一個普通女孩坎坷的半生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金智英的生活很順遂。她有當公務員的父親,有勤勞能幹的母親,有姐姐和弟弟,有興趣相投的丈夫。而事實上,這一切都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小時候,弟弟的吃穿用度永遠是最好的,她偷吃一口弟弟的奶粉,就要被奶奶狠狠拍背。
上學後,男同學經常欺負她,老師卻說那是因為男孩喜歡她。
上了初中,學校對面出現暴露狂,旁觀的女生們卻被罰反省。晚上,她被男同學跟蹤騷擾,父親卻斥責她,為什麼裙子那麼短。
「她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書中寫道。
韓國電視劇《就算敏感點也無妨》聚焦性別不公
大學和男友分手,對她有好感的學長在背地裡說她是「被人嚼過的口香糖」。
工作面試,履歷再完美的女生,都競爭不過男生。系主任卻習以為常,說女孩子太聰明,會給別人造成壓力。
金智英剛結婚沒要孩子,長輩首先斷定是她的問題。懷孕後坐地鐵下班,卻被大學女生譏諷。後來又不得不放棄奮鬥已久的工作,成為全職媽媽。
然而,很多人並不認同全職媽媽的價值,認為她們整天在家閒著沒事做。金智英好不容易歇口氣,喝杯廉價咖啡,卻被上班族指責是「媽蟲」。
最終,這一切壓垮了金智英,她得了抑鬱症。
《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劇照
東亞女性的縮影
金智英的故事雖然發生在韓國,但卻引發了很多中國讀者的共鳴。有人說,金智英不是一個人,而是在這個社會中面臨相同困境的每一個女性。
雖然遭受惡評,但鄭裕美認為,這部電影必須要拍,它需要被更多人看到。因為它告訴我們,女性的身份不只是女兒、妻子、母親……她還是她自己。
在書中,金智英的母親是一個傳統的東亞女性,從小幫家裡做農活,十幾歲就到工廠打工,資助兩個哥哥上學。雖然她是家裡最會讀書的,夢想是當老師,但還是因為家庭放棄。她的前半生是為哥哥、父母,後半生是為孩子、丈夫。
所以,她一直希望兩個女兒能追求自己的理想。跟她相比,兩個女兒確實幸福多了,不愁吃穿,得到了高等教育,但她們還是走向一個又一個困境。
同樣講述中年女性題材的日劇《坡道上的家》,原著作者角田光代曾對媒體說,她沒想到這部劇會在中國引起反響。在她的印象中,相對日本女性來說,中國和韓國的女性會更加強勢和堅強。直到這個電視劇火了之後,她聽到了一些「喪偶式育兒」的說法,才覺得中國女性可能也有脆弱的地方。
《坡道上的家》視頻截圖
80後女性的危機
女性的困境多爆發在三十多歲時,她們要面臨中年危機以及家庭工作上的矛盾,正如當下的80後一代女性。
結婚生子的全職媽媽,可能會面臨跟金智英一樣的困境,放棄喜歡的工作和交際圈、人脈圈,帶孩子的價值還不被認可,家人習以為常,作為同類的女性也不理解。
至於職場媽媽,她們恨不得有三頭六臂,上班是「背奶媽媽」,下班是隨時待機媽媽。育兒不僅意味著幾年沒有完整的睡眠,還意味著在職場中可能會錯失諸多機會。
而對於沒結婚的女性,她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沒結婚,因為在很多人眼中,結婚被視為正常,不結婚則是不正常。在某綜藝節目中,一位女星的媽媽甚至說,寧願女兒結婚再離婚,也不願她晚婚。
網上常常有「中年男人的崩潰」話題,講述男性遇到的現實壓力。這麼說來,《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的大概是中年女人的崩潰。
《小歡喜》中,海清飾演的角色被同事暗諷
是理解不是對立
《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頻被攻擊,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男性認為,這本書只強調女性的心酸,但男性承載太多社會期待,活著也很累。也有人說,書中說的就是女性遭受的各種不如意,而男性也有。
其實在生活中,這種爭論也時常發生,因為性別立場和經驗,丈夫和妻子、生育和沒生育的女性,對於婚姻和育兒的問題,看法會完全不同。並非是她們小題大做、敏感,而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女性會經歷很多坎坷。
這時候,彼此之間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對立。對於女性來說,這些都稀鬆平常,但對於男性,一切都是陌生領域。就如李銀河曾在演講中說的那樣,性別刻板印象是對豐富多彩的人性的壓迫,不但是對女性的壓迫,也是對男性的壓迫。
在《82年的金智英》最後,作者趙南柱寫道,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這句話送給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