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嬌,你會來月經嗎?」微博博主 @為什麼它永無止境 對共青團推出的女性虛擬偶像的一句發問,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女性羞辱」語句大接龍。
幾千條評論字字血淚,每一個問題都是女性成長道路上所遭受的羞辱、責難、歧視、打壓。用@衣錦夜行燕公子 的話說,全部評論足以寫成一本《20年生的江山嬌》。
江山嬌出道幾小時即被噴隱退的同一天,也是甘肅援助湖北醫療隊女護士集體剃頭的宣傳「翻車」的日子,無論是集體剃頭還是懷孕出徵,都是將女性作為一曲「戰疫」合唱犧牲的祭品,利用女性身體為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唱讚歌。
在此次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伍中多數為女性,但慈善團體捐贈的衛生巾、安心褲卻被某些醫院以「非疫情必需品」為由拒絕,在鼓吹女性的奉獻精神和視死如歸時,卻未充分照顧其基本的身體、心理需求。
所幸,這些伎倆已經被覺醒的女性群體識破併集體抵制。無論是江山嬌背後的運營者,還是剃頭宣傳的幕後推手,顯然並沒有意識到「大人,時代變了」。
就像有人指責《82年生的金智英》是「女性苦難合集」一樣(如一條豆瓣短評所說:差點以為是把什麼熱門長微博和高贊留言整理拓充改寫了一下),也有人質疑《20年生的江山嬌》是反應過度——「你不可能抓住每個女性問這一千個問題,它也不可能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
作者: [韓]趙南柱
出版社: 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大魚讀品
譯者: 尹嘉玄
出版年: 2019-9
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之所以火遍東亞三國,正是每一個女性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江山嬌之所以引發女性眾怒,恰因為它是官媒推出的女性形象,給了大家一個集中的感情發洩出口,讓平日的羞辱遭遇得以集中展現。
女性主義在國內出版、影視等大眾文化中的缺席,使得微博、微信、播客等平臺的自媒體成為為女性群體發聲、爭取女性權益的主力軍,也使得國內女性只能在《82年生的金智英》《使女的故事》《黑箱》《致命女人》等國外作品中獲得共鳴和力量。
然而,在大眾文化和大眾傳媒中的「消聲」,意味著女性議題很難真正引發全民討論,成為一種掀起舉國反思的文化現象。覺醒的女性們只能圍繞著女性博主們抱團取暖,形成一個個內部激蕩、同聲相應的輿論場,只能以一次次性侵案為契機,向男權社會發出挑戰。
「中國女權發展至今,某種程度上可以稱之為網絡女權。在現實生活中,你們見到過多少類似國外女權遊行之類的線下活動?如果你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在非親密朋友圈,例如學校或者職場中,你能毫無顧慮和心理負擔堂堂正正說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嗎?」畢竟,央視連「生理期」三個字都會從報導中剪掉,《想見你》中「你來那個的第一天」都會被內地過濾。
除了犧牲奉獻這套話語體系,大眾傳媒中常見的女性角色則是資本精心雕琢過的,落腳於頑固的性別刻板印象。女性的現實遭遇沒有通過文藝作品抒解的管道,只能在《20年的江山嬌》裡形成一曲血淚合奏。
《82年生的金智英》在電影上映之後男性與女性的評價呈現出兩極分化,將韓國社會兩性之間的社會割裂展現的淋漓盡致。
公開展現是彌補裂痕的前提,國內卻沒有一部可以展現這種裂痕的文藝作品。與部分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相對的,是官方數十年如一日「性別—權力」一體化的宣傳套路。
為什麼國內只能有《20年生的江山矯》而沒有《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主義作家@龍窩裡的倪納 曾經在微博透露:我寫的第二本書沒過審,說女權內核的書不能出版。我說有沒有別的辦法,出版社說,我要是有網絡影響力說不定就能有爭取的空間,言下之意如果出版社確定我的書印出來有受眾,他們就可以去嘗試遊走一下灰色地帶幫我爭取出版權。
這意味著本土的女性主義作品在出版業仍然屬於灰色地帶,就像我們曾經探討過的國內LGBT題材的禁區一樣。然而,網際網路平臺已經成為風雷激蕩的公共輿論平臺,影視、出版的社會意義被愈發邊緣化。
覺醒的女性們已經不再需要文藝作品代為發聲,而是用一句句評論、一個個轉發表達自己的態度,奪回自己的陣地。
只不過,除了微博、豆瓣等文字型平臺之外,在抖音、快手等受眾更廣的短視頻平臺,因為算法的精心操控和「記錄美好生活」的正能量引導,你很難看到《20年的江山嬌》中展現的女性真實處境。雖然在抖音上討好女生成為政治正確,卻可能掩蓋了現實中女性所遭遇的實質性不平等。
在微博上,女性可以團結在一個個勇於發聲、善於發聲的女性博主周圍,用轉發來放大她們的聲音。但在短視頻平臺,用戶被打散成了各自娛樂、彼此隔絕的一盤散沙,無法形成真正有意義的社會輿論。
當不同社交平臺,平臺上的不同群體日益隔絕撕裂如平行宇宙,我們仍然需要一場針對女性主義的全民討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仍然需要自己的《82年生的金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