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讓韓國男性起立反對的電影

2020-12-17 新品頭條

《82年生的金智英》並不是一部節奏緊張的電影,它場景有限,人物有限,甚至都沒有激烈的衝突感。結尾時,也是以金智英淡淡的寫作而落幕。如果說,這是一部未根植於現實所拍攝的電影,那麼它絕對是一部平庸之作,然而當它與韓國社會掛鈎,所呈現的就是另外一幅畫面了。

據說,《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讓韓國男性感到憤怒,甚至在電影上映前到青瓦臺進行抗議。還有許多明星因為公開承認看過該電影的同名小說而被粉絲怒罵與抵制。

這是為什麼呢?這部電影究竟為什麼讓韓國男性如此不安與憤怒呢?我們到韓國Daum去尋找了一些低分評論。

韓國網友:「為受欺騙和未被欺騙的女性準備的電影,大喊男女平等,但卻抱怨辛勤工作,抱怨女性所該承擔的事情,金智英只主張與強調自己的權利。請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不要因為思考而變得瘋狂。」

韓國網友:「電影試圖儘可能的乞求同情和憐憫,但是這個時代是每個人都很艱難的時代,而不是女性比男性艱難。電影不應該強調性別歧視。」

韓國網友:「我受不了這個故事。這部電影使大多數依靠雙手普通人感到嚴重沮喪。在經歷這種沮喪時,我會希望我的妻子能離我遠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在豆瓣高達8.7分的電影,在韓國的Daum中僅僅只有6.7分。這高達兩分的差距絕不僅是兩國審美不一幾個字所能解釋的,而從一些評論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噴湧而出的怒氣與怨念。似乎,這部電影冒犯了韓國男性,亦或者是讓韓國的男性感到緊張。

但在說道這些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劇情。

當金智英站在陽臺上神色木訥的眺望遠方時,她像一個與世隔絕者那般。女兒的哭聲驚醒了神遊的她,回過神來的金智英立馬返回房間去哄孩子。電影一開始就塑造出了一幅「病人」的形象,金智英給人以一種被社會拋棄感,她生活在那片空間,卻不像一個參與者,這種疏離感還能從金智英的表情與反應中看出來。

而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終於知道造成她這樣狀態的原因。這是一個從小生活在韓國男權社會陰影下的女人,金智英的媽媽曾因為需要負擔兄弟的學費而輟學打工。她的姐姐與她本人也從小需要讓著弟弟,金智英的父親只記得兒子喜歡吃什麼而不知道女兒的喜好。

她小時候還被人猥褻跟蹤過,縱然犯錯的不是她,但仍舊被父親教訓「穿著正常一點。」工作後的金智英見了自己的上司被人拿性別開玩笑,自己也因為性別原因而無法得到機會。結婚後,因生養孩子的需求,她不得不脫離職場成為了一個全職媽媽,這在韓國被稱為「媽蟲」,是一種蔑稱。

漸漸的,金智英的生活開始失衡,個人生活從此遠去,填滿她日常時間的東西變為孩子的哭鬧,家務工作等等。而在韓國那個男權社會,這一切又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至少在金智英的婆婆看來,金智英已經夠幸福了,因為她有一個好丈夫。

電影從頭至尾都在展現女性的不易,從瑣碎的家務到偏心的父親,再到職場與消費場所的歧視。當這些積壓到極限時,金智英的病也愈發的嚴重。

不過,電影的結局卻是輕鬆上揚的,金智英的丈夫肩負起帶孩子的職責以讓妻子重回職場。金智英從而找到了生活的意義,成為了一個作家,實現了曾經的夙願。

某種角度而言,這部電影將男權社會所存在的問題放大並且搬到了熒幕上。電影中的男人大部分都是一副自以為是的模樣,即便是疼愛老婆的鄭大賢也在開始時陷入迷信當中而無法真正了解金智英變異常的原因。相反,女性的苦難卻實打實的數度呈現,比如公司裡的女廁所被安裝了攝像頭;金智英小時候被跟蹤;咖啡店裡的職場男女公然吐槽媽蟲;金智英的弟弟不需要幹家務只需要坐著等待吃喝等等。

如果電影塑造了一個處處不公平的世界,隨之而來的也必將是排山倒海的爭議。

那麼回到最開始的問題,電影想傳遞什麼?以及韓國男性的憤怒之源來自哪裡?

先來說第一個問題。

大概在2010年以後,韓國冒出了許多優秀的反映現實社會題材的電影。諸如《熔爐》、《辯護人》、《素媛》、《寄生蟲》等等。這些尖銳的電影試圖刺破現實的膿包,故而以藝術對抗現實,且施加以觀眾共情力。

電影具備改變現實的力量嗎?當然具備。至少曾經的《熔爐》就帶出了巨大的社會抗議力量,雖然最終的結果仍舊是不盡如人意。

據說,大部分韓國的年輕人都認同「地獄韓國」一詞。這個詞的意思是,韓國的年輕人認為他們的國家就是一幅寫實的人間地獄。生活在其中的他們,時刻忍受著社會的煎熬。

事實上,韓國人頭頂之上始終存在著三座大山:美軍、財閥與等級制度。因為歷史的原因與地緣政治的不利,韓國從來都沒有一個寬鬆的發展環境,這也讓韓國人始終緊繃著精神,生怕一不留神就死無葬身之地。畢竟韓國的北邊有朝鮮,東邊有日本, 西邊有中國。

資本主義制度所造成的缺陷讓韓國內捲化嚴重,整個國家的財富被財閥與美國所攫取,普通的民眾在這個「發達國家」裡艱難的存活,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衝破內部制度桎梏與外部環境的不利局面。

壓力至上而下,層層傳導。人性的一大惡處在於,人類不會優先選擇團結一致來抵抗壓迫,而是傾向於將自己所受的壓力向下傳導,從而讓自己獲得一種虛假的優越感。這亦是統治階級慣用的招數,但千百年來卻屢試不爽。比如,韓國職場男性不敢請法律規定的育兒假,因為這樣會被上司打入另冊,所以韓國的男性只能間接的加重孩子媽媽的負擔。

事實上,當韓國男性遭受到社會的壓力時,就很容易回到家關起門來行使「丈夫的權利」,且在他們大部分人眼中,只有出門賺錢遇到的煩惱才叫煩惱,在家帶孩子與做家務是一種變相的享福。

所以,我們就迎來了「韓國男性為何憤怒」這一問題。

儘管韓國女性沒有經歷過中國這樣的的婦女解放運動,也沒有入「婦女能頂半邊天」類似的口號。但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時,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韓國女性就開始有意識的宣揚個性與展示自己的體貌。

1956年,導演韓瀅模拍攝過一部名為《自由夫人》的電影。影片以女性覺醒為主體,展現了全國西化後的變化。在那個時期,韓國人越來越「大膽」,女性更主動的去尋求生理上的自由。比如1958所拍攝的電影《地獄花》裡,就勾勒出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首爾地區混沌的面貌,片中的美韓混血後裔大膽奔放,猶如西方女子一般赤裸裸的表達自己的情慾。

而到了六十年代,韓國女人大規模的走進工廠,依靠著自己的雙手勞動賺錢。也正是因為婦女生產力的有效利用,韓國在之後才能上演漢江奇蹟等現代化工業生產的高潮。

但遺憾的是,儘管韓國女性在社會發展中貢獻了極大的力量,但無形的對抗也慢慢的滋生。

1961年,韓國政府對所有服兵役退役的男性在公務員考試、企業面試等多種重要考試中給予5%的加分。這一制度一直持續到2001年,因為被判「違憲」,該制度宣告終結。

在戰爭時期,對服過兵役的男性進行特別的優待是韓國政府的補償手段之一。而當戰爭結束後,服兵役仍舊是每個韓國男人所必須經歷的重要事件。所以加分制度的取消讓許多韓國男性表示不滿,尤其是千禧年後,韓國男性就業壓力猛增,有部分男性開始指責曾經籲取消加分制度的女權主義者。男女矛盾的對立愈發的明顯。

而後,韓國政府再度出臺了廢除戶主制度、性暴力/家庭暴力特別法、生理期休假制度等一系列保障女性權益的政策。這一搞「平衡」更加加重了男女集體的對立。

實際上,這亦是韓國政府進行矛盾轉移的手段之一。政府通過一些列的操作降低了財政負擔,且通過矛盾轉移的方式只承受了最小的輿論代價。

只是,向來享受男權社會所帶來福利的韓國男性開始更加無法忍受這種他們認為的「公平之下的不公平。」甚至還衍生出「厭女」一族。所謂的「厭女」就是字面意思所呈現的那樣,一部人男性產生了強烈的性別歧視與性別仇恨。

但奇怪之處也就在這裡,所謂的公平導向了不公平的認知。《82年生的金智英》裡有一幕是金智英的前同事抱怨的說「他也該承擔帶孩子的責任了。」但當鏡頭轉向男方那一邊時,所呈現的就是鄭大賢的同事喝著咖啡抱怨自己的家庭束縛了他的自由,給他造成了事業與生活上的困擾。

這種認知上的差異與雙標思維遍布著整部電影,金智英的父親在女兒生病後仍舊只顧著給兒子買補藥,從而引的金智英母親的大怒。身為女性的金部長一面表示欣賞金智英,一面又對她工作上的成績視而不見,理由是「你是要生孩子的。」

這是男權社會遺留下的慣性認知,這種認識不僅影響著所有男人,也影響著金部長這樣的女強人與金智恩這樣欲尋找自己人生的新時代女性。且沒有男性希望這種認知被打碎,多數女性也默認這種沒有寫在法律條例上的隱性不公。

事實上,這也是許多低福利國家都存在的問題。資本主義的使命是為資本家創造更多的利潤,內卷的社會又變態的產生循環式的生態破壞。這樣的結果導向只能是最弱群體變成犧牲品,他們被剝奪生而平等的權利,失去實現自我價值的條件。換成《82年生的金智英》裡就是,金智英脫下了職業西裝,繫上了圍裙,她迴避著可能刺痛她的關於社會與職場的話題,只能在空閒時候與同為媽媽的韓國女性劇在一起喝茶閒聊。自信在一點一點的消失,最終產生對自我的強烈懷疑傾向,從而真的變為一個「媽蟲。」

在咖啡店的那一幕中,金智英大膽對嘲笑她是「媽蟲」的人說出自己的不滿,「你與我碰面只有十分鐘,你對我有多了解就隨意置喙別人,我經歷過什麼樣的事,遇見過什麼樣的人,你都知道嗎?」

事業向來一帆風順的人不會理解失業人那種被社會拋棄感。未婚少女也對半無法完全明白成為媽媽後的艱難。金智英的話也正好可以代表韓國女性反擊韓國男性,「你們知道女性的艱難嗎?憑什麼認為幹家務與帶孩子就是輕鬆的事情。」

出門的光鮮與在家的邋遢正是許多男主外女主內家庭的不同畫面。當韓國男性在社會上拼搏時,卻忘記了女性也同樣在家裡進行著不亞於他們的奮鬥。

冰冷的社會往往是最為缺乏共情力的社會。不幸的是,韓國的社會就是如此,缺乏共情所產生的就是自我意識過重,認為自己所碰到的苦難才是苦難,他人所經受的則完全不值一提。而當韓國女性在近些年來試圖更多的得到平等與自我價值實現時,她們也就毫無疑問侵犯到了韓國男性那可憐的,甚至為數不多的尊嚴與「房門內的優越感。」

《82年生的金智英》最後給觀眾一個溫暖的結局,實際上這是韓國想這些年來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中少有的上揚結局。或許導演是想給韓國人描繪一個男女平等和諧,能相恤相存的未來景象。但那些血淋淋的抵制與憤怒的歇斯底裡卻無情展現出韓國男人狹隘的一面。

新品頭條,網羅全球新品資訊

相關焦點

  •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2016年出版至今,已是韓國的暢銷小說,發行量已突破一百萬冊,作者趙南柱在書中以1982年4月1日出生的「金智英」一角,道出韓國社會重男輕女,女性受到差別待遇,包括性騷擾、階級歧視等現象,引起多數女性讀者迴響。金智英這個名字在韓國非常常見。「可以說,每個韓國女性身上都有金智英的縮影。」
  • 他們不喜歡《82年生的金智英》
    而韓愛恩認為,片中的丈夫不過是「承擔了男性該承擔的職責」。韓國影視作品以浪漫和多愁善感著稱,《82年生的金智英》打破了定式。正如趙南柱試圖描繪的那樣,這部電影展現出生活中常見的夫妻關係——充滿瑣碎的日常,毫無浪漫可言。「電影講述的不是某個特定女性的故事,而是關乎每個女性。」
  •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奪韓國票房冠軍,評價遭遇兩極分化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近日,一部改編自暢銷書的電影在韓國引發了一場激烈的關於「性別歧視」的討論。 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了平凡的韓國女性金智英在工作和家庭中掙扎的故事,以及她在人生每個階段所面臨的性別歧視,被譽為韓國最重要的女權主義小說之一。
  • 82年生的金智英2.0?性暴力電影遭惡意刷分,大批韓國男性抵制
    8月23日,韓國電影《老婦人》被曝在韓遭遇惡意打低分,男性觀眾普遍打1分2分這種極低的分數,而女性觀眾則普遍高分,如此巨大的差異在國內也引起了熱議。據悉,《老婦人》(又名《69歲》)在8月20日於韓國上映。
  • 男人罵聲最高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還原了女人的不易
    最近看了一部超現實的女性主義題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的作者導演和主角都是女人,故事也是從女人的角度出發,還原了生活中不同形象女性的真實生活,很多女人看了表示太感同身受了,這就是我們身邊經常出現的女性。然而很多男人看了,確表示這劇挑戰了韓國的「男尊」的傳統,這樣很容易引起社會的矛盾。正因為如此在這部電影在未播出之前,就已經在網上引起很多男性的罵聲。
  • 《82年生的金智英》:韓國「大尺度」電影,重新定義女性的價值
    韓國的大部分電影有著一個醒目的特點,就是「大尺度」。電影在給觀眾們帶來的精彩劇情的同時,也會夾雜著許多對社會弊端的批判和揭示。韓國這些真實反應社會弊端的電影不僅沒有遭到封殺,反而還使觀眾產生共鳴和認可,使得韓國電影獨特的風格聞名於世。
  • 一部感動了韓國女人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深度解析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韓國作家趙南柱的同名暢銷小說,是一部由金度英導演在2019年1月到4月拍攝,10月上映的劇情片,截止到今年12月5日,該片在韓國達到367萬觀影人次,影片製片成本約為3038萬人民幣,在上映第8天順利回本,無論從電影製作和觀眾口碑來說,這無疑是一部成功且優秀的電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都說這是女權電影,誰看到屬於男性的思考?
    前段時間,電影《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大放異彩。《寄生蟲》的成功除了讓導演奉俊昊紅透半邊天外,也讓韓國電影首次獲得奧斯卡的青睞。而在《寄生蟲》創下韓國電影歷史的同時,作為與《寄生蟲》同期上映的另一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也在韓國掀起了一場」風暴「。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韓國電影又一個現實主義的年度爆款
    ——謝麗爾桑德伯格《向前一步》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可以算是2019年韓國最飽受爭議的電影作品,口碑兩極分化。有的人覺得這部作品是韓國社會男女平等弊病的驚世巨作,而另一些人卻覺得,這部作品刻意挑起男女對立。
  • 一部意義上的正視女性處境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趕在這個屬於女性節日的結尾,我想必須推薦一部適合出現在今天,同時適合出現在這個時代的電影,一部有意義上的正視女性處境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故事並不複雜,講的是一個韓國的年輕媽媽金智英的生活狀態。在82年出生的金智英,有個可愛的女兒,體貼她的老公,本該是一個生活幸福的女人,但金智英卻生病了,嚴重的心理疾病。
  • 韓國現象級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揭秘男權社會裡的女性困境
    韓國現象級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揭秘男權社會裡的女性困境《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的電影,該片與2019年10月23日在韓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同名女性主義小說,講述了1982年出生的女性金智英的家庭和成長故事。
  • 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讓韓國男人身敗名裂的電影
    ---《82年生的金智英》節選2017年,一本叫做《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在韓國創造了驚人的暢銷量,這是一本讓全世界認清韓國男人的書,同時也是深扒整個韓國社會對女性地位的一本書。女性看後痛哭流涕,而韓國的男人們卻出現了抵制熱潮,甚至有部分男性群眾向青瓦臺提出「請阻止《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的請願。巨大壓力之下電影在韓國上映,評分出現非常戲劇化的一幕:女性打分9.5,而男性只打2.84分,即便受到男性的如此詆毀,上映期間還是成功拿下了「票房冠軍」的稱號。
  • 82年生的金智英,真實到韓國男人想封殺的電影
    剛剛看完一部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可以說是2019年除了《寄生蟲》之外我最推薦的韓國電影。 這部電影的原版小說出版的時候就遭到了網上熱議,到了電影的出現更是割裂整個韓國,眾多女性給電影打出了超高分,而大量男性卻給了超低分。 內容簡述 影片講述了女主金智英在孩子出生以後,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開始從事全職太太的角色,後來金智英「生病」了。
  • 《82年生的金智英》爭議不斷,是小題大做還是視而不見?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從開始籌備就陷入了輿論的漩渦,無論是閱讀原著的女明星,亦或是參演電影的女演員,都成為了韓國眾多男性攻擊的對象。有人說「金智英」是無病呻吟,有人說「金智英」是小題大做,但也有人說「金智英」就是女性群體裡的常態!
  • 韓國作家趙南柱:推薦《82年生的金智英》的女明星被謾罵,男明星被...
    有豆瓣網友表示,影院裡80%都是女性觀影者,到了電影的後半部,影院裡幾乎所有女性都在抽泣。在韓國電影評分網站NAVER上,女性觀眾為這部電影打出的平均分數是9.46,男性則是1.76,有男網友留言稱電影是「一群被害妄想症的狂歡,建議送她們去心理治療室」。來自男性的惡評早在電影上映前就已經存在,甚至有評論認為,《82年生的金智英》撕裂了韓國社會。
  • 82年生的金智英,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2019年10月在韓國上映,鄭裕美和孔劉主演。▼電影改編自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趙南柱著,在韓國銷售突破100萬冊,韓國書店聯合會評選2017年最佳小說。▼有議員把這本書送給了文在寅總統,請總統擁抱一下82年生的金智英吧。▼
  • 《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高分韓國電影,刺痛了所有女人的心
    01春節假期全民宅家的時候,我打開了這部講述一個普通韓國女性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很久沒有在看一個電影時哭過了,但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卻沒能忍住。電影講述的是一位普通韓國女性,在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偏見、歧視和騷擾,最後不幸患上抑鬱症的故事。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女性視角的現實主義電影
    2016年秋一本名為《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在韓國出版,獲獎無數,引發激烈爭論2019年秋這本小說而改編的電影上映>一直以來韓國電影現實主義的電影講貧富差距,講歷史問題…但總是完美避開重男輕女,父權主義這類問題阿加西男神孔劉主演(其實只是配角)這是一部女性觀點的電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還會出生在2020年嗎?
    >>>你就像金智英一樣長大。普通家庭的女兒,過著平淡、順理成章的生活,但在每個年齡階段,都因為自己的女性身份面臨無孔不入的絕望。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自2017年誕生之初,就在韓國飽受爭議,作者趙南柱因女性題材被網友中傷成有被害妄想症。
  • 《82年生的金智英》刷屏,但我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這部電影和書的名字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這一事件發生後,韓國作家趙南柱深受觸動,她切身體會到社會對女性,尤其是對母親的苛責,於是下筆,寫下了這本《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自2016年在韓國出版,銷量突破100萬冊,成為現象級暢銷書。最近,《82年生的金智英》中文版也正式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