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認同」率創歷史新高,「天然獨」時代到來,蔡英文贏了?

2020-12-09 你不知道的臺灣

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近日公布2020上半年的「統獨、國族與政黨調查」數據,偏好「獨立」、臺灣人認同與民進黨支持率都創下新高。

「統獨」立場部分,高達35.1%民眾偏好「獨立」,相較2018年的20.1%,成長15個百分點;國族立場部分,則有67%的人自認為「臺灣人」,僅27.5%的民眾持雙重認同,對比兩年前的54.5%和38.2%,變化不小;政黨支持率部分,民進黨更是大幅成長到36.8%,直逼中間選民的37.8%,遠遠甩開國民黨的15.8%。

民調結果似乎反映,臺灣民眾歷經2019年民進黨啟動「抗中保臺」選戰的衝擊、蔡英文2020大選創下817萬高票紀錄,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動輒6、7成的施政滿意度,許多人認定民進黨將長期「執政」、「天然獨」時代已經來臨,臺灣將走向「獨立」的道路。

不過,這樣的看法其實只是受限於所謂「歷史高峰」的概念,因為從整體來看「統獨」立場,即使是巔峰數據,其實也只僅有1/3的人支持「臺獨」,高達2/3的比例不支持。也就是說,即使綠營透過「國家機器」和大量推播平臺,以及在疫情的保護傘下,支持「臺獨」的比重仍是少數,絕非臺灣主流民意。

其次,雖然說臺灣人認同高達67%,讓蘇貞昌說出「臺灣人認同臺灣是天經地義」。但民意結構中的「維持現狀派」仍佔多數,達52.3%的比重,比例雖有所縮減,但仍然超過半數,就可以看出國族認同結構與兩岸「統獨」立場結構未盡相同,並未如綠營論述般,臺灣人認同增加,就代表「臺獨」時代的來臨。

調查結果顯示,67%的臺灣人認同與38.2%「獨立」支持者,前者高於後者接近30個百分點。從這個角度推論,即使是綠營歡呼臺灣人認同提高,支持「獨立」者仍然並非多數,這無疑是打臉了民進黨所謂的「天然獨」論述。很顯然,並非所有自我認同為臺灣人者都支持「臺獨」,「天然臺」的說法,或許更為貼近真實社會的脈絡。

不少論者也將臺灣人認同與偏好「獨立」者的比例增加,視為世代因素。也就是說,此次兩者的比重之所以增加,來自於新舊世代的汰換。

但事實上,國族與「統獨」偏好,在2018至2020年確實發生劇烈變化,然而臺灣人認同與偏好「獨立」者的成長比重,其實是高於首投族比例不少的。以數字來看,在這3年內,臺灣人認同增加12.5%、偏「獨」者增加15%,但首投族的比例約摸只有5%。也就是說,此次臺灣人認同和偏好「獨立」之所以創下歷史新高,其實更可能是受到時事與大環境改變的影響,而非來自於人口世代變遷的因素。

民進黨確實已取得空前優勢,不僅完全「執政」,政黨支持率更是高於國民黨將近2成比例。在國族光譜上,臺灣人認同高出雙重認同約摸4成。但即使如此,臺灣社會仍然不支持民進黨的「臺獨」路線,原因可能很複雜,「臺獨」的風險太高、臺灣文化的和平取向、大陸經濟發展帶給臺灣的機會、臺灣的中華文化底蘊、兩岸的文化一體感等,都是可能因素。

就現實的角度來看,貿然宣布「臺獨」勢必引發戰爭,全國兩會後召開《反分裂國家法》15周年紀念活動,就在傳遞這個政治訊號。大陸果斷處理香港問題,是更明確的另一個政治訊號。固然,臺灣人認同可以突破新高,可以高度支持民進黨,但面對戰爭與和平的抉擇,臺灣的民意趨向就變得保守,寧可選擇和平。要和平,「臺獨」就不會是選項。

大陸不能誤判臺灣民意,不能誤信綠營的論述,認為臺灣社會偏向追求「獨立」。誠如前述,「臺獨」目前的高峰是來自於中短期的時事因素,不僅沒辦法改變維持現狀派多數的結構,更非臺灣民意的長期現象,有可能隨政治環境變化而擺蕩回歸。

大陸應當對臺灣追求和平穩定的社會本質有信心,綠營所謂歷史巔峰的「臺獨」支持,其實仍是社會少數,維持現狀才是臺灣社會的共識,這才是民進黨翻也翻不過去的現狀。現階段,兩岸當局應相互傳遞善意訊號,累積互信,民間學術單位與媒體亦應突破困難,開啟對話,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創造機會。

本文為臺灣《中國時報》社論,原題為《「天然獨」魚目混珠「天然臺」》

相關焦點

  • 島內民調項項指標「統升獨降」,民族認同創歷年新高
    在這份民調中,有島內學者特別觀察發現,臺灣年輕一代是「理性務實」的,「天然獨」的傾向可以轉化為「不恐中」「不反中」的「理性統」。「中國人」認同不斷增加臺灣《中國時報》24日報導稱,臺灣競爭力論壇23日發布「2018臺灣民眾國族認同上半年調查」。
  • 蔡英文上臺650天 臺灣支持「統一」民意創10年新高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2月13日電 蔡英文上臺近650天前夕,臺灣一民調顯示,支持「大陸統一」的比率創10年新高。據臺媒報導,農曆春節前夕,臺灣《遠見雜誌》發表最新「2018臺灣民心動向大調查」,在蔡英文執政即將屆滿650天前夕,「贊成與大陸統一」的比率攀上10年新高。此外,有將近一半、高達47.5%的受訪者贊成「九二共識」。
  • 臺灣青年是 「天然獨」還是「人造獨」? 這位臺灣女孩告訴你
    島內有「獨派」政客還打起了「青年牌」,聲稱「臺獨」是臺灣青年的「天然成分」。事實果真如此嗎?一位來自臺灣臺北,就讀北京清華大學社科院的博士女孩陳翊瑄給出了她的答案。6月7日,在「第十屆海峽論壇·第六屆中華文化發展論壇」上,這位臺北女孩對環球網記者說,臺灣青年並非是「天然獨」,而是政治操弄的「人造獨」。
  • 陳翊瑄:臺灣青年是 「天然獨」 還是「人造獨」?
    臺灣有部分政客聲稱,「臺獨」是臺灣青年的「天然成分」。事實果真如此嗎? 恰恰相反,其實臺灣青年並非是「天然獨」,而是政治操弄的「人造獨」。雖然臺灣青年不見得主觀意識上都認同「去中國化」,但主政者的執意為之及政客的有心操弄,這是目前認同錯亂的最大根源。「天然獨」這個概念,由蔡英文率先提出,她認為「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經變成臺灣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隨後「天然獨」這個詞更快速的成為臺灣的流行用語,在「太陽花學運」之後創黨的「時代力量」,更將「天然獨」當成是政治營銷的工具,快速地拉攏更多年輕人的認同。
  •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
    民進黨7月20日召開第16屆第一次「全黨代表大會」,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會前表示,「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已變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如何凍結、廢除?」讓黨內「凍獨派」鎩羽而歸。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此舉可謂是向「獨派」交心,民進黨再度吹響「臺獨」號角,臺灣持續「統獨對立」,經濟面則將因朝野對立,加速臺灣的邊緣化與弱化。
  • 2014臺灣年度人物——最風光 蔡英文
    蔡英文不僅寫下黨內首次有人擔任3屆黨主席;破8.5萬的得票數與93.71%超高得票率,更創下黨史以來新高紀錄,讓她回鍋主席的起手式,就鎮伏派系山頭,奠定黨內「蔡上蘇下」競爭格局,暫時成為綠營內唯一「太陽」。
  • 自誇「臺灣軍費4年一再創歷史新高」,蔡英文想幹什麼!?
    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2月3日,蔡英文接受「全美議會交流理事會(ALEC)」頒贈「國際領袖先鋒獎」,並通過視頻參加頒獎活動。她聲稱,「永遠不會停止追求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也不會對臺灣的安全有任何妥協」。
  • 自誇「臺灣軍費4年一再創歷史新高」,蔡英文想幹什麼!?--上觀
    同時蔡英文還得意地宣稱:過去四年裡,臺灣「國防預算」一再創下歷史新高,投資於戰力的提升。向美國人高調炫耀軍費投入,蔡英文想幹什麼?美國賣的「破銅爛鐵」能讓蔡英文高枕無憂嗎?有理智的人都清楚,絕無可能。蔡英文買的不是武器,買的是美國人的態度,買的是蓋著U.S戳子的背書。
  • 蔡英文上臺650天 臺灣支持「大陸統一」創10年新高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2月13日電 蔡英文上臺近650天前夕,臺灣一民調顯示,支持「大陸統一」的比率創10年新高。據臺媒報導,農曆春節前夕,臺灣《遠見雜誌》發表最新「2018臺灣民心動向大調查」,在蔡英文執政即將屆滿650天前夕,「贊成與大陸統一」的比率攀上10年新高。此外,有將近一半、高達47.5%的受訪者贊成「九二共識」。
  • 臺灣對大陸「依賴」創10年新高,蔡英文「臺獨夢」何時醒?
    編輯:一水流觴近年來,我們國家發展不斷突飛猛進,臺灣地區歷史遺留問題始終牽絆著國人的心。今年正值困難之年,經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重大考驗。與此同時,臺灣地區經濟也出現發展問題,經濟增長總量不到一個百分點。正是患難考驗真情,在臺灣「南下」計劃停滯不前之際,大陸與香港積極助力臺灣發展,上半年度對臺經濟貢獻總量高達47%。大陸對臺經濟貢獻創10年新高,在大陸與臺灣關係如此緊密的背景下,無論民進黨當局是否願意承認,「臺獨」都只能是黃粱一夢。
  • 一圖看懂臺灣選舉 19個政黨217人參選創歷史新高
    19個政黨217人,歷史新高11日當天除了會選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外,還會選出113名「立法委員」:區域「立委」73名,原住民「立委」6名,不分區「立委」34名。臺灣「立法院」在2005年將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即選民需要投兩票,一票投區域「立委」,一票投針對政黨的不分區「立委」。區域「立委」由本區投票數最多人當選,不分區「立委」投票是由得票率達到5%以上的政黨按照其得票比率分配當選名額。
  • 蔡英文鼓吹「供應鏈重組」,「藍委」:經貿依賴大陸已創歷史新高
    蔡英文昨天提到將要全力、全方位投入臺灣供應鏈的重組,對此,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質疑,民進黨「執政」後,臺灣經貿「傾中」現象卻節節攀升,今年1到8月大陸和香港佔臺灣出口比重已達到歷史新高的43.2%,民進黨為了「仇中」醜話說盡,對大陸倚賴卻創歷史新高。
  • 臺媒批"課綱加日本人文章":蔡英文,你是日本人嗎
    把自己推向日本,當日本人會更有「臺灣主體性」嗎,蔡當局要不要把日語也列為「母語」?報導稱,《七星墩山蹈雪記》文字到底有多美?美到寧可捨棄自己歷史源流中的作者?要教臺灣文學,先輩作家多不勝數,要教日本文學,《源氏物語》不是現成的經典?但總不會把日本文學納入「國文」吧?報導認為,別的不說,臺灣過端午節還在划龍舟吃粽子,屈原不冷僻吧?
  • 臺媒痛批課綱加日本人文章:蔡英文你是日本人嗎
    美到寧可捨棄自己歷史源流中的作者?要教臺灣文學,先輩作家多不勝數,要教日本文學,《源氏物語》不是現成的經典?但總不會把日本文學納入「國文」吧?報導認為,別的不說,臺灣過端午節還在划龍舟吃粽子,屈原不冷僻吧?現在的孩子各式電玩三國背得比爸媽還熟,談三國玩三國,來篇諸葛亮的《出師表》,有這麼艱澀嗎?對於有人認為,「時代變了,教科書能不變嗎?」報導稱,這有道理!
  • 「中國」不再是「我國」,認清臺灣最「獨」教科書的真面目
    島內高一新生所拿到的《臺灣史》,公開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一邊一國」和「兩國論」。臺灣教科書變「獨」,始作俑者是李登輝。1994年3月,李登輝與日本極右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對話發表。當局歷史教科書課綱委員會和審定委員會聞風而動,歷史教科書率先「中毒(獨)」變質。自1997年9月新學期開始,凡臺灣初一學生都要加學《認識臺灣》。
  • 陸委會民調:臺灣認為大陸不友善人數創9年新高
    【觀察者網綜合】近日,臺灣陸委會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臺灣民眾認知中國大陸政府對臺不友善態度的人數,創下9年來新高,達68.9%;希望儘快統一的人數也創下了歷史新高,達3.4%。國民黨方面批評稱,蔡英文上臺才8個月,臺灣對其兩岸政策的不滿已經直奔陳水扁末期。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當局仍然避重就輕、自我催眠,這樣下去,陸委會就要變成陸「偽」會了。
  • 蔡英文"非核家園"政策遭批:臺灣人用肺發電,贏了!
    他更是諷刺表示,臺灣人用肺發電,霧霾超越大陸,臺灣贏了!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日報導,蔡英文上任後力推「非核家園」,擬通過尋找替代能源、提升發電效率,讓臺灣在2025年不必依賴核能發電,還曾表示燃煤發電是一種會影響空氣品質的發電模式,但是科技可以幫助解決問題,重申當局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目標與決心。
  • 全臺灣百歲以上老壽星1399人 創歷史新高
    全臺灣百歲以上老壽星1399人 創歷史新高 2010年10月10日 07:4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港媒:死守「臺獨」 蔡英文會在同一地跌倒兩次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新網7月21日電 民進黨20日召開黨代會,外界矚目黨主席蔡英文如何處理「凍獨(即凍結『臺獨黨綱』)」與反「凍獨」案。她在黨代會上前後僅花5分鐘,便將相關提案包裹處理送交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香港《大公報》發表文章稱,民進黨死抱「臺獨」黨綱,看來蔡英文會在同一地方跌倒兩次。
  • 投機與短視或讓蔡英文迷失方向
    然而,令各界始料未及的是,在本次民進黨全代會上,蔡英文卻一反常態,不僅對處理「凍獨」案沒能「低調」避談,反而用足這次全代會機會,向全黨和全島民眾作出高調宣誓:「臺獨黨綱」是民進黨創黨時期所揭示的目標,也是民進黨人以及臺灣民眾的追求與理想,已經變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她並強調,「這樣的事實,這樣的狀態,如何去『凍結』?如何去『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