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孩子一生大致會經過三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2歲左右。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開始對很多事情感到好奇,而且他們逐漸具備了一定的行為能力,就會將想法付諸於行動。
第二個叛逆期:7歲左右。小孩子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對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並且會自信地表達出來。
第三個叛逆期:12歲左右。此時,孩子正式跨入了青春期,而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最明顯、強度最大、時間周期最長的一個叛逆階段,最讓父母頭疼。
今天的這篇文章通過: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容易走入到兩個極端;與叛逆期孩子交流的原則;與叛逆期孩子交流的技巧,三個方面,具體探討個人在初中教學工作中關於這方面的一點看法,希望青春期期孩子家長有一定的幫助!
&34; 這是經常聽到媽媽說的話。
一個原本特別乖巧的女生就從學校逃課,離家出走,父母老師找到她後,她堅持不肯回家。一群人在大街上勸了她一個晚上,毫無效果。最後的結果是,女兒沒有勸好,反而讓家長勸慌了,趕緊讓步,直接給她手機買好,並答應不對她的學業作要求,這才暫時把她勸了回去。但是現在存在的問題是,孩子依然厭學嚴重。
這孩子是典型的叛逆期代表,而家長沒有採取正確的方式,一直不明白孩子的需求,一味就是讓孩子讀書、讀書、考好成績,這次問題終於全面爆發了!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容易走入到兩個極端。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問題,知道是叛逆期,卻喜歡迎難而上,與孩子硬碰硬,覺得孩子小的時候最服的是自己的&34;和&34;,現在如法炮製,以為還能取得好的效果。尤其是爸爸。
嚴厲打擊是極端,這個也是一種極端。嚴厲打擊過後,家長發現無效,再多方嘗試之後,依然無效,這時,家長就又容易進入到另外一個極端,就是開始對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逐漸放任自流,把他放在學校裡隨他自生自滅。
然後孩子可能會沾染社會上的惡習:抽菸、喝酒、甚至是社會上拉幫結派、吸毒等等;等家長回過神來發現時,才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耽誤了孩子的一輩子了。
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其實是有原則的。
到了初中階段,家長首先要改變&34;的觀念。小時候拗一拗,因為樹苗還小,還經得起;但是,初中的孩子了,樹都已經基本成型了,你再去拗他,弄不好是要拗斷的。要尊重孩子的意見。
孩子最討厭的一件事情就是家長老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請適時地給孩子一些肯定,因為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個永遠不放棄他的大人。
孩子要順利度過叛逆期,父母的言行是很重要的,只有父母真正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領者和榜樣,時刻注意言行,孩子才願意與家長越走越近。相反,家長自己說一套做一套,孩子會越來越反叛。
另外,除了以上原則以外,與叛逆期孩子溝通還有幾點技巧需要注意!
保持冷靜,溝通時持親切、尊重的態度;
學會傾聽,談論他敢興趣的話題;
聊天千萬別一開始就談成績;
和孩子意見不同時尋求差異的解決方法。
希望糰子分享的這些可以解除爸爸媽媽們孩子叛逆期的一些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