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鴻一般短暫
像夏花一樣絢爛
我是這耀眼的瞬間
是划過天邊的剎那火焰
這是幾句歌詞,大約是樸樹的《生如夏花》,因為我不會唱歌,所以聽歌也少,熟悉的歌詞就更少。據說樸樹的歌受了泰戈爾一首小詩的影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想起這首歌,是因為想起了一個人,一個死去一千多年的人,一個只活了27歲卻讓人記憶了他千年的人。他叫李賀,就是一個工作生活沒有一樣順利的倒黴蛋,他把生命中最絢爛的最後三年留給了潞州。
按說,李賀的出身還是不錯的,和皇帝是沾親帶故的本家,他常提起自己「唐諸王孫李長吉」,其實他家早已破落,就是個貧困戶,大約已不在五服之內了,所以更沒個人把他這個皇親國戚當做回事。李賀長的也不漂亮,形象點說長的像一個人——梅超風,現實版的話可以參照楊麗萍。身材消瘦,兩條眉毛粗而長,幾乎連在了一起,和楊麗萍最相像的地方是有一雙纖長的手和指甲,活脫脫在練九陰白骨爪一般。
要家庭沒個好家庭,要顏值沒個好顏值,那只能拼才氣了。這還真沒的說,李賀從小就聰敏過人,學習好,就是典型的別人家孩子。關鍵是他知道自身條件不好,非常用功學習。用功要趁早,這孩子可能用功太多了,營養跟不上,所以上初中的時候,就少白頭。他在《春歸昌谷》一詩中,前幾句就說:
束髮方讀書,謀身苦不早。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
自己小小時候就刻苦讀書,卻沒做好謀生的打算,結果一無所成還落了個少白頭。
學習好,有好處。「唐宋八大家」的首席專家韓愈那時候在國內著名的大學當校長,眼高的很,李賀拿一首《雁門太守行》去拜見,做敲門磚。一個酷熱的夏日,韓愈午睡方醒,倦意還殘存在臉上,這時看門人來報,說是有個叫李賀的年輕人投卷拜謁。他一天到晚,除了寫作、科研、帶學生,還要應付學校的雜事、教育部門的驗收,以及各種崇拜者、女粉絲,對於這種事情,韓愈已沒多大興趣。但說到是年輕人的投稿,那就隨便看看吧。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韓愈看了幾句,已是心潮澎湃,在有唐一代,無數名家寫樂府、寫邊塞,名篇如雲,卻從來沒過這樣悽美絕豔的畫面。
韓愈立馬決定,這個孩子,我要了,早早地就在大學給他預留了位置,誰知這時李賀家裡出事了——父親死了。哎,苦命的孩子,在家又埋頭苦讀了三年,才去參加中考。中考以一組《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並閏月》的組詩,得了第一名,順利進軍西安,參加高考。高考更沒問題了,韓愈就在那兒等著呢,只要你參加,錄取通知書已經填好了。
可是,人生有太多的不確定。李賀也沒想到他會被見都沒見過的爺爺給坑了,坑爺爺的孫子不少,坑孫子的爺爺不多見。李賀的爺爺給李賀父親起名「李晉肅」,這和李賀一點關係也沒有。李賀父親給他起名賀,字長吉,是希望他這一輩子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誰知道,給李賀製造了最大困難的恰恰是他父親的名字。因為李賀父親名字中的「晉」與進士的「進」讀音相同,需要避諱的,所以李賀的考試資格就被剝奪了。韓愈也是愛才心切,親筆寫了一篇雄文《諱辯》說,如果父親叫晉肅,兒子不能考進士,那麼父親叫「仁」,兒子就不能為「人」嗎?
結果還是於事無補,你說李賀倒黴不倒黴。21歲的李賀失去了當進士的資格,悲傷地回到家鄉。沒有找到他的日記,不知道他是怎樣發洩的,只有從他的詩裡讀到他後來的心情: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韓愈也真是個好人,愛才,惜才。雖然沒有能力讓李賀當進士,那就給找個工作吧。通過關係,給李賀安排了一個國家小公務員的工作——奉禮郎。就是主持朝會、祭祀和巡陵活動儀式,在百官跪拜時充任前導,招呼擺設祭品,引導大家進入位次並行跪拜之禮。當公卿巡行皇陵時,引導儀仗隊和吹鼓手,主持祭祀。據說,是副科級待遇。
不到帝都不知道官多。這個副科級職位,若讓投機小人去幹,那就是很好的差事,不僅能撈點油水,還能接觸很多的王公大臣,頭腦靈活點,混個臉熟好辦事。但對於天才詩人來講,無異於浪費生命。這不是在做官,是在受折磨。
李賀的抑鬱症更嚴重了,詩裡也每天是神神鬼鬼的,實在不想幹,就辭職吧。
李賀真的就辭職回家了。屋漏偏逢連夜雨,回到家才知道更大的打擊還在等著他——他的老婆已經死去一年了。
情若何?荀奉倩。城頭日,長向城頭住,一日作千年,不須流下去。
真希望城頭的太陽永不落,一天的光陰就像一千年,夫婦二人的感情天長地久。他多想和愛人天長地久,可惜工作丟了,愛人也不在了,何處是方向?
考取功名的理想破滅,仕途上建功立業的理想也破滅,作為一個男人,一個有抱負一心想為國家出力的男人,那就只剩下一個出路了,參軍。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他的同門師兄,韓愈老師的學生兼侄女婿張大徹正好去潞州的昭義軍司令部當秘書了,這也是個機會。了無牽掛的李賀從老家出發,經洛陽、晉城、高平,長子,秋天抵達潞州。
有了奔頭,心情也不一樣。向著那夢中的潞州去,錯了我也不悔過。七月一日早上,他攀上了太行山,即賦詩一首《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菉。新橋倚雲阪,候蟲嘶露樸。洛南今已遠,越衾誰為熟?石氣何悽悽,老莎如短鏃。
離家已遠,早起趕路,哪能熟睡,山石侵曉,寒氣森森,路旁莎車草,勁挺的像箭頭一般。
走到了高平縣東邊一條小路上,也不忘隨手來一首《高平縣東私路》:
侵侵槲葉香,木花滯寒雨。今夕山上秋,永謝無人處。石谿遠荒澀,棠實懸辛苦。古者定幽尋,呼君作私路。
他騎馬路過高平到長子縣曠野的石田蒿谷中,在地裡撿到了長平之戰時殘留至今沾染了古人血水而銅鏽斑斕的箭頭,黑的像漆白得像骨粉紅的像硃砂,寫出了《長平箭頭歌》:
漆灰骨末丹水沙,悽悽古血生銅花。白翎金簳雨中盡,直餘三脊殘狼牙。我尋平原乘兩馬,驛東石田蒿塢下。風長日短星蕭蕭,黑旗雲溼懸空夜。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盡將羊炙。蟲棲雁病蘆筍紅,迴風送客吹陰火。訪古汍瀾收斷鏃,折鋒赤璺曾刲肉。
來到潞州城,兩個在異鄉相聚的朋友一頓酒是免不了的,剛剛來到潞州昭義軍任職的張徹接待了緊跟而來的李賀,喝酒吟詩,不覺一夜無眠,東方既白。一首《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標題更像是小序一般:
長鬣張郎三十八,天遣裁詩花作骨。往還誰是龍頭人?公主遣秉魚須笏。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蠶。金門石閣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隴西長吉摧頹客,酒闌感覺中區窄。葛衣斷碎趙城秋,吟詩一夜東方白。
李賀來潞州是專門來找張徹的,同是天涯淪落人,何況還是好兄弟,隔三差五一頓小酒是免不了的,有個小病小災那也是好兄弟照應。《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這個多愁善感的年輕人在哪裡也要活出個悽苦的樣子來,原來潞州也不是天堂,念兄、思鄉:
秋至昭關後,當知趙國寒。系書隨短羽,寫恨破長箋。病客眠清曉,疏桐墜綠鮮。城鴉啼粉堞,軍吹壓蘆煙。岸幘褰紗幌,枯塘臥折蓮。木窗銀跡畫,石磴水痕錢。旅酒侵愁肺,離歌繞懦弦。詩封兩條淚,露折一枝蘭。莎老沙雞泣,松幹瓦獸殘。覺騎燕地馬,夢載楚溪船。椒桂傾長席,鱸魴斫玳筵。豈能忘舊路,江島滯佳年。
李賀生來就是為寫詩的,他在人間短短的27年卻留給我們了240餘首詩歌,他在潞州三個年頭其實只有短短的25個月,卻留下了30餘首詩歌。他不僅繼承了屈原、李白的浪漫,也繼承了杜甫的寫實「詩史」。在這裡他不僅給潞州留下了研究潞綢的早期資料,從少女汲水、浸絲、織帛、繡花、贈給有情人,《染絲上春機》:
玉罌汲水桐花井,茜絲瀋水如雲影。美人懶態燕脂愁,春梭拋擲鳴高樓。彩線結茸背復疊,白袷玉郎寄桃葉。為君挑鸞作腰綬,願君處處宜春酒。
李賀也記錄了潞州民間織戶的疾苦,桑葉沒長出來,蠶還很小,農婦也沒有織作,官吏已經來收稅了,農婦和縣官好言求寬限的時候,小姑子趕緊給官爺準備好了黃澄澄的小米撈飯,只是這官才吃吧剛走,那官就又後腳到了。《感諷五首·之一》:
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給使君須。越婦未織作,吳蠶始蠕蠕。縣官騎馬來,獰色虯紫須。懷中一方板,板上數行書。不因使君怒,焉得詣爾廬。越婦拜縣官,桑牙今尚小。會待春日晏,絲車方擲掉。越婦通言語,小姑具黃粱。縣官踏餐去,簿吏復登堂。
喜歡酒的朋友,也不會失望,一個人生處處不順的人,到哪裡也離不了酒。我不能確定,李賀在潞州喝的小槽真珠紅和明朝王世貞說的那種潞州產小檀槽鮮紅酒是不是一種東西,可我真想和李賀要一杯來看一看盛在玻璃杯中,色濃如琥珀的潞酒,也來一曲慷慨激昂的《將進酒》: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人生不順,與個人的思想、行為有關,也與社會大背景有關。李賀此時所處的唐朝,已經不是王維、孟浩然所在的田園詩般的唐朝了,整天都有軍閥叛亂。李賀來到潞州,想參加平叛的軍隊,和張徹一起平叛,報效國家。可惜,大唐王朝江河日下,叛亂越平越多,連主戰派的宰相都被人當街暗殺了。李賀所在的部隊孤立無援,人員星散。潞州軍區的司令員郗士美也不幹了,好朋友張徹調走了,李賀只有再回家鄉。
潞州,李賀也只能和它拜拜了,畢竟趙地身是客!
李賀還想奮鬥,但已經沒有了時間。回家後,他一直咳嗽,發燒不退,在家隔離,他終於沒有能挺過那場疫情,不足半年就鬱鬱而終。
人生能有幾個三年?更何況是一個只活了27歲的人生。李賀把他人生最絢爛的三年留給了潞州,不過這也是他最終夢碎的地方。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他每天在用生命給自己寫祭文,《苦晝短》。
耳畔又想起了那首《生如夏花》的歌,總覺得這首歌就是唱給李賀的:
我是這耀眼的瞬間
是划過天邊的剎那火焰
我為你來愛我不顧一切
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
一路春光啊
一路荊棘呀
驚鴻一般短暫
如夏花一樣絢爛
這是一個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