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校的你收入如何?

2021-02-15 語言學通訊

211高校行政崗,中部省份,正式編制,工作兩年,某權利部門科員。工資:每個月到手工資大約4000左右,年終績效工資2.5萬。房子:住房公積金每月500多。加班工資:由於部門特殊,經常有加班工資,加一天大概發1000左右,也算隱性福利了。全年到手差不多11-12萬,能拿課題報帳等。社會地位而言,女性較高,男性較低。工作也的確更適合女性,只能慢慢熬,爭取評職稱,多拿課題。目前學校跳槽率逐年升高,招不到人的現象也逐漸出現。我也想跑,可文科感覺跑不掉的感覺。

廣東,非珠三角城市,普通二本,副教授,正常工資月薪到手8800,另供積金2500,績效工資根據你課時量,50元一節,正常每月3000元課時費左右,全部加起來每月14000左右,每年約18萬,科研看每個人的能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也是高校教師的現狀。總結:平淡生活耐心過、科研決定生存狀態

中部省會城市,大專行政崗,碩士有編,每月到手大概5500,公積金雙邊約2000,年底約1萬的績效,次年3-4月發一波大概5~6萬,每年住房補貼約7-8k,子女有醫療救助,還有其他一些補貼,加上公積金年到手約16萬,跟同年進來的教師崗收入差別不大,崗位工作比較飽滿,但不用加班。

中山大學專職科研崗,海外博士畢業,專職副研究員,合同上寫的24-27萬。來報導的時候就慢慢開始覺得不對勁,首先沒有安家費和科研啟動經費;其次,招的所謂的專職科研人員暴多,一年都快上千了;然後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校完全不管你的住房問題,沒有公寓給你住,在外面租房也沒有補貼,人事處就是一句話,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工資中。等到第一個月工資一看,實際到手工資才9000多。打電話到人事處一問,說是單位幫你交的社保、醫保、住房公積金和其他的保險統統算在合同裡面,加上還是第一個月是實習期,只發80%的工資,就這樣被套路了。而所謂的文章獎勵和團隊獎勵統統要看人老闆的意思。學校除了12個月工資,一點都不會多出。合同給你籤了三年,至於三年後怎麼說?學校說的是可以繼續續聘三年,或者公平地參加副教授的競聘。而普通崗參加副教授競聘都是走另外一個途徑,多數是青年百人,海歸博士後。後來學校督促新入職的專職科研人員轉成博士後,學校的郵件中甚至說出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究其原因,國家對於博士後的扶植日漸增多,博士後基金這一大塊肥肉中大眼紅。另外,廣東省公布補助博士後15萬一年,轉了可以減輕學校的負擔。個人建議,無論是土鱉還是海龜,想回國在高校工作的,還是建議大家去拿一個像樣一點的教職,高校裡的專科科研崗真的是坑!

成都某高校小行政一枚,月發6509.92,年發78119.04(科員水平)。如果沒房學校免費分單身宿舍住,買校內住房5000+每平,上班8:30-11:30,14:30-17:30。上班期間主要在看書,偶有一兩件事需處理,下班較早無事。寒暑假和學生一樣,但需值班1~2天。由於單位長年招不到人,幹部梯隊建設不足,後繼只有我一個年輕人,現單位擬提拔為副科,但自感在高校中,知識水平欠佳和多方面不足,正在努力刷學歷和學知識中。

合肥工業大學,新進講師是基本工資到手1397,津貼5700,津貼裡頭包含前兩年的博士補貼1000,所以,前兩到三年是7000到手,往後如果沒評上副教授,就少1000了。對了,公積金是共2300。

北京某985行政,院聘,沒有公積金,五險很低。一個月到手6000左右。13薪。好處:人際關係簡單,有很多時間學習;基本都是正點上下班,可以吃食堂;沒有公司裡那麼大壓力;可以更好規劃以後的發展。壞處:錢少,和同齡人剛工作的收入接近,時間越久,差額越大。

藝術類碩士,女生,第一份工作在魔都民辦院校擔任專任教師,月收入4000元左右,年終3000元,逢年過節每次禮物券約200元,租房3000元/月。工作一段時間後,因學校壓榨嚴重,完全不把人當人看,身心俱疲,遂辭職。家裡蹲近一年,快放棄找工作準備考博時,終於收到公辦院校offer。目前月薪6000左右,福利和績效工資尚可,學校整體氛圍令人舒心。

帝都985高校經管副教授,每月校內基本工資稅前包括崗位津貼10400,稅後8200。公積金1400。商學院補助績效金每月32000,稅後25400左右,每個月都有浮動。房補每月5000,稅後4800,年終獎平均到每月9500,稅後大概7200。教授MBA額外津貼平均到每個月6000-15000。加起來每月稅後5-7萬。目前還在申請國家級人才頭銜和特別津貼,申請到了以後年終獎可以多30萬。另外有每年學院的旅行經費以及國家專項科研經費每年15萬左右,需要申請和結題。

2015年普通二本大學畢業,在北京一所技工院校做專業教師,有編制,現入職三年,工資每月到手平均5000左右(班主任費+課時費等),每年節日補貼共4000,年底獎金2w5左右,北京市補貼1w5左右,績效獎2w5左右。

西南省會,獨立二本院校,剛入職基本工資2500,五險一金加起來7、800吧,還有飯補交通補貼每個月300左右,還有碩士津貼300,工齡工資幾十塊;如果課很多有超課時,年終會有點獎金,其他年終最高超不過4000;中級職稱評了聘了基本工資多個小一千。今年漲工資了,年薪制,大概中級職稱年薪8w左右,五險一金每個月扣1000左右,不發全,發一部分,其餘要拿看到年終考核。

碩士畢業後在山東淄博某高職入職一年,有編,基本工資3800左右,50課時/月,課時費1600左右,五險一金差不多1200,實際到手4500上下,講師6000左右,副教授8000左右,正教授有時過萬。學校提供單身宿舍,吃飯象徵性給點錢,可是看不到未來,正醞釀辭職讀博。

本人小碩一枚。入職廣東珠三角地區某民辦二本B,就是省外的三本,助教職稱,每個月發到手5000+,餐補每個月200,交通補貼每個月300左右。年底發一萬八。帶論文還有監考費節日費都不提了,加起來也沒多少。一周十二節課。

北京某211輔導員,收入分國發、校發和部門發三個部分,我是入職4年,校發4000多,部門4000多,國發2000上下,前陣子開始學校每月發一筆補貼,2000多,所以每個月到手一萬來塊。有的部門有錢自己發過萬的也有,所以基本上在1萬-2萬左右。

新辦本科院校,專任教師。碩士畢業就來了,很多老教師也是碩士,近一兩年要求博士。助教每月打卡工資大約3千,一個月飯補3百,年底勞務費7、8千,科研另算。13、14薪,還有精神文明獎什麼的加起來一兩萬吧。講師每月工資比我高一千左右,當然公積金也高。

江蘇三線城市,省屬公辦專科院校,工科,本碩車輛工程,剛評上講師,正常到手4800+,比其他同級院校少。但據說全省都是統一的,差別就在津貼和公積金。每月津貼發放是應發額70%,剩下30%年底一次性發放,加上年終考核和決算能有個2w+。公積金實際入帳3900+。剩下就是超工作量課時費,監考費,班主任費,自助津貼,比賽培訓,亂七八糟多少沒算過,太碎了。

211高校講師,每月到手7千多,年底一般發3萬左右,公積金2000多,然後獎勵和基金什麼的能有個幾萬吧。不過福利也好,1:能夠完美解決孩子上學問題,幼兒園每個月只要交400塊,相當於免費了。2:學校有福利房,每平米3100元,周邊房價大概1.5萬吧。

雙非大學副教授,每年收入稅後20萬左右,工資+績效+獎勵+各種其他錢,均合理合法。首先是工資,工資卡上發的真金白銀,7000一個月;公積金2500一個月;其他什麼保險什麼幾百塊,也就是說拿到手7000,總收入10000。其次,年底績效,我們的工資和績效比一般是7:3左右,也就是每年年底至少2萬到3萬的基本績效。這樣算是不是基本上躺著就是到手10萬一年吧。最後,波動最大的是獎勵。發文章,一區是兩萬,二區1萬;項目獎勵是面上4萬,重點8萬。現在博後都要20-40萬,當老師的這麼點錢還多嗎?

211高校行政崗工作,教育部直屬學校。工資:每個月到手的錢分工資和津貼,合計大約4500左右,年終會發全年績效工資,加一點年終獎。房子:由於在校內沒房子,會發房補,住房公積金非常低。全部收入:全年實際到手接近十萬。我們學校的行政工資在全省的高校裡屬於偏低水平。醫療:醫保改革以後所有正式編制都拿公務員醫保。寫一點建議:

男生,工科商科等熱門專業,不要來這裡,收入低,而且行政崗裡偏技術的崗位最不受重視,行政崗的文科男生中最多的是學教育學,行政管理,歷史,地理這種外面難找工作的專業,這些人大部分在校的時候是學生幹部,能說會道看人下菜打破頭留在了學校裡,最後當領導也大部分是這種人。女生,沒有特別大的抱負或者要掙錢養家的,學校行政崗不錯,進來就要有思想準備,一輩子幹得最好也只能當副手,但是過得滋潤舒服,說出去也體面。

碩士,省會城市,985行政,底層新人,到手工資+房補+年終獎約16~17w,公積金約2w,有完整寒暑假,福利房末班車已經錯過,基本肯定不再有。感受就是很輕鬆。身體輕鬆,心情輕鬆,有非常非常充足的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我本碩都就讀於這所學校,很順利留在母校工作,各方面都熟悉。人情簡單,收入穩定,感覺自己無論從心態還是外貌都一直處在學生時代的延續階段,對女生來說可能真的是比較抗衰老的工作吧。

碩士,無編,工作6年,985高校,與中外合作有關的工作,領導同事有的是外籍,對外語也有點要求,沒有寒暑假。剛工作時12年時候每月到手4000多,年終一個月工資,工資遞增,到現在,職位也上升了一點,每月到手一萬多,全年加上年終稅後能拿到16萬左右,有商業保險。工作時忙時閒,主要工作內容是大大小小的溝通、協調、後勤安排,費心但不太費腦,對為人處事、周全部署這方面的能力提高很多,但對知識發展促進不大,工作久了有種溫水煮青蛙的感覺,從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不大,但是我有的同事也樂在其中。

廣州985高校行政,雙985碩士畢業,正式編制,工資一年約10萬,沒有集資房買,在學校租房房租也很高,附屬學校就讀條件也很苛刻,並不是正式工就一定會有,基本沒有福利,年終也沒有,2年基本上沒有按時下過班,差不多都是朝8晚9,工作強度和壓力都很大,每天義務加班也做不完工作,沒有一分錢加班補貼,領導提奉獻,24h待機,隨時有人會掛電話問工作的事,出問題需要擔責任。就是說出去工作體面好聽吧,其實壓縮得沒有個人生活時間,回家累癱,基本學不到東西,跟同齡人差距越來越大,還處在學校裡鄙視鏈底層。

中部211副教授, 國家和學校給的錢,到手7000塊左右,年底學校有1W多的崗位津貼績效以及學院的5000塊獎金,這些一年有10W;課題組一般每年有3萬左右;學校的公積金和住房補貼包含自己交的有2.2W左右;每個比較大的節日都會有一些小東西發放,遇到國慶中秋會給大幾百元的超市卡,一年一共1500左右;不用交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屬於公費醫療,僅需付藥費的10%即可。把所有的算上,淨收入大概16-17W左右。

上海,某985211高校教輔,院聘進來,無編制。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月度補貼,到手稅後6000,年終獎3.5萬。行政人員就是服務教授們,為他們辦理一些他們不願幹的繁瑣的非科研事務。幹了一年,不想再服務下去了。工作清閒,基本上上班時間就可以做完,不會影響其他時間。

本人17年博士畢業,現在某二線城市985任師資博後,每月到手一萬二,公積金一千,但是科研壓力比較大,非升即走。房價大概10000+,目前月供5000,壓力不大。

隨著民辦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考人群需求的變化,教師已經不在是稀缺資源了,你辛辛苦苦985211殺進體制內,也有人函授自考成人本轉身入民辦,都是手持高校教師資格證。民辦院校又趕上職稱評審權下放的春風,一年能培養幾百個講師、七八十個副教授(民辦沒有職數限制,當然也不兌現退休待遇,但實打實都有講師證)。以後吃飯做一桌子,那些以前的中等生,都是某某獨立學院或民辦高校教授副教授的,就你一個雙一流的青椒,實在很難看的,就算你知道內幕,但家長們不會懂的。在市場競爭中,部分公辦三流高校都面臨著生源危機,青椒福利待遇和成長受到壓力更大,連最基本的社會地位都被稀釋了。

我導師別墅的三號門後院停著一架直升機呢。

註:以上均為2018年數據,為保證隱私,做了匿名化處理。

 文:察言觀數 

語言學通訊外文書店

科研助力|「語言·文學·文化研究系列叢書」徵稿函

科研助力|「語言學通訊博士論叢」書稿徵集

專著推薦| 朱曉敏:語料庫在翻譯本科生翻譯能力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專著推薦| 黃立鶴:基於多模態語料庫的語力研究:多模態語用學新探索

專著推薦|胡婉博士Education, Translation and Global Market Pressures

專著推薦|李學寧:系統功能語言學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知識表示研究

專著推薦|鄒崇理:《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的邏輯語義學研究》

專著推薦|吳琳:動補式複合詞的詞法理論與應用研究

專著推薦|管新潮《語料庫與Python應用》

專著推薦|龔曉睿:威•休•奧登詩歌中的繪畫藝術研究

專著推薦|楊小虎:非語言因素對外語語音學習的影響研究

專著推薦|語音感知視角下的英語外國口音研究

專著推薦| 認知語言學

專著推薦| 語料庫翻譯學系列讀本

專著推薦|胡開寶團隊《語料庫批評翻譯學概論》

專著推薦|趙彥春《英韻三字經》

專著推薦|冷冰冰:《科普雜誌翻譯規範研究》

專著推薦|修辭問句與關聯理論 ——基於語料庫的修辭問句在獨白式文本中語用研究

專著推薦|黃忠廉《人文社科項目申報300問》

專著推薦|張藝瓊:網絡科學新聞的多模態語篇研究——共時和歷時視角

專著推薦|陳建平:商務語言學

專著推薦|John Perry語言哲學《指稱與自返》

專著推薦|齊林濤《金瓶梅》英譯:文本,副文本與語境(勞特裡奇出版社)

專著推薦|最簡方案框架下英語小句中名詞合法性研究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高校生均學校收入100強排名:最高82萬!清華大學居第三
    但由於每個學校的在校生數量的不同,生均經費、生均學校收入也是不一樣的。雖然有些高校的收入較多,但生均學校收入卻很少;雖然有些高校的收入相對較少,但生均學校收入卻很多;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軟科基於2018年各項數據匯總而成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均學校收入排名,看一看你的學校排名多少?僅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均學校收入排名首次公布!深圳哪所高校上榜全國...
    據2018年學校部門決算顯示,中國已有4所高校晉升「百億俱樂部」,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這四所高校強大的收入能力無疑與學校辦學聲譽和辦學規模密切相關。 但是,各高校在校生人數差距較大,單純的總量難以反映資源分配的情況。
  • 從2010~2018年房價收入比數據,看房價如何影響南寧的人口出生率
    2018年的人口出生率降到了2014年的水平,主要原因是相比2014年5.06‰的死亡率,2018年的死亡率達到了5.4‰。但跟2010年相比,人口出生率還是有小幅提高。我們再看看2010-2018年南寧人口出生率與房價收入比的變化情況。
  • 山西省排名前十強的高校沒有985院校?2018年高考該如何擇校?
    山西省排名前十強的高校沒有985院校?2018年高考該如何擇校?眾所周知,山西省也是一個高考和考研大省,每一年都有大批的山西人填志願,報大學。山西省排名前十強的高校沒有985院校?艾瑞深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8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將山西省內的大學做了一個排名,而具體的排行榜早已出爐。
  • 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城市排行榜,榜首收入高達1020億元
    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城市排行榜,榜首收入高達1020億元相信大家對於外賣行業並不是感到非常的陌生。自從馬雲的阿里巴巴帶動了網際網路商業之後。,不過我們今天主要說的是,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城市排行榜。榜首的收入高達1020億元。以上就是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城市的排行榜了。在法網當中,我們也是清楚的了解到,上海市是為榜首的,其次再到廣州,深圳,北京,杭州等等。而上海是身為榜首,所以自身也是,收入高達1020億元。
  • 最新高校財政預算出爐,令人疑問的是,大學「百億」收入從哪來?
    最新高校財政預算出爐,令人疑問的是,大學「百億」收入從哪來?通常,一所大學最重要的收入就是靠財政撥款了,就拿我國名校清華北大來說,他們在2018年時就分別拿到了54.2與52.3億元的財政撥款。此外,部分高校的事業收入甚至超過財政撥款,這裡的事業收入指的是開辦教學活動、科研活動以及其它形式活動過程中所獲取的收入。還是以2018年為例,清華大學事業收入就要比財政撥款高,當年清華大學財政撥款為108.7億元,足足是財政撥款的2.1倍。
  • 2018年高校應屆畢業生起薪排行榜,你該報哪所大學?
    年6月7日語文月刊公眾平臺(ID:yuwenyuekan)舉辦2018年教師高考下水作文網絡大賽,通過文章閱讀量、留言評論數量和網絡投票綜合評分,評出一二三等獎和閱讀、評論、投票單項獎,發放獎金。國內高校應屆生薪資排名前50,你拖後腿了嗎?
  • 2018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發布!這些專業工資最高
    4萬多網友參與話題討論中國薪酬網公布的這份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TOP200通過對包括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在內的近百所高校中>除浙江大學外位居前十的高校均為北京、上海的高校完整榜單如下↓2018大學生畢業薪酬TOP200排名△數據來源:中國薪酬網,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此外
  • 同一所高校的老師,收入差多少?
    高校教師的真實收入一直是謎一樣的存在,不斷困擾著求職路上的博士們。如果你在知乎、小木蟲等社區論壇打聽,你既能看到某重點高校在職老師曬出的月薪900的工資條,也會有人告訴你身邊年薪百萬的教授大有人在,真實情況究竟如何?
  • 2018年各省居民收入排名完整版 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排行榜
    過去的一年,各地居民收入情況如何?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8年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數據顯示,去年京滬首超6萬大關,在各省中遙遙領先,浙江位居第三。從地區差異來看,東西部差距仍很大。
  • 2018年全省財政收入情況
    2018年,湖南省財政運行總體平穩,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42.98億元,同比增長6.05%。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財稅部門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各項政策,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全省財政運行總體平穩,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
  • 2020年經濟學高校排行榜,就業前景如何?收入高嗎?
    我國很多綜合性高校、行業特色高校開辦的經濟學學科和專業有很強的實力。其中,很多高校還是名校,每年報考的高三學生、本科生可以說是「趨之若鶩」。 還有,經濟學專業就業質量如何?
  • ​去年廣州財收如何?2018年「四本帳」合計收入3125.3億元
    ​去年廣州財收如何?2018年「四本帳」合計收入3125.3億元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8年來源於廣州地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合計6205億元。其中,預算「四本帳」的收入大數分別是: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32億元(快報數),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403.8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55.7億元,財政專戶管理資金預算收入33.8億元。
  • 2018年廣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爐 你拖後腿了嗎?(附年終獎繳稅...
    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區生產總值(GDP)20352.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全區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5元作為廣西人哥想問問大家你達到平均數了嗎
  • 各國高校教授工資收入比對
    在美國,私立高校的工資收入都不對外公開。但公立高校教職工和管理人員的薪水則完全公開透明。但我們知道,在西方文化中,薪水就像年齡一樣被視為禁忌話題,大家都不公開涉及。英國大學教師收入幾何在這位化名為沃勒的網文中,他披露了自己的年薪收入為48327英鎊。英國BBC在2016年的一份調查顯示,英國一位全職中產階層人士的年收入平均為24744英鎊。如果其配偶的收入差不多,那麼,這個中產階級的家庭收入大體上是43592英鎊。如此說來,沃勒的收入水平是很高的。
  • 2018年唐山各縣財政收入公布
    2018年,我市財政收入為882.5億元,增長了20.4%,在全省各市的總量和增速的排名中均居於次席。 432.4億元 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432.4億元,佔據了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 這所頂尖高校近五年辦學收入增加近百億人民幣!
    辦學收入及來源數據來源:清華大學2018年度部門決算數據(2019年8月公布)哈佛大學2018-2019年度財務報告(2019年10月公布)清華大學作為我國頂尖高校,2018年度的辦學經費總額接近200億元,位居我國榜首,遙遙領先其他國內高校(見圖1)。
  • 哪些專業畢業生的收入最高?2018年平均工資出爐!
    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比上年增加8143元,名義增長11.0%;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75元,比上年增加3814元,名義增長8.3%;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80元,比上年增長11.0%。
  • 2018年平均工資出爐!收入最高的是哪些行業呢?
    2018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比上年增加8143元,名義增長11.0%;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75元,比上年增加3814元,名義增長8.3%;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80元,比上年增長11.0%。
  • 2018年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揭曉,中國94所高校上榜!
    5月10日,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THE)發布了2018年度新興經濟體大學排行榜(Emerging Economies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