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2018年房價收入比數據,看房價如何影響南寧的人口出生率

2020-12-16 邕州木魚

01. 南寧出生率和房價收入比變化情況

我們先看看兩組關於南寧的數據。

(根據官網數據整理)

在2010-2018年的9年時間裡,除了2017年15.2‰的出生率略高於廣西整體水平外,南寧的人口出生率多年來的出生率都低於廣西整體水平。

2018年的人口出生率降到了2014年的水平,主要原因是相比2014年5.06‰的死亡率,2018年的死亡率達到了5.4‰。

但跟2010年相比,人口出生率還是有小幅提高。

我們再看看2010-2018年南寧人口出生率與房價收入比的變化情況。

(根據官網數據整理)

我們知道房價收入比一個比較合理的取值區間範圍是4-6之間。但在國內是沒有哪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取值是落在這個區間之內的,也就是說大家都偏離了這個合理範圍,只不過偏離度大小而已。

於是,大家只能比較誰的偏離度最小,誰的房價收入比就相對合理。

房地產市場3~5年為一個調控周期。2010年~2015年是比較嚴的調控周期,嚴到什麼程度呢?可以看看2011年溫州著名的「太太炒房團」當年的境遇。

在這段時間內,南寧的房價收入比由2010年的8.2下降到了2015年的7.4,2015年的房價收入比是近10年來偏離度最小的一年。

2016年,在去庫存和棚改貨幣化的政策刺激下,房價成了躥天猴,南寧房價收入比立馬從7.4飆升到10.14。

2017年,南寧從首付比例、公積金貸款政策等多方面進行了調控,當年房價收入比降到了8.00。

2018年4月,海南全島執行全島最嚴的限購政策,這間接「助攻」了廣西的房市,當然,也讓南寧「受益匪淺」。

2017年的政策原本已經有所成效,樓市相比2016年有所降溫,但2018年的房價收入比躥到了9年來的峰值:12.30。

當然,這還不是最高峰值,因為2019年的房價收入比是12.80。

這就是南寧2010年至今的房價收入比走勢線和變化情況。

在2010~2015年房價收入比相對合理,變化相對平穩,且穩中有降的情況下,南寧的出生率處於上升的態勢,而且有著明顯的因果關係。

比如,2011年和2012年房價收入比維持在7.9不變,2012年和2013年的出生率分別是13.06‰、13.81‰。

當2013年的房價收入比上升到8.1的時候,2014年南寧的出生率下降到13.10‰;2014年和2015年的房價收入比分別下降到7.8和7.4的時候,南寧2015年和2016年的出生率分別上升到13.28‰、13.50‰。

這中間當然有生育政策的助推作用,比如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但出生率沒有直線上升。

南寧2016年的房價收入比躥到了10.14,2017年的出生率卻「逆增長」,達到了9年來的峰值:15.2‰!

這看似悖論,其實在合理的態勢之內。

生育孩子需要1~2年的時間進行物質準備和生理準備,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準備。也就是說,2017年生育的夫妻,早在2015年左右就已經在買房,準備孩子出生之後的「小家」了,等到房子交付,孩子也出生了,完美銜接。

另一方面,「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後,人口出生率沒有專家設想的那樣激增,面對日益嚴重的老齡化人口問題,從人口的長遠合理結構方面考慮,2016年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這在一定條件下刺激了已經有一定物質基礎條件的夫妻群體的生育意願。

所以2017年南寧人口出生率跟2016年的房價收入比呈現「背道而馳」的現象。

2017年在政策調控下,南寧的房價收入比降到了8.00‰,但2018年的出生率還是降到了2014年的水平。

2016年樓市的瘋狂,讓普通工薪階層「望樓興嘆」,進而「望樓卻步」。儘管有生育的意願,但理性管住了自己的意願,讓生育行動擱淺。

畢竟2016年之後,南寧的房價已經懸在一個高位。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房子是一種只漲不跌的神奇存在,南寧的房價是再也不會回到2013~2014年的價位水平,最多在三五年內保持橫盤。

工資跑不贏房價是普遍存在的。橫盤的好處是,留給那些努力奔跑接近它的人,利用三五年的時間去打拼。

2018年,南寧房價收入比再次攀升,儘管2019年的出生率數據還沒公布,但是可以大膽預測,出生率跟2018年相差無幾。

南寧

02. 房價會抑制哪些群體的生育意願

我們先簡單地將生育類型進行歸類。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簡單歸類是為了方便敘述,不能視之為專家認可的科學分類。

主動型生育:這類人群屬於金字塔頂端,財富精英人群,有經濟實力做後盾,不管是出於繼承財富的角度,還是打發時間的角度,這類群體往往更願意生育。如果沒有生育政策束縛,這類群體生三四個都是常規操作。

比如被網友吐槽為「生育機器」的演員陳浩民的老婆蔣麗莎,五年生四胎娃,沒有點家底,怎麼可能生的那麼隨心所欲呢。

體驗型生育:這類群體經濟條件尚可,生育觀念也比較開放。但往往生育一個小孩之後不會再選擇生育,畢竟生兒育女過程是艱辛的,付出極大的心力和經濟支出,尤其是對普通家庭的女性而言,生育一個小孩要付出、承擔、乃至放棄很多東西。

畢竟能夠在婚後做全職媽媽,相夫教子的人,少之又少。

生兒育女,完成為人父母的角色轉變,這是很多人必經的人生體驗。對於這類群體而言,甜蜜的體驗可能會刺激他們再次生育,但他們中很多人其實不會再考慮生育,這裡有很多因素,比如意願、精力、住房條件改善等等。

任務型生育:這類群體經濟上可能不具備想生(多少)就生(多少)的保障條件,但一方或雙方家庭生育觀念根深蒂固,無法違逆,也無法忍受長輩長時間的絮絮叨叨,又有硬性的生育指標,如此,晚生不如早生,而且奔著定格生育任務指標(兩個)去生,早生早交差。

不育族:這裡需要排除生理疾病造成的不育,以及「丁克」。那麼剩下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單身群體了。

單身狗是歷史生育政策與國人延續香火觀念疊加之下造成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下的產物。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單身的制約因素其實只有一個:財力,尤其對城市單身群體而言。

房子是告別單身的重要前提條件,尤其是對都市單身男青年而言,很大程度上,有沒有房關乎你有沒有婚育的選擇權。

單身群體激增,自然生育下降。畢竟未婚生育,在國人中不是主流觀念。

從上面的生育類型看,房價波動對主動型、任務型生育人群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一個是想生就生,一個是反正都要生。

所以房價波動對於體驗型生育和單身群體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特別是單身群體,他們或主動或被動地抑制了自己的生育意願。

圖片來源網絡

03. 如何合理維持人口年齡結構比例

合理的人口年齡構成,對一個國家、地區今後的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南寧60歲以上人口比重已經佔到了17%,已經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但南寧的出生率多年徘徊。如果出生率沒有很大的提升,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口年齡結構必然呈現倒金字塔狀,對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如何維持合理的人口結構比例顯得比較急迫了。

從短期看:進行改革戶籍,逐步降低乃至全面取消落戶限制,人口根據能力、條件和需要自由遷徙,這是讓人口池迅速灌滿的快速辦法。

但這是一種具有排他性的不良競爭。

比如,N城市降低落戶門檻,同時提升戶籍背後捆綁的諸多因素含金量,如住房、醫療、教育、社保待遇等,並且條件優於L城市,則人口就向N城市湧入。

L城為了避免「人去樓空」,經濟發展疲軟乏力,不得已也降低戶籍門檻,提升戶籍待遇。

如果L城經濟實力不如N城,那麼提升戶籍待遇必然增大財政負擔,影響經濟層面的建設,最後有經濟條件的人還是會遷走。

如果L城和N城經濟實力相當,落戶門檻和戶籍待遇一樣,那麼對於居民個體而言,沒有吸引力,也就沒有遷移戶籍的必要性。

所以,經濟發達城市降低落戶門檻,提升戶籍待遇,其實是對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的虹吸效應,一城的繁華是建立在另一城「凋零」的基礎之上。

幾年上演的「搶人大戰」,本質上只是為了穩住和消化當地的樓市。

從長期看:需要讓適齡生育群體保持和釋放旺盛的生育意願。房地產「三穩」,不但可以穩住經濟基本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刺激有生育意願的人群生育。這是關係到20年後的人口大計和經濟發展。

但歸根結底,無論短期還是長期,都必須降低經濟對地產的依賴度,只有經濟健康、合理、活躍了,居住有保障了,有改善了,才會釋放生育的意願。

畢竟,讓住房支出佔據家庭支出70%的人釋放自己的生育意願,

相關焦點

  • 2019年生育率1.47:新生兒出生率減少,房價真的會暴跌嗎?
    8月11日,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發表了文章《對人口和老齡化的再認識》,因為該篇文章的熱議,讓我國新生兒出生率這一話題再度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那麼,人口出生率的減少,真的會對國內未來的房價產生影響嗎?
  • 北方城市房價集體下跌?專家表示,2021年北方房價將更不樂觀
    很多剛需買房的人現在都不敢下手了,買吧,看如今樓市的情況又害怕持續下跌;不買又不知道這個房價下跌會不會已經跌到低谷了?如果是橫看全國的房市,北方的房價下跌狀況更加顯著。
  • 2018年出生人口圖譜:廣東「最能生」東北出生率墊底
    2018年1-11月,山東青島全市戶籍出生81112人,出生人口同比減少21737人,降幅達21.1%,其中二孩出生減少高達29.0%。不僅是二孩,全國都在面臨出生人口減少的情況。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為10.94‰,出生人口1523萬人,較上年減少了約200萬,人口出生數也創下了自196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對樓市影響有多嚴重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日本新生兒總數為67.38萬人,較上年同期減少5.6%。若此趨勢持續到年底,出生人口將創1989年來最大減幅,當時出生率減幅逾5%。這將是日本連續第4年新生人口出現減少。日本新生兒數量自2016年跌破100萬大關後逐年下降:2017年為94.6萬,去年為91.8萬。
  • 深圳未來房價27萬/平?別慌,請先看15年歷史規律
    圖中深圳年末常住人口數據為2018年 其實單純的人口流入只能說城市有吸引力,而就業人數則可以說明人口對城市的影響。 2010-2014年間,深圳每年人口增量保持在15萬人以內,這四年房價也在徘徊在1.9-2.4萬/㎡之間,不上不下。 直到2015年,深圳猛增59.98萬人,這一年的房價也從2.4萬/㎡衝到3.3萬/㎡。2017年更誇張,人口增長61.99萬,當年房價也達到了5.4萬/㎡的高峰。
  • 房價收入比計算公式房價收入比多少合理?
    買房前了解一些基本的房產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購房者在查閱相關資料的時候都會見到「房價收入比』這個名詞。那麼,房價收入比究竟多少合理呢,下面就來看看房價收入比計算公式。房價收入比計算公式房價收入比是什麼意思?
  • 從人口地形圖,看10年後哪些城市房價會起飛?
    政府希望由依賴買賣土地獲得地方財政收入變成收取房產稅獲得持續穩健的收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買房的原則就逐步有了依據。即: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在這個金科玉律中,「人口」是一項重要的指標,也間接證明了,去年各地實施搶人大戰的根本原因,是各個省份對於人口的渴望。那麼,怎麼查看每個地方的人口呢?
  • 為什麼長沙房價還不降?你怎麼看?
    同樣來源於中房協&禧泰數據,11月房產均價,武漢19533元/㎡、成都18366元/㎡、西安16346元/㎡、重慶12592元/㎡、昆明14745元/㎡、貴陽9411元/㎡、南寧12987元/㎡、南昌14076元/㎡、鄭州15518元/㎡、合肥18187元/㎡。這樣比較下來,無疑長沙房價位居倒數第二!
  • 低房價、高收入 這些城市買房性價比最高
    為了給和小張有著同樣處境的年輕人提供一些建議,DT君從國家統計局找到了2014-2018年的房價和收入數據(截至2020年9月15日),以收入房價比  全國35座主要城市收入房價比一覽  首先我們按2018年各主要城市的收入房價排序,收入房價比越低,自然就是對年輕人購房者越不友好的城市。  排在前十的城市,分別是深圳、廈門、北京、杭州、上海、廣州、南京、福州、海口和寧波。
  • 長沙房價收入比,真的只有6.4嗎?
    在外地人看來,長沙的房價很低。但當地人認為,近年來補漲過後的長沙房價已經不低。各類自媒體文章廣為宣傳的長沙房價收入比6.4,也因此成了爭議數據。今年3月27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顯示,深圳和長沙分別以35.2和6.4分別位列50城中房價收入比最高和最低的位置。
  • 房價收入比是什麼意思
    本篇就來說說數位化,房地產行業的數據。在相關統計概念中,有一個房價收入比的說法,這是一個籠統的指標,是去衡量家庭收入與房價之間的關係,有這樣的數據測算,也是相關部門希望了解人們的情況,讓每個人都買的起房。
  • 城市房價均值超過1萬,未來五年,房價走向如何?
    在未來的5年內房價是漲?還是會跌?其實說漲,不對,說跌也不對,那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多人都說,在未來的五年房價必然大跌,理由很簡單,就是現在的房子已經夠住了,我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34平米,甚至已經超過了部分發達國家的住房水平,而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在最近幾年一直連續下跌,未來的5年「房二代」會繼承好幾套房子,而人口卻越來越少,房子就變得越來越多,很多房子將被空置,房價下跌成了必然。
  • 2018全國房價收入比為9.3 對經濟正向拉動效應現拐點
    原標題:中國2018年房價收入比為9.3 房地產對經濟淨貢獻出現標誌性拐點長江商報記者 蔡靜 綜合報導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房地產不斷發展壯大,2000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一直在15%
  • 探秘|買房最容易的城市,長沙超低房價收入比是怎麼做到的
    PART 1: 2019年末長沙與西安房價收入比差距現狀在網絡上,我們經常看到全國城市房價收入比數據,其中下表得到普遍認可:該《2019年全國50個典型城市房價收入比排名》,因數據來源於各地統計局並由易居研究院統計整理而較為權威。
  • 數據給你自己看,你想不到的臺灣房價收入比
    下面我們通過來自臺北的一組收入和房價的數據,來觀察當地的生存狀態。 先說,工資收入,看看臺北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人民幣對新臺幣的匯率大概在4.4元左右。 1、 臺北車站清潔員早班工資06:30—15:30,晚班工資13:30—22:30的月薪都是26100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是5900元。
  • 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房價真的要降了
    根據民政部正式對外公布《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比上年下降4.6%,結婚率為7.3‰,比上年降低0.4個千分點
  • 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房價真的要降了!
    根據民政部正式對外公布《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比上年下降4.6%,結婚率為7.3‰,比上年降低0.4個千分點,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低。
  • 中國房價高嗎,當然啦,來看看2020年各國房價收入比
    從房價收入比的定義上看,指的是住房價格(套均價格)與居民家庭收入之間的比值。即:房價收入比=住房價格/居民家庭收入但在住房價格與居民家庭收入的選取口徑上,不同機構與國家有著較大的差別。 例如,世界銀行(2002)將房價收入比定義為平均每套住宅價格與城鎮家庭平均收入之比;聯合國對房價收入比的定義為居住單元的中等自由市場價格(中位數價格)與中等家庭收入之比值。
  • 2020年房子開始貶值,未來房價趨勢如何,聽內行人怎麼說
    回首過去20年的樓市,房價只漲不跌,房產已經不單單具有居住屬性,還被賦予了金融屬性,是財富的象徵。面對當前的樓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察角度,釋放者希望房價上漲,房產升值,無房者希望房價大跌抄底入場,房價在未來究竟會何去何從?我們不妨研究下房地產的核心是什麼,短期看政策,長期看人口,政策方面降息降準,禁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等,信號可以說已經很明確,政策將不再向樓市傾斜。
  • 2019 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總和破警戒線,持續低出生率會帶來哪些影響?
    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比2018年下降0.46個千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