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網絡治理
有關網絡政治參與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問題已成為許多國家的核心議題,此前,本公眾號已經推送過一系列相關學術論文,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最近,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學者Jessica T. Feezell發表了題為《預測網絡政治參與:網絡背景下選擇性偏差和選擇性接觸的重要性》的學術論文,引起大家對網絡政治參與的決定因素的思考。(Predicting Online PoliticalParticipation:The Importance of Selection Bias and Selective Exposure in theOnline Setting,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online first June 1, 2016, DOI: 10.1177/1065912916652503)
作者指出,雖然我們對預測傳統政治參與形式的因素有一個廣泛的了解,但我們對網絡政治參與的決定因素知道的相對較少。在有限的研究中,學者們探討了網絡政治參與的預測因素,尋求新聞往往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是,許多研究沒有考慮選擇性接觸和不同類型的信息的不同的影響。在這項研究中,作者主要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什麼因素預測網絡參與,二是選擇性接觸政治上加強的信息和不同的政治信息與網絡政治參與有怎樣的關係?基於這兩個問題,作者提出了三個假設:
H1:與政治中立的信息相比,接觸政治上加強的在線信息預測更高層次的網絡政治參與。
H2:與不同的政治信息相比,接觸政治上加強的在線信息預測更高層次的網絡政治參與。
H3:共和黨人對網上選擇性接觸政治上加強的信息與更高層次的網絡政治參與相關。
本研究中,作者使用來自Pew網際網路和美國生活選後調查的數據來檢驗這些假設。數據集的數據基於普林斯頓公司2010年11月3日到11月29日之間對在十八歲及以上2250名成年人進行的訪談調查,訪談是以隨機數字撥號(RDD)的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的形式進行的。利用以上數據作者建立了一個選擇模型來糾正網絡政治參與的偏差估計。研究中,因變量為網絡政治參與,作者使用九種形式的網絡政治參與的連續平均指數來測量;自變量為選擇性接觸信息,包括加強政治觀點的信息和不同政治觀點的信息;控制變量為影響傳統參與的因素,包括政黨認同、極端思想、年齡、種族、性別、教育、婚否、收入。
研究結論:
結果表明:
第一,影響傳統參與相同資源相關因素不能很好地預測網絡政治參與,具體來說,網際網路用戶的收入和年齡與網絡政治參與無關。
第二,與不同的信息或沒有的觀點信息相比,接觸能強化一個人的觀點政治信息預測更高水平的網絡政治參與。
第三,作者對黨派標識進行了一個子集分析,檢查在這些關係中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差異,表明共和黨人特別容易出現選擇性接觸和加固效果。
本研究的發現,如果與本公眾號此前推送的以下文獻結合起來將會更有意思: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學者Yonghwan Kim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學者Hsuan-Ting Chen 合作發表的題為《社交媒體和網絡公民參與:接觸同質與異質觀點的不同調節作用》的學術論文,引起了大家對於社交媒體和網絡政治參與的思考。
近期推送的相關文獻:
全文可直接下載: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3746762_Predicting_Online_Political_Participation_The_Importance_of_Selection_Bias_and_Selective_Exposure_in_the_Online_Setting
原文連結(閱讀原文 點擊左下角):
http://prq.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6/05/31/1065912916652503.abstract
歡迎您提出與本文內容、主題或翻譯有關的各種問題與建議!
歡迎關注、訂閱微信公眾號【上理公共管理】。本公眾號是由公共管理學科的老師和學生志願者開發的學術和交流平臺,重點是公共管理領域的熱點問題,我們每日整理、翻譯並推薦一篇最新權威英文文獻。核心內容分為三大板塊:1、公共政策文獻與案例,2、公共管理教學與交流,3、公共治理反思與探索。
歡迎推薦或自薦研究成果,來稿請致郵箱:usstgggl@163.com
PS:如何加入微信公眾號:
您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或者搜索公眾號:「上理公共管理」,或者加原始ID:
gh_dd2c06e61722 然後點擊加入即可。
PS:如何查看以前推送的精彩文章:
您只要點標題下方的「上理公共管理」,並選擇「查看歷史消息」即可,精彩就會盡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