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急診上班,科裡收了熱射病還有熱衰竭的病人,對於這兩個詞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陌生,說白了就是中暑了,但這是特別嚴重的中暑,是會死人的。所以說人真的會熱死的 !
重症中暑的預後不是很好,死亡率也不算很低,所以說,不要小看中暑這種「小嘍囉」,搞不好,熱也是會出人命的。
1.中暑的定義: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在炎熱環境中進行體力活動引起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症候群,以高熱、皮膚乾燥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核心體溫達41℃是預後嚴重不良的指徵,體溫超過40℃的嚴重中暑病死率為41.7%,若超過42℃,病死率為81.3%。
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很把中暑當回事,夏天感覺自己可能有點中暑的症狀就隨便喝點藿香正氣什麼的,但是中暑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尤其是重症中暑,從上邊的死亡率可以看書中暑的嚴重性了!
2.分類: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大部分中暑可能都是一個輕症中暑或者先兆中暑,主要表現大概就是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噁心及嘔吐,心悸、臉色幹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調,體溫正常或升高等。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喝幾包藿香正氣可能也就恢復正常了~
3.重症中暑的分類
(1)熱痙攣:突然發生的活動中或者活動後痛性肌肉痙攣,通常發生在小腿後部,也可以發生在腹部。肌肉痙攣可能與嚴重體鈉缺失(大量出汗和飲用低張液體)和過度通氣有關。熱痙攣也可為熱射病的早期表現。
(2)熱衰竭:由於大量出汗導致體液和體鹽丟失過多,常發生在炎熱環境中工作或者運動而沒有補充足夠水分的人中,也發生於不適應高溫潮溼環境的人中,其徵象為:大汗、極度口渴、乏力、頭痛、噁心嘔吐,體溫高,可有明顯脫水徵如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或暈厥,無明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表現。熱衰竭可以是熱痙攣和熱射病的中介過程,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熱射病。
(3)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症,根據發病時患者所處的狀態和發病機制,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前者是產熱過多(如炎熱天氣中長距離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發生;後者是散熱減少(如在熱浪襲擊期間生活環境中沒有空調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數天之內發生。其徵象為:高熱(直腸溫度≥41℃)、皮膚乾燥(早期可以溼潤),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周圍循環衰竭或休克。此外,勞力性者更易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
看完上邊的幾種分類,可能大家就對重症中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了
4.易感人群
室內高溫作業人員,高溫天氣中的農業或者其他露天作業人員
公共場所,人員密集,散熱、透氣不良的地方
同等條件下,體型較胖的人由於皮下脂肪較多,不利於散熱,所以相對體型瘦小者更易發生中暑
心肺功能較差者代償能力弱,更易發生中暑
5.防暑
好像也沒有什麼防暑的特別好的辦法,如果不是為了生計,誰也不想在炎熱的天氣裡工作,誰不喜歡在涼爽舒適的空調房裡吃喝玩樂或者是去避暑勝地賞風景呢~但是大家能在高溫的時候少出門就少出門吧;少去一些人員密集而又散熱通風不好的地方;必須室內作業的人注意好通風還有就是可以自備風扇;對於要幹農活兒的,儘量避開溫度最高的那段時間~
有關詳細防暑的小妙招可見下期文章 [雖然每年都有一個夏天,但你一定不知道夏天是這樣過的?]
6中暑的處理
一旦發現自己有中暑的先兆,自己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處理
停止勞動或者活動,回到室內(保證通風良好),打開風扇或者空調,脫掉溼的、多餘的、緊身的衣服;
將下肢抬高15~20cm,以保證腦血流;
可以補充5%糖鹽水(500ml水+4.5g鹽+25g葡萄糖),按照比例配置即可,據說不好喝,不要弄很多,但是可以補充電解質,或者說可以買些運動飲料,比如說脈動,健力寶,還有尖叫,紅牛什麼的都可以補充電解質;
如果有發熱,需要儘快物理降溫。可以用冰袋(用毛巾包住,減少對皮膚的過度刺激)或者冰毛巾置於腋窩,腹股溝、頸部,這些部位相對大血管比較表淺,降溫效果相對會好些。醫用酒精擦浴也有利於降溫。如果效果不好及時就醫;
如果患者清醒及時服用些人丹(嬰幼兒、孕婦禁用),藿香正氣水,暑期家中常備藥;
如果患者中暑嚴重,出現了意識障礙,比如嗜睡,抽搐等中暑神經系統表現,一定儘快就醫,以免病情加重。
【我是·蝸牛愛健康,了解更多原創健康知識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