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支神奇的「鬼兵」,嘴含追魂哨,刀槍不入所向披靡

2020-12-20 左都御史

公元165年12月,南朝劉宋王朝湘東王劉彧殺死了前廢帝劉子業,篡位登上了皇位,史稱宋明帝。

劉彧在皇族中聲望很低,被人瞧不起。他剛剛登上皇帝位,劉宋王朝的諸王和握有重兵的大臣就紛紛起兵反抗朝廷。宋明帝劉彧見「四方逆命」,慌了手腳,好在建安王劉體仁和國舅王景文兩人率領朝廷軍隊拼死抵抗來自東西南北的各路叛軍,這才使得宋明帝得以苟延殘喘。

在劉體仁和王景文與叛軍作殊死搏鬥的日子裡,朝不保夕的劉彧整天身上帶著一葫蘆毒酒,隨時準備「殉國」。

就在宋明帝的「王師」漸現拜象、叛軍蜂擁而至、江山即將再度易主之際,突然有一支「鬼兵」橫空出世。部隊人數只有300多人,將士都身穿東晉時期的軍服,個個面如鍋底,往往在夜間向叛軍發起攻擊。

「鬼兵」在衝鋒陷陣時每人嘴裡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聲,個個刀槍不入,使人不由得想起傳說中的「森森陰兵」。這支「鬼兵」自參戰以來,戰必克,攻必勝,很快就協助「王師」掃滅了各路叛軍,宋明帝也因此坐穩了皇位。

平叛成功後,宋明帝給建安王劉體仁寫了表彰「鬼兵」最高指揮官「蘇峻」的詔書。宋明帝還從國庫中撥出專款,為「蘇峻」建了座規模宏大的「蘇大將軍廟」,此廟位於南京下關老虎山西麓。不過,這個指揮官「蘇峻」並非東晉名將蘇峻,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蘇峻是東晉名將,曾在歷陽(今安徽和縣)擁兵自重。公元328年春,他與祖約起兵反晉,打敗了獨攬朝政的庚亮,揮師殺入建康,這年九月,東晉名將溫嶠、陶侃率部將蘇峻擊敗並殺死。

130多年後,當宋明帝朝不保夕之時,有人向王景文獻出一張藏寶圖,通過這張藏寶圖可以得知,早在130多年前,蘇峻為了奪天下,準備組建一支具備超強戰鬥力的特種部隊——「啞兵營」,為此他秘密籌備了「啞兵營」所有裝備。

後來溫嶠、陶侃等部迅速擊敗蘇峻,導致蘇峻成立「啞兵營」的計劃胎死腹中。蘇峻在兵敗之前,將「啞兵營」的所有裝備都藏在位於建康青龍山的一個隱秘山洞裡,企圖捲土重來時再取用這批裝備。

後來,蘇峻死於非命,這張標有秘藏「啞兵營」裝備的藏寶圖便由蘇峻的親兵百夫長豐傑符秘藏了起來,後來向王景文獻藏寶圖的正是豐傑符的五世孫豐天昌。

正被戰事搞得焦頭爛額的王景文喜獲藏寶圖後,立即將這件事面奏宋明帝。宋明帝立即向王景文面授機宜,很快就根據藏寶圖尋找到蘇峻秘藏「啞兵營」的全部裝備,並用這批保存完好仍可沿用的東晉軍事裝備組建了一支亙古未有的「鬼兵」。

王景文先用重金招募一批身強力壯但家境赤貧的壯丁,每名人選壯丁的家庭可獲得白銀三百兩。入選壯丁籤下生死狀之後,必須服用藥物致聾致啞。

這批聾啞兵均有用鍋灰塗臉,內穿白藤編織的「衣膽」,外著蘇峻遺留下來的東晉軍服,使人以為他們是死而復生的東晉軍隊。

因白藤柔軟而堅韌,可防箭矢,故人誤以為這些「鬼兵」刀槍不入。這批聾啞兵在作戰時每人均口含一枚蘇峻生前命工匠特製的「奪魂哨」,邊戰鬥,邊吹哨。「奪魂哨」發出怪音非常悽厲,如鬼哭狼嚎,聾啞的「鬼兵」就是趁著朦朧月光,在這種能令敵人膽寒的怪音的「伴奏」下,屠殺驚恐萬狀的敵人。

由於有「鬼兵」助戰,「王師」的戰鬥力越來越強,很快就擊敗、消滅了各路叛軍。

宋明帝坐穩江山後,怕「鬼兵」之事外洩,有損帝王尊嚴,又設計將「鬼兵」全體官兵淹死。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有一支刀槍不入的「鬼部隊」,一旦出動令人聞風喪膽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湘東王在皇族中名聲很差。因為身寬體胖,所以劉彧早年曾被侄子稱作「豬王」,並當成肥豬飼養在皇宮裡。在一場政治風波中,豬王陰差陽錯般地當上了皇帝,所以劉宋宗室皆在蠢蠢欲動,打算從他手中奪走還沒焐熱的皇權。值此之際,各路諸侯和手握兵權的武將紛紛擁兵自立。面對「四方擾攘」的現狀,劉彧只能找來建安王劉休仁與國舅王景文抵禦叛軍,這才讓劉宋政權得以苟延殘喘。
  • 坊間流傳的陰兵借道是怎麼回事?
    陰兵借道,是民間流傳的一種靈異事件,民間的陰兵借道事件,大多都是捕風捉影,而無見證者發言。除了網絡上流傳的:雲南驚馬槽陰兵借道、唐山大地震陰兵過路事件外,歷史上也有關於陰兵借道的記載。聽到鬼兵經過的時候,天空中象有幾千萬穿著鎧甲的騎兵,人馬嘈嘈聲不斷,不久 全都過去了。每當黑夜過去,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來,皇帝非常厭惡這件事,派巫師向鬼 神祭祀以消除災禍,每夜晚就在洛水邊擺設飲食。皇帝曾經讀過北齊的書,書上也記有這樣 的事。天寶年間,晉陽說有鬼兵,百姓爭著擊打銅鐵來嚇唬鬼兵,不久就全喪命了。
  • 豬王如何借用陰兵從侄兒那兒奪得皇位?陰兵又從何而來?②
    雖說正史書上對於這段歷史,沒有過多的描述,但民間其他的傳說版本卻顯得十分神奇,其中野史中是這麼記載的「這天夜晚,石頭城周圍靜的可怕,似乎在等待著誰的到來,忽然城樓上傳出笛子的悠揚曲調,此時準備攻城的聯軍都望向了城樓方向,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什麼都看不到,不一會兒不一會從何方吹來陣涼風,這陣風順勢帶走了笛聲與月下的烏雲,借著微弱的月光發現城牆周圍似乎出現了騎兵的身影
  • 歷史上曾存在著一支神秘鬼軍,消失百年後重現戰場,瞬間就斬敵數千
    鬼軍在民間俗稱陰間的兵卒,也稱之為鬼和神組成的軍隊,同時也是對軍閥武裝的蔑稱。《晉書·王羲之傳》中記載:「孫恩之攻會稽,僚佐請為之備。 凝之不從,方入靖室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
  • 你相信刀槍不入嗎?
    看到一篇文章《中國醫學必將從西方的控制下獨立出來,成為世界的榜樣》,看看這個號的歷史文章,幾乎每篇都是10萬+。有人問了,大清那時候已經搞洋務了,證明承認了洋人科技的厲害,為什麼還相信義和團的刀槍不入神功?「一邊學習西方科技,一邊維持祖宗之法」,用高科技保佑祖宗之法,豈不更好嗎?呵呵,許多號稱學者的人研究過這個問題,他們都說老佛爺是故意利用漁民打一場權力戰爭云云。其實他們誤會老佛爺了。
  • 敵人自稱「刀槍不入」,不料對手更牛,是「崑崙山的金剛附體」!
    不吃飯了,現在就出發。」「是!」劉達五回答。賀龍又特別交代他:「千萬不能輕視這些土匪,他們人數多,不怕死,吳佩孚、孫傳芳都拿他們沒辦法。」劉達五帶著1、2營,不顧疲勞急 速前進。到大新店,未發現情況,便直趨三裡城,迅速佔領要地設防。
  • 刀槍造句和解釋_刀槍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聶紺弩《沈崇的婚姻問題》:「如果是木蘭,她的刀槍就殺不死敵人麼?」] 刀槍參考例句: 1、刀槍難近反被其傷,雄兵百萬無人可擋。 2、刀槍棍棒混社會,不如扛槍去部隊。
  • 孫悟空刀槍不入,為何還要用金箍棒招架敵手的武器?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回味,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孫悟空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為什麼在與別人打鬥的時候,要用金箍棒招架敵人的武器,他如果只攻不受,那麼攻擊力是不是會強一倍,這樣從心理上也會給敵人造成很大的衝擊,從而更快的解決對手。
  • 世界上最硬竟不是鋼鐵,而是此顆刀槍不入的樹木
    但世界上最硬竟不是鋼鐵,而是此棵刀槍不入的樹木。這種樹木名叫賽黑樺,也叫做鐵樺樹,樺樹相信大家都見過,我們中國的生長的樺樹種類多達29種,而白樺更是遍布全國,樺樹木材優質,用途廣泛,原因就在於樺樹木材堅硬,而且有著很強的抗腐能力。
  • 老照片:1889-1900年,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拳民,最終慘死街頭
    這支從白蓮教獨立出來的分支,短短幾年便吸引眾多平民入團,成為他們口中刀槍不入的「拳民」,也就是人們熟知的義和團。早在1897年,拳民們就開始在山東活躍起來。這支以扶清滅洋為指導的隊伍,短短數月便在華北多個地區湧現,他們打擊教會,殘殺洋人,藉以表達國人對列強的不滿。圖為拿著長刀的義和團拳民義和團運動的爆發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國人對列強積蓄了數十年的憎恨。
  • 歷史上,這支隊伍存在僅1年半,後來卻走出2上將2中將13名少將
    歷史上,這支隊伍存在僅僅1年半,後來卻走出2上將2中將13名少將興國,這個在中國革命史上耳熟能詳、廣為傳誦的地名,留給人們的是有關它的紅色記憶。這裡是蘇區模範縣,是中華蘇維埃的所在地,是著名的將軍縣,還是少共國際師的誕生地。
  •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借陰兵禦敵大揭秘,茅山法術到底存不存在?
    而就在五花八門的戰爭形式中,最令人出奇的便是宋明帝劉彧藉助於冥府陰兵平定叛亂的戰鬥了。本人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陰兵參與的戰鬥。反正在別的地方我也沒見過,如果你見了還請告訴我。廢話不說,我們往下看是怎麼回事。陰兵借道公元420年,握有兵權的名將劉裕廢掉了東晉最後一個小皇帝,自立國號為宋,史稱劉宋王朝,從而開創了分裂割據的南北朝時代。
  • 夢幻手遊:套裝「刀槍不入」最多可增加230點防禦,有效針對物理
    套裝效果:"刀槍不入"在眾多套裝效果中,"刀槍不入"是一個克制物理系的存在,具體屬性如下:在集齊2件、4件與6件的狀態下,可以分別增加自身等級*60、120、200的物理防禦。從具體數值來看,刀槍不入的確符合它的名字,這樣的防禦加成相當恐怖。一段月亮石能夠增加12點防禦,如果把套裝效果所增加屬性換算成寶石,相當可觀。減免物傷配合上安魂咒,獅駝還能夠飛得動嗎?特別是69級,在沒有忽視特效的前提下,更加難以破防,這對於物理系來說算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面對如今的遊戲環境,物理輸出門派到底該何去何處呢?
  • 在社會上心如鋼鐵的人,才能刀槍不入
    或許只有心如鐵石的人,才能刀槍不入、堅不可摧。只可惜,我不是那種心如鋼鐵的人。我相信這世上也沒有誰天生就是這種人,只是受傷的時候沒人心疼,難過的時候沒人安慰,才慢慢冰封住了那顆脆弱的心。內心越脆弱,外表越堅強。外表越堅強,內心越脆弱。
  • 歷史鉤沉: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常勝將軍
    公元313年,祖逖帶著隨他南下的部曲百餘家北渡長江,「中流擊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至淮陰後,一面冶鑄武器。一面招募流散,得兩千多人後開展北伐,面臨其時兇蠻的北方部族,北伐軍所向披靡,曾一度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後因朝廷內亂,在他死後北伐功敗垂成。
  • 生活終會教會我們,慢慢不再不堪一擊,慢慢學會刀槍不入
    圖片來源:攝影家 曉敏《生活終會教會我們,慢慢不再不堪一擊,慢慢學會刀槍不入》——作者:肖強虹我們對生活的期待生活中的任何經歷,都需要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不懼怕、不依賴、不比較,是一生中最該學會的技能。生活終會教會我們,慢慢收斂各種情緒,慢慢不再不堪一擊,慢慢學會刀槍不入。
  • 夜晚,牆面上的影子,是鬼,還是人
    村裡,到了晚上九點出頭,一座村民住宅的外牆上,幾乎是準點,出現了人影,人影不但會晃動,還會慢慢移動,頭天晚上是個男人,翌日晚上又變成了女人,隔天的晚上,牆面上又出現了拿著棍棒刀槍的男女。這麼的離奇,這麼的神奇,村民又迷信,磕頭的燒香的,村子裡炸開熱水鍋似的,一時間,一傳十十傳百,最後是,市區裡的大人和半大的孩子,到了晚上,如蜂如潮,撲向這個村莊,一路上,還招呼著碰到的熟人,快去看熱鬧啊,快去看稀罕啊。而看過人影的人,也是多加炫耀,一副獨領風騷似的,神奇的色彩,長滿整個臉面。
  • 清末義和團老照片:手拿大刀,號稱刀槍不入,血灑菜市場!
    刀槍不入的「義和團」 義和團又稱義和拳、義和團事件、庚子事變、拳亂、拳匪,關於義和團的起源現在仍沒有統一說法,主要有:白蓮教、大刀會、鄉團等說手拿大刀,「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拳民 義和團仇視一切外國的東西,包括信外教的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