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年12月,南朝劉宋王朝湘東王劉彧殺死了前廢帝劉子業,篡位登上了皇位,史稱宋明帝。
劉彧在皇族中聲望很低,被人瞧不起。他剛剛登上皇帝位,劉宋王朝的諸王和握有重兵的大臣就紛紛起兵反抗朝廷。宋明帝劉彧見「四方逆命」,慌了手腳,好在建安王劉體仁和國舅王景文兩人率領朝廷軍隊拼死抵抗來自東西南北的各路叛軍,這才使得宋明帝得以苟延殘喘。
在劉體仁和王景文與叛軍作殊死搏鬥的日子裡,朝不保夕的劉彧整天身上帶著一葫蘆毒酒,隨時準備「殉國」。
就在宋明帝的「王師」漸現拜象、叛軍蜂擁而至、江山即將再度易主之際,突然有一支「鬼兵」橫空出世。部隊人數只有300多人,將士都身穿東晉時期的軍服,個個面如鍋底,往往在夜間向叛軍發起攻擊。
「鬼兵」在衝鋒陷陣時每人嘴裡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聲,個個刀槍不入,使人不由得想起傳說中的「森森陰兵」。這支「鬼兵」自參戰以來,戰必克,攻必勝,很快就協助「王師」掃滅了各路叛軍,宋明帝也因此坐穩了皇位。
平叛成功後,宋明帝給建安王劉體仁寫了表彰「鬼兵」最高指揮官「蘇峻」的詔書。宋明帝還從國庫中撥出專款,為「蘇峻」建了座規模宏大的「蘇大將軍廟」,此廟位於南京下關老虎山西麓。不過,這個指揮官「蘇峻」並非東晉名將蘇峻,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蘇峻是東晉名將,曾在歷陽(今安徽和縣)擁兵自重。公元328年春,他與祖約起兵反晉,打敗了獨攬朝政的庚亮,揮師殺入建康,這年九月,東晉名將溫嶠、陶侃率部將蘇峻擊敗並殺死。
130多年後,當宋明帝朝不保夕之時,有人向王景文獻出一張藏寶圖,通過這張藏寶圖可以得知,早在130多年前,蘇峻為了奪天下,準備組建一支具備超強戰鬥力的特種部隊——「啞兵營」,為此他秘密籌備了「啞兵營」所有裝備。
後來溫嶠、陶侃等部迅速擊敗蘇峻,導致蘇峻成立「啞兵營」的計劃胎死腹中。蘇峻在兵敗之前,將「啞兵營」的所有裝備都藏在位於建康青龍山的一個隱秘山洞裡,企圖捲土重來時再取用這批裝備。
後來,蘇峻死於非命,這張標有秘藏「啞兵營」裝備的藏寶圖便由蘇峻的親兵百夫長豐傑符秘藏了起來,後來向王景文獻藏寶圖的正是豐傑符的五世孫豐天昌。
正被戰事搞得焦頭爛額的王景文喜獲藏寶圖後,立即將這件事面奏宋明帝。宋明帝立即向王景文面授機宜,很快就根據藏寶圖尋找到蘇峻秘藏「啞兵營」的全部裝備,並用這批保存完好仍可沿用的東晉軍事裝備組建了一支亙古未有的「鬼兵」。
王景文先用重金招募一批身強力壯但家境赤貧的壯丁,每名人選壯丁的家庭可獲得白銀三百兩。入選壯丁籤下生死狀之後,必須服用藥物致聾致啞。
這批聾啞兵均有用鍋灰塗臉,內穿白藤編織的「衣膽」,外著蘇峻遺留下來的東晉軍服,使人以為他們是死而復生的東晉軍隊。
因白藤柔軟而堅韌,可防箭矢,故人誤以為這些「鬼兵」刀槍不入。這批聾啞兵在作戰時每人均口含一枚蘇峻生前命工匠特製的「奪魂哨」,邊戰鬥,邊吹哨。「奪魂哨」發出怪音非常悽厲,如鬼哭狼嚎,聾啞的「鬼兵」就是趁著朦朧月光,在這種能令敵人膽寒的怪音的「伴奏」下,屠殺驚恐萬狀的敵人。
由於有「鬼兵」助戰,「王師」的戰鬥力越來越強,很快就擊敗、消滅了各路叛軍。
宋明帝坐穩江山後,怕「鬼兵」之事外洩,有損帝王尊嚴,又設計將「鬼兵」全體官兵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