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對各個行業的滲透不斷加強。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成德眉資同城化戰略機遇下,成都正加快布局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建設。
4月10日,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推介會在成都高新區菁蓉匯舉行,近百名行業協會、重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代表和專家學者齊聚會場,通過「主會場+網絡直播」的形式展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發展環境。
此次網絡直播是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系列推介會的主活動,吸引了150餘萬人次在線觀看。會上集中介紹了成都電子信息發展方向、功能區布局和產業政策,發布電子信息場景應用機會清單,並正式啟動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聯盟,25個合作項目籤約入駐,總投資達231億元。
去年,成都市電子信息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00億元,同比增長14.07%,位居全國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位。
作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核心區和引領區,成都高新區擁有規上電子信息企業140餘家,包括英特爾、德州儀器、京東方、華為、富士康等龍頭企業,已形成了從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整機製造到軟體服務的全產業鏈條。
全球電子信息龍頭企業雲集
25個合作項目線上線下簽約
「紮根四川20年,華為成都研究所已經成為全球三大研發中心之一。近年來,成都發展迅速,聚集了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眾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優勢明顯,是西南地區最具活力的一座城市。」會上,華為公司川藏區域副總經理許軍作為電子信息重點企業代表,以企業親身經歷講述了成都投資環境和產業生態圈配套。
隨後,極米、芯源等成都高新區企業代表也分別通過「企業現身說法」分享了對成都創業環境、人才資源及生活環境的感受,並邀請企業來蓉投資。推介會上25個合作項目線上線下「雙線」籤約,涵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慧、網絡通信等領域,總投資達231億元,其中15個項目來自成都高新區。
賽靈思FPGA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項目
美國賽靈思是全球最大的可編程晶片(FPGA)廠商,將與成都高新區通過戰略合作的形式,針對成都地區現有產業基礎,依託其在FPGA異構計算、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等領域優勢,在成都高新區搭建FPGA軟硬體基礎開發聯合實驗室,通過提供技術交流、技術培訓、應用開發支持等服務,為IC設計、軟體及消費電子等傳統行業及人工智慧等新興行業賦能,填補成都高新區在FPGA設計服務領域缺乏龍頭企業引領的空白。
「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特徵要求和疫情影響,更加凸顯了產業生態的重要性,而其中的核心基礎就是產業鏈,要圍繞頭部企業聚點成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吸引配套企業入駐,構建更為強健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由國內大健康領域獨角獸企業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聯影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輔助診斷及新型服務平臺、富士康集團旗下高科技企業業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引領的業泓生物識別技術研發製造項目、龍芯中科西部總部項目等也籤約入駐成都高新區。
電子信息生態圈聯盟啟動
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區域產業協同
在推介會現場,除了電子信息企業代表外,還吸引了不少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及行業組織代表。會上,由成德眉資同城化區域內各產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產業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單位組成的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聯盟正式成立。
產業聯盟是產業生態圈建設的基石,有助於實現協作配套降低成本。聯盟將充分整合政產學研用等多方力量,積極引導產業鏈協作創新,大力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區域產業協同,同時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發揮產業聯盟作用,推動成德眉資區域產業協同,校企合作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大會現場,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研究中心主任張波談到,「面向國家和區域發展,建校以來我們已培養了近20萬優秀人才,並通過推動校地合作,與成都市共同實施「一校一帶」行動計劃,建設高校成果轉化產業帶,一起攜手打造中國『西部矽谷』」。
電子科技大學位於成都高新西區,
在教學科研的同時積極利用
所研發的技術服務行業與地方經濟。
近年來,電子科技大學與華潤微電子、上海華虹宏力、四川長虹等企業合作,開發了系列功率半導體工藝平臺和數百款集成電路產品,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00億元;
與成都高新區企業成都矽能科技合作,創建了國內第一家專注服務於功率半導體初創企業的孵化器,僅去年一年就孵化成立12家企業,已實際到位資本超過2000萬元……
交叉融合拓市場,資源共享提能力。成都將搶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和成德眉資同城化機遇,加快推進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建設,持續舉辦面向國內外的產業功能區系列推介會,吸引更多企業來蓉投資興業。
「今年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將聚焦產業生態圈打造,招引一批行業領軍企業,以產業生態圈為引領、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助力實現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突破萬億的目標。」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