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臺灣省就如同一首詩,一幅畫。
遠遠望去,就像被紗布蓋著似的,又如同仙女撒下帷幄,給臺灣省添上了朦朧的一筆,使臺灣省變得更加的美麗。
作為我國的寶島臺灣,不僅是個資源豐富、美麗富饒的好地方,更是擁有強大小吃美食文化的好地方。
下面各位小夥伴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臺灣省的那些美食小吃吧~
蚵仔面線
蚵仔面線是臺灣省極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小吃。
蚵仔面線對於臺灣人來說,就像廣州人對腸粉、雲吞麵的情懷,同樣是遍布大街小巷的食物,但是只要吃一口就是臺灣省的味道。
蚵仔面線的主原料為蚵仔,大腸,柴魚、金鉤蝦、面線,其輔料為白胡椒粉、太白粉、蒜等。
值得一提的是蚵仔面線的靈魂在於蚵的大小與新鮮度。
蚵仔面線的製作過程為大腸去雜質裹太白粉,煮熟撈出備用。
另起鍋爐,煮熟柴魚、金鉤蝦,後將面線與煮過大腸一起攪拌。
然後將青蚵沾裹太白粉,再一粒粒放入面線中。最後勾芡加輔料出鍋。
蚵仔面線的外觀色澤紅潤,其口感鮮美醇厚。
蚵仔煎
蚵仔煎在臺灣省是一道十分常見的家常菜,據傳蚵仔煎的起源是在鄭成功大軍和福建、潮汕移民的遷入,帶入了臺灣本土。
蚵仔煎的主原料為蚵仔、雞蛋,其輔料為香菜、紅薯澱粉、胡蘿蔔、香蔥。
蚵仔煎的製作過程是先將蚵仔洗淨醃製,後將醃製的蚵仔裹上紅薯澱粉的麵糊。
將蚵仔煎至七成熟放胡蘿蔔絲。放蛋液,等熟透放蔥花等點綴,蘸料可根據自己口味調製。
蚵仔煎的外觀金黃伴青,其口感小而肥嫩,鮮美可口。
小編還是要溫馨提示下蚵仔煎的熱量極高,容易油膩,建議小夥伴們少吃~
烤鳥蛋
說起烤鳥蛋大家也許會陌生一些,但是要說起烤鵪鶉大家就都熟悉了。
烤鳥蛋也是臺灣省的一大美食小吃,在臺灣省各個夜市隨處可見。
烤鳥蛋的主原料便是鵪鶉蛋了,其輔料孜然、鹽、辣椒等。
烤鳥蛋的做法是將鵪鶉蛋打碎,放在特製的烤蛋機上。
放入後可添加肉泥或者蝦仁等,最後放鹽、孜然、辣椒等。
其外觀酥脆鮮嫩,其口感汁多味美、香入肺腑。
藥燉排骨
說起藥燉排骨,那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國美食!不僅養胃,更養神。
藥燉排骨的主原料為豬肋排、當歸、川芎、白芍、人參須、杜仲、甘草、枸杞、黃芪、桂皮、山葡萄、黑棗、熟地,其輔料為蔥段、雞精、米酒等。
藥燉排骨的做法更是十分講究,先將排骨滾水氽燙去髒,後冷水衝淨,再將藥材用冷水衝洗,然後晾乾。
後起鍋加水放藥材包,等水開後放排骨以及輔料,煮開後轉小火燉50分鐘。
最後加澆上一勺美酒,香味四溢。
其外觀鮮紅色亮,其口感香而不膩、湯鮮肉嫩。
鼎邊銼[cuò]
鼎邊銼臺灣省著名小吃!「銼」是臺語,為爬滾的意思。
在鼎邊銼做法裡有一道工序是沿著大鍋鼎邊滾下,而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
據傳鼎邊銼起源於明末清初,後流傳至今。
鼎邊銼的主原料為米粉,地瓜粉,太白粉,其輔料為金針、香菇、蚵、水發魷魚、蝦仁羹、韭菜花、高湯。
鼎邊銼的做法是先將主原料混合成麵漿,再把輔料摘洗乾淨。
起鍋將麵漿在鍋四周撒一圈,待麵漿凝固加輔料。
等高湯滾燙時刮下麵漿皮,切小塊放置鍋中煮熟即可。
鼎邊銼的外觀白裡透紅,其口感味鮮湯濃、口留餘香。
清人曾作霖說臺灣省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
陳書遊湖,也說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
一山一樹,一景一人,我想臺灣省最美的地方就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