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形式不限於紙質,只要合適,通過微信也可以把合同籤了

2020-08-28 無坑法律

合同,簡單來說就是當事人各方達成的一致意見。

它不僅有書面形式,而且有口頭形式以及其他形式。

我們去商場買個商品,相當於我們和商場訂立了一份口頭的買賣合同。

這種時候,一般兩三句話就形成了一個買賣合同,通過語言表達了買賣的基本要素。

「這個有優惠嗎?」

「有的,活動價998。」

「好的,買它!」

當然,也可能沒有語言,而是幾個動作就形成了一個買賣合同。

比如我們一句話不說,將商品拿到收銀臺,付款並拿走商品,只留給收銀員一個瀟灑的背影。

這一連串動作可以理解為採用了書面、口頭以外的其他形式,即以行為方式達成了一致意見。

按照我們的經驗,合同無所不在,日常生活所涉及的交易活動都會涉及到合同,但基本不會採取書面形式,因為沒有必要。

反之,諸如買房、買車這類重大交易活動採用書面形式就非常有必要了,否則,極其容易產生糾紛。

所以,關於合同的形式,我們建議重要的合同要採用書面形式,同時分享幾點相關的知識與經驗。

一、書面形式無非就是把口頭上說好的落實到紙面上

合同最怕沒文字,而有了文字最怕沒寫清。

寫一份合同不要求掌握多專業的法律知識,只要將談好的條件在紙面上寫清楚就已經是一份不錯的合同。

所以,寫合同首先不是法律知識,而是語文水平。

將目的、現狀、後續安排敘述清楚即可,純敘事不需要抒情、議論。

可見,寫合同對語文水平的要求也不是那麼高。

特別提示:專業律師起草審查的合同更加完善,如對自己寫的合同不放心,還是交給專業律師審查一下,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書面形式也有很多種呈現方式

因為地域距離或其他不便,交易各方有時通過電子郵件、微信聊天就把合同籤了。

只是,這類籤署不是真正的籤字或蓋章,而是各方通過郵件、微信等媒介對合同達成了一致意見。通過郵件、微信等媒介達成的合同雖然也是書面形式,但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

首先,要確定當事人的身份。

郵件、微信等媒介的識別點都是帳號,背後的真實主體到底是不是合同載明的當事人,這是最關鍵的問題。

如果當事人最早當面籤署了相關文件確認了各自的帳號或者已經做過相應電子籤名工作,那麼通過帳號之間的往來可以視為真實主體之間的交易,反之,則無法判斷。

網絡世界,真假難斷。

你以為你的聊天對象是嬌羞蘿莉,實際上可能是摳腳大漢。

你以為你要和老乾媽籤合同,實際上可能是和老千媽

關於當事人身份,再舉個例子:

鑑於手機號碼為實名制,往往與微信關聯。如果將微信聊天作為證據使用,在可操作的情況下,可以提前到營業廳充個話費拿到繳費單。繳費單載明的號碼機主與關聯微信的手機號碼相對應,那麼基本可以證明該微信聊天背後主體的真實身份。

所以,如果不知道誰給你的手機充了話費,可能是有人在取證。

當然,也可能只是單純的充錯了。

其次,要有認可合同的表達。

單純的合同發送、接收只能反映一個傳遞事實,但當事人之間是否受到合同的約束,並不能直接推定。所以,將合同作為郵件的附件發送對方時,郵件中需要告知對方接收後如認可需要回復類似於「合同內容無異議,按此履行」的表達。

最後,要注意保留相關記錄。

如果郵件、微信等關係合同內容的信息被刪除或丟失,那麼相關的合同就如口頭合同一樣,無法有效地呈現。假設另一方不認可,那可就要「死無對證」了。

通過郵件、微信等媒介確認的合同,籤署時很簡單,發生糾紛要用到時就比一般紙質合同複雜得多。很多時候,甚至需要就相關數據進行公證。

三、缺乏原件的合同複印件猶如一張廢紙

合同複印件並非不能作為證據使用,只是首先就敗在了無法判斷真實性的問題上。

畢竟PS技術如此發達,誰知道這份複印件是怎麼來的。

很多時候,當事人希望依據合同來維護權益時,才發現手中可能只有合同的照片或複印件。僅依賴照片或複印件打官司,只有寄希望於對方不耍賴了。

同理,諸如傳真件、掃描件這類證據也相當於複印件。

經常看到合同約定:傳真件、掃描件與原件效力一致。

這是一條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約定。

邏輯是這樣的,傳真件、掃描件雖然可以清晰的反映合同內容甚至籤字蓋章的內容,但和照片有何不同呢?合同雖然載明傳真件、掃描件與原件效力一致,但原件到底什麼樣,不得而知。

掌握合同原件才能真正約束當事人。

對於紙質合同,原件是籤署捺印的原版;對於電子合同,比如上面提到的郵件、微信等形式,那麼郵件來往數據、微信聊天記錄就是原件。

好了,說了那麼多,最後歸結到一句話就是:

重要的合同建議採用書面形式並留取原件。

除此以外,相關的知識寶藏都在字裡行間,最好帶著思考回頭再看一遍。


公眾號 「無坑法律」

持續輸出法律避坑指南,簡單法律問題免費諮詢

「坑」意味著法律風險,有人挖坑、有人踩坑,而「無坑法律」負責填坑。

相關焦點

  • 微信籤電子合同怎麼弄?微信籤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微信籤電子合同怎麼弄?微信籤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微信籤電子合同怎麼弄?微信籤電子合同非常簡單。打開微信,在搜索框輸入「放心籤電子合同」,搜索小程序。點擊進入「放心籤電子合同」小程序,進行「基礎版」和「專業版」選擇。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可以選擇「基礎版」。
  • 什麼形式下的電子勞動合同是無效的?
    紙質勞動合同的掃描件或照片並不等同於電子勞動合同,電子勞動合同的生成、傳遞、儲存等,應當以滿足電子籤名法等法律法規為前提。若用人單位已與勞動者籤訂紙質版勞動合同,為了保存的需要而通過掃描或拍照等電子形式儲存下來的文件,並不屬於電子勞動合同,也不能免除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紙質合同做好保存工作的義務。2.網上備案的勞動合同並不等同於電子勞動合同。
  • 電子合同怎麼籤?做對這一點,事半功倍!
    電子合同相比較紙質合同有著巨大的優勢,因而受到了各行各業的重視和採用。那麼,電子合同怎麼籤?這一問題隨之產生並廣受關注。關於「電子合同怎麼籤」,我們必須要了解這些內容。相較於紙質合同,電子合同不但要做到防範風險、節約成本、提高效率,最主要的應該要確保身份可信、過程可控、結果可鑑,安全性高的同時還得簡單易用,操作方便。好一些的電子合同平臺能夠提供從電子合同生成、審核、籤署、歸檔、執行、借閱、訴訟等生命周期服務,不僅注重技術體系,同時也重點打造服務體系,致力提升用戶體驗感。針對「電子合同怎麼籤」這個問題,我們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大簡易流程。
  • 遇合同糾紛,在線電子合同與紙質合同有什麼不同?
    如今,紙質籤約的形式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但是隨著數位化、信息化的發展,在線電子合同也頻頻受到政府和企業的點讚,大有取代之勢。不管是紙質籤約還是電子籤約難免會出現法律糾紛,在面對糾紛的時候,二者有什麼不同呢?
  • 中智集團「智享籤」實現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籤名。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郵件、微信等方式不屬於該文所說的「電子形式」。 3.用人單位應保證電子勞動合同的生成、傳遞、儲存等滿足電子籤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確保其完整、準確、不被篡改。 如何證明電子勞動合同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 籤了裝修合同不想裝了可以取消合同嗎
    ,那麼籤了裝修合同不想裝了可以取消合同嗎?下面就由李陽律師進行解答:一、籤了裝修合同不想裝了可以取消合同嗎(《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業主籤訂裝修合同後不想裝修的,可以與裝修公司協商解除裝修合同。如果裝修公司不同意解除的,業主要解除時,就會構成合同違約,要承擔違約責任。
  • 北京明確電子勞動合同與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北京明確電子勞動合同與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將逐步推廣至司法與行政執法領域  本報訊(記者 解麗)日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開發布《關於推進電子勞動合同相關工作的實施意見》,標誌著延續30多年的紙質勞動合同將逐步進入電子化新時代,在勞動合同制度建設方面具有裡程碑意義,是重要的制度創新,將在全國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 籤電子合同有風險嗎?
    籤電子合同有風險嗎?會有風險,但是風險比紙質合同小很多。相比紙質合同容易出現的假章、偽造、丟失、冒籤等風險,電子合同的風險性極小,用戶通過放心籤電子合同平臺籤署的電子合同需要先進行實名認證,在籤署的過程中,平臺採用區塊鏈+時間戳等技術手段,固化內容數據,防止被篡改,保障了合同籤署安全,然後籤署完成後的合同會進行存證,一旦發生糾紛,平臺可提供司法採信度高的證據材料,提高訴訟成功率,降低風險。
  • 不籤勞動合同,真的可以索賠11個月雙倍工資?律師:確實如此
    那麼是否只要未籤勞動合同,就能獲得雙倍工資賠償?律師說法:不一定,有兩種情況就不能獲得雙倍工資賠償。第一種情況是,用人單位是否真的沒有跟勞動者籤訂「書面勞動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 購銷業務可以不籤合同嗎
    由於公司規模不大,再加上跟供應商的關係良好,有些業務人員也認為雙方不需要籤訂合同,直接口頭溝通處理即可。那麼,購銷業務可以不籤合同嗎?下面由佔正東律師進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識對您有所幫助。一、購銷業務可以不籤合同嗎(《合同法》於2020年12月31日失效)最好籤合同。
  • 藍月亮引入e籤寶電子籤名:讓合同籤署管理效率提升90%
    e籤寶如何解決:e籤寶公有雲產品對接藍月亮eHR系統,HR可以在藍月亮eHR系統內隨時向員工發起勞動合同的籤署,無論員工身處何地都可以立即完成籤署,最快僅需1分鐘。遇到入職高峰期,HR還可以給多位員工一鍵發起批量籤署,無需一個個進行,上百份合同幾分鐘內即可籤完。
  • 不籤合同只有微信轉帳,對方不還錢了怎麼辦?律師提醒:這麼做
    不籤合同只有微信轉帳,對方不還錢了怎麼辦?律師提醒:這麼做!微信聊天記錄形式約定計算機軟體開發事項通過微信聊天記錄,證明原告履行了軟體開發義務並且交付給被告,且得到業主方的認可。3.通過微信截圖證明項目需求和原告開發的項目成果進行比對,原告的開發範圍已經遠遠超過了項目需求,超額完成了項目的開發。因原告之前並沒有和被告籤合同,履行過程中也變更了需求。
  • 保險的電子保單是合同嗎?電子保險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另外,保險合同的成立也與保險單是否交付無關。保險合同當事人通過要約和承諾的過程就某項保險業務達成協議以後,就意味著保險合同已經成立,至於保險單是否籤發,則不影響有關賠償責任,除非雙方當事人約定以籤發保險單作為保險人承諾的唯一形式。也就是說,沒有籤發保險單,不影響保險合同的效力。不過,保險合同成立,保險單也不一定生效。
  • 人社部明確:勞資雙方協商一致可以採用電子合同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人社廳函〔2020〕33號)。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採用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現在,通過電子籤章系統籤署方式配置,HR直接根據文件類型選擇「內部用印、單籤、雙籤」等合適的用印方式,通過電子流程自動驅動籤署。
  • 合同造假、被替換……看電子合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合同造假、被替換……看電子合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合同造假、印章造假、合同替換、內容篡改,這些都是在籤署合同時容易遇到的問題。雖然許多企業在合同管理上傾注了很多人力,但只要一點疏忽,還是很難防止合同造假的。
  • 旅遊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怎麼籤呢?
    《合同法》規定,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的合同與傳統的紙質合同一樣屬於書面合同,這從法理層面上認可了電子合同形式上的法律有效性。結合《合同法》和《電子籤名法》的相關規定,我們可以歸納出有效的電子合同應當具備的條件:1、數據電文原件,能夠可靠地保持內容完整、防篡改,滿足法律規定的原件形式及文件保存要求;2、電子籤名,能夠標識籤署人、籤署時間,防篡改,滿足法律規定的有效電子籤名要求;3、身份經過第三方有效認證,滿足法律規定的認證要求;所以,旅遊電子合同需要滿足
  • 電子合同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律師信箱)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 用人單位不籤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有?用人單位一直不籤勞動合同怎麼辦?
    來源:大律師網 導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應當同時籤署書面勞動合同,以此約束雙方的權利及義務,勞動合同也是後期發生勞動爭議糾紛劃分責任的有利證據之一。那麼,用人單位不籤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有?用人單位一直不籤勞動合同怎麼辦?用人單位不籤勞動合同員工辭職工資怎麼辦?
  • G-SIGN徹底解決「合同冒籤」問題
    合同是商業貿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憑證,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幾乎任何商業行為都無法離開合同籤署這一環節。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紙質合同的問題愈發突出,除了效率低下、保存麻煩等缺陷之外,更重要的是造假、冒籤等問題難以根除。
  • 電子合同書面形式的特徵有哪些?
    作為新興的籤約方式,法律上規定,電子合同也是合同書面形式的一種,它與紙質合同一樣具備法律效力,那麼電子合同書面形式有哪些特徵呢?、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