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夥伴們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新內容
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神話,是遠古歷史的回音,它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在它童年時代的瑰麗的幻想、頑強的抗爭以及蹣跚的足印。同樣,它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徵。作品選取了四個神話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華夏兒女的精神風貌。
鴻蒙未闢,宇宙洪荒。億萬斯年,四極不張。盤古開天,濁沉清揚。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經天,星宿列張。江河行地,浩浩湯湯。
據民間神話傳說古時盤古生在黑暗團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漸使天空高遠,大地遼闊。他為不使天地會重新合併,繼續施展法術。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經過1.8萬多年的努力,盤古變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變得厚實無比。盤古生前完成開天闢地的偉大業績,死後永遠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
(一)鴻蒙初開(篆刻)
開天闢地,位列三才而立已。育世長民,首出萬物以為君。(篆書)
女媧補天,日月重光。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蕩了。後人將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熔五彩石以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二)福佑社稷(篆刻)
煉彩石補蒼天日月星辰照千古,造福澤裕後世炎黃子孫傳萬代。(行書)
伏羲演卦,一畫開天,道啟鴻蒙。
在人類的蒙昧時代,生活艱難困苦,就在這時渭水上遊的氏族部落誕生了一位劃時代的偉大人物--伏羲。他時常盤坐卦臺山巔,苦思宇宙的奧秘;仰觀日月星辰的變化,俯察山川風物的法則。追年逐月,風雨無阻。也許是他的精誠感動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現了太極神圖,他頓時徹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碼;他以"一"表示陽,以"--"表示陰,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伏羲一畫開天,打開了人們理性思維的閘門,將困苦中掙扎的人們送上了幸福的彼岸,從而博得了人們永生永世的懷念和尊崇。
傳說中女媧手持圓規,伏羲手持矩尺,寓意天圓地方,啟示後人要規規矩矩做人。
(三)觀象於天(篆刻)
掛列先天乾坤立極生奇偶,理含太極水火移宮用坎離」。(隸書)
倉頡造字,天雨粟糧。刀耕火種,馴牛牧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植谷採桑。日落而息,處順安常。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又史皇氏。《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倉頡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據史書記載,倉頡有雙瞳四個眼睛,天生睿德,觀察星宿的運動趨勢、鳥獸的足跡,依照其形象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為"文祖倉頡"。
(四)文明肇啟(篆刻)
神靈繼一畫天開,玉宇金書,從此文章光日月;功德並六經傳世,先河後海,長令俎豆永乾坤(楷書)
整套作品以神話中的英雄為載體,生動的再現了華夏兒女的風採,同時玉雕藝術與書法藝術也達到了最完美的結合。
此作品已獲2018中國輕工業首飾中心、河南省寶玉石協會主辦的「陸子岡」「中原玉博杯」金獎。入圍2019中國玉器「百花獎」評選。
攜手玉雕藝術
與君共賞和田美玉
(千禧石府馮總與姜宏彪大師)
一碼不掃,可以掃天下?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