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裡常常會上演這樣的情節:產婦臨盆分娩,一家人把產婦送到醫院,過了不一會兒,就聽到了新生兒的啼哭聲。
這種情節常常給我們帶來誤導,以為分娩也就是個把小時的事情。沒生過娃的人,真的是無法理解分娩的艱辛。
來自母親偉大的愛,並不只表現在日常的關心和照顧上,成為母親這件事,本身就需要經歷太多的磨難,面對太大的風險。
小婉懷孕39周的時候,幾乎已經習慣了假性宮縮的來襲,每次都能保持平穩的心態,稍微休息一下,靜待宮縮逐漸褪去。
這次宮縮再次來臨,小婉發現宮縮的感覺明顯更加強烈,與以往的數次都有明顯的不同,趕緊叫上老公:「我好像快生了,趕緊去醫院!」
老公嚇得魂兒都快飛了,電視劇裡看到的孕婦生孩子都跟玩兒似的,眼看著老婆肚子痛得直流汗,萬一把孩子生在了半路上,這得多危險啊?
說時遲,那時快,老公三下五除二地背好待產包,攙扶著小婉下樓上車,用盡最快的速度趕到家附近的醫院。
辦理好了住院手續,大夫過來內檢,卻說:「才開了兩指,早著呢,先在病房等等,現在待產室沒位置。」
合著忙活半天,根本就是白著急,老公又好氣又好笑,看著忍受陣痛的小婉,又是擔心又是心疼,老是在旁邊噓寒問暖:「餓不餓?吃點東西嗎?」
小婉被問得神煩,醫生卻說:「抽空吃點補充能量的食物,麵包、巧克力什麼的都行,等宮縮強烈的時候就吃不下了。」
看來分娩還是一個持久戰,中間少不了吃東西補充能量,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一樣,要延續大半天的時間呢。
分娩可不是簡簡單單就把孩子生出來了,胎兒的雙頂徑普遍達到8cm左右,想要順利通過宮頸口,需要宮口開到十指,這個時間是非常漫長的。
一般來說,宮縮的時間需要12~16小時,佔據了分娩產程的一大半,其中二胎寶媽所需的時間較短,約為8~12小時。
在第一產程內,孕媽們需要做的就是儘量放鬆身體,保持體力,避免喊叫消耗能量,可以吃一些補充體力的食物,如麵包、麵條、巧克力等。
隨著宮口逐漸張開,達到三指以後,孕媽就可以移步待產室,這時候家屬就無法陪同了,因為待產室裡還有很多等待開指的產婦媽媽。
開指的過程非常漫長,期間孕媽經歷的宮縮會逐漸加劇,頻率越來越高,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直到宮口開足了十指,就需要轉到產房開始正式生娃了。
分娩的過程一般需要1~2小時,產婦媽媽需要聽從醫生的指揮,用力均勻,該放鬆的時候就放鬆,千萬不要用蠻力,以免出現嚴重的撕裂。
在第二產程,產婦媽媽們幾乎就沒什麼吃東西的時間了,可以準備一些糖水、飲料等含糖的流食,最好是用吸管杯來盛裝,可以在宮縮間隙嘬一口。
電視劇裡還有這樣的情節,就是分娩完成後,第一個抱出來的永遠是孩子,產婦總是後被推出來,這是因為在生娃之後,產婦媽媽還需要娩出胎盤,大約需要15~20分鐘。
絕大多數情況下,胎盤會自行娩出,如果到了產後30分鐘,胎盤依然無法娩出,就需要醫生來進行手取胎盤,這個過程相當酸爽,比宮縮什麼的可要疼多了。
等到胎盤也順利地娩出,整個產程才算是徹底結束了,但是寶媽還需要再繼續觀察2小時,確定沒有危險才行。
【雪莉媽媽寄語】
電視劇裡生娃快、分娩大喊大叫,其實很多情節都不合實際,可以說這麼多年,我們都被電視劇騙了,直到自己真正生娃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分娩是這樣安靜且艱辛的過程。
【今日話題】
電視劇還有哪些誤導人的情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