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正是槐花盛開的季節,在很隨意的日子裡,竟無意間發現已是槐花掛滿枝頭的時候了。今日,古典君就和朋友們說說與槐樹有關的故事和詩詞吧!——皛玊題記
槐樹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個樹種。它做不得棟梁,沒有松挺拔,也沒有柳的柔美。然而,槐樹又極不平常。它是我們中國著名的文化樹種之一。先人走過飲血茹毛的原始階段,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疫。上古鑽木取火,謂之燧,冬季取的便是槐火。舊火收槐燧,餘寒入桂宮。
槐樹枝葉繁茂,庇蔭效果好,因此,在古代多被植於官府、寺廟和文人宅第。《周禮》說:「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周代朝廷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後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元代鄭光祖有詩:黃卷青燈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世人只說文章貴,何事男兒不讀書。這裡的三槐九棘意指三公九卿。
由於《周禮》的匡定,槐樹便成了宮中必植之樹。《晏子春秋》載,齊景公有所愛槐,令吏守之。令曰:犯槐者刑,傷槐者死。有醉而傷槐者,且加刑焉。漢朝宮殿稱為槐宸,三公之位稱槐位,三公九卿統稱為槐卿,官衙稱槐衙。長安城的行道樹盡植槐樹,稱槐路。南朝梁元帝《長安道》詩云:雕鞍承赭汗,槐路起紅塵。唐人柯崇的詩有「長門槐柳半蕭疎,玉輦沉思恨有餘」句,韓愈詩有「夾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壓後塵」的句子。至今,西安仍有宋槐、唐槐、隋槐、以至於有2000多歲的漢槐。
宮槐的叫法在詩詞中縷見。白居易《早蟬》詩: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王維《宮槐陌》詩: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黃庭堅次韻王荊公詩:晚風池蓮香度,曉日宮槐影西。
槐樹在西安的栽植自秦漢就開始了,梅堯臣有詩:漢家宮殿蔭長槐,漱急蔥蔥不染埃。那些古老高大的槐樹,作為行道樹在長安城曾經佔據過輝煌。唐人岑參《登大雁塔》描繪長安街道是「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至今槐樹依然給西安以蔭蔽,西安人自然以槐作為自己的市樹。
自從唐代開了科舉取士後,考試的年頭就稱槐秋,舉子赴考稱踏槐,考試的月份稱槐黃。凡是讀書人家,都會在院中植槐,圖個吉兆。蘇軾在湖州任上時,曾為學生王鞏家的三槐堂題寫《三槐堂銘》。三槐堂,是宋初兵部侍郎王佑家的祠堂,因王佑手植三棵槐樹於庭而得名。而王佑正是王鞏的曾祖父。
當年,王佑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內,手植槐樹三棵,很自信的說,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後來他的兒子王旦果然做到了真宗朝宰相。從此,三槐堂不僅成了王佑一支的堂號,三槐王氏也成為整個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琅琊王氏宗祠的楹聯多半與槐緊密相關:三槐世澤;兩晉家聲。黃槐綠竹宜新植;紫燕紅鵝說舊家。手植庭槐,佇應三公佳兆;才稱珠樹,雄居四傑先班。庭前刻玉稱人瑞;階上看槐慶德長。
空裡遊絲十丈長,直垂一顆絳紗囊。儂無喜事何須爾,往報槐花舉子忙。唐代長安春闈,由於交通、經濟等原因,落第者一般不回家,多借靜坊廟院及閒宅居住苦習,直到七月秋闈復獻新文。韋莊《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詩云:解纜西徵未有期,槐花又逼桂花時。鴻臚陌上歸耕晚,金馬門前獻賦遲。只恐愁苗生兩鬢,不堪離恨入雙眉。分明昨夜南池夢,還把漁竿詠楚詞。
李淖《秦中歲時記》載有長安俗語說,槐花黃,舉子忙。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鄭谷的《槐花》詩:毿毿金蕊撲睛空,舉子魂驚落照中。今日老郎猶有恨,昔年相謔十秋風。楊億《張泌東遊》詩:玉籍參差未策名,東遊聊得拂塵纓。長亭酒盡驪歌闋,下榻波狂鷁棹輕。澤國鱠鱸懸夢想,戟門羅雀斷逢迎。秋期莫到槐花老,待聰新文擲地聲。蔡戡《送蔣子立赴河南試》:槐花拂拂弄輕黃,白紵雲趨翰墨場。魯國儒冠能有幾,長沙舞袖頗相妨。英材自是千人敵,小試猶爭一日長。來歲皇都春色好,馬蹄應帶百花香。
槐樹是古人十分重視的一個吉祥樹種。鄭玄認為,槐,懷也。人立於槐樹之下,興望懷。國人於是選擇槐樹作為社樹。天下最知名的槐樹,莫過於洪洞大槐樹。元末紅巾軍起義,禍亂紛起,人口銳減。於是洪武到永樂近50年內,18次從山西往各地移民。洪洞縣是大中轉站,於是有民謠: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大家都很喜歡納蘭性德的詞。他有一首《點絳唇·小院新涼》: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蕭寺憐君,別緒應蕭索。西風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那麼詞中所寫的槐花,到底是什麼季節開放的呢?小院新涼,莫非是初秋?
關於槐樹與槐花的詩詞,你還知道哪些?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