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牧食記」公眾號
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其日前發布的2019年半年度報告中指出,非洲豬瘟對行業的影響正在逐步體現,飼料業已進入非瘟影響變革期,行業集中度將得到大幅提升,對優質龍頭企業是難得的發展機會。
海大稱,目前全國共約有6000家飼料企業,大部分以豬飼料的生產銷售為生存基礎,上半年因豬飼料需求急劇下降,為求生存很多豬飼料企業不得不轉型發展,切換到禽飼料及水產飼料的競爭行列中,造成上半年禽飼料和水產飼料的競爭異常激烈。
「從豬飼料轉型的企業,本身對禽飼料和水產飼料並沒有足夠的認知,在產品、技術、人才、渠道、客戶上都沒有積累,在禽飼料和水產飼料經營上也不能獲利,短期衝擊後必然大規模地退出市場,而且大部分小企業是永遠地退出飼料行業,」 該公司認為。
海大在全國飼料行業中位列前五(2018年飼料銷量達1070萬噸),按照公司的說法,其還是國內極少能同時生產銷售魚、蝦、豬、肉禽、蛋禽飼料的企業,且各類別產品都具有強大競爭力,在重點市場上均具有較高市場佔有率。
半年報顯示,海大上半年實現飼料銷量539萬噸,同比增長18%,飼料產品的整體毛利率亦上升了0.31個百分點至12.17%。其中禽飼料的增長尤為明顯,半年銷量上升了30%,毛利率提高了近2個百分點;水產飼料銷量同比增長16%,毛利率總體上保持穩定。
海大豬飼料銷量在2018年曾錄得53%的高增幅,今年上半年轉為同比下降6%,毛利率則逆勢上升了0.5個百分點。對此公司解釋稱,憑藉飼料產品線齊全的優勢,其快速把部分生豬產能調整並進行了區域內合併,把空餘資源(包括產能、人員等)切換到禽飼料,從而降低了豬飼料的成本;同時,通過積極改造生產條件、優化配方技術提高產品安全性及生豬免疫力,並多方式提供技術服務支持以適應養殖戶需求,所以在銷量下降的情況下,毛利率得到提升。
據介紹,豬飼料、雞飼料、鴨飼料、顆粒魚飼料生產線可以共用,通過對各地產能的調整,海大得以快速切換產能布局,調整迎合行業的變革。
海大還表示,基於對非瘟影響及中小企業退出、行業集中度加速實現的判斷,公司加大了飼料產能的建設。上半年,其飼料產能建設投入資金近10億元,預計公司明年飼料產能將得到較大的增長。
海大半年報中未有公布不同品種飼料的銷量,根據其2018年報,公司水產飼料、豬飼料和禽飼料的銷量佔比大致分別為30%、20%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