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孩子的到來給無數的家庭添加了前所未有的喜悅,但也讓不少新手父母手忙腳亂,顧此失彼,很長一段時間,都適應不了自己已經為人父母的事實。
近幾年,隨著網絡的發達,關於「粗心父母」的新聞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有忘給孩子帶書包的,有忘了孩子已經升學,結果送孩子上學去錯學校的,甚至還有把孩子給忘了的……
前幾天,河南寶豐又「新晉」了一位粗心媽媽,這位媽媽相對來說粗心「症狀」還算輕,孩子是沒丟,但是手機差點沒了,好在這位「馬大哈」的母親,有一位靠譜的女兒。
原來,這對母女倆逛超市,媽媽把手機忘在超市櫃檯上了,好在小閨女兒機靈,算是幫媽媽免了「破財之痛」。
估計這位媽媽平時沒少讓閨女兒操心,小姑娘操著一口地道的方言趁機對著媽媽又是一陣數落:
「要是我不在的話,你手機早都丟了!」
「孩子丟了永遠找不到。」
媽媽有意和小女孩兒開玩笑:
「那我再生。」
小姑娘也不甘示弱:
「(再生)有我這麼美?有我這麼可愛?有我這麼漂亮?」
小姑娘的「死亡三連」不知讓多少網友捧腹絕倒,小女孩的媽媽笑言,平時小傢伙就常常把夫妻倆嘮叨個沒完,尤其是教訓自己特別多……
看來今天也只是小姑娘的「日常活動」啊。
整個國慶長假,全國各地高速服務區,各類粗心家長也是紛紛「閃亮登場」「同臺競技」,只是苦了各家的娃兒了。
10月8日上午,在連霍高速的某服務區,一名三歲的小女孩兒正一人獨立,不知所措。相關工作人員上前詢問,才明白,這又是粗心父母的「傑作」。
在高速交警和服務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自駕旅遊返家途中丟失女兒的洛陽市駕駛員高某,終於找回了自家的愛女,總算是一場虛驚。
前一段時間,網上熱傳的一個視頻,可謂是把粗心父母「演繹」到了極致。寶媽歷經艱難終於產下了孩子,全家人都在忙著照顧產婦。
等到出院的時候,一家人歡天喜地的把產婦送上了車,準備開車走的時候,終於有人反應過來了。
寶媽進醫院的時候,是挺著肚子來的,現在肚子沒了,怎麼還是一個人?是不是忘了啥?
隨即就看見寶爸失魂落魄的回到醫院,闖進病房,走到床頭櫃前,長舒一口氣,還好還好,還在還在!
只見床頭柜上的寶寶睡得正香,旁邊還有名護士在默默的守護著孩子,明顯是算準了這位粗心的寶爸還得再回來一趟。
國慶期間,南安當地派出所接到報警,自述將孩子遺忘在了高速服務區。派出所迅速出警找到了孩子。
民警鬆了一口氣,孩子卻淡定的很,詢問之下才知道,這事兒孩子已經有「經驗了」,去年全家去張家界玩的時候,自己就「被」丟了一次……
看來這是已經「習慣」了啊,不過這孩子明年要是再全家旅遊一趟,說不定還能和民警叔叔再見一面。
中國青年報,曾經專門針對「馬大哈」父母情況進行過一次調查。
大約有95.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身邊有粗心父母,大約有65%受訪者表示自己身邊有隻顧手機不顧孩子的父母。
由調查數據來看,所謂粗心父母,絕非個別現象,已成普遍之勢,足以令廣大家長反省自查,提高警惕了。
1. 自我反省「粗心意識」
這是為人父母者摘掉「粗心」兩個字的第一步。父母必須對往日的「粗心」行為和意識進行自我反省,才能加重對孩子日常的重視。
平時在家或者和孩子一道出門,家長不要一門心思只撲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畢竟身邊還有孩子。
總要留三分注意力在自家寶寶身上,這樣就能避免許多荒唐事和危險的事情。
而且,寶寶的身體實在是太柔弱了,許多在成年人看來習以為常的東西,卻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傷害。
例如孩子平時的玩具,小一些的彈珠之類或者是細小的零件,這些都是容易讓寶寶誤吞下肚,這種玩具,孩子在玩的時候,家長應當及時制止或者用其他東西替換。
此外,像是帶有尖銳的銳角的家具,以及一些刀具或者火柴、打火機之類,家長都應該提前意識到這些。
2. 糾正壞的生活習慣
許多家長以前一個人生活的時候,留下了許多壞的生活習慣,結婚以後一時可能也沒改正過來,但是有了孩子以後,這些壞習慣很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危險。
例如,許多家長愛洗熱水澡,但是洗完澡後又沒有把水溫調節正常的習慣,結果寶寶洗澡的時候,淋浴一開,熱水很可能就會燙傷寶寶嬌嫩的肌膚。
一些寶爸有抽菸的習慣,但是抽完煙後的菸頭就直接扔進菸灰缸,沒有滅掉菸頭的習慣。
寶寶本就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看見菸灰缸裡明滅不定的菸頭,很有可能好奇之下,用手觸摸,其後果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安全考慮,一些對寶寶有安全威脅的壞習慣,要儘量改正。
3. 建立善後補救意識
許多初為人父母的小夫妻,在看見寶寶受傷後,竟表現的手足無措,不知怎麼解決才好,或者是自我感覺,不是什麼大問題,乾脆就沒有引起重視。
這兩種心態、狀況盡不足取。如果是寶寶受傷,或者是儘快就醫,或者是父母對孩子進行家庭救治。
如果只是一場虛驚,家長反應快、挽救及時,家長也應該引以為戒,提高警惕,杜絕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萬萬不可有僥倖心理,畢竟事關孩子安全健康無小事。
所謂「金無赤足,人無完人」,關於家長粗心的舉止,並非不能忍受,只是關於寶寶有些事情,完全是可以避開的,這時候再說「粗心」二字,未免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孩子長大成人之前,家長永遠是孩子最可靠的庇護,為人父母者應當重視肩上的重擔。
親愛的寶爸寶媽,你們在生活中都碰到過什麼樣的「粗心父母」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歷!
關注我,每日獲取科學實用的育兒乾貨!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