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一天時間排得滿滿當當,真會優秀?跑偏了,孩子人生更需留白

2020-10-11 Doris媽媽說育兒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Doris媽媽說育兒」 「陪寶寶讀童書」。

一檔觀察節目當中,劉璇給自己的孩子指定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當當,不說一個未成年人,就算一個成年人看到這樣滿滿當當的時間表都覺得要窒息,張紹剛反覆強調,這樣的時間安排根本不合理,根本不行,而且這樣對孩子造成的壓力太大,太大不利於孩子的發展,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這樣的安排到底是利還是弊?

這樣的安排肯定是不好的,因為孩子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安排的滿滿當當,無論是任何一個人,自己的時間都不可能安排得滿滿當當,因為一個人是需要休息需要休養的,這個休養的過程不僅僅單單只是睡覺的過程,還有平時在生活當中給自己的留白時間。

人的發展是全面發展

為什麼要時間留白,因為我們人的發展它是全面的發展,它不僅僅只是單一的一個方面發展,當我們把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的時候,就把人固定在了一個發展的空間,他就沒有全面發展的方向,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人的腦子就會被固定住,這已經不屬於自我意識,而是屬於他人的意識,那麼就會變成一個模具,這樣的過程其實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我們才會想要給自己的時間留白想要給自己一些自由的空間。

孩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

所以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他肯定有著自己的想法,他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既然是獨立人格的人,他肯定就不想要按照別人的想法去做事,按照別人的時間去做事,我們給孩子規定的時間,其實更多的是我們規定的,孩子的真實想法確確實實不是這樣,而且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肯定也想擁有自己的時間,想要做自己的事情,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那麼我們把他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他就沒有時間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

孩子也是身處社會中的人

孩子的世界是比較複雜,也是比較多變的,那麼我們要弘揚孩子自己的個性,培養他自己的特長,我們不能把它變成一個模具,變成一個工具人,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就必須讓孩子自我發展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智力領域,有著自己學習的類型和方法,而我們給孩子安排時間,是把我們學習的類型和方法套用在孩子身上,很多時候是不適合孩子的,他只適用於我們自己,所以我們要給孩子的時間留白,讓他自己去尋找一個合適自己的領域,合適自己的方法。

大多父母這樣做,是因為他們覺得孩子沒有自我管控能力,想把孩子培養成這樣的人,但是他們這樣的方法往往不成功。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很多時候給孩子的時間留一些空白,孩子才能成長的更優秀,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會有自己的思想,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給孩子的時間留一些空白吧!

作為父母該如何做才能給孩子的時間留白?

第一,合理的時間規劃

1.孩子確確實實沒有自己的規劃能力,我們確確實實也要幫助孩子去規劃他的時間,但是我們只是規劃一個大致的時間規定,他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即可,不需要把他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2.把孩子所需要學習的時間圈出來,他在哪個時間段是需要學習的,那麼這個時間段是固定的,因為這個時間段是比較利於孩子自我規律的培養的一個時間段,那麼這個時間段最好選擇孩子記憶力比較強的時間段,例如說早上例如說傍晚。

第二,尊重孩子的時間想法

1.無論孩子給自己安排怎樣的時間,他只要保證在學習時間,能夠安安靜靜的學習,能夠完成自己的學業,做得比較優秀,那麼對於他其他的時間安排,我們就不要過多的苛刻,也不要過多的指責任用孩子,自我安排。

2.這個過程當中最忌諱的就是父母去給孩子提意見,因為這樣的提意見其實就是安排了孩子的時間,也許我們心裡想的只是提意見,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就覺得是父母給他的命令,給他的命令,給他的指示,他必須按照這樣的方法做事。

第三,培養孩子好的時間習慣

我們給孩子把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很多時候是因為孩子沒有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時間,那麼我們就可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有這樣比較良好的時間習慣,只要孩子保留比較良好的時間習慣,其實在後面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更多的是讓孩子自由的發展,所以可以從小的去培養他這方面的習慣。

第四,善於用留白時間教育孩子

在這段時間內,我們不僅僅可以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時間,同時在這段時間內我們也可以去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怎樣去利用自己的留白時間,很多時候孩子是不知道利用自己的留白時間的,那麼我們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告訴孩子,你今天的留白時間你沒有做到位,為什麼沒有做到位?通過這樣的方式慢慢的去改變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去利用自己的留白時間,用自己的留白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第五,善於觀察孩子的留白時間培養孩子特長

在孩子留白的時間內可以陪伴著孩子這段時間觀察孩子,因為在孩子留白時間內,他做的最多的那一樣事情一定是他最喜歡的,從他最喜歡的事情裡面辨別他有什麼特長,把他的喜歡變成他的興趣,讓孩子把自己的興趣變成特長,久而久之孩子就變成一個特別厲害的人,他的留白時間也會變成他的學習時間,這是一個比較良性的循環,很多時候是不需要我們過多的去促成,而是孩子自我促成。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很多時候我們都要留白,因為這個時間是我們自己獨有的時間,是我們的空間,別人不能參與的地方。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適當留白,人生不用太滿
    你的人生,就是你為自己畫的一幅國畫。所有美好而飽滿的生活,不過是用一顆簡單,透明的心,把無數煙火繚繞的日子,過濾成溫暖、善意的力量。人生,需要留白。留白,是生活中智者的生存方式,是一種歷經俗事後方能擁有的大智慧。
  • 孩子的留白教育:不得不說的此處無聲勝有聲
    每當孩子寫完作業呆那兒的時候,他媽媽總要問上一句,可能覺得孩子在浪費時間。搞得孩子很煩。其實,根本不要管孩子,他有權利發呆,有權利休息,有權利玩,有權利在某個時間段不學習。我們稱之為「留白」。「留白」教育不可或缺,因此每周日下午就是我們的留白時間,去爬爬山,騎騎車,逛逛公園,絕口不提學習,甚至都不說話。
  • 牛媽教娃歷險記:那些優秀孩子的父母都是怎麼教孩子的?
    當然,為了眼睛,我還安排了室外活動時間,優秀的家長怎麼可能不雞體育,對吧。每天都安排的可充實了。如果我會,可能我也會自己來。但是我把孩子的課砍成這樣了,終究還是因為窮,窮在時間和金錢。通過雞娃群裡的口碑推薦,晨媽找到了一位更專業的鋼琴老師,果斷把娃丟了進去。
  • 不會留白,你的人生才是白過了
    這個實驗說明了,在生活中人們往往會出於慣性遺漏很多美好的東西。擠地鐵時背單詞,跑步機上聽課程,等電梯時刷手機……榨取碎片時間每一秒的價值,成了「當代打工人」的集體寫照。生活裡容不得一丁點空隙,擔心自己哪一點不夠努力,就隨時會被別人超越。世界拔足狂奔之際,許多人處於焦躁的狀態。
  • 從留白到斷舍離,明白了這些含義,你的人生才更通透
    中國畫講究水墨留白,恰到好處的空曠,更能襯託出畫中主體的精彩。齊白石老人的蝦遠近聞名,《齊白石蝦圖》中的16隻蝦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整幅畫沒有水草,沒有其他生物,只有那16隻蝦,但是空白的背景,與水墨濃淡結合的畫法,更突出了蝦的晶瑩剔透。無獨有偶,在齊白石先生為老舍畫的一副水墨圖《蛙聲十裡出山泉》中,也同樣精妙無比。
  • 老人帶娃不行?「聰明奶奶」帶娃方式火了,3種做法讓孩子更優秀
    不過等到孩子出生後,寶媽才發現自己太年輕,根本就照顧不來,還是有老人更靠譜。近日,一個「聰明奶奶」火了,她在客廳裡擺放一個墊子,在墊子旁是一排鞋子,且鞋子的擺放姿勢各有不同,孫子在墊子上不停跳動,腳上擺著和鞋子一樣的姿勢。這個遊戲可同時鍛鍊孩子的反應、運動、觀察能力。
  • 適當給孩子「留白」是為了更好的學習,不要把孩子的時間全部塞滿
    >時間被父母和外部機構安排滿滿當當,缺乏消化抽象知識和積累具象經驗的時間,以及自己試錯和思考的機會。看似沒有在學習知識的「留白時間」,是一個極佳的積累具象經驗的機會,這個時間不應該被剝奪,而應該被充分尊重,甚至,主動創造給孩子。
  • 單身媽媽帶孩子,怎麼做才不會讓他「跑偏」?以下經驗可以借鑑
    即使是一個人帶孩子,同樣可以把孩子教育得很優秀,歐巴馬媽媽就是一個例子:在歐巴馬出生不到一年,爸爸就到哈佛去讀書,而在歐巴馬三歲時,他爸媽就離婚了。是他媽媽一個人把他帶大,甚至沒要過爸爸一分撫養費,但是媽媽一個人還是照樣把歐巴馬教育成美國總統。而周杰倫媽媽也是如此,自己把他撫養長大,而且還教育得那麼優秀。
  • 跟孩子要多交流、多溝通?錯!親子互動,父母要巧用「留白」教育
    二、「留白」教育對孩子的好處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現在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夠獨立,什麼都指望父母,其實這不是孩子的錯,是父母在平時幹涉太多,總是剝奪了孩子自己做主的權利,他們總是過多的和孩子交流,把孩子平時的生活學習問得清清楚楚,什麼都要孩子聽自己的,生怕孩子做不好
  • 父母與孩子之間,需要「留白」
    1前幾天和好友櫻子聊天,聊到各自的父母,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父母很可能並不比你聰明,他們所謂的經驗總結和人生智慧可能錯得離譜。這個認識,於我是不易的。父母是我們生命中最早期的權威,父母的觀念傳遞給我們仿佛是自然而然。這是早期的「向權威認同」。當我們通過學習,通過人生的歷練、心智的成長,忽然有一天意識到:父母,其實也有他們的局限。
  • 名片設計為什麼要留白?
    但是如果一味把想寫的東西都表達出來,則往往會把原本最想表達的內容弱化了,因此留白十分重要。留出更多的白,有選擇地表現想重點說明的東西,使名片版面更一目了然,這樣在少而精的名片版面上,想重點說明的東西能夠迅速吸引人們的注意,這正是留白的效果。
  • 你若留白,圓滿自來(說的極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且讀文摘,ID:qdwz81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留白,是一種「有舍,才有得」的生活智慧。生命,存在於虛、實之際;圓滿,亦成就於舍、得之間。「舍」技巧,方「得」意境。02留白,決定人生境界1091年,蘇軾受朝廷提拔,任翰林學士承旨。這個正三品職位,多少人擠破頭往裡鑽。
  • 教育小孩切忌「管太多」,懂「留白」的藝術,孩子更容易成才
    聽完之後,我明白這"三米之外"意思就是我們要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管太多",懂得"留白",孩子才能更優秀。01 處處管孩子,孩子就能成才嗎?不一定我身邊有不少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給孩子安排了各種補習課程、興趣班、早教班等等,晚上家長還安排孩子練琴、讀書等等,一天下來孩子沒有自己的娛樂時間。我看著周圍的孩子忙忙碌碌,心中也有些慌張。
  • 幼兒園接娃時間也有「鄙視鏈」?排在「末位」的,卻是高收入家長
    也正是因為這樣,高收入的他們,才排到了幼兒園接娃時間鄙視鏈的最底端。這讓我們也忍不住感慨:現在的家長真不好當,掙錢少養不起孩子,掙錢多,又很難給孩子陪伴。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幼兒園鄙視鏈,是怎麼排的吧。
  • 假期必備的創意留白
    將孩子生活塞滿父母認為應該、正確的各種學習、活動,沒有預留空白時間,等於剝奪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臺安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許正典在門診接觸到很多青少年,發現 「他們都陷入一種沒有目標的無聊感,不管書念得好不好,人生都一樣無聊。」因為他們從小就被灌輸,該學什麼、做什麼。
  • 想要孩子更優秀,不如更多地打磨自己
    想要娃活得更好,只有自己多費心了。於是我更難理解這句話。你想要娃成為什麼樣子,首先你得先成為那個樣子。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的條件基礎才能實現的。了解很多家庭為孩子犧牲很多甚至一切卻換不來孩子的成長,感恩而迷茫。有了孩子,我們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不管是物質還是關愛都希望拼盡全力給到最好。這是人之常情。
  • "放養"的孩子更優秀?學會放手,更需注意這三點
    她不無感慨地說:"我覺得,可能放養的孩子會更加優秀反觀現在一些被祖父母父母呵護備至的孩子,有時候甚至嘴都起皮了,還不知道自己喝口水。其次,被"放養"的孩子會更加自信正如上文所說,被放養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嘗試照顧自己、控制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失敗,也比被照顧的寶寶更容易體驗成功。
  • 文匯報:培育兒童創新素養需時間留白
    對那些超常兒童而言,同樣需要合適的教育,包括時間留白,這樣才能讓他們最終成為真正的創新人才。  創新素養與兒童的智力、個性高度相關  改變人們生活的科學發明,許多是科學家們年輕時的「傑作」———愛迪生21歲便有了自己的第一項發明,他發明電燈的時候也只不過31歲;1879年出生的愛因斯坦,在1905年就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這一年他發表了6篇論文,奠定了其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的地位;馬克·扎克伯格在創立臉譜時甚至大學還沒畢業。
  • 宅家帶娃,如何幫學齡前孩子合理安排一天的規劃?有心爸媽這樣做
    如今小學已經開始上網課,極大地解放了老父親老母親們,但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年齡小,宅在家裡不是覺得無聊就是瞎搗亂,急需要家長出手幫助消磨時間。有的家長提前不做規劃,往往是孩子過來纏人了才起來陪孩子玩一會兒,臨時又想不到什麼好的點子,覺得身累心更累。其實宅在家裡,孩子們也需要合理規劃一天的安排。
  • 承認別家孩子優秀的家長:是自己孩子走向優秀的開始
    不成想,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媽媽私聊我,說「真受不了那誰誰誰的媽媽,孩子一有點啥成績就在群裡秀,有啥可秀的?好像就她們家會說英語一樣,我們家說得更好呢,我也不秀!」我理解她,畢竟她的孩子也挺優秀的,據說他們家孩子中英文都啟蒙得早。孩子不僅英語也頂呱呱,中文也學得不相上下。娃從3歲起就開始熟背唐詩宋詞,小小年紀出口成章,也是一枚妥妥的小小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