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區天津錦堂農業園新建觀賞魚車間養殖池實現水體環保循環再利用

2020-12-27 水產養殖網

津南區天津錦堂農業園新建觀賞魚車間養殖池實現水體環保循環再利用

2014-08-06 23:0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瀏覽量: 2414 次 我要評論

  目前,津南區錦堂農業園新建投入使用的觀賞魚養殖池水體實現了循環再利用,奠定了大面積觀賞魚養殖水體利用節能降耗的基礎,使觀賞魚養殖量大幅度增加。

  在津南區天津錦堂農業園新建的觀賞魚車間,六十個養魚池體每個面積一百二十平方米。在養魚池周邊只有一名工人在巡視,查看魚的生長狀態,掌握並記錄水體循環,餌料投放、增氧時間等動態情況。觀賞魚車間工人杜冬茶說:【「現在已經是工廠化的養殖了,魚好管理,都是循環水,過去的小池子勞動量太大了,現在減輕了我們的負擔,魚的成長環境得到更大改善,魚有什麼狀況能及時發現,魚的密度也可以增大一點,在小池子裡面就沒有這麼方便了。」】

  本市各區縣都有觀賞魚養殖產業,現代式工廠化的養殖模式也是近年來隨著養殖價值的不斷升高,觀賞魚養殖理念的更新逐步認識到的;不走循環利用,節約養殖成本的路子,發展共贏就不會走長走遠。而津南區天津錦堂農業園就在做大做強觀賞魚產業的同時,把資金投向利長遠、打基礎的設施建設上,贏得了發展的主動權。現在,津南區天津錦堂農業園年產各種觀賞魚成魚六百多萬尾,遠銷全國各地。

  說起建設的觀賞魚車間養殖池實現水體環保循環再利用,經理王春奎高興地說,我們實現了觀賞魚養殖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正像著生態環境價值提升的路徑邁進:【「為了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我們又投入了一部分資金,一些老舊的、落後的養殖設施我們淘汰了,進行了提升改造。新建完的養殖設施,每個養殖池的水體是一百多立方,而且,每個池子都加了獨立的循環系統,比原先省水能省到百分之六、七十。而且養殖方面人工減少了不少,原先一個車間需要投二十來個人進行養殖,現在,一個車間有七、八個人就夠了。」】

  津南區天津錦堂農業園新建觀賞魚車間養殖池實現水體環保循環再利用,為津南區觀賞魚養殖起到了引領作用,最終實現休閒觀光農業大產業鏈的形成。園區董事長張慶國說:【「我們農業園的宗旨,用五年的時間搞生產鋪墊基礎,養花、養魚基本形成了規模,技術程度掌握的比較成熟了,在成熟的基礎上提升了設備的改造、提升,往更高的科技程度上去發展。還是打造將來度假旅遊觀光農業這方面做為鋪墊,最近,也是反覆調研,園區怎麼走向,怎麼規劃,在做這方面工作了,應該在度假旅遊餐飲養殖種植成為一個鏈條,成為一個體系。」】

  (天津區縣聯盟廣播津南臺記者翟明輝)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百萬珍珠龍膽苗種「遊入」天津 明波水產人工繁育和高效養殖見證...
    據悉,首批100萬尾珍珠龍膽苗種全部被天津海發一次性訂購,該批苗種通過苗種繁育和循環水苗種中間培育階段,目前苗種平均規格已在10cm以上,健康活潑,是「南魚北育、南魚北養」的又一碩果,我市高效生態漁業優勢日益凸顯。&nbsp&nbsp&nbsp&nbsp車間一片忙碌,緊張而有序,標準化操作彰顯現代漁業風範。
  • 千舟漁:工廠化循環水養魚生長快的奧秘
    ,簡言之就是將養殖水體循環利用,達到節能的效果。相比之下,這種養殖方式不具備傳統養殖的流水設施,每個養殖池之間互相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水系統,即每個養殖池有輸水管道與位於車間一端的水處理系統相連,可隨時根據需要將池內的水輸送到水處理系統,將處理後的水輸回養殖池。
  • 工廠化養殖中的「魚菜共生」技術
    ,需經過淨化處理才能重新進入養殖池進行循環利用。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使魚、菜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係,系統中的物質就地進行良性循環,能量朝著魚、菜雙方有利的方向流動,物盡其用。  所謂「魚菜共生」技術,就是將水產養殖與蔬菜栽培相結合,以養殖汙水中大量的殘留餌料及魚蝦排洩物等替代人工配置的營養液育肥蔬菜,又以水培蔬菜吸收利用養殖汙水中的有機物質同時淨化水質,同時,經由蔬菜發達的通氣組織和根系傳輸養殖,提高水體溶氧。
  • 魚菜共生:—個頗具推廣價值的養殖模式
    該技術模式不但能優化改良養殖場地生態環境,保持水土生態平衡,安全環保,資源可持續利用,而且產品品質獨特、優良,能大幅度提高水產養殖的社會經濟效益。在廣東省,該養殖技術模式具有三類依次遞進的表現形式。首先是立體混養,即在池塘一類養殖水體中開展魚蝦、魚蝦蟹,魚鱉、魚蝦鱉混養,該技術模式能夠充分運用殘飼,降解、分解糞便,防控疫病。
  • 天津津南的這六大著名旅遊景點,你都打卡過了嗎?
    松江鄉村俱樂部座落於天津市津南區八裡臺鎮國家農業科技園內,利用1100畝的使用面積詮釋出了商務休閒、綠色生態的真諦。天津濱海觀賞魚科技園區隸屬國家農業科技園,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列入天津市2009年第三批市級區縣重點項目,屬於天津濱海溜達農業科技園,佔地面積1062畝,總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
  • ...11年艱苦研發,力爭實現持續可循環發展,用科技的手段為水產養殖...
    他歷時11年艱苦研發,力爭實現持續可循環發展,用科技的手段為水產養殖保駕護航2019-07-25 14: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編輯部        瀏覽量: 7324 次 我要評論
  • 觀賞魚養殖:養水新技能——水質的軟硬度
    最近這幾天一直在分享關於水質的問題;這可以說是觀賞魚養殖的重點內容;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閱讀,獲得收穫。上一篇文章學生分享——水質的酸鹼度。每天一篇觀賞魚養殖知識;分享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並且希望大家相互之間能夠多多學習交流。
  • 觀賞魚得了小瓜蟲怎麼辦
    小瓜蟲病流行情況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危害較大,不論魚的種類,從魚苗到成魚,均可發病,尤其在面積較小的水體或高密度養殖時更易發生;流行期長,水溫15~25℃,早春、晚秋和冬季都可發生,更嚴重危害著金魚的安全。當水溫降至10℃以下或上升至28℃以上,蟲體發育停止時,才不會發生小瓜蟲病。
  • 養殖用水循環利用 濱州科勒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水產養殖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公司採用新型養殖模式實現生態化,養殖用水可循環利用,實現了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在濱州科勒海生物科技的現代漁業園區,一望無際的標準化養殖示範基地展現在大家面前,記者了解到,這是濱州科勒海生物科技的南美白對蝦種蝦一期項目,目前已建成15000㎡水體,每年能夠生產南美白對蝦種蝦10萬對,覆蓋整個環渤海市場以及部分華東市場。
  • 我們要養魚,我們也要環保,工廠化水產養殖系統備受關注!
    四、水族及海洋館工程水族及海洋館工程一般都建在城市的繁華地帶,自然不能有效利用邊遠地區的水源,因此,循環水處理成套系統便成了唯一的選擇。它的原理同高密度工廠化水產養殖如出一轍。只是養殖密度較小,但卻因為要達到較好的觀賞效果,對水質的清澈度有更高的要求。
  • 循環水養蝦!弄懂這些,效益大增!
    對蝦工廠化循環水高效生態養殖技術,是以凡納濱對蝦為主要養殖對象,依託現代養殖工程和水處理設施,綜合運用微孔增氧、免疫增強、水質調控、養殖尾水處理等技術,實現了全年的白對蝦高效、生態化養殖模式。
  • 通過小分子有機碳的高效循環利用,實現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小分子有機碳的高效循環利用,實現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2019-07-24 15: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信格義循環經濟有限        瀏覽量: 2526 次 我要評論 引言近年來,我國漁業生產的快速發展令人矚目,特別是水產養殖業更是成績斐然。
  • 全市公園陸續投放20萬尾觀賞魚 每條魚都獨一無二
    近來,市民會發現身邊公園的池塘裡,多了好多色彩斑斕的觀賞魚。這是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在不收門票的口袋公園、社區、校園和醫院逐步投放的。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全市觀賞魚累計放流二十多萬尾,2018年預計還要放流3萬至5萬尾,同時還將定期組織活動,現場向市民贈送小金魚。
  • 北京市公園陸續投放20萬尾觀賞魚 每條魚都獨一無二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全市觀賞魚累計放流二十多萬尾,2018年預計還要放流3萬至5萬尾,同時還將定期組織活動,現場向市民贈送小金魚。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的工作人員也會進入社區為市民免費授課,比如像長安社區、宋家莊社區,除了講課外,還會分發養殖手冊,這些全部是公益性質的。&nbsp「觀賞魚還『遊』到了醫院。」何川告訴記者,技術人員利用通州中醫院門前的噴泉輔建了觀賞魚休閒小品,做增氧淨水設施,一到中午,病友就來池邊餵魚,病情得以緩解,精神上也很放鬆。
  • 觀賞魚養殖小技巧,這樣養觀賞魚,既美觀又漂亮
    也不是,觀賞魚多貴哦,直接養觀賞魚不就是在養錢嗎?一不留神就是很大的損失,咱先不養觀賞魚可以嗎?先養點鯉魚、鯽魚和觀賞魚相類似的魚類,再養點泥鰍,這樣魚缸裡也不會單調,還能積累一些養魚的經驗。經驗積累好了怎麼辦?買觀賞魚來養啊!一個有養魚經驗的養殖者養魚的成功率不會比沒有養過魚的人低吧!有了經驗再養魚,魚也長得好,自己也不用擔心。這樣不好嗎?
  • 大陸觀賞魚養殖逐步興起 臺灣觀賞魚養殖具有多項優勢
    年出口超億尾  大陸觀賞魚養殖逐步興起  「我在臺灣就是從事熱帶觀賞魚養殖的,因為海南與臺灣氣候等條件相似,就選擇了到海南發展。」海南省觀賞魚產業協會會長林碧山對記者表示,海南光熱富足,全年可露天養殖,魚苗生長快、體質好,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目前養殖佔地近5000畝,擁有300多個品種,年產值5億多元。
  • 養殖水體中「水鏽」的原因及防控方法
    在水產養殖中,由於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用藥不合理,環境水質的不斷惡化,養殖密度的增加,水體排放灌溉不方便等客觀因素容易引起養殖水體嚴重惡化,保水不持久,出現白濁水,黑水,老綠水和鐵鏽水等常見不良水體,這些水體不僅會造成養殖成本的增加,更是養殖的技術難題。
  • 為什麼會有的人說養殖觀賞魚是在殺生?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今天養魚老道聽到了一個十分不爽的理論,那就是養貓、養狗就是有愛心,養殖觀賞魚就是殺生。關鍵問題還是在於觀賞魚的死亡率太高了,至於說我們養殖觀賞魚的就是殺生,這個說法我還是不認同的。首先我們要看我們的出發點是否是愛魚的,養魚老道認為:無論是哪位魚友購買觀賞魚回家都希望自己的觀賞魚能夠快樂地成長,之所以會發生死亡現象,是有很多的綜合因素在裡邊。
  • 天津市生態水產養殖面積達62萬畝 全年將上市37.5萬噸
    為讓市民吃上「放心魚」,天津市水產部門將加快實施現代漁業提升工程,重點在池塘養殖設施化及生態循環、工廠化全封閉循環水、水產養殖物聯網應用、節能減排、水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進行改造提升。  海上網箱養殖魚蝦市民餐桌更加安全  把魚兒裝進網箱放到大海裡養殖,不僅便於管理捕撈,還更加優質安全。
  • 北京全市公園已投放20萬尾觀賞魚 將定期向市民贈送
    現場——每條魚都獨一無二  這些觀賞魚中,草金魚有1000多年的歷史,錦鯉也有300多年,經過多年改良雜交選育,耐病能力強兼具觀賞性和適應性,每條魚的顏色和花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宛如一件件水中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