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無法治癒,為什麼還要進行康復?

2020-12-16 騰訊網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據統計,我國目前大約有1300萬自閉症患兒,平均每100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自閉症,全球目前自閉症患兒已經超過6700萬。這些「星星的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然而當這些美麗的花朵還沒來得及綻放的時候,就不幸生了病,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不幸之中,給患者個人,家庭,社會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目前,自閉症還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為什麼自閉症是不可能康復的,還要給孩子做康復?

其實解答這個問題的方式很簡單:像癌症、白血病、愛滋病等絕症也是無法治癒的,那為什麼我們還要為其治療呢?因為我們想通過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儘量延長其壽命,也體現出醫學的人文關懷。

自閉症同樣如此,我們想讓孩子們獲得認識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讓他們感受到周圍的人的愛,讓他們獲得更高的生存質量。從另一個層面上講,如果不提升孩子認知、理解能力,那麼他的情緒行為的異常就會顯現出來,會有自傷或攻擊他人的行為,就會危害家庭或社會。因為自閉症孩子有學習的欲望但又不知道怎樣去學習,更不知道如何表達,只能用大吼大喊、自傷、攻擊的行為作為表達他們心中想法的方式。

自閉症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自閉症孩子是需要終身監護的。而且他如果有攻擊行為傷害了別人,因為自閉症是精神疾病,所以按照我國法律,他們的行為並不屬犯法。這樣說,你是否明白。我們對自閉症孩子進行康復,是為了讓他們更好的適應社會,讓他們也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是提升他所在家庭的生活質量,盡力消除危險因子,使他周圍環境裡的人更安全。從這個層面上說,我們對自閉症兒童進行治療不但是在康復孩子,同時是在拯救我們自己,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

自閉症孩子必須及早幹預,越早效果越好。

當孩子們被診斷患有自閉症,家長們一定懂得以下的幹預,而且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1要學會欣賞自閉症兒童的進步。

學會發自內心地對孩子說「真棒」,孤獨症家長要儘快地使自己面對現實,尊重自閉症兒童的生命價值,意識到作為家長對孩子應承擔的責任。做到這一點,就能客觀的觀察孩子,體會他的不容易;就會發現孩子的可愛之處。從細微點發現孩子的長處,動態的評價孩子的變化很重要。

2用心體會孩子的期望。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為他創造一個愛的氛圍,給予他充分的鼓勵與信任非常重要。他們雖然語言能力很低,甚至沒有語言表達能力,但他們異常敏感。他們能從周圍人表情的細微變化中讀出很多的內容:是高興,是生氣;是喜歡,是嫌棄;是失望,還是驚喜。孩子在周圍人由衷的鼓勵與支持下,他會變的越來越配合,從不願意學習到主動要求學習,他能學會以前遲遲學不會,或被認為不可能學會的東西,他會越來越自信,對新的東西越來越感興趣,而不在是僅僅將注意力放在玩手看汽車等刻板動作上,從而興趣面越來越寬,刻板行為越來越少,他會變的越來越願意與人交往,他那扇自閉之窗越來越開放,交往能力最終提高了。

3讚美優點優先於注意不良之處。

常人說「愛之深,責之切」,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孤獨症孩子的家長在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相比時,總覺得他一無是處,即使孩子有點小進步也覺得小事一樁,不足以樂,不值得誇獎,由此而帶來的是不知不覺對孩子的傷害。不要太吝嗇對你孩子的誇獎,要做到:忽略他所不期待的行為,用心發覺孩子的長處,發自內心的讚美,並將其儘可能的表現在你的語言當中,表情上、眼睛裡、創造一個教者、學者都開心的良性循環,激發孩子學習的動機,讓孩子的周圍充滿愛,充滿讚賞與鼓勵,我們的孩子在這種愛中,一定會與我們一道鼓足勇氣,加倍努力,向生活挑戰。

自閉症的康復該如何開展?

1、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

ABA是科學的應用行為分析療法,是一種結構化的教育方法。它可把要教授的技能分解成可執行的行為單元,用特殊的手段對每一個行為單元進行培訓直到掌握,最後把已掌握的行為單元串聯起來形成更為複雜的行為,表現在語言、模仿、遊戲技巧、社會交往等。在治療自閉症時常採用的行為療法。

2、結構化教學法(TEACCH)

結構化教學法源起於自閉症兒童利用視覺多於其它感官,所以視覺策略是教導自閉症兒童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它能幫助建立及維持兒童的專注力,使他們容易接收和明白數據;且能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指令表現完整、清晰和統一,減少重複提示的次數等。

3、人際關係發展幹預(RDI)

RDI是近年來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Steven Gutstein博士針對孤獨症兒童的核心缺陷提出的訓練方法。該方法著眼於孤獨症兒童人際交往和適應能力的發展,強調父母的「引導式參與」,在評估兒童當前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採用系統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觸發孤獨症兒童產生運用社會性技能的動機,進而使其習得的技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遷移,最終讓患兒發展出與他人分享經驗、享受交往樂趣及建立長久友誼關係的能力。

4、圖片交換交流系統(PECS)

圖片交換溝通系統(PECS)是一套專門訓練自閉症學童與人溝通的系統,它的特點是讓自閉症學童使用圖像輔助溝通。

5、地板時光

「地板時光」療法,是國際著名的自閉症康復教育專家美國的格林斯潘教授歷經三十年時間,通過近千個自閉症兒童教育康復案例的操作和研究而發明的康復教育方法。地板時間是由孩子作主導的,以孩子的發展階段和興趣為基礎而去營造一個遊戲的環境。透過平衡相向的夥伴關係擴闊孩子的互動經驗,並按照孩子的特質來調節互動風格。

6、遊戲文化介入(PCI)

讓訓練活動儘可能遊戲化,生活化,讓孩子愉快,才能讓孩子接受和喜歡。對孩子最好的幹預方式,就是不斷地跟他玩,跟他遊戲。就算是很無聊的遊戲,還是要跟他玩得很開心,玩三個小時,甚至五個小時。

7.其它訓練方法

聽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訓練、認知訓練、音樂治療、海豚、白鯨輔助治療、瑜伽、水療馬術等。

雖然康復訓練的方法有很多,實際情況卻是千差萬別,治療師的康復工作可能也只是精衛填海,雖然如此,但只有不斷努力,孩子們才會看到希望。

相關焦點

  • 自閉症無法治癒,為什麼還要進行康復治療?聽聽醫生怎麼說
    自閉症兒童,常被親切地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這個名字雖好聽, 但卻是孩子惡夢般的存在。目前全球自閉症患病率已達1%左右,8歲兒童自閉症患病率為1:68。而我國自閉症群體人數發生率也略高於1%。自閉症是嚴重的心理障礙,給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育帶來了很大的傷害。自閉症孩子帶給一個家庭的沉重打擊與壓力,絕不是如肢體殘疾人那樣看得到摸得著的痛苦與無奈,更重要的是在於精神層面的長久摧殘。因自閉症無法治癒,可能會將一個意志不堅強的父母徹底打敗,讓整個家庭陷入不幸之中。
  • 自閉症無法治癒,為什麼還要康復治療?
    據統計,我國目前大約有1300萬自閉症患兒,平均每100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自閉症,全球目前自閉症患兒已經超過6700萬。這些「星星的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然而當這些美麗的花朵還沒來得及綻放的時候,就不幸生了病,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不幸之中,給患者個人,家庭,社會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目前,自閉症還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 新康復療法層出不窮,自閉症無法治癒的時代即將結束?
    提起自閉症(孤獨症),最廣為認可的觀點就是,患兒可以通過早期的康復幹預實現基本生活自理,從而實現融入社會。雖然目前無特效藥可以治癒自閉症,但有些藥物可以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如焦慮、抑鬱、退縮以及情緒障礙。據《中國孤獨症家庭需求藍皮書》介紹目前FDA批准的藥物有兩種,利培酮和阿立哌唑。以上這些幹預原則和方法得到了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的官方調查及認可,因此具有普世價值和康復訓練的意義。
  • 自閉症無法「治癒」,需要終身的支持服務
    在此之際,澎湃新聞記者就自閉症患兒的表現、家長的角色及今後相關就業問題對華東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副教授陳蓮俊進行專訪。「我經常會看到網上有人說,因為戀愛失敗而自閉,或者最近自閉了怎麼樣的。也許自閉兩個字可以這麼用,但是如果說到自閉症的話,其實不是一個概念。」陳蓮俊說,「自閉症的幹預目標並不是『治癒』,並且至今為止全球範圍內其實不存在『治癒』自閉症這種說法。」
  • 愛能治癒自閉症嗎?
    先說要點,再詳細說: 1.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神經發育障礙 2.愛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但愛治不好自閉症 3.自閉症無法完全治癒,最好情況是康復得看起來和一般人差不多 4.自閉症狀終身在發展,更好還是更壞都有可能 5.誤診必然存在
  • 漳州自閉症兒童康復需求增大 康復機構愈顯擁擠
    老師對自閉症孩子進行一對一教學現狀:康復需求大 多錯過治療黃金期  漳州市殘疾人康復就業培訓中心,如今有70多位自閉症兒童在「福樂幼兒園」就讀。「面對每一個不一樣的孩子,老師不能套用任何的教育訓練模式,更多需要一對一的個訓,但老師的時間總是排得滿滿的,只有中間10分鐘的休息時間,晚上還要抽時間備課。」許麗淑稱,另外,家長也需要心理輔導,老師必須時刻照顧他們的情緒。
  • 兒童自閉症康復江湖啟示錄
    那時候我剛從一個個人投資人進入兒童自閉症康復領域。滿腔熱血希望用資本、用醫療用這麼多創業經驗來改變自閉症康復現狀。此時已經過長達半年的跟蹤,親眼所見自閉症孩子的改善甚至痊癒(視頻為證,涉及隱私只能院內觀看,不能宣傳,此事帶來的影響後表)。
  • 自閉症到底能不能治癒?我從自家孩子及其他孩子的康復情況來說明
    接上篇康復機構總有新的孩子進來,我後來又認識了一個孩子的媽媽就叫L媽媽吧,和她聊了天后,我的信心才徹底建立起來,我相信孩子以後會過的正常,哪怕他話少些,但他也是和普通的孩子一樣能適應社會。很多自閉症孩子父母都會關心這個問題:自閉症孩子能不能治癒,我從自己的經歷以及身邊其他孩子的實際情況來說一下: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治癒」的概念。有些方法將「治癒」自閉症作為明確追求的目標,認為自閉症人士可以像癌症痊癒者或心臟病康復者那般自我攻克。當然這一觀點存有爭議。
  • 我國自閉症兒童超167萬 目前無完全治癒的先例
    一般而言,90%的自閉症兒童都伴隨著發育遲緩的問題。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目前我國患自閉症的人多不多?李海峰:目前自閉症的流行病學發生率在3.89‰左右,也就是說每250個人,就有1個是自閉症患者。而我國自閉症患者約2000萬,自閉症兒童上百萬,且發生率在逐年穩步增長,但主動進行康復治療的大概只有一萬人。
  • 從細小之處來看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變化
    當我們開始對他進行幹預三個月之後,他已經能坐在家裡看幾分鐘的動畫片了。結合上一次講的注意力的問題,說明他開始有一些視覺注意力了,也有一些理解能力了,這在康復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能看到他有了興趣點,也能短時間坐住了。
  • 自閉症康復費用
    由於患兒大腦某些區域的神經連通過度或不足,不能發揮正常功能,從而導致自閉症人士神經系統的信息處理能力終身受到障礙,使得他們無法獲得有品質的正常生活。2.自閉症與食物、藥物有關?上面說的「養育方式」的理論一度是解釋自閉症病因的主流學說。
  • 「治癒自閉症」是騙局,所暴露出的社會漏洞!
    據英國《星期日鏡報》28日報導,英國警方前不久滲透到一個號稱能夠「治癒自閉症」的社交媒體活動群,發現不少「病急亂投醫」的英國家長聽信騙子庸醫蠱惑,竟把漂白水、松節油等化學製劑當成「藥品」給孩子服用;還有人使用類似製劑為孩子灌腸,認為這種「偏方」可以清除「導致自閉症的寄生蟲」。
  • 自閉症的語言康復
    例如聾啞兒童,在語言理解上和語言表達上,肯定跟自閉症兒童完全不一樣。鸚鵡學舌就是自閉症兒童的表現,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理解語言的含義。這種情況在語言康復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無論怎麼教,他都無法使用帶有疑問性和設問性的句子。回想在語言康復的整個過程中,從沒有語言到可以發聲,到可以使用名詞,到能夠用陳述性句子表達自己的需求,這個過程是難能可貴的。然而在難能可貴的過程中,可能只是鸚鵡學舌,還是沒有深入理解詞語的意義和含義。
  • 自閉症如何進行有效幹預?
    二、早期幹預能有效改善自閉情況 現在越來越多孩子患上自閉症,對於父母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治療自閉症?自閉症又能否痊癒?自閉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疾病。到醫院進行正確診斷和早期幹預對日後的治療很有幫助。自閉症有重度、中度和輕度之分。
  • 4歲自閉症兒童殞命康復基地 負責人養生書五年前已列黑名單
    根本不涉及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項目,涉嫌超範圍經營。隨後,封面新聞記者致電廣州市番禺區公安局。警方透露,事發當晚,番禺區公安局石樓派出所接到報案,趕赴現場調查。目前,警方初步排除他殺可能。目前由相關部門成立的聯合調查組,正在對該機構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全面調查。
  • 為什麼如今自閉症病例越來越多?
    而關於自閉症的發生率,中國目前還沒有可參考的官方數據,但的確被診斷出有自閉症的案例逐年增加了,這是為什麼呢?05 自閉症沒有治癒,只有新增因為一直找不到自閉症的確切病因,而且也不像其他疾病有藥物治療,所以自閉症只有慢慢康復,好一些的情況就能康復到正常人水平。但儘管這樣也不能判定是被治癒的,因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會伴有某些不足,這也是一個世界難題。
  • 自閉症治療,包治癒的都是騙子丨壹讀精選
    因此,自閉症的診斷難度很高,診斷過程複雜。但許多醫院宣稱可以快速確診,根據財新記者在《自閉症醫療騙局》報導,在國濟中醫醫院,自閉症的問診過程非常快,並宣稱可依靠"EFG腦神經遞質檢測儀"進行8分鐘診斷。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在康復與教育之外,為什麼強調家庭救助?
    社會交往出現障礙,無法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表情出現貧乏,難以接受他人的親近。智力出現障礙,一般水平不一,少數患兒在正常範圍內。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自閉症的發病率就直線上升。2008 年,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報告指出,美國每 88 名兒童中就有 1 人患有自閉症。
  • ​如何選擇值得信任的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這些坑一定要避開
    據統計,我國21世紀初有1300萬孤獨症患兒,全球自閉症患者已經達到6700萬,並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自閉症患者大都在語言發育和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不諳世事、思維單純直接,發病原因不明,且不可治癒。
  • 康復自閉症孩子時,家長要注意些什麼?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進行康復的時候,你必須注意的幾點!第一,對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要全面。當大家去到某個機構,機構會對孩子進行測評,孩子可能有語言問題,或是沒有眼神接觸,或是有認知問題,或者是情緒問題等等。